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莓小鎮阿木爾,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從事著網紅主播、微商的職業,把大興安嶺地區的特產樺樹茸、不老草、山蘑菇、山木耳、藍莓等,銷售到全國各地,甚至有人做到了一年帶貨銷售額百萬;曾經僅有中國郵政覆蓋的阿木爾,如今匯集著順豐、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九家快遞公司,每天的收發貨郵件往來不息……騰訊科技親赴大興安嶺腹地,解碼這個東北小鎮的網紅生意經。
2014年:小鎮轉型網紅的分水嶺
阿木爾鎮的常住人口約有50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下屬阿木爾林業局的職工,小鎮境內森林覆蓋率為90%,因此可以說當地大多數居民是靠「森林」吃飯。
官方資料顯示,2014年之前,阿木爾林業局的主營收入就是商業性採伐,以2013年為例,產品銷售收入為5979萬元,利潤2179萬元,職工人均月工資達到2234元。
但到了2014年,形勢陡然發生了變化。當年1月8日,國家林業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從2014年4月1日起,龍江森工、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要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採伐,其中阿木爾林業局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商業性採伐全面停止以後,阿木爾林業局沒有了主營收入來源,企業自身收入銳減,只能向中幼齡林撫育、特色種養殖、林下經濟和旅遊經濟等產業轉型,但是產業項目數量少、規模小,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短期內難以顯現。因此,阿木爾林業局只能靠國家實施的天保工程補貼,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和職工的基本生活。
發現大成子、劉老四:網紅小鎮由此開始
就在阿木爾林業局和職工還在思考如何轉型的時候,短視頻、直播大潮已經從一線城市漸漸湧向偏僻的東北小鎮,而大成子(真名潘玉成)、劉老四(真名劉景海)就是阿木爾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2016年,當時借了20多萬開了燒烤店的大成子,迷上了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刷手機,打發時間。刷的時間長了,大成子漸漸也有了自己拍視頻、自己直播的想法。
最初大成子主要拍攝、直播的內容就是河裡捕魚、上山採蘑菇等內容,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這樣的畫面,對於生活在大興安嶺以外的人來說,卻充滿了新鮮感。
此外,大成子當時也趕上了短視頻和直播的風口,流量紅利巨大,因此粉絲增長很快,一年時間粉絲數量就達到了20多萬人。
數十萬的粉絲規模,已經讓大成子具備了初步商業的能力。當時快手等平臺尚未開通購物車功能,但是已經有粉絲通過私信功能,給大成子留言,希望購買樺樹茸、山蘑菇、木耳等大興安嶺的特產。
看到這樣的留言,大成子意識到這或許是發財的機遇,於是就通過上山自採、從當地居民手中收購等方式囤貨,然後寄給有購買需求的粉絲。「一天能賺200多元,一個月的話大概是五六千元,已經比開燒烤店賺的多了。」大成子對騰訊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嘗到了紅利之後,大成子也逐漸把事業重心逐步轉向短視頻和直播。除了在直播的時候提供一些幫助,阿木爾林業局還在宣傳等方面為大成子提供支持,比如把大成子推薦給主流媒體報導,並且登上了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舞臺,粉絲量逐步提升,最終達到了如今的百萬級銷售額。
另一個阿木爾鎮的網紅劉老四,是當地林場的一名職工,負責砍伐一類的工作。但在2014年之後,劉老四收入降低,也開過小飯店,但是都不咋掙錢。
跟大成子一樣,在2017年前後,劉老四開始接觸短視頻和直播,頂著來自家人指責的壓力,從喜歡看發展到自己親自去試水。
「當時我們林業局已經開始重視網際網路這一塊兒了,他們幫著我在林場搭建了一個蒙古包,還有其他拍視頻的一些素材,我在深山老林裡待了一夏天,拍拍大興安嶺的山山水水。正是因為這些有特色的東西,我的粉絲一下子突破到小20萬。從那兒之後直播人氣上來了,有人開始給我刷禮物、打賞。」劉老四說道。
劉老四最初的收入主要是通過打賞,一個月剛開始三四千元,等到再過一年,一個月就已經能掙到1-2萬,已經遠遠超過林業局每個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
當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肯吃苦的人。儘管大成子、劉老四這樣的阿木爾「頂流」,已經做到了年入百萬,但是早期為了能夠吸引粉絲,倆人都有過冒著零下幾十度嚴寒下河的經歷。
大成子回憶說:「當時我媽看到我那個視頻,心疼的都哭了,我也擔心等老了會坐下病,但是沒辦法,我沒啥才藝,唱歌不行,跳舞不行,只能豁出去,用身體去拼,給自己拉點粉絲。不過現在好點了,我現在的直播主要是做鐵鍋燉,來向外界展示我們東北的文化、特產。」
不止網紅,微商也席捲了小鎮
據介紹,目前全鎮在網際網路上「忙活」的人有600人左右,佔小鎮居民的十分之一,其中有200多人是主播網紅,另外400人做的則是微商生意,其中孫秀麗是阿木爾微商的代表人物。
來自山東的孫秀麗,在十多年前嫁到了阿木爾,早期是在當地一家私企工作,後來由於多種原因,企業關門,孫秀麗的收入來源也就斷了。可以說,孫秀麗轉型微商是被逼出來的。
談起做微商,孫秀麗表示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2015年那陣,看到朋友圈裡有人發這些東西,所以我也跟風發了一下,但是那個時候商業性沒有這麼明顯,就是嘗試一下。」
據孫秀麗回憶,當時在2015年6月,當時大興安嶺收山,跟著家裡人上山,拍了一些原始森林、野生藍莓一類的圖片,就發了朋友圈。發完之後,發現有好多親戚朋友來諮詢。「我一看大家挺感興趣的,然後自己就嘗試著多發了一些。」
孫秀麗剛剛做微商的時候,還遭到了公公和婆婆的反對。「他們覺得我不上班,天天玩手機,就有點生氣。但是等到後來做大之後,自己從小平房搬到了樓房,下一步打算買輛車,算是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吧。」
目前,孫秀麗的經營方式是利用社交媒體來發展線下代理:「我一個人的微信最多也就5000人,認識的人有限,所以我現在在全國範圍內招了一些代理商,讓這些脫不開身,又走不出家門,或者是離不開工作崗位,但是又想做一份副業的人,增加一部分收入。」
按照孫秀麗的規劃,自己未來打算重點做兩件事情,其中一個就是也試水短視頻和直播,因為直播間的購買力也是不能忽略的,另外一個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成立一個公司,把大興安嶺的特產包裝成網紅產品。
來源丨阿木爾林業局
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