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找到功能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

2020-12-04 中國科學院

  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員在應用超分子多重氫鍵進行新型功能和結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獲得重大進展,找到一種功能高分子材料設計方法。這種新的材料設計方法可用來設計諸如材料界面的納米黏附,拓展可纖維增強的高分子機體材料的範圍。相關研究發布在《當代有機化學》上。

  超分子多重氫鍵由於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在超分子聚合物中,單體單元是依靠非共價鍵如氫鍵、芳香堆積、供體—受體作用、疏溶劑作用以及金屬配位作用相連接的。這些非共價鍵作用可以使聚合物的聚合與降解可逆地發生,並可用於開發諸如自修復、刺激—響應的新型功能和智能材料。研究多重氫鍵在材料表面和內部作用過程儘管極具挑戰性,卻是相關新材料研發的基礎。

  新疆理化所精細化工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纖維的表面改性以及對高分子側鏈進行改性,利用超分子多重氫鍵作用,增加纖維和高分子材料的界面黏附性能。

  該研究指出,利用識別過程動態、可逆的特性,通過合理設計,基於新型多重氫鍵單元超分子作用的聚合物在諸如刺激—響應、減震等新型功能材料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02-25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材料】中科院新疆理化所Angew Chem:巨雙折射晶體的高通量設計篩選的實現
    圖1.(左)高通量篩選方法和系統;(右)篩選出的大雙折射材料。眾所周知,雙折射是偏振光的一個關鍵光學特性,目前主要的商業化雙折射晶體α-BaB2O4和YVO4的雙折射分別為0.12和0.22。針對氧化物中什麼體系可產生大雙折射這一科學問題,該團隊發展了一種目標導向性高通量篩選方法,首先篩選微觀極化率各向異性大的活性基元,在篩選具有優勢排列的功能模塊(FMs),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實現大雙折射材料高通量篩選。該團隊發現了一系列雙折射活性基元即含有C-O基團共軛大π鍵的基團[C2O4]2-、[C2O6]2-、[C4O4]2-、[C6O6]2-。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提出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方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王延斌在尤著宏研究員指導下,提出一種使用蛋白質序列信息預測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計算方法
  •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材料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近日於  論文連結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目前商業化使用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為硫鎵銀(AgGaS2)、硒鎵銀(AgGaSe2)和磷鍺鋅(ZnGeP2),但他們容易產生雙光子吸收(TPA)或雷射損傷閾值低,因此,繼續探索具有大倍頻、高損傷閾值、寬透過範圍、易生長的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仍是該領域的熱點,而獲得綜合性能平衡的材料的研究策略的總結和新材料設計思路的有效性對該領域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Materials Studio (V5.5)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擬採購一套「Materials Studio (V5.5) 材料模擬軟體」進行國內內部招標,現歡迎國內具備資質的供應商以密封標書的方式前來投標。8.投標文件遞交地點: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財務資產處。9.投標人對本次招標活動事項提出疑問的,請在投標截止時間3日之前, 以信函或傳真的形式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所財務資產處聯繫。10.開標地點: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2018-03-0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建立典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結構資料庫,分析硼酸鹽晶體「深紫外透過-大倍頻效應-較大雙折射
  • 新疆理化所建成中國玄武巖纖維材料大資料庫
    新疆理化所建成中國玄武巖纖維材料大資料庫 2018-11-09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研究員馬鵬程領銜的複合材料團隊與貴州中科玄武巖纖維材料創新孵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國內玄武巖纖維材料大數據體系:通過分析國內10餘個廠家23種玄武巖纖維材料在成分、直徑、線密度等參數的差異,明確了決定玄武巖纖維力學性能的關鍵因素;分析了不同浸潤劑對纖維力學性能的影響,建立起浸潤劑組成、含量以及表面性質對纖維整體性能影響的評價體系和過程
  • 新疆理化所無鈹無層狀習性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通過材料結構性能關係研究,建立功能基元資料庫,探索平衡制約性能微觀機理,篩選並引入新的功能基團來平衡矛盾綜合品質因子是突破深紫外用晶體的有效手段。  根據以上思路,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開展了系統研究。
  • 【中國科學報】新型鎂合金材料可提高阻尼減震性能
    【中國科學報】新型鎂合金材料可提高阻尼減震性能 滿足精密儀器、航空航天等領域需求 2020-05-14 中國科學報 沈春蕾 、吸能等方面的性能需求,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所)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開展合作,借鑑天然生物材料三維互穿微觀結構的理念,將鎂熔融浸滲至增材製造的鎳鈦合金骨架,構築成輕質、高強、高阻尼、高吸能鎂—鎳鈦仿生複合材料。
  • 科學網—鐵酸鉍製備新方法獲專利授權
    本報訊(記者肖潔)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研製了一種兩步固相反應製備鐵酸鉍材料的方法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理化所研發出新型熱聲發電原理樣機
