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了!中國造出37層樓高海上巨無霸,鑽井深度超全球最深海溝...

2020-12-03 央視財經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新年賀詞中提到了十項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其中就有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可燃冰項目美國還在研究,日本也在去年五月份宣布基本開採成功,而中國這次領跑可燃冰開採,的確是歷史性的突破,能夠把可燃冰開採出來,全靠這個超深水鑽井平臺「藍鯨1號」,這可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去到藍鯨1號裡面,帶您參觀這個37層樓高的海上巨無霸。「藍鯨1號」能鑽透喜馬拉雅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7年5月10號,中國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一股來自海底深處的氣體迸發出橘紅色的熊熊火焰,當這團照亮南海海面的火焰燃燒60天後,中國也向全球宣布:中國首次可燃冰試採在產氣時長和產量兩個領域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試採獲得空前的成功。可燃冰,是一種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下形成的深海沉積物,能量比相同體積的石油高出10倍,中國境內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能滿足100年的能源使用需求。因此,這對於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65.4%,天然氣對外依存度34%的中國來說,有著毋庸置疑的戰略意義。

在1000多米的深海海底試採可燃冰,承載這一戰略使命的是全球最先進的超深水鑽井平臺——「藍鯨1號」。試採結束後,依靠自身的動力系統,「藍鯨1號」以每小時18.5公裡的速度,長途跋涉,回到了自己的母港——山東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碼頭。《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煙臺,探訪「藍鯨1號」的風採。煙臺中集來福士「藍鯨」系列超深水鑽井平臺項目經理楊鵬:平臺下目前「藍鯨1號」正處於溫停、和升級的狀態,溫停,通俗講也就是鑽井平臺沒有完全停機,而是保持一定的工作狀態,隨時能夠出發再次執行任務。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以藍鯨命名眼前的這個海上巨無霸真是名副其實,站在它面前,真正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

十年前,這裡還只是山東煙臺一個普通的港口,如今,這裡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鑽井平臺建造基地,在距離「藍鯨1號」不遠的地方,還停靠著它的姊妹船「藍鯨2號」以及更多的鑽井平臺。楊鵬:「藍鯨1號」空船重量達到43000噸,為什麼這麼重?因為深海鑽井平臺需要很好的抗風浪、抗浪湧的能力。另外,「藍鯨1號」也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半潛式鑽井平臺,整個平臺擁有27354臺設備,4萬多根管路,高度達到118米高,我們看到它和一個足球場面積相當。行駛在海面上的時候,「藍鯨1號」就是一艘平穩的大船,但它的使命是深海鑽探。深海鑽探時,「藍鯨1號」漂浮在海面上,它連接的是細細的鑽杆深深地鑽進海底,這就要求即使遭遇強烈的颱風、海流,「藍鯨1號」也必須牢牢停留在原地,否則就會發生鑽杆折斷的慘劇。「藍鯨1號」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全球最先進的深海鑽井平臺,就在於它配備了全球最先進的DP3動力定位系統。而DP3動力定位系統的作用就是:通過收集「藍鯨1號」底部8個推進器的轉速、方向,以及風、浪、海流等環境參數,進行精密計算和分析,並實時控制8個推進器的轉速和方向,確保「藍鯨1號」保持在颶風、海流的襲擊下巍然不動。

楊鵬 :在南海試採可燃冰時,遭遇12級颱風,但是「藍鯨1號」牢牢停留在原地不動,保證了可燃冰的持續開採。中國的科學人員在南海1200多米的海底探測到了可燃冰,要想把這些可燃冰採集回來,需要一套極為特殊的鑽井系統。楊鵬:其實,在1000多米的深度開採可燃冰,對「藍鯨1號」來說是小菜一碟。因為它的鑽井深度突破全球紀錄,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15250米,也就是說鑽井深度超過全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甚至超過全球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鑽井系統,是「藍鯨1號」最為核心的裝備。讓人吃驚的是,這個井架高度達到67米,但它的垂直精度要求不超過正負12毫米。茫茫大海上漂浮著一座座鑽井平臺,它們不僅是勘探、開採能源的技術平臺,更是經濟效率競爭的平臺。從全球看,超深水鑽井平臺平均壽命為25年,一天的租金高達60萬美元。平臺上,高級船員一天的工資從2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因此國際市場上一艘超深水鑽井平臺每天的人員工資往往高達30萬美元左右。再加上燃料以及其它費用,每天作業成本高達100萬美元左右。國際油價處於高位時,各種平臺業務繁忙,但油價低位時,只有那些經濟效率高的平臺才會受到青睞。「藍鯨1號」建造成本超過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45億元。如此高的建造成本,只有經濟效率更高,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楊鵬 :一個深海鑽井平臺,如果沒有很好的經濟效率,即使生產出來,也會面臨沒有市場,被淘汰的風險。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們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藍鯨1號」一定要有全球最高的經濟效率。「藍鯨1號」打造世界最高經濟效率

