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比萬米海底更妙不可言的,是「奮鬥者」號的國產標籤

2020-11-11 光明網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當中國潛航員的聲音從全球海洋的最深處傳來,中國網友們的熱情被點燃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厲害了我的國。」

「我驕傲了嗎?對,我驕傲了!」

「有沒有發現海底高智存在?會不會有人魚族?」

「替我向海綿寶寶問好。」

「我有個問題,海底最深到底是多深啊?好奇。」

——網友們的留言五花八門,有發「賀電」的,有抒發自豪感的,有表達好奇心的,有展現幽默的。就像有網友提到「好奇」,這確實是人類進行科學探索的最原始動力,但科學只靠好奇心又顯然是不夠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也就僅僅在兩周之前的10月27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就曾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但這個新紀錄還沒保持半個月,「奮鬥者」號就又向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區域,也是全球海洋的最深處發起了挑戰,並於今天成功坐底10909米的海底。

「新紀錄」一個一個地被打破,正是中國每一個自主研發的大國重器的成長路徑。隨著央視的直播鏡頭,網友們看到「奮鬥者」號有條不紊地布放、下潛、巡航、坐底、作業、上浮、回收……無論是現場還是網絡上的歡呼,都是在向中國深潛人致敬,向中國自主研發的成功致敬,向中國科學家的奮鬥精神致敬。

回顧我國載人潛水器的發展史,從1971年開始研製,到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於1986年研製成功,此後,中國自主研發載人潛水器的腳步就越邁越大,「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接連問世,下潛深度從最初的300米,達到了今天的10909米,逐漸增加的當然不只是下潛深度,還有為地球板塊運動等科學難題做出的研究貢獻,以及我國在科技領域自主研發的能力與信心。

2020年對於中國人來說,註定不平凡。往上看,我們跟著「天問一號」「北鬥三號」上九天攬月;向下望,我們又隨著「奮鬥者」號下五洋捉鱉。這些既能「上天」又能「入海」的大國重器,帶著中國人對未知的好奇心,帶著一代代科學家跨越數十年接棒努力的智慧成果,帶著中國人迎難而上、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一再地告訴我們:走自主創新的路才能贏得尊重、贏得未來。