    日前,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羅二倉帶領的熱聲研究團隊在大功率熱聲發動機/熱聲發電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研製成功一種「聲學共振型氣體雙作用熱聲發動機/發電機原理樣機」。  此前,該團隊研製出傳統行波熱聲發電系統,所取得的發電功率和效率均居國際領先水平。此次研製成功的10千瓦級新型行波熱聲發動機系統是基於該團隊2013年提出的「一種聲學共振型熱聲發電系統」所開發的原理樣機,它比傳統行波熱聲發電系統的尺寸大大降低,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熱功轉換效率。
  • 【中國科學報】鈉離子電池材料設計可能再進一步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等合作,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
  • 2018年度危爆品痕量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在新疆理化所召開
    2018年度危爆品痕量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在新疆理化所召開 2018-07-24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及爆炸物安全科學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承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新疆物理學會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新疆理化所小組協辦,上海新漫傳感技術研究發展有限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及華信中安(北京)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贊助的「2018年度危爆品痕量檢測技術學術研討會」於7月20日至21日在新疆理化所召開。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半導體所探明新型金屬硫化物二維半導體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楊聖雪、博士生李燕,在研究員李京波、中科院院士李樹深和夏建白等人的指導下,取得二維GaS超薄半導體的基礎研究中新進展,探明了新型超薄金屬硫化物二維半導體材料性質。2月7日,相關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的《納米尺度》上,並被選為熱點論文。
  • 油水分離新材料 降低汙水處理成本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近日成功研發出一種磁性材料除油技術及光/電催化氧化技術,能有效處理油田產生的含聚合物汙水,改善回注汙水水質,使汙水達到回注地層標準
  •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7-09-30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材料的非線性光學係數與帶隙存在反比關係,如何實現材料的性能平衡成為探索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難點。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致力於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發。
  •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在高緻密度高溫熱敏複合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高溫複合陶瓷的燒結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有熱壓燒結、熱等靜壓和放電等離子體燒結等。這些方法通常在高溫和高壓下使高溫複合陶瓷實現緻密化,可以滿足具有高熔點的複合陶瓷的燒結需求。但這些方法不僅增加了能耗,而且通常對實驗裝置要求高。因此,探索具有高熔點和高燒結溫度 (≥ 1000 ℃) 複合陶瓷的低溫燒結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 新疆理化所在常壓下合成具有罕見BO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硼酸鹽基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  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化學通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新疆理化所為第一完成單位,在讀博士研究生米日丁·穆太力普為第一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等的資助。
  • 中科院化學所高分子科學60年:走向國際前沿—新聞—科學網
    ▲複合膜生產線 ■本報記者 甘曉 通訊員 李丹 從上世紀50年代到今天,中國高分子科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與中科院化學所的貢獻密不可分。 化學所是國內最早開展高分子科學與材料研究的科研單位之一。早在建所之初,高分子科學就成為化學所的主要學科方向之一。六十年來,化學所重視基礎研究,不斷拓展研究領域,按照國民經濟和國防科技需求,在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等重要學科前沿和應用領域開展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有力地促進了高分子學科的發展。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製出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組成設計以及製備理念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成功實現了顯微結構及電熱輸運調控,並由此製備了一系列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目前,該研究的部分基礎成果已經發表,並獲授權發明專利四項。這些工作將為進一步改善熱電性能提供有力幫助,並為熱電轉換應用奠定材料基礎。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項目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和杭州師範大學聯合承擔,楊志華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組成員包括曹超、吳紅萍、許曉峰、楊雲。  科技部「973」計劃諮詢組責任專家山東大學教授王繼揚出席會議;科技部項目專家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章貴、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羅豪甦、新疆理化所所長李曉、副所長潘世烈出席會議;項目依託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副廳長仲健、社會發展與基礎研究處副處長邸峰應邀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