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等多單位合作!鍾波/林丹丹/褚倩揭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

2020-12-05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等多單位合作!鍾波/林丹丹/褚倩揭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潛在的治療靶標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iNature ,作者楓葉

iNature

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肺癌是最普遍的癌症,也是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在全球造成200萬以上的新診斷和170萬死亡。大約85%的被診斷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50%以上的腺癌和30%的鱗狀癌。免疫檢查點療法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微環境(TME)。

2020年11月30日,武漢大學鍾波,林丹丹及華中科技大學褚倩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為「CCL7 recruits cDC1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 and facilitate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 to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證明了CCL7通過募集常規DC 1(cDC1)促進KrasLSL-G12D / + Tp53fl / fl(KP)和KrasLSL-G12D / + Lkb1fl / fl(KL)NSCLC小鼠模型的抗PD-1治療,促進T細胞擴增。

CCL7在NSCLC腫瘤組織中表現出高表達,並與TME中cDC1的浸潤和NSCLC患者的整體生存呈正相關。CCL7缺乏會損害cDC1在TME中的浸潤以及隨後在支氣管引流淋巴結和TME中CD8 +和CD4 + T細胞的擴增,從而促進KP小鼠模型中的腫瘤發展。單獨或與抗PD-1組合使用CCL7進入肺部可顯著抑制腫瘤的發展,並延長KP和KL小鼠的生存期。這些發現表明,CCL7可能作為非小細胞肺癌檢查點免疫療法的生物標誌物和佐劑。

肺癌是最普遍的癌症,也是與癌症相關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在全球造成200萬以上的新診斷和170萬死亡。大約85%的被診斷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50%以上的腺癌和30%的鱗狀癌。由於非典型症狀,約三分之二的NSCLC患者在診斷時出現晚期疾病。已鑑定出NSCLC腫瘤中的許多體細胞突變,致癌性重排或拷貝數變異。

已經開發出各種小分子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來靶向這些遺傳改變並顯著改善NSCLC患者的預後。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目前尚無針對KRAS突變(G12C,G12V或G12D)的NSCLC患者的具體治療策略,KRAS是10%至20%的NSCLC發病率中最常見的致癌驅動因素。此外,在KRAS突變的NSCLC中已鑑定出常見的共突變伴侶,包括TP53,LKB1和CDKN2A。這些共突變因子提供了不同的基因表達譜,並可能為KRAS突變的NSCLC確定不同的治療策略。已經開發出表達突變的KrasG12D並同時使Tp53(KrasLSL-G12D / + Tp53fl / fl; KP)或Lkb1(KrasLSL-G12D / + Lkb1fl / fl; KL)失活的小鼠模型,並提供了強大的工具來進行篩查和評估KRAS突變的NSCLCs的有效療法。

最近,採用免疫檢查點阻滯劑的檢查點免疫療法,例如抗程序性死亡1(anti-PD-1)和抗程序性死亡配體1(anti-PD-L1)抗體已顯著改善了無進展生存期(PFS)。但是,即使在PD-L1陽性水平較高的NSCLC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約為45%,這可能是由於腫瘤浸潤性白細胞的進入或增殖缺陷或被TME中的其他分子途徑抑制。

趨化因子配體7(CCL7,也稱為MCP-3)是首先從MG-63骨肉瘤細胞的培養上清中表徵的單核細胞的趨化因子和強力引誘劑。CCL7在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單核細胞中低水平表達,並受各種刺激(包括病毒,I型或II型幹擾素(IFN))上調。然而,據報導,在外源小鼠模型中,腫瘤細胞中CCL7的過表達通過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來促進腫瘤發生,或通過將免疫細胞募集到腫瘤中來保持腫瘤的生長。目前尚不清楚CCL7是否以及如何參與體內原發性NSCLC的發展。

在這裡,該研究顯示NSCLC腫瘤活檢中CCL7的高表達與NSCLC患者的OS正相關。CCL7缺乏會促進KP小鼠模型中NSCLC的發育。從機制上講,CCL7促進cDC1趨向TME,從而促進T細胞擴增和抗腫瘤免疫。一致地,與單獨的抗PD-1治療相比,CCL7和抗PD-1治療的組合顯著抑制了腫瘤發生並延長了KP或KL小鼠的存活。這些發現共同表明,CCL7可作為佐劑,通過調節TME促進NSCLC的檢查點免疫治療。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973-6