「中華民族奮鬥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無論是飛向更遠的太空,還是下到更深的海洋,自主創新的道路從來都不簡單、更不輕鬆,但戰勝困苦、攻克難關後的成就感,會帶給我們更多的精神財富。看看我國近幾年在科技領域飛速發展的成績:人類歷史上最大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最大鑽深堪比2個珠峰的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C919大飛機,中國高鐵……哪一個不具有裡程碑般的意義?就像「奮鬥者」號能扛住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的水壓(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靠的是國產的新型鈦合金材料一樣,中國要變得更強大,就必須把創新與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網友們為「奮鬥者」號喝彩的興奮點,便在於此了。(文|趙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奮鬥者」號潛航員張偉:萬米海底,妙不可言文/本刊記者 徐吉鵬馬裡亞納海溝,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此前,支持母船「探索一號」已在試驗海域進行了相關海底地質調查,並將所生成的海底地形圖片,加載到載人艙內的顯控軟體裡。據此,艙內人員便能實時追蹤潛水器所處位置。此次海試的主要任務,是對「奮鬥者」號潛水器所有設備在不同海深尤其是萬米海底的工作狀況進行試驗,並考核整個運維團隊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nbsp&nbsp&nbsp&nbsp「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nbsp&nbsp&nbsp&nbsp「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nbsp&nbsp&
  • 10909米!「奮鬥者」號的勇往直「潛」
    本周二(11月10日),在世界第四極馬裡亞納海溝,來自中國、搭載著三名潛航員的潛水器「奮鬥者」號,被穩穩起吊下放入水,直至海底著陸。全球海洋最深處,中國奮鬥者來了,10909米,是「奮鬥者」號的最終坐底深度。
  • 10909米!「奮鬥者」號憑啥這麼牛?
    走進神秘莫測的海底世界,一探究竟,2020年10月10日,「奮鬥者」號從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這次海底之旅,「奮鬥者」號收穫滿滿: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向全社會進行了視頻直播。一連串數字說明了什麼?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中國科學報】「奮鬥者」號:從國產到「國創」
    10909米!11日10日,「奮鬥者」號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全海深潛水器是2019年完成萬米下潛的美國「極限因子」號,載人艙可搭載2人。「奮鬥者」號搭載了3名潛航員。要實現這一目標,原有技術已不適用,只能超越「極限」,發展創新技術。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深潛海底10909 「奮鬥者」號創中國紀錄的科技力
    「第一次來到萬米深淵,心情很平靜」  當「奮鬥者」號舷窗外的顏色,從碧藍過渡到深藍,再到一片漆黑。劉燁瑤知道:海底到了。  「第一次下到萬米深淵,我當時心情很平靜。」劉燁瑤說。  他告訴記者,當時「奮鬥者」號深潛器的載人艙裡坐著3位潛航員,除了他和另外一位科學家,還有一位專職的潛航員——相當於「司機」。
  • 【每日一星】葉聰: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2009年,在「蛟龍號」1000米級海試期間,很多隊員暈船嘔吐。最極端的時候,船員養的寵物貓都受不了,跳海自盡了。那段為期4年的海上試驗經歷,讓葉聰畢生難忘。每次出海,都要離開大陸40到50天,在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所有問題只能船上的人自己解決。如果船上有隊員生病,像闌尾炎這樣的手術,都需要船長來開刀。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原標題: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關鍵技術「護航」萬米深潛  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  「奮鬥者」號的特殊本領,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  ——設計。
  • 「奮鬥者」號,了不起
    此後,一路捷報頻傳——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並進行了視頻直播……截至11月19日,「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超過萬米。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萬米深馬裡亞納海溝,致敬大國重器
    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這是繼11月10日、13日、16日三次萬米級海試後,「奮鬥者」號再探萬米洋底。  之後,在11月13日海試任務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和「滄海」號深海著陸器聯合作業,實現萬米水下全球首次高清視頻信號直播和傳輸;11月16日,「奮鬥者」號僅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就找回了此前布放在海底的3個取樣器,作業難度堪比「大海撈針」。這項操作對深海科考特別是未來實現深海科研的原位培養、長期監測等意義重大。
  • 「奮鬥者」號身上的「黑科技」
    那個在海底下潛10909米的「奮鬥者」回來了。11月28日,「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海試驗返航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這位凱旋的「奮鬥者」受到了熱烈歡迎。「奮鬥者」號怎麼這麼牛氣,能夠「一口氣」下潛到海底10000多米?它到底穿著什麼樣的裝備,才能不懼海底高壓、高腐蝕的極端環境?
  • 特別關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到底有多牛?
    這是一場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這是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這是中國載人深潛事業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它突破了我國多項核心深潛技術,它完成萬米級海試,首次探底全球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創造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它就是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 解密丨「奮鬥者」號「一口氣」下潛到海底10000多米!它靠什麼?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趙洋說。同時,研究人員還為「奮鬥者」號裝上了一雙高度靈活有力的「手」。「潛水器使用了我們研發的兩套主從伺服液壓機械手開展萬米作業,每套手有7個關節,可實現6自由度運動控制,持重能力超過60公斤,能夠覆蓋採樣籃及前部作業區域,具有強大的作業能力。」
  • 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奮鬥者」號萬米通信靠喊嗎?
    10909米!「奮鬥者」號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實際上,「奮鬥者」號這個國之重器全身上下都是打破紀錄的關鍵核心技術。「親愛的觀眾們,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奮鬥者』的畫面向大家展示萬米的海底。」
  • 「奮鬥者」號如何承受萬米深潛重壓?
    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國產新型材料「鈦」牛了「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奮鬥者」號該如何「抗壓」?
  • 坐底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是如何抗住萬米深潛重壓的?
    今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它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10909米是什麼概念?
  • 萬米海底:妙不可言!中國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10909米
    而就在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自主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深度達到10909米,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這就是大國重器,中國的第一代淺水器於1986年問世,經過34年的持續奮鬥,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萬米深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