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詞 愛迪生靈魂探測器、腦波、頻率《0.0赫茲》變身電影

2020-12-05 域之言

今年開春韓國第一部恐怖電影《0.0赫茲》(0.0MHz),同樣以兇宅探險為主題, 網友敲碗熱烈期盼《0.0赫茲》的上映,預料再度掀起一股恐怖片風潮!

《0.0赫茲》改編自同名網絡漫畫,獲得韓國知名入口網站DAUM網友9.7分超高評價,2012年起連載,一共連載了兩部,被網友盛讚為「最恐怖的漫畫」,在臺灣PTT也曾掀起一陣討論熱潮,有不少人覺得是「 繼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後,最佳的恐怖漫畫。 」搬上大銀幕後,由《血之期中考2》、《吸血鬼檢察官2》的劉先東導演擔任編導,由當紅偶像Apink主唱鄭恩地、INFINITE成員李成烈領銜主演,且是兩人首部大銀幕主演作品,參與演出的還有《一千零一魘》崔允英、《奶酪陷阱》 申柱煥、《雞不可失》鄭元昌等五人擔任主演。 片中描述為了研究靈異現象,探求與鬼魂溝通聯絡的方式進行兇宅探險實驗,不料卻誤觸與另一世界的大門,鬼門大開後引爆一連串兇狠的靈異現象襲擊,他們最後是否能夠逃出生天?

2019年韓國首部恐怖片《0.0赫茲》,改編自同名人氣網漫,描述深受鬼壓床困擾的主角,在網絡上號召了一群也深受靈異現象困擾或感興趣的同好,組織了一個社團。 他們希望借用科學的方法來接觸靈界。 相傳發明大王愛迪生生前最後一項發明-「 靈魂探測器」,愛迪生相信靈魂是存在的,只是欠缺與現世的溝通工具,愛迪生曾將靈魂探測器照片與研究進度公布於世,但這項發明遭受科學界大力反對,最後這項發明隨著愛迪生的過世,設備與研究數據均不見蹤影。

這個名為「0.0MHZ(0.0赫茲)」五人社團從愛迪生靈魂探測器興起探究的念頭,想透過較為的科學方法驗證鬼魂的存在。 為了探究到底是「鬼壓床」還是「睡眠癱瘓症」? 鬼到底是什麼? 靈魂是否與電磁波有相關,若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腦波」與見鬼有相關的話,當人發現半夢半醒和睡眠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時,若當腦波近乎是0.0赫茲,此時也最容易遇上靈異事件。 所以,他們認為當人靈魂出竅的時候,0.0赫茲就是能遇見鬼的頻率,這就是能召喚鬼魂的頻率。 且若靈魂也是與電磁波有關,收音機說不定接收來自「它」的訊息,也就是「鬼聲」。 他們一行人就帶著工具前往兇宅探險,並舉行降靈儀式,殊不知這從黑暗之中召喚而來的東西,遠比他們想像得兇險...。

人的聽覺頻率為20-20,000赫茲,狗的聽覺則比人類敏銳許多,在15-65,000赫茲之間,因此自古就傳說「狗吹螺」就是狗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 而英國科學家也有研究指出低於20赫茲以下的次聲波,能讓人感覺有鬼的存在,所以電影《0.0赫茲》的故事發展並不是空穴來風。

《0.0赫茲》導演劉先東曾執導電影《血之期中考2》、電視劇《吸血鬼檢察官2》等,評價不俗。 恩地她飾演素姬,從小就能看見鬼,是故事核心角色。 身為Apink的主唱,恩地近年接連以電視劇《請回答1997》、《無理的前進》等展現優秀自然的演技,此為她的大銀幕出道作。 成烈則飾演理工科大學生相燁,偷偷仰慕著素姬,透過電視劇《D-Day》、《即使恨也愛你》的磨練之後,《0.0赫茲》也是他電影處女作。

恐怖電影《0.0赫茲》與賣座電影《與神同行》,均是改編自網絡漫畫。 《0.0赫茲》於韓國Daum Webtoon上連載,連載期間為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一共連載了兩部,第一部15話,第二部20話,原作家 柴(又可音譯 張作)聽說因為壓力太大等不明原因,還一度出現幻聽與幻覺。 他另外一部網漫作品《鬼》也是獲得佳評的恐怖漫畫。 而《0.0MHZ》獲得網友與讀者9.7分高評,氛圍營造很成功,且在恐怖的同時,加上以科學方法試圖解釋靈異現象,所以深獲網友喜愛。 改編消息一出,不僅網友讀者引頸期盼,願望成真,男女主角由成烈與恩地兩人擔綱更吸引大批粉絲留言支持,「這預告感覺恐怖不輸《鬼病院》」、「這部漫畫原著真的很恐怖,我看過最可怕的網漫了」、「預告好可怕,但是我想看」、「 這個可怕的網絡漫畫終於被電影化了,選角也都很合適。 期待鄭恩地的演技。 」、「期待成烈的電影處女作。 」、「導演是《阿羅漢》的編劇,期待本作。 」、「我對恩地的演出很感興趣,如果內容組織得好,那一定會很有趣了。 」、「是很好看網絡漫畫,期待它變身電影。 」