來源:iNature

1980-202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學術前沿】武漢大學等多單位合作!鍾波/林丹丹/褚倩揭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潛在的治療靶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等多單位揭示非小細胞肺癌新的潛在的治療靶標
    大約85%的被診斷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50%以上的腺癌和30%的鱗狀癌。免疫檢查點療法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微環境(TME)。2020年11月30日,武漢大學鍾波,林丹丹及華中科技大學褚倩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為「CCL7 recruits cDC1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 and facilitate checkpoint
  • Nat Comm | 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調控的新機制
    ,進而提高PD-1抗體對非小細胞肺癌小鼠模型治療效果的重要功能。,趨化因子CCL7的mRNA表達水平和蛋白質表達水平相較於正常組織顯著升高,且CCL7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組織表達水平與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呈正相關。
  • 武漢大學揭示LINC00301在非小細胞肺癌進展和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2020-09-03 16:38:34 來源: 中國生物技術網 舉報   非小細胞肺癌
  • 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去泛素化酶調控腸道感染免疫與腫瘤發生的...
    模式識別受體(PPRs)在腸道上皮的各類細胞中廣泛表達,識別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啟動一系列的信號級聯反應,進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複製並清除被感染的細胞,修復受損的腸道上皮。鍾波團隊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USP25通過調控Toll樣受體(TLR)或RIG-I樣受體(RLR)信號通路,促進抗病毒天然免疫同時抑制TLR介導的炎症反應。PRR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腸道感染免疫中發揮了重要功能。
  • 科學家揭示LINC00301在非小細胞肺癌進展和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誘因,然而其發生進展的具體機制仍然需要進一步闡明。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一類長度大於200個核苷酸單位(nt)的不具備完整蛋白編碼能力的RNA,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基因「噪音」。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和二代測序的興起,lncRNA在人類疾病尤其是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正被逐漸揭露。
  • 【科技前沿】鍾波課題組發現去泛素化酶調控腸道感染免疫與腫瘤...
    鍾波團隊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USP25通過調控Toll樣受體(TLR)或RIG-I樣受體(RLR)信號通路,促進抗病毒天然免疫同時抑制TLR介導的炎症反應。PRR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腸道感染免疫中發揮了重要功能。
  • 【學術前沿】 突破,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泛素化調節cGAS的穩定性...
    【學術前沿】 突破,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泛素化調節cGAS的穩定性並促進細胞抗病毒反應和自身免疫 2020-05-29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鍾波教授榮獲2019年度「顧孝誠講座獎」
    據吳瑞紀念基金會剛剛公布的消息,2020年顧孝誠講座獎(2020 GU XIAOCHENG LECTURE)授予武漢大學鍾波教授。鍾波博士2010年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於2010年前往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年回國加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擔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兼職教授
  • 爭論|非小細胞肺癌研究的學術爭議
    今年初,BioArt曾報導加州大學David B.Shackelford研究組在Nature上所發表的文章題為In vivo imaging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提供了能夠在體內測量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線粒體電勢的新技術,為活體癌症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Nature | 非小細胞肺癌線粒體膜電位活體成像)。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薦作為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方案。第三代EGFRTKI(CO-1686和AZD9291)對T790M的選擇性更高,臨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和AZD9291對經一代EGFRTKI治療過,且T790M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ORR分別達到58%和64%。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NEJM揭示tepotinib治療METex14跳躍突變的非...
    2020年6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MET外顯子14 (METex14)跳躍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tepotinib治療的客觀響應率達到46.5%。這項研究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完成。
  • 非小細胞肺癌是什麼意思?
    受訪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劉碩我們通常將肺癌按照病理來分類,大致就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這是如何界定的所謂的小細胞和非小細胞不是按細胞的大小來界定的。而是在臨床上,也就是我們所稱的醫學上的界定。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非小細胞肺癌是什麼?怎樣引起的?
    核心提示:非小細胞肺癌是什麼?肺癌是世界上一種很普遍的惡性腫瘤,其中就包括了兩種,一種是小細胞肺癌,一種是非小細胞肺癌。你知道嗎大多數的肺癌都是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的。那麼引起非小細胞肺癌的病因是哪些呢?   非小細胞肺癌是什麼?
  • 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一字之差很重要
    我告訴他,現在僅僅是CT片子上發現了腫塊,還沒有確診,我們首先要想方法確診是不是肺癌,肺癌還分為不同的類型,它們的治療也是不一樣的。肺癌在臨床上有著兩個大的分類——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別看這兩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存在的差距可大了,它們的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案是截然不同的。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非小細胞...
    ALK基因融合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發生 率 約 5.6%,其 中 腺 癌 的 發 生 率 為 6.6%~9.6%,並與KRAS和EGFR突變相排斥。《中國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病理專家共識》指出結合靶向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技術進行ROS1融合基因的檢測,首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RT-PCR檢測,其次是經過驗證的FISH檢測平臺,ROS1的IHC結果不能直接指導臨床用藥,需採用其他技術進行確認[15]。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一、肺癌的現狀肺癌(Lung Cancer)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
  •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一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該適應症申請基於一項隨機、雙盲、III期對照臨床研究(ORIENT-11)——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或安慰劑聯合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和鉑類用於無EGFR敏感突變或ALK基因重排的晚期或復發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