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實驗 | 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2021-03-01 初中物理化學生物

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鐵架臺,氯酸鉀及高錳酸鉀,集氣瓶,毛玻璃片,水槽,適量的水。


這是一套事先已檢查過氣密性完好的加熱氯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室裝置。鐵架臺夾在距試管口1/3處,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造成試管炸裂。試管口塞有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使導管的出口浸沒在水槽的水中。

試管內盛的是按質量比3:1混合均勻的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中。


點燃酒精燈,並左右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均勻受熱。預熱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試管受熱均勻,防止試管炸裂。

待導管中有大量氣體排除時,拿起集氣瓶。(大量氣體出現後開始收集,避免將導管中原有的空氣收入集氣瓶中)

用排水集氣法將生成的氣體收集在集氣瓶中。(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淨,且不需驗滿)

用毛玻璃片在水面上蓋好集氣瓶口,取出使其正立於桌面。

結束製取氧氣時,應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防試管內溫度下降,氣體體積縮小,水被倒吸入灼熱的試管內,導致試管破裂。

下一步,驗證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

將帶有火星的木條緩緩深入剛才帶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若將剛才試驗中的藥品換成高錳酸鉀,並在試管內,近導管出口處放一小團棉花,就是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製取方法與剛才的雷同。

▍聲明:內容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圖解實驗」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鐵架臺,氯酸鉀及高錳酸鉀,集氣瓶,毛玻璃片,水槽,適量的水。實驗開始這是一套事先已檢查過氣密性完好的加熱氯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室裝置。,說明氧氣已充滿集氣瓶。
  • 圖解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實驗,初三生必掌握的基礎
    氧氣的製取是初中化學的重點,也是歷年中考的熱點。我們不僅要學好氧氣製取的知識,而且要觸類旁通,逐步掌握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對製取氧氣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藥品選用、實驗裝置、操作步驟等方面。製取氧氣有多種方法,下面以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為例進行實驗,因為用氯酸鉀和高錳酸鉀混合加熱製取氧氣優點:在較低溫度下能產生氧氣,高錳酸鉀受熱後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錳成為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生成的氧氣相對於直接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反應而言會增多些。
  • 氯酸鉀加熱製取氧氣實驗
    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反應裝置:鐵架臺、酒精燈、試管、橡皮塞、橡膠管收集裝置:水槽
  •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或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或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在實驗室中,可以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使用的是固液混合裝置。在實驗室中,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製取氧氣呢?在實驗室中,我們也可以使用加熱固體的方法製取氧氣。
  •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探究
    氧氣的實驗室製取要求學生掌握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方法(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了解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主要考查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實驗裝置選擇、主要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裝置的遷移運用等。此類題在近年中考中均有涉及,常在實驗與探究中出現。
  •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化學規律、運用實驗結論,來分析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本文將為同學們介紹初中階段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及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實驗基本操作的難點梳理.
  • 2019初三化學氧氣的製取習題總結
    初三化學氧氣的製取習題總結 1、檢驗氧氣的方法的是() A.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聞集氣瓶中氣體的氣味 C.觀察氣體的顏色 D.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瓶中,看是否復燃 2、在「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反應中二氧化錳是()
  • 2019年中考:化學實驗之氧氣的製取
