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行石膏像訓練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訓練目的要明確。一切有關訓練的方式、方法,都要為實現目的服務,而每一種訓練方式與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因此,為了能更有效地完成石膏像素描的即定訓練任務,還必須選擇相適應的方式與方法,不能盲目任意訓練否則會事倍功半。
比如當前流行一種在石膏像寫生單元裡,將石膏像披上大塊襯布,致使雕像原有的藝術神採喪失殆盡,那些能顯示其結構特徵的主要部位與細節也被遮擋,學生無從研究人物造型的形體結構規律,而是將大量時間與精力用於對大面積襯布的刻畫上。這是典型的因訓練目的不明確所至的誤導。還有的學生對石膏質地的表達極感興趣,不遺餘力地去表現其潔白光滑的質感,完全忽視了對形體特徵的關注,與石膏像寫生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馳。
其二,訓練方式、方法要得當。目的即使明確,如果訓練手段不講究,不去科學地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訓練方法,仍然會收效甚微。比如,在有限課時內,要求學生掌握人物頭像造型基本規律和鍛鍊提高造型的多種能力為目的,卻僅選用單一的全因素寫實素描的形式進行訓練,造成的結果必然是:雖然可能畫出幾張「像樣」的素描作業,卻失去了對造型基本規律探索、研究的良機,等到進入真人寫生階段再想回頭補這一課,就會感到十分困難。所以說,在訓練目的明確後,結合學生實際(包括現階段造型能力、水平和時間限度),為學生提供更多方便,指導學生科學地、靈活地進行多種方法的訓練,對順利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十分必要。
除此,還應改變以往的統一時間、統一石膏像、單一的訓練模式等種種限制,唯一不能改變而且還須強調的是,無論通過什麼方法去訓練,石膏像素描所要完成的任務不能動搖和改變。
二、在統一的任務要求與時間安排下,可以採用如下的訓練方式與方法
可以在教室同時擺放不同難易、不同形態特徵的石膏像及輔助工具(如骨骼肌肉模型、五官局部石膏、切面像等),根據學生造型能力的不同,適時引導學生自己去選擇不同的寫生對象,這更利於在統一目的要求下因材施教。
另外,進行長期作業時,根據學生在學習中即時出現的問題與障礙,可以隨時插進其他各種練習,及時給予解決,而且要引導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培養在訓練中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的訓練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採用以全因素素描長期作業為主要方法,進行堅實的寫實造型功力的鍛鍊,要求嚴格按科學的作畫方法、步驟,通過結構、形體、比例、空間等多種造型規律的運用,達到形神兼備的畫面效果。
第三,局部刻畫訓練在長期作業進行之前、之中,都可以穿插進行,這是使深入刻畫與細節表達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第四,有利於理解能力提高的示意性的圖解訓練。這些練習不為給別人看,只為自己的需要,為了加強理解,進行形象的觀察與分析,提高對眼、腦、手的協調互補作用。
第五,對同一對象的多角度寫生練習,從而更好地掌握透視變化規律。
第六,利用不同繪畫材料進行寫生練習。
第七,記憶默寫訓練。寫生之後進行整體默畫,或對某一局部默寫,這可以有效地檢查出自己目前存在的問題,默畫不出的根源在於沒有理解和記牢。
訓練方法並非只有以上幾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只要目的明確,只要有益實現掌握基礎造型能力這一核心任務,訓練的方法是可以「千變萬化」和「不擇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