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商品交易所(DCE)推出鐵礦石期貨之前,芝商所(CME)便已提前試水,推出了基於國際主要鐵礦石價格指數結算的掉期期貨品種,分別是普氏指數掉期期貨(PIO)、TSI指數掉期期貨(TIO)以及低鋁低品位TSI指數掉期期貨(TIC)。CME鐵礦石掉期期貨無論是在合約設計還是在交易靈活性上均具有明顯特點,一定程度上與DCE鐵礦石期貨形成良性互補。
交易標的
CME先後推出三個鐵礦石掉期期貨品種,均是基於國際主要鐵礦石價格指數構建得來,其中普氏指數掉期期貨是基於普氏(Platts)鐵礦石價格指數月度均值構建的掉期期貨;而TSI指數掉期期貨與低鋁低品位TSI指數掉期期貨分別對應62%品位的TSI指數和低鋁、58%品位的TSI指數。
DCE鐵礦石期貨對應的交易標的為62%品位的粉礦,兩者交易標的有所不同,但各有優勢,其中CME鐵礦石期貨交易標的基於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符合國際鐵礦石市場貿易規則,且與場外交易的鐵礦石合約標的相近,期貨頭寸便於直接轉為場外交易。DCE鐵礦石期貨標的屬於實物,有利於吸引企業進行現貨套保。
交割方式
交易標的差異決定不同交割方式,與DCE的實物交割不同,CME採用的是現金交割,且以到達中國時的運費加成本價格為基準,體現了CME在合約設計上的國際化思路;同時鐵礦石期貨合約在電子盤Globex上進行交易,滿足了全球交易者都能參與市場的條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現金交割雖能為有套保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對衝風險的工具,但不利於中國買家進行現貨套保,尤其是數量龐大的鋼鐵企業,為此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國內鋼企參與CME鐵礦石期貨的積極性。
最後交易日和結算日
CME鐵礦石期貨最後交易日為合約月份最後一個工作日,而工作日的確定是依據美國公共假期日曆;如果合約月最後一個工作日是交易所假期,則最後交易日提前一天。而DCE鐵礦石期貨最後交易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第十個交易日,兩者具有明顯的差異。對於最後交割日,兩者規定相差不大,均為最後交易日後的三個工作日。
值得注意的是,CME與DCE在鐵礦石期貨交割結算價確定上存在明顯不同,其中DCE交割結算價為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而CME以當月相應指數的月度均值作為交割結算價。
交易時間
雖然DCE鐵礦石期貨市場已開放了夜盤交易,但交易時間相對有限;CME鐵礦石期貨交易採取電子盤和公開喊價交替進行,交易時間更長、更連續,接近24小時全天交易,避免了跳空高開和低開的風險。
其他合約細則
CME鐵礦石期貨的每手合約規模為500幹噸,高於DCE每手100幹噸的規模;CME鐵礦石期貨均以美元計價,其最小變動價位為0.01美元/噸,符合目前的鐵礦石國際貿易定價和結算模式。
此外,CME和DCE在合約月份設計與漲跌幅規定上也有所不同,其中CME鐵礦石期貨包含當年及下兩個日曆年度月份合約,無漲跌幅限制;而DCE合約月份為連續的12個月,具有漲跌停板制度。另外,CME還推出了場內交易的鐵礦石期權產品ICT。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