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兆昆的發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來,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優化服務」工作目標,在「五個著力」上下功夫,為營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著力推進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目前,全市715個政務服務職能部門、5590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各級政務(為民)服務中心(站),為群眾提供集中服務,以「集中服務」實現「集約效應」。基本實現了辦事地點集中、服務職能集中、工作人員集中,讓企業辦事從「找部門」向「進中心」轉變,變群眾「多處跑」為「進一道門、辦千萬事」。今年1至6月,全市政務服務中心累計接待辦事群眾477011人次,受理審批事項1310440件,辦結1309968件,按時辦結率100%。二是著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市共梳理入庫政務服務網上大廳各類事項42091項,二級以上辦理深度事項11630項,佔依申請可辦理事項總數的87.74%。充實完善了各級網上大廳欄目內容,擴大網上辦理事項覆蓋度,統一全市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入口,推動政務服務由實體向網上延伸,全市入庫網上大廳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86.73%,居全省第一位。三是著力推進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市級和5縣(市、區)210個政務服務職能部門、75個鄉鎮(街道)共清理公示政務服務事項11664項,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項9092項,「一次不跑辦結」事項559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82.74%。今年1至6月,全市各級政務服務職能部門共開展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審批、服務事項934372件。四是著力推進投資項目集中審批。狠抓項目進駐與授權,加強平臺運行管理,全面推行項目代碼制,更新完善項目目錄及錄入事項,優化項目在線審批、在線報備等工作流程,項目審批實現「一項一碼、一表流轉、限時辦結、信息共享、依責監管、電子監察」的「一站式」審批。今年1至6月,全市共受理投資項目1209個,涉及事項1821件,投資概算1750.59億元。五是著力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一部手機辦事通」推廣應用。在全省先行先試,市、區兩級合力建成首個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配備26臺自助設備,初步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全天候「不打烊」。開發應用「保山政務服務」微信小程序,為群眾提供「指尖上」的政務服務。加大「一部手機辦事通」宣傳推廣應用力度,做到全市所有鄉鎮、村社區100%全覆蓋。自1月10日「辦事通」App上線運行以來,截至7月3日,省級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保山市「辦事通」註冊用戶61741個。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在工作推進過程中,我市政務服務工作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滯後,基礎薄弱,尤其是在硬體建設、資金保障上還存在很大差距,全市不少服務場所還不能滿足集中服務工作需要,個別地方政務中心還在危房下開展服務,令人焦慮不安。二是少數部門認識不到位,在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和「四進中心」的要求上有差距,致使部分實體大廳服務窗口無權辦事、辦不成事,少數部門存在事項辦理「體外循環」。三是少數部門窗口服務意識不強,效率不高,事項辦理各環節流程長、材料多,落實「優流程、減環節、縮時限」要求有差距。
三、今後工作重點和打算
圍繞2019年全省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有關要求,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的營商環境。
(一)切實抓實平臺基礎建設。積極爭取各級重視和加強政務服務工作,按照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整合資源,加大投入,持續推進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隆陽區在財政極其困難條件下,平均每年拿出近250萬元,以「以獎代補」方式推進鄉村服務場所建設,希望其他縣(市)借鑑。
(二)狠抓事項進駐與授權。各職能部門要嚴格落實「應進必進、進必授權」工作要求,增強服務意識,確保事項進駐到位、授權到位、監管到位;要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減少環節,縮短時限,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實現「只進一扇門、能辦所有事」。
(三)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讓政務服務做到企業和群眾辦事「一次登錄、全網通辦」,必須到現場辦理的「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今年內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0%,市級不低於95%;事項「應進必進」,所有事項全部進駐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80%以上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不低於85%的工作目標。
(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進一步精簡事項、減少申報材料,制定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完善各級政府行政權力清單。以清單形式公布各項行政職權及其依據、行使主體、運行流程、對應責任等,並及時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完善政府責任清單。統一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制定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實現全市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均等化服務。
(五)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提速增效。充分發揮發改、住建、工信等部門投資審批的牽頭作用,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企業開辦「一窗口通辦」為突破口,建立並聯審批相關工作制度,積極探索建立部門聯動審批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投資項目審批相關工作要求,完善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模式,整合優化項目前期工作各環節辦理流程,全面推行投資項目「多評合一」和聯合勘驗、聯合審圖、聯合測繪、聯合驗收。所有投資審批事項全部進入「在線監管平臺」審批流轉,杜絕「體外循環」。