「藍鯨1號」全球最高的經濟效率究竟是如何打造的呢?「藍鯨1號」一次出航最多可以攜帶近200根隔水套管,1000多根鑽杆,為了打造更高的經濟效率,「藍鯨1號」採取了雙鑽塔結構。楊鵬:「藍鯨1號」它有一個全球領先的雙鑽塔結構,其中一個鑽塔負責鑽井,另外一個鑽塔負責處理並聯結鑽杆。楊鵬告訴記者,由於「藍鯨1號」鑽井高達67米,擁有48米的提升高度,以及雙井心的配置。因此,當一個井心鑽探時,另外一個井心就可以不斷地把3根15米長的鑽杆聯結成一根45米長的鑽杆,源源不斷地提供給鑽井的井心使用,大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率。

楊鵬 :像這樣一個雙鑽塔的鑽井系統,從技術參數的角度說,能提高30%的效率。要帶動雙鑽塔、以及配套的系統提升30%的效率,這需要更為強大的動力。33歲的陳騁作為生產經理,參與了藍鯨1號建造的全過程,他帶記者來到了鑽井平臺裡,這裡有全球最大、裝載了16萬升液壓油的液壓動力站,這套複雜的系統擁有5000多米高度清潔的管道,控制了100多臺設備,工作壓力高達300公斤,每一個法蘭面的間隙要求到小於頭髮的四分之一。煙臺中集來福士生產經理程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控制在0.02毫米的範圍之內,才能保證整個管線的氣密性,才能夠達到一次成功,它的內部壓力最大可以達到300公斤。

300公斤的壓力,也使得擁有幾千個接頭的液壓系統在安裝和調試過程中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旦洩露打在人身上,就好像一顆子彈一樣。在遼闊而又漂浮不定的海洋上,「藍鯨1號」67米的井架、1000多根鑽杆、300公斤的壓力,以及上百個系統必須配合得天衣無縫、分毫不差,才能精準地完成15250米的鑽井深度。記者看到,為了保證這些系統精準運行,檢測人員也在不斷地測量、調校各個系統。程騁 :它的控制是在正負3毫米之內,而且對於整個一系列精度控制,我們都是在下水之後,在海上飄移狀態下進行的測量,所以說這更加增加了建造的精度管控的難度。

大海無情,風險難測。廣闊的海面上,鑽井平臺就像一葉孤舟,隨時會遭遇颱風、海流的強力衝擊。1980年3月27日,9級大風突襲挪威的亞歷山大·基蘭號鑽井平臺,鑽井平臺像圓桌一樣被颶風掀翻,消失在海底,123人遇難,而原因僅僅是立柱的鋼結構上出現一個小小的瑕疵,導致立柱承受不住巨大的應力而被撕裂。因此,為「藍鯨1號」打造一個最為堅固、沒有瑕疵的船體,就顯得至關重要。「藍鯨1號」重達43000噸,立柱和平臺連接作為應力最集中的區域,需要使用100毫米厚的超高強度鋼板。但在此之前,國內沒有一家鋼廠能夠生產如此厚的特種鋼,「藍鯨1號」建造團隊找到鞍鋼集團,希望能跟他們一起研發這種超高強度的鋼板。出身鋼鐵世家的嚴玲接到這一任務後,花費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一次次試驗、不斷調整加工方法,最終生產出的超高強度鋼板,經過測試,完全符合要求。測試現場:20.78千牛,抗拉強度782兆帕。超高強度的鋼板有了,但這麼厚的鋼板焊接在一起也是一個難題,焊接處抗斷裂性能需要權威的試驗認證後,才能使用。在一次次的焊接中,鋼板的中心部位反覆出現氣孔,影響焊接後鋼板的強度和韌性。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1年多的試驗,建造團隊幾千次調整焊接的電壓、電流、溫度,最終解決了這一難題。

