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雲南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症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有網友指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7月13日,雲南省科協相關負責人對上遊新聞表示,已經注意到輿論對於陳同學基因研究的關注。

▲陳某石同學《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研究項目,榮獲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圖片來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科技創新大獎

上遊新聞記者核實發現,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在線展示欄目中,展示了來自雲南代表隊生命科學類的小學組參賽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作者是來自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六年級的陳某石。官網顯示,該研究項目獲得了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簡介介紹,「本項目前期利用遺傳學比較分析了高原家養哺乳動物和對應平原物種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發現了高原哺乳動物低氧適應受選擇的關鍵突變基因C10orf67,並構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並稱通過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方面,對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解析,發現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高表達,敲低其表達可以顯著抑制細胞的增殖,將細胞阻滯在G2/M期,「進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調節結直腸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小學六年級的陳同學認為,這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陳某石同學基因實驗報告中的相關實驗紀錄。圖片來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陳同學的研究成果展示頁面,還公布了相關實驗記錄。

相關實驗記錄顯示,2018年1月6日,陳同學在指導教師、盤龍小區教師呂冬梅的帶領下,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陳老師和楊老師商量開展參與研究工作」。同年1月9日,陳同學表示老師們給了他「一個基因」,隨後陳同學「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在實驗記錄上,陳同學手寫了「基因(遺傳因子)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的筆記。1月10日實驗記錄中,陳同學表現出了困惑,直言「還是不太了解基因」,但在老師的幫助下明白了「基因要翻譯成蛋白後才能發揮作用」的道理。到了2018年1月13日,陳同學就表示了解了PCR技術的原理,知道了PCR引物的設計等,了解了為何通過螢光強弱就可以知道哪些基因的RNA表達水平。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線展示頁面中,仍有陳同學的項目展示。圖片來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評論稱參賽項目科研水平與博士相當

陳同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在網絡上曝光之後,引發眾多網友質疑。網友們認為,作為一個小學生,根本不可能有相應的知識儲備用於研究生物科學的相關課題。

一所985大學在讀博士生李玲對上遊新聞記者表示,根據陳同學的實驗記錄,剛開始他連基因是什麼都不清楚,「連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小朋友,怎麼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關係?」

在水木社區論壇裡,網友跟帖評論,「牛,直接進中科院讀博士吧。這得從小在實驗室做實驗,聽報告長大的。關鍵是要有狂熱的興趣才能實現。」「這一看就是父母研究這一塊的啊,這篇大概是個醫學碩士生的水平了。」

知名醫療媒體帳號「丁香園」評論說,「縱觀整個獲獎項目,不論是項目的立意,還是後期具體的實驗設計,都和一個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無二。」

上遊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陳同學關於《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課題在獲得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三等獎之前,還代表盤龍小學獲得了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機器人競賽的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指導老師是呂冬梅。

▲陳某石同學在基因實驗中。圖片來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獲獎學生父母被指是中科院研究員

網絡上有傳言稱,陳同學的父母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腫瘤信號轉導學科組的兩位研究員,陳同學正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了課題研究。

有科研人員發文表示,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年發表了一份研究成果,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研究人員比較分析了多個家養動物適應青藏高原遺傳機制的個性和共性特徵,鑑定出一個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根據這篇論文的介紹,C10orf67是一個受到正選擇的與低氧耐受相關的基因,可以減少細胞在缺氧條件下的凋亡率,並認為C10orf67或許會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到潛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論文的作者,正是被指為陳同學父母的兩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7月13日,上遊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被指為陳同學父母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兩位研究員的辦公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相關採訪郵件截止發稿時也未收到回復。

7月13日,上遊新聞記者聯繫了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組委會,對方表示對於相關情況應聯繫雲南賽區組委會。雲南賽區組委會則稱,接受採訪的權限在雲南省科協。

雲南省科協負責青少年創新大賽的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已經注意到了相關的輿論討論,但目前沒有進一步的說明,「去年比賽時陳同學的答辯通過了,雲南這邊就把他的項目推薦到了全國賽。」