    氧氣的製取   2KClO3 =MnO2△=2KCl+3O2↑或   2KMnO4=△=K2MnO4+MnO2+O2↑   1、實驗操作步驟:   ①連:按要求把儀器連接好   ②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複習專題丨氧氣的製取實驗知識複習
    原標題:複習專題丨氧氣的製取實驗知識複習 化學姐 今天化學姐整理的是空氣和氧氣,大家在學習同時一定要複習前面的知識,讓自己保持對前面知識的熟練度,這樣做題如果用到前面知識就能拿來直接用,好了,一起看今天的知識點吧~!
  •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3實驗室製取氧氣
    (化學變化)1、雙氧水(過氧化氫)製取氧氣A、藥品:過氧化氫(H2O2)和二氧化錳(黑色粉末 MnO2)B實驗原理:表達式:過氧化氫(H2O2) -----水(H2O) + 氧氣(O2)D、步驟:連、查、裝(二氧化錳)、定、倒(過氧化氫溶液)、收2、用高錳酸鉀、氯酸鉀製取氧氣A、藥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氯酸鉀(白色固體)與二氧化錳(黑色粉末)B、原理: ①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 九年級化學空氣、氧氣考點及實驗室製取氧氣習題匯總,必須掌握!
    D步驟:連、查、裝(二氧化錳)、定、倒(過氧化氫溶液)、收 2.用高錳酸鉀、氯酸鉀製取氧氣 A.藥品:、高錳酸鉀(暗紫色固體)、氯酸鉀(白色固體)與二氧化錳(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 《化學提高》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
    實驗室製取氧氣主要有加熱氯酸鉀、加熱高錳酸鉀,雙氧水制氧氣這三種方法。
  • 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實驗室製取氧氣
    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方程式之實驗室製取氧氣》,僅供參考!   實驗室製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分解反應)     2KClO3 =MnO2(作催化劑)=2KCl + 3O2↑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
  • 中考化學專題複習之實驗室製取氧氣
    實驗室製取氧氣1.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1)分解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實驗裝置如圖B或C所示)(2)加熱高錳酸鉀(紫黑色固體)製取氧氣(3)加熱氯酸鉀(白色固體)製取氧氣(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也可以使用如圖D所示裝置,這樣就可以通過調節分液漏鬥的活塞來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得到比較穩定的氧氣流。
  • 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實驗室製取氧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化學易錯方程式:實驗室製取氧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分解反應)   2KClO3=MnO2(作催化劑)=2KCl+3O2↑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餘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洗淨、乾燥、稱量
  • 九年級化學上冊微教案系列——第二單元 課題3 製取氧氣
    No.1 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實驗室中製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製取新物質的方法;2.練習連接儀器的操作,學習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動手製取氧氣,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實驗,增強學生的探究欲;3.認識催化劑及催化作用,培養學生的變化觀念。
  • vol.20.1 氯酸鉀分解機理的探究
    氧氣的製備,在中學的化學實驗裡是極其重要的,它首先使我們接觸到了催化劑的概念,又進一步深化了對於基本化學反應的理解。關於製取氧氣的實驗室方法,中學課本總計介紹了三種常見的,也就是氯酸鉀—二氧化錳分解法、高錳酸鉀分解法、過氧化氫—二氧化錳分解法。這三種方法有兩種都需要用到催化劑,且所使用的催化劑相同,均為二氧化錳。本人在一次實驗中發現,在分解氯酸鉀製取氧氣時會有氣味如氯氣的氣體生成,顯然初中的課本上並沒有此方程式。但是,新近有一些研究表明,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在不同的溫度下,其產物是不同的,未必一定會有氧氣的生成。
  • 氧氣的實驗室製備
    實驗室中製備氧氣,一般用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進行。1.反應原理(1)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備氧氣(3)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製備氧氣2.反應裝置
  • 常見氣體的製取與淨化考點詮釋與解題技巧
    考點詮釋:氣體的製取與淨化是指有關氧氣二氧化碳氣體的製取的原理、操作、儀器的組裝及選擇、改進等相關問題的考察,常結合圖片說出儀器的名稱,使用的注意事項,或者判斷一些基本操作方法的正誤,指出改進裝置後的優點、氣密性的檢驗等,是中考中的必考點,常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也常融匯在實驗探究題中,常見的考察形式:(1)說出儀器名稱:要求能由圖片認識儀器,
  • 《中考化學-實驗室製取氧氣》考點、重點、易錯點深度解析
    >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的反應文字表達式二、能夠準確選擇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我們可以依據這個原則來選擇自己實驗需要的發生裝置。其原則為:一、根據參加反應的物質狀態:固液氣;二、根據反應所需要的條件:加熱或不加熱。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是用固體加熱來製取,其選擇「固固加熱型」的裝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