相關焦點

  • 取決於你的腦波頻率!
    ,就可得知你腦波頻率喔!因此有兩派人馬,各自擁簇著440和432赫茲兩種頻率,有觀點認為432Hz是一個柔和、溫暖、舒服的頻率,你的身體會感覺到放鬆,甚至有癒合傷口的特性;像是水的頻率、宇宙的頻率、大自然的頻率,都是432Hz。而當今主流的440Hz的頻率是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西方人認為會對潛意識會構成威脅。
  • 《α-深8赫茲》阿爾法波音樂
    這四種腦波是:德爾塔腦波(DELTA),塞他腦波(THETA),阿爾法腦波(ALPHA)和貝塔腦波(BETA)。這四種腦波構成腦電圖(EEG)。腦電圖是腦內電波的顯示,但腦內電波的電壓很小,只有百萬分之幾伏特。阿爾法腦波的振蕩平均為10次/秒。 阿爾法腦波在大腦中有時出現,有時消失,它並不總是存在。
  • 聲音頻率改變生命——432赫茲&440赫茲.
    話雖這麼說,似乎邏輯在懷疑,聲音的頻率會影響我們嗎? 看起來是這樣。頻率可以影響頻率,這是個已知的事實,就像食材與其它成分混合,就會影響整個料理的風味。頻率影響現實世界的方式通過各種實驗已經被證明,如Cymatics和「水的記憶」。Cymatics說明了當聲音頻率通過特定的介質比如水,空氣或者沙,它們直接改變物質的振動。下面是圖片展示了粒子如何調整到不同的頻率。
  • 你所不知道的腦波:δ波、θ波、α波、β波、γ波
    腦波種類頻率特性Delta(δ)德爾塔腦波0.1 - 4Hz屬於「無意識層面」的波。是在非快速動眼睡眠第三期時出現的腦波。(五)隱私權保障就像是指紋一樣,每個人的腦波也是獨一無二的,未來將可利用腦波的獨特性來建構身份辨識系統。 據腦生理學家估算,人的大腦皮質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加上小腦,整個腦有150億個細胞,而一般人只運用了3%。
  • 你的腦波是偏向440Hz還是432Hz的人呢?
    在這部影片裡面,有兩段音樂,分別是440和432赫茲頻率的同一段音樂,你喜歡哪一段呢?喜歡的音樂頻率,與你的腦波頻率,有相對應的關係。因此有兩派人馬,各自擁簇著440和432赫茲兩種頻率,有觀點認為432Hz是 一個柔和、溫暖、舒服的頻率,你的身體會感覺到放鬆,甚至有癒合傷口的特性;像是水的頻率、宇宙的頻率、大自然的頻率,都是432Hz。而當今主流的440Hz的頻率是不自然的標準音高,喪失了神聖振動和泛音的對稱性,西方人認為會對潛意識會構成威脅。
  • 你知道大腦的腦波嗎?了解大腦的四種腦波,讓你的學習更有效率。
    其中德爾塔腦波的震蕩頻率在0~4赫茲,西塔腦波在4~7赫茲,阿爾法腦波在8~13赫茲,貝塔腦波在13~40赫茲。第二,我們重點說說,阿爾法波為了更形象說明,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星期天不用去上班,小麗一直睡到了9:00。
  • 關於440與432Hz聲音頻率
    喜歡的音樂頻率,與你的腦波頻率,有相對應的關係。近幾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宇宙的振動本質,所有萬物都有一種特定的振動頻率,只要頻率相近的人、事、物,就會互相吸引。有此一說,在1940年,納粹決定將音樂的頻率都調至440Hz,因為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使人們的思想與感情專一化,成為一種特定意識的奴隸。
  • 認識阿爾法腦波音樂
    首先需要確立一個觀點,我們平時在網上搜索到的阿爾法腦波音樂是真正的阿爾法腦波音樂嗎?這個恐怕很不容易,頻率在30HZ以下的電波人耳根本聽不到,單靠這個頻率是無法形成音樂的。再者大多數網上聽到的音樂都被壓縮成MP3格式了,而MP3在壓縮時會屏蔽掉人耳所不能聽到的聲波,因此,MP3格式的音樂就不會具有腦波波段的共振效果。
  • 早教機構裡為什麼都放α腦波音樂?有什麼好處?
    「根據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腦電波分為α腦波、β腦波、θ腦波和δ腦波。而α腦波就是四種基本腦波之一。它並不是總是存在於大腦之中,而是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什麼是α腦波音樂α腦波音樂是基於α腦波所做的音樂,所有我們先來了解一下α腦波。α腦波頻率為8~13赫茲,振幅為20~100微伏。在安靜、閉目時出現,再睜眼、思考問題或其他刺激時又消失。所以通常我們所指的潛意識狀態,就是腦波在α波時呈現的狀態。
  • 療愈憂鬱和焦慮的良藥:阿爾法腦波音樂曲單
