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線再出壞消息,營房直接被雪崩衝毀,士兵零下40度睡簡易帳篷

2021-01-11 軍人驛站

印前線再出壞消息,營房直接被雪崩衝毀,士兵零下40度睡簡易帳篷

中印邊境衝突爆發後,印方就頻繁的向邊境地區派遣兵力以及各種先進武器,顯然是想要通過此方法來起到威懾中方的效果,但是強大的中方並不畏懼,最終導致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而印方頻繁增加兵力的舉動,給其內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拉達克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令前線兵力面臨著極為惡劣的天氣環境,再加上沒有及時的後勤補給到來,令印方前線士兵的處境越來越不利。

令其沒有想到的是後勤不能保障並非是最壞的情況,有消息稱印軍前線發生了嚴重的天災,地震的出現直接引起了山體滑坡以及雪崩。這樣的天災到來直接導致駐紮在拉達克地區的士兵受到影響,修建的營房直接被衝毀,而與外界聯繫的什約克河谷公路也被切斷。而這還僅是一個開始而已,為了可以解決雪崩的問題,印方對外購買的吹雪機,但是由於山體滑坡的出現,直接導致大量的巖石堵在道路上面,無法輕鬆挪開,如此一來所有的士兵就處於被困山谷的狀態。

據悉,此次被困山谷的印軍總兵力達到了2萬人之多,沒有營房的情況下,將預示著這些被困兵力將在零下40度的天氣中睡在帳篷裡。單薄的帳篷顯然是無法起到任何禦寒效果的,沒有物資再加上寒冷的天氣,可想而知前線的兵力承受著怎樣的壓力。再加上被困的局面出現,這些印軍的處境是極差的,雖然已經發出了緊急求救,但是短時間內是無法獲得有效救援的。

目前印軍只得是解決最緊急的問題,利用運輸機將大量的運輸挖掘機以及食品運到前線,從而解決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由於天氣過於寒冷,導致挖掘機的工作也難以有效展開。據悉,2萬兵力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想要挺過嚴寒天氣是極為困難的事情,目前印度前線士兵已經出現了情緒低落的情況,不排除後續會有更加嚴重的情況出現,而非戰鬥減員很有可能大面積的出現。

而這樣的局面已經引發了印度內部強烈不滿,認為印軍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強行挑起邊境衝突的行為是不明智的選擇。現如今要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這種忽略士兵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做法應該遭到抵制,應該從內部解決問題,而非轉移矛盾,如若這種情況再次放任下去,不排除會有更加嚴重的問題出現。

