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3日訊 (通訊員 張雄) 新年伊始,從北京傳來喜訊,由東安縣舜德學校李霞、張麗雲兩位老師指導,學生袁子涵提交的作品《探索製作智能垃圾桶》,被評為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學生調查實驗報告」。這是我市在此次活動中獲得的唯一獎項。
據了解,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5家部委共同主辦的一項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開展的群眾性、基礎性科普活動。該項活動創立於2006年,每年約有400萬青少年參與。活動旨在鼓勵青少年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學習科研方法,體驗科研過程,引導青少年關注身邊的科學,對真實的科學問題進行調查和探究,從而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培養科學思維,提升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自4月啟動以來,經各級組織單位推薦和主辦單位邀請專家評審,共選出優秀組織單位15個、優秀實施學校200所、優秀學生調查實驗報告356項、優秀教師科技實踐活動報告157項,其中,我省共有6所學校、19項學生調查實驗報告和11項教師科技實踐活動報告分獲「優秀實施學校」、「優秀學生調查實驗報告」、「優秀教師科技實踐活動報告」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