楊鵬 :我們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F690 100毫米厚鋼板的CTOD試驗,不僅提升了「藍鯨1號」平臺的安全性,同時也證明了我們團隊面對困難的攻關能力。而如今,通過結構設計優化,「藍鯨2號」深水鑽井平臺降低了關鍵部位的應力,使用80毫米厚的鋼板就已經能夠確保安全。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項目技術經理劉忠林:這證明我們設計,還有計算能力,也處在世界前列。在「藍鯨1號」深水鑽井平臺上,項目經理楊鵬還帶記者參觀了兩臺非常重要的裝置——防噴器,它的作用是試油、修井、完井作業過程中用來關閉井口,防止井噴事故發生,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切斷鑽杆的安全密封井口裝置。2010年,一家英國石油公司的鑽井平臺在墨西哥灣開採石油,由於防噴器故障,導致發生劇烈井噴,並最終爆炸,造成7人重傷,11人失蹤,大量原油洩漏並汙染2萬平方公裡的海域,由此可見防噴器對鑽井平臺的重要性。目前,單個防噴器的價格高達800到1000萬美元,因為價格昂貴,很多的鑽井平臺只配置1臺,但「藍鯨1號」卻是兩臺的豪華配置。楊鵬 :防噴器也會有故障,需要檢修和保養,兩臺防噴器就是雙保險,不僅可以完全保障安全,同時也會減少怠工,提高生產效率。更讓楊鵬自豪的是,「藍鯨1號」超深水鑽井平臺還擁有全球領先的閉環動力系統。這個系統把「藍鯨1號」上的8臺主機連接起來,不斷根據實際的動力需求,自動安排8臺主機哪些啟動、哪些關閉,甚至能夠精準的調節每臺主機動力輸出的大小,可以有效減少主機運行和維護時間。楊鵬 :「藍鯨1號」8臺主機能夠產生一個50萬人口城市的用電量,這個閉環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試驗成功的案例,它能夠降低11%的油耗,減少35%的氧化氮和20%的二氧化碳排放,並將主機維修費用降低50%。

「藍鯨1號」擁有27000多臺設備,而平臺上只有100多名船員,僅僅靠這些船員無法管理如此眾多的設備,因此,「藍鯨1號」還構建了最為複雜的神經網絡,這個控制室就是管理眾多神經的大腦,技術經理劉忠林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全船有13600個報警點,整個迴路都在這裡反饋。參觀完眾多全球領先的超級裝備,又來到了「藍鯨1號」的生活區,因為要去深海鑽探,船員們在海上一呆就是幾個月。記者看到,每個宿舍裡都有兩個獨立的房間,生活上互不影響,而在公共使用的客廳,衛生間、電視、沙發一應俱全。除此之外,「藍鯨1號」上還有健身房,供船員鍛鍊身體。採訪即將結束時,記者也來到了中集研究院,大廳裡,擺放著20多年來研發的各種鑽井平臺。而在設計部門,記者看到工程師們正在設計更為先進的鑽井平臺。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藍鯨1號項目鑽井技術經理王正權:在墨西哥灣,在中國的南海,包括在非洲一些海域,它的水深都超過了3000米,我們必須要有這樣作業能力的平臺問世,才能在那邊一些海域進行相應的石油 、天然氣勘探工作。【半小時觀察】去年夏天在南海試採可燃冰期間,曾經遇到了非常猛烈的海上風暴,撤回碼頭還是繼續開採?工程師們經過科學測算,認為「藍鯨」完全有能力抵禦這次風暴。事實證明,這個大傢伙果然不負眾望,經歷風暴後,繼續順利完成了開採任務。海上鑽井平臺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十多年前,中國完全沒有自主製造海上鑽井平臺的能力,當時一天要花100美元去租用一套國外的海上鑽井平臺。不過現在,我們不僅能夠自己製造,而且領先全球。從原材料到自動控制系統,從學習到超越,在中國製造能力的整體提升過程中,硬技能和軟實力一個都不能少。

