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享年50歲

2020-11-24 騰訊網

10月29日,央視主持人李詠妻子、央視導演哈文發微博稱:「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正如楊帆帆哥說的,看到這個消息,直覺一定是假新聞,看到哈姐的留言才知道是這是真的。

一切的一切都顯得太突然,詠哥祝您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痛。

消息來得太過突然,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惋惜。

李詠老師一路走好

▲【追悼】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病治療無效去世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

1987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1991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做編導。1996年任專題片編導,並擔任紀錄片《香港滄桑》的解說。1998年開始出任綜藝節目主持人,同年開始主持益智遊戲節目《幸運52》。 2002年,主持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2003年,主持央視二套的平民選秀節目《非常6+1》。 2004年,擔任選秀節目《夢想中國》總設計師。 2008年,開始主持名人訪談節目《詠樂匯》。 2009年,出版自傳《詠遠有李》。 2013年,其人事檔案正式從中央電視臺轉入中國傳媒大學。

2010年獲「優秀播音員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30年年度風雲人物, 2013年獲第1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男主持。

關於癌症,下面內容你必須知道!

目前,我國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對於逝者,最好的祭奠就是認清奪去生命的癌症,不再讓悲劇重演。這些愛的提醒,轉給忙碌的TA!

30%~50%的癌症均可預防,10條權威癌症預防建議

世界上每6個人就會有1人死於癌症,截至2012年有3260萬人從癌症中倖存;而據估計,到了2030年將會有2170萬例新發癌症並會有1300萬人死於癌症——不過,通過改變包括飲食、營養和運動等生活方式,30%~50%的癌症均可預防。

三十年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一向是這一領域的權威。針對癌症與飲食、營養和運動的關係,WCRF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回顧了數以百計的證據,並將這一系列飲食、營養和運動對於癌症風險影響的證據濃縮為十條癌症預防推薦。

十條癌症預防推薦

1.保持健康的體重。

保持體重在健康範圍之內並避免成年期增重。

2.積極運動。

讓運動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能走就別坐著。

3.攝入豐富的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

讓這些食物成為你日常飲食的主要部分。

4.限制高脂、高糖、高澱粉的「快餐」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的攝入。

5.限制紅色和加工肉類的攝入。

僅攝入適量的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等,如果想吃,請只攝入極少量的加工肉類。

6.限制含糖甜飲料的攝入,多喝水或不加糖的飲料。

7.限制酒精攝入。

為了預防癌症,最好不要飲酒。

8.不要依賴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

可通過日常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

9.對於母親,儘可能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有好處。可以降低母親罹患乳腺癌的機率,降低孩子肥胖的機率。

10.被診斷為癌症後:請儘量遵循以上建議

癌症倖存者越來越多,生存期越來越長,有可能發生新的癌症或其他非傳染性疾病, 遵循以上建議可以提高生存率並降低癌症和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近70%的癌症可治癒和補硒預防,不要因為恐懼錯過黃金生命時間!

人人都談癌色變,心存恐懼,然而避而不談是一個相當錯誤的舉動。奉勸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其實2/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我們必須了解它才能避開它、攻克它。

2017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癌症早期診斷指南》,呼籲強化癌症早期診斷和治療,提高患者生存機會。作為普通人,我們最重要的是關注身體健康信號,抓住癌症這個「惡魔」來臨前的「逆轉」機會。

美國癌症學會總結了癌變初期的身體信號,一定要重視。

1、咳嗽不停

咳嗽不停,痰中帶血,要警惕肺癌。

肺癌典型徵兆為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約2/3有頑固刺激性咳嗽。

這種刺激性咳嗽用抗生素無法減輕,通常是間斷性咳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隨喉部哮鳴音、胸悶、氣促等表現。

若上述症狀持續2~3周不緩解,建議就醫。

2、體重無故驟降

體重是健康「風向標」,其突然無故減輕是機體出現慢性消耗的表現,可伴隨貧血、乏力、發熱等。如果飲食運動均未改變,但體重在一兩個月內下降10%左右,伴有厭食、腹瀉、便秘等,要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不過,導致體重驟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請醫生進行綜合判斷。

3、排便發生變化

長期便秘、腹瀉,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結腸癌、直腸癌。大便形態、顏色以及排便規律的變化,是結直腸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現。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腹鳴或隱隱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腹部可觸摸到腫塊,需及時就診。

不過,便血是臨床上較複雜的一種症狀,痔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導致,但性狀、顏色不同,若只發現便中帶血不必過於恐慌,聽從醫生指導即可。

4、乳房異樣

乳腺不規則腫塊或乳頭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

80%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5、長期口腔潰瘍、舌頭白斑

長期口腔潰瘍,口內舌頭有白色斑點,警惕口腔癌。口腔潰瘍通常10天內會自行癒合,長時間不癒合的潰瘍可能是結核性潰瘍或者癌症。若潰瘍伴有反覆出血及不明原因的麻木、灼熱、乾燥感,且超過兩周不癒合,就要警惕。口腔白斑是一種上皮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也需要留意。