(六)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方式創新。藉助市、區共建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的成功經驗,在其他縣(市)推廣建設24小時「不打烊」的自助政務服務大廳。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與保山移動公司合作,今年在全省率先進行兩個方面工作先行:一是推進「一部手機辦事通」向「手機移動辦公」拓展。8月底前完成管理平臺工號的VPN帳號配置工作,在全省率先實行使用手機通過VPN撥號的方式,登錄政務外網的業務平臺為群眾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務。二是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向村級延伸,全面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在隆陽區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啟動全市村級網上服務大廳建設,在8月底完成全市所有村(社區)VPN專線的安裝部署、事項梳理、業務培訓等工作,實現政務服務網上大廳村級全覆蓋,建成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網上政務服務體系,初步實現「大事不出鄉、小事不出村」。
(七)積極爭取支持,加大對政務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政務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企業、群眾辦事的重要場所,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載體,是實施政務公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從源頭有效預防職務犯罪和構建懲防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關乎黨委、政府形象。面對管理難度大和管理手段少的實際,下一步我們想請求市委、市紀委監委在不違背「三轉」改革的原則下,恢復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監察監督窗口,將監督關口前移,加強對政務服務工作的監督檢查,以增強監督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確保政務服務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人民銀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行長羅本祥的發言:
一、全市金融支持和服務營商環境建設成效明顯
近年來,人民銀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和要求,紮實履行金融系統牽頭抓總職責,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一是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市人行牽頭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徵信助力小微與民營企業」主題宣傳活動,推動落實「幾家抬」工作思路。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9385萬元;通過定向降準工具和「比例考核」工作,釋放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金約8億元,督促金融機構將約5.5億元釋放資金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前5個月,全市信貸增長穩居全省前3位,全市實體經濟企業融資成本同比節約860萬元左右,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4個百分點。6月末,全市各項貸款餘額871.56億元,同比增長17.44%。二是圓滿完成取消企業銀行開戶許可的各項準備工作。積極踐行「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的服務理念,組織全市人行系統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按要求完成了取消企業銀行開戶許可制度修訂、系統測試、現場驗收等各項前期工作。三是積極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強化外匯服務,支持「一線兩園」建設。主動做好對5家新列入名錄企業的政策輔導,指導銀行執行對A類企業貿易外匯收入管理簡化政策;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年報「多報合一」,7年來首次實現轄區直接投資存量權益報告率100%;指導銀行辦理曼德勒保山繆達工業開發有限公司中方股權變更及增加中方投資總額業務,為下一步境外園區建設資金順暢進出鋪平了道路。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建議
一是積極推動全市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做好金融服務首先要做好信貸服務」的理念,積極向上匯報,爭取上級在信貸增量和授信方面給予保山傾斜支持,確保完成年度信貸增長13%左右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發揮好存貸款基礎指標對GDP增長的支撐作用。
二是持續推動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狀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增加三農、小微信貸投入。督促金融機構將定向降準釋放資金全部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要低於1-4月平均水平。按季考核通報,督促金融機構完成年度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引導銀行機構主動宣傳和做好直接融資服務工作,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
三是加快推進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力配合發改部門推動全市信用體系建設,依託「信用保山」平臺推動信用貸款發放,簡化調查、審批、發放流程;牽頭推動改善農村信用環境,繼續深化「三信」創建及成果運用;編制《保山市小微與民營企業銀行信貸產品指南》,為企業查詢了解銀行信貸產品提供實用、高效、便捷服務。
四是根據上級安排取消企業銀行開戶許可。鞏固前期工作成果,做好全面準備,待全省統一指令下達後,立即取消企業在銀行開戶的行政許可,徹底解決企業反映在銀行開戶「申請難、手續多、時間長」的問題,切實提高企業開戶服務效率和滿意度。
五是創新推動「一線兩園」建設金融服務。加強外匯政策宣傳,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開辦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引導轄區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健康發展,針對境內園區、境外園區和交易對手之間資金流動、歸集等遇到的各種困難,主動探索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工作模式,積極創新外匯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