相關焦點

  • 雪崩困境?印度士兵遭遇天災人禍,印軍撤還是不撤
    據中方消息人士和專家表示,中印雙方經過多輪談判正在逐步達成共識,但印度媒體報導中提及的「撤軍方案」並不準確,不利於雙方按照步驟達成既定目標。 據了解,印媒一貫擅長通過半真半假的消息對外展現印度「強硬態度」,從而挑動國內的民粹情緒。印度於11月14日將迎來印度教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排燈節。
  • 印度邊境大地震,雪崩衝毀營房,唯一補給通道被斷,印軍身陷絕境
    近日印軍再次傳出噩耗,有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邊境發生大地震,雪崩衝毀營房,唯一補給通道被積雪切斷,現在大量印軍身陷絕境。據悉,印軍在山區的營地接連發生5.1級和5.3級的地震,山體滑坡和雪崩不僅摧毀印軍營房,還將唯一生命通道給切斷,為來疏通這唯一的公路,印軍用上從瑞士購買的吹雪機。然而外國進口的高端設備,在短時間內也無法解除印軍困境,雪堆裡摻雜的石塊,很難被吹雪機清除,現在大量被困印軍需要緊急救援。
  • 山區突發地震引起雪崩,印軍營房被毀睡雪地裡
    據印度斯坦日報12月30日報導,印軍前線再次傳出壞消息,印軍重兵駐紮的拉達克山區突然發生了5.1級與5.3級地震,地震隨後引發了嚴重的山體滑坡與雪崩。如果說之前的幕天席地,睡16米積雪都還不算慘的話,那麼這一次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壓死印度的「最後一根稻草」。
  • 通電5分鐘保暖4小時,我軍防寒服用上黑科技,零下40度仍生龍活虎
    在以前,零下40度的嚴寒天氣下,別說執行軍事任務了,就連怎麼保證讓自己不被凍傷都是個大問題。但是現在在我軍,面對嚴寒的天氣似乎已經不足為懼了,因為我們又一款高科技防寒服,通電5分鐘保暖4小時,零下40度仍生龍活虎。
  • 《花姐》露宿帳篷被吹飛 南極雪崩嚇壞林志玲
    上周剛挑戰完南極冬泳,幾位生鮮越挫越勇,而因為溫室效應,南極冰川不斷突發雪崩,轟隆一聲巨響,雪崩在「花樣團」眼前發生,所有人都頓時嚇得站立不動。受到驚嚇的林志玲驚魂未定,驚嘆「有看到嗎?Oh my god!」
  • 中將採訪透露真相:士兵活著就已經很困難了
    最近,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又有新動作了,印度在邊境部署了大批部隊,還大規模建造營房和地下掩體等防寒設施,對外更是表現出"死磕到底"的態度,卻不知自己已經大難臨頭了。即便印度諸多危機逐一浮現,印軍也要證明自己的威嚴,頻繁在網上曬出印度新修建的營地和防寒設施,不料卻被挨個打臉。
  • 印媒:零下30度,印軍派來善於潛水的海軍突擊隊?中國人心態變了
    在印度士兵仍處於邊境所遇的種種困境之際,印度媒體報導出一則最新消息 當下,保暖衣物不足,住的是沒有保暖作用的帳篷,就連食物都是毫無營養的冷罐頭,營養跟不上,士兵們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如此一來,就會有大量的印度士兵出現各種疾病,有傳言說,已經有不少印度士兵被凍傷。或許也正因如此,印軍前不久才釋放撤軍的信號,可現在又部署海軍特種部隊,勢必會有更多的印度士兵陷入邊境的困境中。
  • 大批士兵嘔吐,印軍緊急後撤稱受到聲波武器攻擊?事實讓印度絕望
    因此,印軍中傳出一種猜測,認為這些士兵都受到了聲波武器的攻擊,而最終事實的真相卻讓印度十分無奈。大批士兵噁心嘔吐,印軍無奈後撤此前的一些媒體不知道從哪裡採訪到了印軍前線的軍官,有軍官表示他們在對峙過程中發現,在對方火力範圍外部署了一些造型奇怪的武器,而就在這些武器出現之後,印軍前線的士兵就出現很多奇怪症狀,大量士兵身體突然出問題,在邊境駐紮了半年都沒事的士兵突然出現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印度軍方十分奇怪
  • 高原低氣溫如何處理,我軍防寒服暗藏黑科技,零下40度也能巡邏
    即使是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進行潛伏任務,極端天氣下也不會對解放軍戰士造成嚴重的傷害。而且,這樣的電暖技術還能夠被應用到軍靴、大衣上面。在早期,我軍邊境地區面對嚴寒環境,還是採取羽絨大衣、薄型棉衣褲、防寒面罩等等,這種在面料上進行保暖的措施。但是邊境地區長期處於零下數十度的情況,依舊會讓戰士的手腳產生凍瘡等情況。久而久之十分容易讓戰士患上風溼、關節炎等疾病。
  • 為應對「超級冷冬」印軍改造營房,解放軍運送數千噸物資到邊防
    為了應對「超級冷冬」,印軍對一線部隊營房進行了升級改造,除了多年來建造的具有綜合設施的智能營地外,最近還建造了其他的先進設施,包括電、水、暖氣設施、保健和衛生設施,以容納部隊。    印軍自稱,在所謂拉達克地區儲備了至少兩個月的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
  • 珠穆朗瑪峰雪崩吃人瞬間超震撼
    雪崩,在地震幾十秒後降臨石磊對雪崩發生時的場景記憶猶新:「我們在餐廳帳篷休息,突然大地劇烈晃動,第一反應就是地震。幾十秒之後,看到對面山坡夾雜著雪和石塊的巨大的雪崩向大本營襲來。雪崩的時間是中午,大本營的餐廳帳篷裡人聲鼎沸,這也讓雪崩造成的傷害更大。石磊回憶道,雪崩發生之後,三分之二的營地都不見了,「有撞擊頭部意識模糊的,也有骨折不能行動的,還有輕傷參與救援的,還有遇難的。雪崩從幾百米的對面的山衝擊過來,淹沒大部分營地,像海嘯一樣。(雪崩發生後)有比較冷靜的,也有眼神茫然的,還有受傷之後哭泣嚎叫的,現場是比較慘烈。」石磊說。
  • 帳篷:戶外遮風擋雨臨時居住 教你如何搭建保養
    ·  人字頂大帳篷 跨度有從6米,8米,9米,10米,15米,18米到50米等。 ·  簡易的搭建和拆卸。  人字頂大帳篷內部無需承重支柱,場地得到100%使用。 ·  對搭建場地無特殊要求,一般平地如沙地,草地,瀝青地,水泥地和瓷磚地面均可。
  • 史上最詭異的迪亞洛夫事件,公布調查結果,真的是雪崩引起的嗎?
    帳篷上留下的刀割痕跡雪地外能分析出9雙腳印,有的光腳,有的穿鞋,還有的穿襪子,方向是1.5千米外的森林,但500米後腳印消失。營地帳篷而且當時氣溫很低,大約是零下30℃-40℃,這樣的條件下僅著內衣在室外,一般無法堅持超過15分鐘,並且帳篷從內部割開,幾乎什麼都沒帶就跑到了外面,當時調查報告中有一個意見是雪崩,但這個觀點很快被推翻
  • 蘇聯零下40度的天氣,德軍身上穿的什麼?最終凍死十幾萬人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是以摧枯拉朽的勢頭推進,將蘇軍逼迫防守在莫斯科,在此情況下,1941年史達林冒著可能被轟炸的風險,在紅場舉行了一次獨具風格的閱兵式,藉此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也許是上帝眷顧這片土地,當蘇聯士兵從紅場出發奔赴前線的時候,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雪。
  • 零下的水要結冰,呼倫貝爾不凍河零下40度竟不結冰,專家:是地熱
    內蒙古呼倫貝爾,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有一條河,哪怕氣溫再低也是流水潺潺,令人稱奇,因此被稱為「不凍河」。據地質專家考證,這裡集聚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流經此地的河流,零下40度的氣溫下也不會結冰。零下40度的環境,讓人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水不結冰?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不顧寒冬前來參觀。讓人驚喜的是,除了能看到零下不結冰的水,還能看到水中有藻類遊來遊去。除此之外河兩岸的霧凇帶來了童話般的世界。河面的霧氣更是給這裡渲染了一層靜謐。大概最美好的畫面就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