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成功開採可燃冰,大家知道我國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一號,今天,他的「哥哥」,全世界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二號,也來了。
藍鯨二號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自重43725噸,有37層樓高,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開展作業,現在主要是在中國南海作業。
做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鑽井平臺,必有它的獨門絕技,藍鯨二號又有什麼樣的獨門絕技呢?
藍鯨二號採用全球最高級別的DP3動力定位系統做為「定海神針」,該系統為哈工程於2014年研發成功,可以根據不同的風力、海浪、洋流,不同工況,利用自主開發的模擬軟體計算系統,通過精密計算和分析,實時控制安裝在鑽臺底下的8個推進器的轉速和方向,確保藍鯨二號」在16級颱風的襲擊下也能安如泰山。
藍鯨二號的法蘭間隙不到頭髮絲的1/4。海底資源的開採是一個世界難題,使用的專業設備非常重要。「藍鯨二號」擁有27000多臺設備、4萬多根管路、5萬多個機械完工質量報驗點,電纜拉放長度達120萬米,相對從上海拉到北京的距離,設備精度控制是在正負3毫米之內,而且一系列精度控制,都是在下水之後,在海上漂移狀態下完成的測量,所以說這更加增加了建造的精度管控難度。
藍鯨二號做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鑽井平臺,採用「雙鑽塔」結構,以前的海上鑽井平臺只有一個鑽井,當需要延長鑽管時候,就得先停下,接好鑽管之後再開始工作。隨著鑽井深度的不斷增加,需要連接的鑽管也越來越多,需要連接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大大影響了工程進度。
而雙鑽塔的設計就完全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兩個鑽塔同時工作,一邊鑽井,一邊接鑽管,效率可以提高30%,所以,提高效率這一塊還是中國人最擅長,這個雙鑽塔的設計屬於世界首創,別無二家。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豪言壯語,現在都成為了實現,藍鯨二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使得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藍鯨二號還有一個厲害的地方,就是它成功完成了DP3動力定位系統操作模式下的電力系統的閉環試驗,實現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動力系統優化的重大突破,意味著我國在此領域已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導致海上鑽井平臺短路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一旦平臺因斷電失去動力而無法定位,將會造成主要設備障礙,或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閉環實驗是一項極其危險的系統測試,就是人為切斷整個平臺的電力供應,8臺推進器停止工作,目的是要求整個平臺即使發生最極端的斷點故障,也可在最短的時間內隔離故障設備,立即恢復動力。
現在藍鯨二號的鑽井深度能達到15250米,相當於兩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還有要深幾千米,這是人類首次能夠達到地底的深度,而這個成績是中國企業創造出來的,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一點自豪了呢?
藍鯨二號超大海上鑽井平臺,最大的目標就是開採我國南海富含的油氣資源和可燃冰,尤其是可燃冰,因為可燃冰的儲存量,相當於800億噸石油,而可燃冰就蘊藏在海底深處的高壓環境之中,沒有藍鯨二號這樣的「定海神針」開發不出來,藍鯨開赴南海,就能從深海中喚醒沉睡了億萬年的可燃冰,為中國新能源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據實驗證明,經過億萬年的高度壓縮的可燃冰,可以釋放出相當於自身體積164倍的天然氣,對我國以後的工業生產,生活日常的能源消耗非常重要。而做為一個能源大國,利用進口的鑽井設備已經滿足不了我國的開採需求,自主研發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國的鑽井平臺從勘探號到981,再到藍鯨一號,藍鯨二號,從缺乏技術和製造能力到世界最大。這中間凝聚了幾代人對大國重器的不懈追求。
藍鯨二號在2019年底已經下海開始遠航,進入深海之後這一年來,藍鯨二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到底是什麼樣的成果,為我們帶到哪些無比振奮的消息?請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國器"的視頻:
在西瓜視頻搜索「國器」,即可觀看全部視頻
大國重器,國之基本,更多有關我國重大項目,重大成就可以來登錄西瓜視頻了解。
漲知識,看西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