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藍莓基地:藍莓果蠅的綠色防控技術
果蠅廣泛地存在於全球溫帶及熱帶氣候區,由於其主食為酵母菌,且腐爛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類的棲息地內如果園,菜市場等地區內皆可見其蹤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果蠅的危害有哪些吧!
一、果蠅的種類
1、黑腹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2、斑翅果蠅( Drosophila suzukii)。
黑腹果蠅:在25℃時,藍莓果蠅經歷卵期(21~24h)、幼蟲期(4.0~5.0d)、蛹期(3.8~4.7d)後變為成蟲(30~38d);生長發育受溫度影響較大,15~25℃,發育歷期8~30 d,年發生7~9代。
斑翅果蠅:斑翅果蠅的生命周期大多為20~30d,最短為7~9d,在20℃時,其活性較強,危害嚴重;在30℃ 時,其數量、壽命和產卵量都開始降低,危害減輕。
二、藍莓果蠅的危害與現狀
果蠅是藍莓的主要害蟲,以雌果蠅產卵於成熟的藍莓果實乳柱上,孵化後的幼蟲蛀食危害。受害果實凸凹不平,果汁外溢和落果,使產量下降,品質變劣,影響鮮銷、貯藏、加工及商品價格。
1、果蠅發生規律。
楊梅果蠅在氣溫21-25℃、溼度75-85%條件下,一個世代歷期4-7天。在田間世代重疊,不易劃分代數,各蟲態同時並存,在氣溫10℃以上時,可見到果蠅成蟲活動。在藍莓果實硬籽著色之前,生果不能成為果蠅的食物,食源條件差,果蠅發生少,並不造成危害。藍莓進入成熟期後,果實變軟,果蠅有合適的食物,出現盛期發生危害,隨著採收,藍莓逐漸減少,果蠅數量隨之下降。藍莓採收後,樹上殘次果和樹下落地果腐爛,有著豐富的食物,又會出現盛發期,而隨著殘次果及落地果的逐漸消失,蟲口又隨食物的缺少而下降。發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兩個食物條件極好的時期。以6月中下旬的發生危害造成經濟損失。
2、果蠅的危害與現狀。
成蟲產卵於成熟、近成熟的果實果皮下,果蠅產卵於成熟的藍莓果實凹窪處,卵孵化後以幼蟲就地蛀食危害,幼蟲發育成老熟幼蟲後咬破果皮脫果,果皮出現蟲眼。被害果實果汁外溢、脫落腐爛,以幼蟲蛀食為害藍莓果實。
1)、果蠅危害蔬菜水果:地中海實蠅是危害最大的果蠅,原產非洲熱帶地區,現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危害250種植物,如柑橘、蘋果、梨等水果和茄科蔬菜,被稱為「水果頭號殺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毀滅性的害蟲。
2)、果蠅恐怖的繁殖力:更可怕的地方在於,一頭地中海實蠅雌蟲經三代繁殖可達215億頭,時間僅需60天。
果蠅成蟲容易把排卵管插進果皮較薄,且快要成熟的水果中進行產卵,只需幾天的時間,這些「果蠅幼蟲」就能孵化出來。櫻桃,草莓、楊梅、獼猴桃、藍莓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很大可能會出現「果蠅幼蟲」。
為害藍莓果實的果蠅主要是黑腹果蠅。果蠅成蟲將卵產在近成熟藍莓果皮下及軟果和爛果表皮下,卵孵化後以幼蟲為害,隨著幼蟲的蛀食,果實逐漸軟化、變褐、腐爛、脫落。其只危害近成熟和成熟及開始腐爛的藍莓果實,成熟度越高,為害越重;另外一個藍莓果可同時遭多頭果蠅為害並在果皮上留有多個蟲眼。正常年份果蠅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出現、發生危害。發生世代多,重疊現象嚴重。對藍莓危害很大。
三、藍莓果蠅的綠色防控技術
1、物理(綠色)防治:
物理防治:一般有人工捕殺、殺蟲燈等;下面是一些較容易操作的防治方法;
在越冬成蟲羽化前用糖醋液誘殺。
糖醋液配方:紅糖:食醋:果酒:橙汁:水=1.5:1:1:1:10,及時撈蟲和補充糖醋液。
誘蟲燈誘蟲,30畝左右掛1盞。
黏蟲黃板結合性誘劑誘殺,每畝掛20~30塊。
以上3種方法配合,效果較好。
糖、酒、醋、水按重量:1:2:3:4和少量敵百蟲配方。
一種藍莓果蠅誘殺劑,其特徵在於由下列組分按質量配比製成:甜酒釀4—8份;紅糖3—6份;醋3—6份;敵百蟲溶液80—95份。
糖、酒、醋、水、敵百蟲比例分別5:10:10:20:0.5。添加蘋果醋可以增加誘捕劑的持久性。
2、色板引誘
藍色粘蟲誘捕,黃色粘板,同時,可以使用色板對成蟲進行監測(也有國內學者提出混合用黃綠藍三種色板效果更好)。粘板放置在田間和田塊邊緣可以判斷果蠅是外部移入或自帶的。在每周每板抓獲3頭或者整個田間抓獲5頭時需進行防控。
3、性引誘劑。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98%誘蠅酮、98%誘蠅醚、甲基丁香酚三種性誘劑。
將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採收期的落地爛果揀盡,送出園外一定距離的地方覆蓋厚土,可避免其生存繁殖後返回園內危害;
在果實成熟期可通過觀察果實的破損情況( 果汁外溢和產卵孔) ,進一步確定果實內部是否有幼蟲,以便清除受害果實,防止害蟲轉移而為害其他健康果實。
採用煙驅成蟲的方法效果較好。即在成蟲產卵期,將苦蒿、艾葉晾至半乾,在輕微風的傍晚,果園上風處堆積生火燻煙,再以鮮山蒼子或桉樹枝葉覆蓋,適當添加1.82%胺·氯菊酯燻煙劑,使產生濃煙,驅趕果蠅成蟲。
4、目前應用較多的有昆蟲病原
真菌( 包括綠僵菌、白僵菌和玫煙色擬青黴) 、線蟲( 包括嗜菌異小杆線蟲、夜蛾斯氏線蟲和小卷蛾斯氏線蟲) 以及DNA 病毒。其中,Naranjo 採用生物體外檢測法研究了斑翅果蠅對4 種病原真菌菌株( 玫煙色擬青黴Pf21、Pf17、Pf15,綠僵菌Ma59) 的易感性,結果表明,4 種病原菌對斑翅果蠅的致死率分別為85%、60%、57. 5% 和12. 5%甲維鹽與阿維菌素對藍莓果蠅也有一定的毒殺作用。
5、農業防治
通過健身栽培措施(包括耕翻、合理種植、修剪、科學施肥、適時澆灌排、覆蓋除草等),切實增強藍莓樹對有害生物的抗性;
天敵保護利用:寄生蜂;
藥劑防治:植物油、生物製劑等。
害蟲監測通常在新一輪生長季的開始階段,使用裝有誘餌的誘捕器來引誘藍莓果蠅成蟲,對發生量進行預測,為該生長季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同時預測發生期並結合藍莓果蠅的生活歷期來確定殺蟲劑施用的適宜時間。
我們運用各種綜合技術,防治對麻江藍莓等農業產業潛在危險的多種病蟲害,是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的體系。它從農業生態系統總體出發,根據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協調應用必要的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