厲害了,我的國!你會喜歡一場能源革命來了!中國佔領高地,這個"神器"遠甩美國幾條街!【乾貨】頂尖大咖對話:這個領域迎創業、投資熱潮!如何搶佔先機?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本文編輯:呂亭潔

覺得不錯,歡迎點讚↓↓↓

相關焦點

  • 中國建全球最大海上鑽井平臺 「藍鯨1號」有37層樓高(圖)
    這就是「藍鯨1號」,全世界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從船底到鑽井架頂端有37層樓高,建造價格非常昂貴,大約要7億美金,相當於兩架空客A380的價格。取名叫藍鯨,寓意它將成為代表人類海工領域最高科技水平的平臺。而它是中國人自己造的。
  • 科拉鑽井已經不是世界最深鑽井,我國鑽井平臺鑽深已能超它數千米
    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馬裡亞納海溝,深達海平面以下11034米,將珠穆朗瑪峰放到裡面,還差2000多米才能到海平面,但是人類在地球上鑽孔的深度,卻已經超過了這個最深海溝的深度。在人們的觀念中,地球上最深的鑽孔就是科拉超深鑽孔,深達12226米。
  • 世界最大最深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三大厲害之處是哪些?
    是中國研製成功的世界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一號」,是中國人創造的一項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國神器。、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在後面有詳細介紹。按挪威船級社要求,使用超厚鋼板必須經過零下20攝氏度的CTOD (裂紋尖端張開位移)試驗,而這種試驗在全球之前沒有任何成功案例可供參考。中集來福士組建了超高強超厚板CTOD實驗課題攻關團隊,經過88個新焊接工藝的評定,14次生產焊接評定,順利完成世界級首例試驗,將100毫米的超厚鋼板在全球首次運用於半潛式鑽井平臺。
  • 全球十大最深海溝
    ,但是其深度也是相當深啊,最深處是達到了9780米,北面連接的是日本海溝,而南面則是和「世界第一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相連,其深度是排在十大海溝中的第7位。「超級海溝」,位於南太平洋之中,也是世界最深的海溝之一,其最大深度為10047米,排在世界十大最深海溝中的第8位,長度約為1200公裡。
  • 插進南海海底超1500米 中國鑽井深度全球第七
    (原標題:插進南海海底超1500米 中國鑽井深度全球第七)
  • 中國「彩虹魚」下潛世界最深海溝
    【觀察者網綜合】 新華網12月16日報導,近日,中國「彩虹魚」科考團隊乘坐「沈括」號一路遠航來到世界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探索海洋最深處的科學奧秘。 新華網此前報導,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成的「彩虹魚」科考團隊,11日在全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兩臺「彩虹魚」第二代著陸器的萬米級海試,深度分別為10918米和10899米。
  • 藍鯨二號鑽進海底15000米深處,中國海底探測成為世界第一
    因為成功開採可燃冰,大家知道我國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一號,今天,他的「哥哥」,全世界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二號,也來了。層樓高,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開展作業,現在主要是在中國南海作業。做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必有它的獨門絕技,藍鯨二號又有什麼樣的獨門絕技呢?
  • 大國利器,海上的巨無霸——「藍鯨」,中國的海上鑽井神器
    「藍鯨1號」鑽井平臺被命名並交付使用。該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最大工作水深3658米,最大鑽井深度它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與傳統的單鑽機平臺相比,「藍鯨一號」配備了高效的液壓雙鑽機和世界領先的DP3閉環電源管理系統,可將運行效率提高30%,並節省10%的燃油消耗。
  • 「沈括」號今天從上海蘆潮港出發 將挑戰全球最深的海溝!
    「沈括」號今天從上海蘆潮港出發,將挑戰全球最深的海溝!  據上海發布,今天中午,由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成的「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乘坐「沈括」號小水面線雙體型科學調查船,從上海蘆潮港起航,前往馬裡亞納群島海域,將在全球大洋最深處——「挑戰者深淵」區域附近海溝開展一系列深海裝備試驗和科考取樣。詳見↓  出發!
  • 中國這款裝備排水量超世界所有航母 可拎60架波音
    最牛實力: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能夠確保12級颶風下,開採過程依然平穩、安全。重器地位: 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最高水平。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和發展方向。今天,中國鑽井平臺的多項技術已經領先全球。
  • 世界最深的海溝多少米,世界上深度最深的海溝
    世界上深度最深的海溝後來,蘇聯人在1957年又測了一次,得到了最終深度11034米。當然,這些探索都只是在海平面上利用聲波進行的探測,也僅是得到一個深度,但對裡面的情況一無所知。直到1960年,瑞士物理學家雅克·皮卡德發明了一個深海潛水器,人類才第一次見到了海溝的內景。而首次下潛,他們就將深度定格在了10916米的深度。