    文章 | 田藝苗的田 圖 | Baidu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蒙克作品從左至右分別為《不安》《絕望》《吶喊》尤其是阿爾法腦波音樂。人腦有4種電波,分別是α、β、δ、θ其中,α波,每秒8—14赫茲的腦波,是一種優勢電波和輕鬆波,它讓工作、學習、情緒進入最佳狀態,是一種最佳腦波。 β波,也叫緊張波和壓力波,β波的增長讓身體逐漸呈緊張狀態。 為了讓大腦處於最佳的腦波,採用與它波段完全相同的音樂,誘發大腦產生腦波同化。
  • 阿爾法腦波音樂,激發大腦潛能
    阿爾法腦波(alpha wave)音樂是頻率在8-14赫茲範圍內,每分鐘60-70節拍的腦電波音樂,1908年由奧地利醫學家漢斯· 伯格博士首次提出。阿爾法音樂被視為是潛能音樂、靈感音樂,而我們大腦右半球的腦波呈現就是阿爾法腦波。阿爾法腦波音樂能讓大腦進入阿爾法腦電波狀態,從而使大腦更加高效。
  • 大發明家也有失手,盤點託馬斯·愛迪生的五個失敗發明
    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這個響噹噹的名字恐怕無人不知。他是個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工程師,被稱為「門洛帕克的奇才」,也是世界上首個使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關於他的成就不需多說,光是留聲機、電燈、活動電影攝影機、直流電力系統這四樣發明就影響社會百年,不過天才也難免有失手的時候,今天帶大家了解幾樣愛迪生手下的失敗發明。
  • 我們的腦波頻率,真的會受到身邊的人互相影響嗎?
    我們的腦波頻率,真的會受到身邊的人互相影響嗎?從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來看,這個說法並不是完全不靠譜。常聽人說,A會跟B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頻率相同」。這個說法,乍聽有點抽象,有點文謅謅,甚至有點玄,因為興趣可以相同、價值觀可以接近,但「頻率」怎麼可能是看得到、感受得出來的東西呢?
  • 家庭CEO|432赫茲音樂: 宇宙高頻最和諧治癒振動, 提升能量淨化身心! 當今音樂主流440赫茲失去了神聖振動?
    頻率由高到低排列為:β波:緊張、壓力、腦疲勞時的腦波狀態(範圍14-30HZ)人們清醒時,大部分時間大腦頻率處於β波狀態。α波被認為是人們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狀態。δ波:深度睡眠腦波狀態(範圍0.1-3.9HZ)當人們的大腦頻率處於δ波時,為深度睡眠、無意識狀態。人的睡眠品質好壞與δ波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 阿爾法波音樂《α-深8赫茲》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阿爾法波音樂是一種神奇潛能音樂,屬於腦波音樂的一種
  • 相持不下的爭論:腦波,有用嗎?
    ○ 不同類型的腦波。| 圖片來源:C.CHANG我們不禁好奇, 這些波是否有特別的用途?如果有,那用途為何? 這一直是研究人員爭論不休的課題。有些科學家認為它們並沒有什麼用,是單個神經細胞在發送信息時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副產物,重要的是信號本身而不是腦波。他們相信腦波只是集體神經行為的結果,僅此而已。
  • 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存在?託馬斯·愛迪生的秘密實驗
    以發明電影攝影機、留聲機,當然還有實用的電燈泡而聞名的發明家和企業家託馬斯·愛迪生,在他的時代涉足過一些奇怪的、相對深奧的科學實驗。其中最離奇的一件事就是嘗試證明靈魂的存在。愛迪生特意找到了幾個自稱能夠召喚靈魂的巫師。
  • 不為人知的秘密: 432赫茲是與宇宙最協調的頻率
    顯波學示範了當聲音的頻率穿過某種媒介像水,空氣或沙子,它會直接改變物質的平率。音樂頻率了解這概念後,我們來探討每天聽的音樂的頻率。從1953年開始國際標準組織定義所有音樂設為440赫茲。不過,研究顯示這對自然不和諧而且可能對於人類的行為與意識有不良的影響。有些理論甚至提出納粹黨用這個頻率來促使恐懼與暴力。不管這是不是事實,有研究顯示把音樂改為432赫茲的好處。
  • 0.618:「美麗」的數字
    就如普通的樹葉的寬與長之比,蝴蝶身長與雙翅開展後的長度也都接近0.618。就人體結構而言,可以說肚臍是黃金分割的黃金點。肚臍上下的比值是0.618。從整體結構來看,膝蓋至腳後跟與膝蓋至肚臍之比為0.618,咽喉至頭頂與咽喉至肚臍之比恰好亦是0.618;眼高為臉長的0.618等等。此外,人在精神愉快時腦電波頻率下限是8赫茲,而上限是12.9赫茲,上下限的比值率接近於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