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獲得癌症項目全國大獎,學術造假行為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2021-01-08 聊文談史

近日,雲南昆明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因為研究癌症基因課題獲得全國大獎的消息引爆了各大網絡。全國大部分網友都表示這種癌症基因的項目讓一個小學生拿了獎,真的是把全國研究生、博士生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據了解該小學生所獲獎的項目是研究結直腸癌的突變基因,而這種項目就算是一些博士生來了也沒有說十足的把握就能做好。之前的時候我國也出現了一些中學生能夠在知網上發表論文的情況,但那好歹是中學生,現在研究癌症基因的這種高端項目,獎項竟然被一個小學生拿去了,真是像部分網友所言:中國科研主力原來是小學生。

近期中國科學院也是發表了聲明,證實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拿獎的這名小學生其父母正是科學院的研究員。那麼這件事就變得值得玩味起來,到底是這名小學生真是神童,還是這兩位研究員父母愛子心切為了孩子將來的道路不擇手段?目前該大賽組委會已經派遣調查人員進行核查,並表示如果發現違反大賽規則的情況,那麼必將嚴肅處理。相信再過一段時間調查組就會給公眾一個說法。

現在小學生能夠獲得癌症基因項目大獎的情況都能被爆出到檯面上,可見這種大賽的評委有多麼的不權威。並且在這個大獎所展示的實驗報告中顯示,這名小學生起初連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一個連基因都不了解的小學生,是如何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完成了癌症項目這麼高端的課題的?

學術造假這種問題在中外都是屢見不鮮,很多人甚至是已經成名的科學家都出現過剽竊他人研究成果的事例。然而小學生研究基因在結直腸癌中發展的功能這種級別的「造假」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任何一種科研項目從提出到完善,都少不了研究人員長期的知識積累與專業的分析判斷。即使這名小學生的父母就是科研人員出身,你可以說其自幼受到父母的文化薰陶,會比同齡人懂得更多,知識面更廣一些,但是想要單獨完成如此複雜高端的課題,無異於痴人說夢。

就算是有人指導孩子詳細的實驗操作步驟,那麼一名小學生也不具備完成這種實驗的思路,更何況一名小學生真的可以進入細胞房操作如此複雜的實驗嗎?他具備相關的操作資質嗎?要知道該實驗課題中的細胞株是具有一定致癌基因的,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出現感染病毒的風險,兒童進入細胞房本身就是一種違規的操作,更何況如果真是這名小學生自己操作,他的父母難道就放心嗎?