對於公眾關心的相關比賽中是否存在學術造假等問題,雲南省科協相關人士沒有正面回復。

來源:上遊新聞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父母被指是中科院研究員
    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有網友指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學術頭條:卡介苗確實降低了新冠死亡率,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
    醫學博士Aakriti Gupta與美國多位自身專家聯合將各類新研究論文結果以及醫生們從實戰中獲取的經驗結合起來,對新冠肺炎所有影響的器官進行了首次廣泛綜述。該綜述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美國三分之一年輕人面臨嚴重新冠肺炎 吸菸帶來危害最大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貝尼奧夫兒童醫院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18至25歲的青年中,男性的「醫療脆弱性」為33%,女性為30%。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2020年7月13日發表在《青少年健康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稱,吸菸的影響超過了其他不太常見的風險。
  • 小學生研究基因與癌症關係拿大獎!水平堪比博士!父母身份...
    來 源丨本文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殷俊)、每日經濟新聞、上遊新聞、澎湃新聞、丁香園、半月談近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引發質疑。
  • 又一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國被捕;官方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
    耿美玉團隊和綠谷製藥新藥被質疑未獲批准,官方回應:主動撤回申請 7 月 6 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 Cell Research 發表了一則簡訊,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團隊發表的關於 GV-971 國產阿爾茨海默治療藥物「九期一」的文章提出質疑。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 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謎團:他似乎連基因都搞不清楚,卻能研究...
    曾帶隊參加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的王申(化名)老師看到「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的新聞時判斷。王申所說的項目是《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該項目不僅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了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完成人是雲南省昆明市某小學六年級的陳同學。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獲獎學生為本人兒子,其受家庭環境影響,自幼接觸相關科學知識,並形成了濃厚的科研興趣。2.孩子根據自身科研興趣選擇了本課題,並在其學校指導老師、父母及所在課題組研究生的共同指導下,通過觀察學習和親自實驗操作,獲得了該項目主要實驗數據,並基本掌握了該項目涉及的基礎概念和研究方法。3.
  • 小學生4天學會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癌症獲科創大獎,這是真的嗎?
    昆明出了個大新聞,一位6年級的小學生,在4天時間裡,從沒有接觸過基因的懵懂少年,居然學會了基因編輯的技術,並且開始進行癌症方面的科學研究,還憑藉這方面的成果,一舉拿到了青少年科創大獎。後一種人就去翻了翻這哈字的背景,結果還真的發現這孩子的父母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我們不能否認天才的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各行各業都有天賦出眾的人,作為普通人,我們根本理解不了他們。
  • 小學生獲得癌症項目全國大獎,學術造假行為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近日,雲南昆明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因為研究癌症基因課題獲得全國大獎的消息引爆了各大網絡。全國大部分網友都表示這種癌症基因的項目讓一個小學生拿了獎,真的是把全國研究生、博士生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據了解該小學生所獲獎的項目是研究結直腸癌的突變基因,而這種項目就算是一些博士生來了也沒有說十足的把握就能做好。之前的時候我國也出現了一些中學生能夠在知網上發表論文的情況,但那好歹是中學生,現在研究癌症基因的這種高端項目,獎項竟然被一個小學生拿去了,真是像部分網友所言:中國科研主力原來是小學生。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收回獎牌和證書 獲獎小學生父親...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起譁然!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關注。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通報全文如下:近日,關於質疑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我們迅速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對大賽評審工作開展全面調查。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致歉
    近日,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和質疑。該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唯一研究者是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某。
  • 2名武漢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其父為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
    繼《11歲「神童」研究癌症獲獎》事件之後,又一小學生的研究被網友質疑。 該項目內容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裡面提到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為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臟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引發爭議的獲獎項目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該項目不僅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了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小學生「基因敲除研究癌症」竟然只拿了三等獎!贏在爹媽的「百年...
    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同學憑藉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研究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從「還是不太了解基因」到「能夠了解、判斷基因表達水平與功能」,這位同學只花了幾天的時間。這讓許多網友直呼「這真是百年一遇的醫學奇才」。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刻體驗一下什麼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系研究員之子
    此前,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機構主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展示的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和質疑。公示資料顯示,該項目部分工作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有網友質疑,這項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醫學或生命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準。
  • 小學生發明無線實物投影儀 摘全國科技創新大獎
    原標題:北小學生一發明摘全國科技創新大獎 來自北京東路小學六(3)班的學生鄧介銘,因為有不少小發明,被同學們稱為「小小發明家」、「科學院小院長」。近日,他又憑藉他的小發明「可攜式無線實物投影儀」獲得「中國科技館創意獎」,該作品還獲得了2014年「全國第2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會研究癌症的小學生,可能不止100個
    也就是說,這個小朋友從 2018 年 1 月對 「 基因 」 還一無所知,但是在 2019 年 4 月,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他就從小白將基因融會貫通。 甚至還做出了一個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研究。這該是怎樣一個神童啊! 總之,這件事處處都透露著一股詭異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