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問螺絲釘,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一個神奇公式。這個神奇公式是什麼呢?
這個神奇公式,本身是一位投資大師喬爾格林布拉特,在他的投資著作中提到過的一個投資策略。
神奇公式策略的由來
這個策略是怎麼來的呢?
市值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投資一家公司。
公司A,這個公司市值是100億,每年的淨利潤是10億。公司B,這個公司每年淨利潤也是10億,但是公司的市值只有80億。
公司A的盈利收益率,也就是10億/100億=10%。這個收益還是不錯的。不過公司B的盈利收益率,是10億/80億=12.5%。
假如說這兩個公司,以後每年賺的錢都能保持穩定在10億,那公司B當前就更有吸引力,因為公司B比較便宜。
這是我們在投資公司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第一種投資方法:同樣是賺10億的淨利潤,看看公司的市值誰更低一些。
我們再用奶牛來舉例,就是說如果兩頭奶牛,年產奶量相同,那我們會更喜歡市價更低更便宜的奶牛。
資本
除了看公司的市值,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資本。
假如說都是賺10億,但是公司賺到這10個億,需要的資本並不同。
有的公司經營效率非常高、所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利潤率非常可觀。可能這個公司只需要50億的資產,就可以產生10億的淨利潤。運作資本的效率非常高。
另一家公司,可能效率就比較低了。可能需要100億的資產,才可以產生10億的淨利潤。運作資本的效率就比較低。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我們更喜歡運作資本效率高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需要更少的資本就可以產出同樣多的盈利。
還用奶牛來舉例,相當於我們更喜歡「吃的草少,產出的奶還一樣多」的奶牛。
這就是神奇公式衡量股票的兩個角度:
1、盈利差不多的情況下,找市值低更便宜的公司。
2、盈利差不多的情況下,找資產運營效率更高的公司。
這也就是喬爾格林布拉特的選股邏輯,找又便宜又好的股票。
神奇公式的選股標準
其實這種「又好又便宜」的選股邏輯,並不難理解。所以很多其他投資大師或者選股策略或者指數基金,也用了類似的方式。
只不過大家在衡量「便宜」和「好」上,用來量化的指標可能不太一樣。
例如比較出名的PB-ROE策略,用ROE做為衡量「好」的標準,用PB做為衡量「便宜」的標準。
例如部分紅利指數,用紅利增速作為「好」的標準,用股息率作為衡量「便宜」的標準。
那麼,神奇公式用的什麼指標呢?
神奇公式用的指標不太常見。
它用ROC指標來衡量「好」,用EY指標來衡量「便宜」。
ROC=息稅前利潤/(淨運營資本+固定資產)
淨運營資本可以近似看成是「應收+預付+存貨-應付」。
這個指標衡量的就是不考慮稅收情況下,公司運作資本的能力和效率。
EY=息稅前利潤/企業價值
這個有點類似於盈利收益率的概念,只不過排除了稅收等因素的影響。
ROC+EY這個組合,從原理上類似「淨資產收益率+盈利收益率」的組合,只不過神奇公式做了一些財務上的處理。
其實從投資收益效果上,螺絲釘覺得,幾種又好又便宜策略都還不錯。雖然採用指標會有一些區別,但實際上差別沒有特別的大。
比如說最近5年,採用PB-ROE策略的基金,收益實際上比神奇公式還要高一些。
不過,無論哪一種「又好又便宜」理念的指數,長期收益都還不錯,是值得考慮的指數。
神奇公式指數:價值回報930949
指數的選股策略
因為神奇公式的指標是比較確定透明的,所以它也被開發成了指數。只不過指數的名稱不能叫「神奇公式」這麼誇張的名字了。
指數名字叫做:價值回報,代碼是930949。
這個指數選股策略是這樣的:
1、把成分股按照ROC從高到低排名;
2、把成分股按照EY從高到低排名;
3、兩個排名相加,取綜合排名最高的前80,等權重配置。
這樣就選好了符合神奇公式理念的股票。
指數的收益情況
我們來看看這個指數的收益情況。
指數長期收益還是不錯的。從2005年底1000點開始,到9月份點數是11000點左右,也就是上漲了11倍。
下面就是這個指數的走勢。從指數收益的角度,居於絕大部分指數的前列。
我們看一下這個指數的歷史市盈率和市淨率走勢。
歷史市盈率的話,中位數大約是14倍左右。
最低約5倍市盈率,出現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不過這個估值有點太極端了,跟當時市場也有關係,未來比較難復現。2013-2014年的時候,最低市盈率大約是9倍左右。
最高約38倍市盈率,出現在2007年牛市。平時大部分時間裡在12-18市盈率之間。
歷史市淨率,中位數大約是2.6倍左右。
最低1.5倍,出現在2005年熊市和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
最高8.8倍,出現在2007年牛市。平時大部分時間裡在2.2-3.3倍市淨率之間。
截止到2018年9月17日,神奇公式指數的市盈率大約是9.4倍,市淨率大約是1.8倍。跟自身歷史估值比較,處於較低區域。
指數的成分股特點
從投資風格來看,神奇公式指數,也就是價值回報指數的成分股,比較偏向於中盤股,成分股規模平均在100-200億左右,也就是中證500指數這個區間多一些。
不過相比500指數的估值來說,神奇公式因為刻意選擇了便宜的股票,市盈率和市淨率都要低不少。
定位中盤股的偏價值類的指數,這就是神奇公式指數目前的特點。這也是目前估值最低檔的中盤股指數之一。
不過最近兩年,大盤股收益不錯,但是中盤股整體收益一般。所有的中盤股指數,不管是什麼策略,都在熊市下跌趨勢下下跌比較多。所以不能指望神奇公式走出獨立行情。其實它跟中證500相關性還是比較大的。不過長期收益比500指數要好。
指數基金產品
神奇公式目前還沒有指數基金產品。
之前先鋒基金髮了兩個基於神奇公式的基金(此先鋒基金不是我們平時說的美國的先鋒領航公司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公司),先鋒聚元和先鋒聚利。
不過這兩個並不是指數基金,是混合基金。所以投資起來還是不太放心。
後面也有基金公司推出了基於神奇公式的指數基金,例如中郵基金公司就有相關產品很快上市。
我們通常不會投資剛上市的基金,從基金上市到建倉完成,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目前暫時是觀望神奇公式的指數基金啦。
總結
「又好又便宜」這個策略,在A股的超額收益,還是比較明顯的。
之前就有PB-ROE這種又好又便宜的策略,相對300指數取得了不錯的超額收益。現在神奇公式也很快有指數基金,作為一個中盤股為主的指數基金,估值上相對其他中盤股指數還是挺有優勢的。長期收益比500指數要好一些。
不過相應的指數基金還未上市,所以暫時是觀望為主。
本文源自定投十年賺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