小編認為我國雖然提倡創新,但是不能給自己的孩子學術造假。雖說各地的小學生競賽中家長包辦的情況已經數不勝數,但是在這樣一個高端的課題上還這樣是不是太不合適了。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嫁接給孩子這種行為,實在是有些過去急功近利,雖說短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榮譽,但是長期以往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依賴的情況,孩子的成長終歸還是要靠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社會中不至於四處碰壁。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原標題:雲南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症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
  • 小學生研究基因項目獲獎!是後浪可畏還是學術造假?網友:已舉報
    近日,一則「小學生研究基因項目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消息,在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有人說這是神童轉世,果然後生可畏,也有人說這樣的科研項目別說小學生了,大多數研究生都望塵莫及,所以不是故意製造噱頭就是學術造假,一定要嚴查!
  • 小學生靠研究直腸癌參加全國科創比賽,學術造假是不是太嚴重了?
    「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憑藉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研究,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看到這句話大家是不是第一反應覺得不可能,是謠言?現在小學生都開始進行科研活動了嗎?研究的還是癌症、基因這種非常需要專業知識的學科。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最近,學術的瓜很多,一個接著一個。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基因與癌症關係拿大獎!水平堪比博士!父母身份...
    來 源丨本文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殷俊)、每日經濟新聞、上遊新聞、澎湃新聞、丁香園、半月談近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引發質疑。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父母被指是中科院研究員
    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有網友指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造假從娃娃抓起?雲南省科協:已展開調查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一個小學生,就在研究基因和癌症,還拿了全國大獎。神童還是造假?「2018.1.9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一年之後,陳同學憑藉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課題,獲得了第34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在2019年12月獲得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三等獎。日前,這個項目因其遠超出年齡的難度和造假的嫌疑而廣受關注。
  •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 超出小學生認知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近日,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一名研究癌症相關基因獲獎的小學生火了。其研究的「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對此,有網友評論稱,小學生已經達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陳某某應該是位神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引發爭議的獲獎項目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該項目不僅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了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
  • 餘鵬鯤:小學生研究癌症 究竟壞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近期昆明6年級小學生陳某某參加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引起了廣泛質疑,人們懷疑主要原因是小學生完成這樣的研究不太可能。該作品曾經獲得了雲南省小學組一等獎以及全國三等獎。
  • 又一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國被捕;官方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
    學霸日報 準時更新 第一時間 追蹤學術熱點 學術新聞 1.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官方最新回應! 7 月 12 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獎引發爭議。
  • 我和我的教授爸爸,李紅良再次受到質疑,造假難道已成學術傳承?
    小學生研究癌症、病毒。這些材料都是P3實驗室的東西,小學生怎麼能接觸這些?他能獨立設計出實驗方法和步驟嗎?中學生更是神奇,研究北極的冰川、植被,南極的微生物,響應型納米粒,翼龍的骨骼研究……這些項目是跟著指導老師操作一遍,還是根本就不是自己做的?而且,這些設備、實驗室能否讓中學生使用?
  • 被舉報學術造假、女兒研究遭質疑……李紅良辭去武漢大學職務
    先是被同行舉報學術造假,隨後兩個女兒因《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網友質疑研究代筆。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近兩年來一直陷在爭議漩渦中。同時,他一直主張自己沒有問題。健康時報記者向武漢大學求證,一位工作人員表示,9月15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舉辦換屆大會,李紅良確實提出主動辭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李紅良。
  • 李蓬國: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家長豈止「過度參與編撰」?
    就「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事,7月15日晚上,涉事小學生的父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勇彬在科學網發布道歉信稱,他過度參與了該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給廣大網友和媒體造成了困惑與誤解,在此鄭重道歉。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撤,父親辯解:只是替孩子撰寫了報告
    近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引發了網絡熱議。 只不過誰都清楚,這玩意純粹就是作弊出來的結果,一個小學生怎麼可能有如此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收回獎牌和證書 獲獎小學生父親...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起譁然!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關注。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就此項目及時進行覆審,現將有關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如下:專家組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研究報告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水平,但其附件支撐材料和調查走訪發現的新情況新材料不能充分證明作者獨立完成該項目報告的整體設計和撰寫。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致歉
    該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唯一研究者是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某。(此前報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
  • 小學生4天學會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癌症獲科創大獎,這是真的嗎?
    昆明出了個大新聞,一位6年級的小學生,在4天時間裡,從沒有接觸過基因的懵懂少年,居然學會了基因編輯的技術,並且開始進行癌症方面的科學研究,還憑藉這方面的成果,一舉拿到了青少年科創大獎。我六年級的時候,哪知道C10orf67基因,連二元一次方程都不不懂;我六年級的時候,也就參加個珠算比賽,哪知道什麼科技創新大賽。但是,不管是哪個時代哪個領域的天才,他們都需要向我們普通人證明他們的才能,畢竟他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裡。
  • 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事情起於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軒然大波。7月9日,楊輝通過相關媒體表示,承認未與對方溝通,並表達歉意。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天才」小學生的癌症基因項目獲獎,碩博士研究生們顫抖吧!
    有吃瓜網友在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官網展示頁面,發現一項獲得三等獎的研究,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這項研究是由昆明市的一位名為陳靈石的六年級小學生完成的。(引號部分摘自項目簡介)請問,有多少沒有生物醫學背景的同學能看懂上面這段話啥意思?看看,這就是你們不如人家小學生的地方。不然怎麼說人家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生物醫學神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