中國「人造太陽」即將面世,溫度高達2億度,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2020-11-21 騰訊網

近些年來中國航天領域頻頻傳出喜訊,從北鬥衛星到嫦娥探月,從中國天眼再到中國空間站,可謂是以一種眼花繚亂的方式呈現出中國航天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而隨著中國「人造太陽」即將面世的消息傳出,這一次全世界都被徹底震驚到了。尤其「人造太陽」那高達2億度的超高溫度,更是給全世界敲響警鐘,那就是人類的新時代在緩緩拉開序幕。

中國的「人造太陽」其實是一種模擬太陽在發光發熱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反應而製造出來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不過與太陽比起來,它所產生的能量更加龐大。其產生的2億度超高溫足足達到太陽的四倍,這種溫度竟然在人類手中誕生,可謂堪比奇蹟。至於這樣的高溫,到底用什麼才能裝下呢?事實上,根本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承受這種溫度的核聚變。為此,經過無數科學家的努力,終於利用低溫下物質的超導特性,實現了在懸空中完成核聚變的全過程,成功製造出「人造太陽」。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人會覺得不就是核聚變嘛,這種技術中國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即便有所突破又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殊不知,「人造太陽」的出現,對全世界科學家的震撼是空前的。因為「人造太陽」技術的誕生意味著人類或將徹底解決能源問題。尤其很多科學家預測,人類即將進入外星移民時代。可想要實現外星移民,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可持續的龐大能源,而「人造太陽」很可能徹底解決能源這一大難題。

其次,「人造太陽」的面世還意味著中國可以製造出更加強大的飛彈。尤其中國近年來還研製出了金屬氮,拿到了第四代核武的「開門鑰匙」。這一切,讓世界各國感受到了中國在民科和軍科領域的強大。此外,如果「人造太陽」很可能讓中國在未來清潔能源市場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成為清潔能源的出口大國。而清潔能源市場一直把控在西方國家手中,如今中國卻靠著「人造太陽」悄然間敲開了清潔能源的大門,有望成為其中的「玩家」之一。

最後,中國「人造太陽」的誕生,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時代或許正在緩緩拉開帷幕。在人類歷史上這個重要的節點上,各國應該如何往前走,又該做哪些準備?在這一點上,中國人領先了。可一直以來,在很多西方國家看來這個世界的中心早已不在東方而在西方。至於古代以中國這個東方大國為中心的說法,西方國家是不願承認的。可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像是在表面,世界的中心正在從西方偏移,正在回歸東方。