  • 世界上最深的地鐵,比3個重慶紅土地站更深,深度相當於66層樓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世界各國的交通也越來越完善了,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地鐵是很常見的交通工具,要說中國最深的地鐵,當然是屬於來了別想出去的8D城市重慶的紅土地站,它建在地下60米處,據說坐扶梯搭地鐵都需要3分鐘,當然還不包括你換乘的時間。
  • 盤點| 藍鯨1號、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大國重器」中那些不...
    最牛實力:全球最大、鑽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鑽井平臺。它可以在水深超過3000米的海域作業,最大鑽井深度15240米。能夠確保12級颶風下,開採過程依然平穩、安全。重器地位: 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最高水平。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和發展方向。今天,中國鑽井平臺的多項技術已經領先全球。
  • 中國成功在海上試採可燃冰,是否代替煤炭???
    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國成功在南海完成可燃冰試採,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全球可燃冰研發活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和印度等,各國競相投入巨資開展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競爭異常激烈。  美國、加拿大在陸地上進行過試採,但效果不理想。  早在2013年時,日本就曾經嘗試開採可燃冰。
  • 盤點丨「奮鬥者」號在全球海洋最深處成功坐底,還有這些「大國重器...
    今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奮鬥者」號挺進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探底萬米深海。
  • 全球最深海溝,深度過超珠穆朗瑪峰,海底隱藏著40億年前的秘密!
    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它的形成是因為在大洋地殼與陸地地殼進行碰撞形成的,由於海洋的密度位置較低,逐漸的被淹沒了。它的海平面深度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在它的最深處是沒有任何生物的存在的。中國第一次拜訪馬裡亞納海溝是在2012年,乘坐蛟龍號經過幾次的探險,下潛深度為7062米,刷新了我國潛水的最高紀錄。而當時科學家從海底採集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一些微生物也可以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存活,這一次下潛給科學家帶來的重大發現,也揭開了地球40億年前生命起源存活的環境。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由「油」轉「漁」 進軍布局全球「大...
    打響海洋高端裝備的「金字招牌」  2017年5月份,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作為最核心裝備,在我國成功試採可燃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向全球展示了「大國重器」的實力,助力中國在深遠海核心裝備領域彎道超車實現領跑。
  • 盤點五大最深海溝,地平線以下的秘密!
    潛水員曾在千米深的海水中見到過人們熟知的蝦、烏賊、章魚、槍烏賊,還有抹香鯨等大型海獸類;在2000~3000米的水深處發現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發現僅18釐米大小的新魚種。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則很少能看到動物了。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
  • 親密接觸「藍鯨1號」 世界上最厲害的鑽井平臺在中國![組圖]
    正因為如此,我國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試採可燃冰的成功,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承擔開採任務的「藍鯨1號」鑽井平臺身上。12月14日上午,「聚焦新舊動能轉換——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位於煙臺的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近距離參觀「藍鯨1號」,聽建造者們講講這座「開採神器」背後的奧秘。
  • 世界最深的海溝叫什麼 深度連珠穆朗瑪峰都難比較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這個常識,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就是珠穆朗瑪峰峰頂,那地球最低的地方是海溝,是什麼海溝?今天名資匯就和您一起來探索下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叫什麼多少米,要知道它的深度就連珠穆朗瑪峰都難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