對此很多西方國家並不願承認,但如果不承認的話,又如何解釋中國速度?無論是經濟、民生、科技、軍事等諸多領域,中國速度讓西方國家震驚。而如今「人造太陽」這樣的「神跡」更是讓西方國家越來越不安,也為西方國家敲響了警鐘。這聲「警鐘」不僅是在提醒世界各國,讓他們意識到並且正視中國的崛起。更在警示他們新時代的到來,需要全世界各國、全人類的攜手努力,才能讓這個人類新時代的帷幕拉開得更快,不錯過這場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盛宴。對此你怎麼看待這聲「警鐘」呢?歡迎下方留言,談談你的觀點、看法。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造太陽」有多牛?核心溫度高達2億,比太陽熱10倍
    此前,有媒體報導,新一輪「人造太陽」即將從中國升起,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其實,人造太陽一般是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這是一種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與當前的核能相比,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核能使用模式。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就是因為存在核聚變。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中國「人造太陽」創造奇蹟,核心溫度高達2億,或能讓全世界受益
    近年來我國在高科技領域成績斐然,「人造太陽」更是刷新了各國對我們的認知,那它究竟有多厲害?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越來越認識到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我們之所以能祖祖輩輩生活在地球上,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依賴這些資源。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刷新世界紀錄!
    近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就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而這一項計劃也被成為「人造太陽」,科學實驗的進展也一直備受全球關注。這項計劃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因為它肩負著人類的「未來命運」。其中參與這一項研究計劃的有我國、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家。
  • 溫度達到2億℃,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俗稱"人造太陽",與當前核能相比,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核能使用模式。新華社11月26日發布消息稱,我國新一代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目前建設順利,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開展相關科學實驗。
  • 「人造太陽」橫空出世,核心溫度達2億度,中國製造或將造福世界
    中國製造在世界上一直都負有盛名,此次「人造太陽」橫空出世,更是很有可能讓全世界受益。而在我們過去的生產生活中,使用的能源大多數都是不可再生的,比如說石油和煤炭,這些東西一旦消耗乾淨之後,需要上億年才能夠再次生成。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這個「太陽」怎麼造?
    中國的「人造太陽」像一個磁線圈,當氣體加熱到上億度以後,它就會發生聚變,如太陽一樣能夠發出巨大的能量。為什麼我們要人造一個太陽?科學家怎樣造出這個「太陽」?看過鋼鐵俠的人都知道,鋼鐵俠裡面有一個人造太陽叫託卡馬克,像一個磁線圈一樣。如果把氣體加熱到上億度,它就會發生聚變,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出巨大的能量。如果是現實版的託卡馬克的話,中國有兩個人造太陽,一個在合肥,另一個在成都,分別叫合肥超環和中國的環流器1號。
  • 中國「人造太陽」即將起飛,氣溫為高達,解決了一個級的難題
    除了向太空海洋和地下新能源勘探外,中國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在實驗室研製出了人工太陽。聽起來像不可思議,所謂的人造太陽很快就會遇到你,將誕生中國「人造太陽」,氣溫將達到高達1億,解決一個世界級的問題!中國人工太陽的正式名稱是中國第2號循環器A(HL-2A)核聚變實驗設施。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當然人造太陽最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人類提供更加清潔能源,因為它在使用的時候,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所以才成為了世界各國研究的重點。而這兩天,全球的人造太陽項目又出現了重大的突破,韓國在運行時間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從對人造太陽的運行時間來看,確實韓國人造太陽已經超過了中國。
  • 中國「人造太陽」橫空出世,核心溫度達2億度,未來或將造福世界
    ,我們感受到的溫度、白天黑夜的變化也與太陽有關,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將製造「人造太陽」。而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太陽是為地球提供熱量的,如果又多了一個人造太陽,那豈不是會使地球的溫度更高?但事實上,人造太陽為我們提供的是巨大的能量,而非熱量。在生產和生活中都離不開各種自然資源,資源是發展的基礎,我國本身國土面積就比較遼闊,再加上各個地區有很大差異,各種資源也相對比較豐富且儲量比較大。
  • 中國「人造太陽」橫空出世,核心溫度達2億度,未來或將造福世界
    都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了水生命就無法存活,但如果沒有了陽光,生物也無法生存,在地球上能有這麼多的生命,這其中離不開太陽為我們提供的能量,不僅如此,我們感受到的溫度、白天黑夜的變化也與太陽有關,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將製造「人造太陽」。
  • 1億5千萬度!太炫酷!中國科研團隊向「人造太陽」邁出一步!
    中國的「人造太陽」:將來的反應溫度能夠達到1億5千萬度,是太陽溫度的7倍!在中國,科研人員正在製造一顆人造太陽。ITER是一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計劃。ITER裝置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如同太陽一般,給人們帶來能源。因此被叫做人造太陽。自然界的太陽每天都在發生核聚變反應,地球的萬物生長所依賴的光和熱,就是太陽核聚變反應後釋放的能量。而支撐這種聚變反應的燃料氘和氚,在地球上的來源極其豐富,足夠人類上百億年利用。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
    ——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要將兩個氫原子變成一個氦原子,首先需要打碎它們的電子外殼,再克服兩個原子核之間極大的庫倫力,才能讓原子核結合在一起,唯一的辦法就是將它們的能量提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這就是超過1億度以上的高溫——是太陽表面溫度的近2000倍,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在這樣的溫度下生存。
  • 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中國紀錄,人類的救命稻草來了?
    其中最有希望,能夠一勞永逸的,就是可控核聚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太陽。最近,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KSTAR)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 韓國人造太陽獲新突破!1億溫度下運行了20秒!此記錄已超越中國
    根據科學家們的測算,太陽已經持續燃燒了近50億年,而且還會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1億度!20秒!韓國人造太陽新突破!近年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備受全球各界矚目。人們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來形容這項偉大的工程——人造太陽!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包含中國在內,許多國家都在研究人造太陽。
  • 中國「人造太陽」問世,可造福14億人,美國:絕不可能
    人類生存是離不開資源的,甚至科技也是如此,而現在每個國家都非常注重資源的利益,在過去,因為使用了太多的稀有資源,導致很多設備無法正常運轉,如果石油,煤炭資源一旦用完,那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不是一件好消息,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世界各國也便開始尋找能夠替代這些的新能源,如今,我們國家再次突破技術難關,造出了人造太陽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也就是說,到2025年時,該核反應堆能才能執行等離子體演示,成為「人造太陽」。 雖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少數正在發展的非常昂貴的「微型太陽」之一,但由於有多達七個國家來共同打造分擔高昂的成本,這個項目無疑是核聚變項目中的領頭羊。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也就是說,到2025年時,該核反應堆能才能執行等離子體演示,成為「人造太陽」。雖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少數正在發展的非常昂貴的「微型太陽」之一,但由於有多達七個國家來共同打造分擔高昂的成本,這個項目無疑是核聚變項目中的領頭羊。
  • 人造太陽「現身」!好好的太陽,為啥還要人造呢?
    12月26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
  • 中國「人造太陽」達1億度以上運行,使用「核聚變能」還有多遠?
    中國現在「人造太陽」達到1億度以上運行,這意味著我國核聚變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什麼樣的裝置能耐如此高溫?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什麼差距?該脈衝機組的成功研製,將驅動HL-2M裝置的等離子體電流達到此前現有裝置的2倍以上、等離子體溫度超過1.5億度,從而為在這個裝置上開展近堆芯級參數下的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和關鍵技術研究提供有力保障。這意味著我國的核聚變技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中國距利用核聚變能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