6、淋巴結腫塊

淋巴結腫塊,警惕淋巴瘤。淋巴結是免疫器官,出現腫大一般與各類炎症有關。但若出現腫塊,則可能是淋巴瘤、愛滋病、淋巴結核等嚴重疾病的徵兆。若淋巴結腫大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自覺疼痛或壓痛,一般屬於良性。

若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長時間不消,堅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無疼痛或壓痛,且逐漸增大,則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7、咽喉疼痛、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咽喉疼痛要警惕喉癌、甲狀腺癌。喉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和咽炎有許多相似之處。

若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乾咳等症狀,或有痰中帶血、咽部異物感等,對症治療不見好轉,或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進行詳細的喉鏡檢查。

甲狀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狀,聲音變嘶啞是甲狀腺癌的一個信號,應及時做頸部B超排查。

8、陰道莫名出血

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複查。

絕經期後有不規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發布2017年度癌症進展報告該報告指出,許多因素都可以增加了個體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全球超過一半的癌症病例是由可預防的因素引起的。這說明,通過改變行為習慣確實可以消除或減少癌症的發病風險。

1、控制體重很重要

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可增加11種癌症風險。其中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kg,絕經後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1%,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39%,卵巢癌風險增加13%;成年男性體重每增加5kg,其結腸癌風險增加9%,腎癌風險為正常體重成年男性的1.42倍。

2、切勿久坐

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激素水平、新陳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力,不僅能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而且相比缺乏鍛鍊的人,達到最低運動推薦水平(每周代謝當量7.5~15)者癌症死亡風險可降低20%。

科學家建議每天至少60分鐘的身體活動或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3、重視體檢

千萬不要輕視體檢的作用,每年的定期體檢不能少。若意外發現癌症,早期就可以給予正確的治療方案,可大大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

4、努力離開菸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吸菸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菸者高2倍,重度吸菸者則高4倍,一定要努力戒菸!

5、戒怒、戒躁

保持愉快心情,儘量做到凡事放寬心,避免生氣、煩躁等情緒,若有心結應及時求助身邊的人或專業的心理醫生解開,不要將鬱結留在心裡。

6、保證作息

勞逸結合、注意作息規律,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7、母乳餵養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表調查報告說,全球女性中3/4的人不知道產後6個月用母乳餵養新生兒能夠有效降低母親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都有好處,不僅能降低母親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還能幫助保持嬰兒的健康體重。

8、吃肉要有度

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肉類為紅肉。WHO將紅肉列為IIA類致癌物,將加工肉類列為I類致癌物,它們主要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

此外還有研究發現,每天多吃50g加工肉製品,癌症的發病風險會升高 11%,但是該研究並未發現紅肉與癌症的發病風險有關。

建議,每周紅肉及加工肉製品的攝入不超過500g。

9、綠色飲食

選擇蔬菜、水果等食物增加纖維素的攝入,既可以增強飽腹感,也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高纖維食物中,芹菜、蘋果、胡蘿蔔、白菜、筍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可幫助保護體內的正常細胞不受損傷,從而減少癌症風險。

10、日常防癌可補硒

硒元素,有「抗癌大王」之稱,在腫瘤醫院也經常可以看到腫瘤患者服用含硒藥物及富硒食品。早在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確認硒是抑癌劑。

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

我國2/3的土壤缺乏硒元素,且人體自身無法合成硒元素,營養短板會讓癌細胞有機可趁。而充足的硒不僅能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清除多餘自由基,排出體內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還能激活並增強三種免疫系統調節機制,降低前列腺癌、結腸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等風險。

抑制癌症生長、抑制轉移

對於癌症患者,硒元素可以從多方面抑制腫瘤的生長、轉移及復發。

一方面,硒元素可以抑制腫瘤血管形成,也就是切斷腫瘤的「糧草」,使腫瘤因缺乏營養物質、喪失代謝渠道而逐漸壞死;另一方面,硒能通過多種途徑調節與腫瘤生物學特性有關的基因表達和蛋白合成,誘導腫瘤分化並抑制其生長。

降低放化療副作用,防止復發

對於放、化療患者,最擔心的是「癌症邊治療、邊擴散、邊轉移」。

補硒不但可減少噁心、食慾減退、嚴重脫髮等毒副反應,減輕白細胞的下降程度,還能顯著降低腫瘤細胞對化療的耐藥性,使腫瘤細胞始終對化療保持敏感,易於治療,防止復發。

綜合來源:新浪微博、重疾不重(ID:zhongjibuzhong)、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本期編輯:硒傳播者 編輯(轉發請標明來源出處)

相關焦點

  • 央視主持人患癌率為何這麼高?李詠最突然,而她離開時只有44歲!
    央視主持人患癌率為何這麼高?李詠最突然,而她離開時只有44歲!  世人忙忙碌碌,不過圖四銀幾兩,但疾病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突然,尤其是癌症,要是有很多優秀的主持人,近幾年一直都有主持大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因癌症離開我們的主持人。
  • 從李詠患癌不治而去談醫院借勢營銷
    點擊查看 這兩天,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李詠癌症不治去世的消息刷爆。大家在感懷世事無常、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加深了對癌症的憎恨和對自我健康的注重。
  • 李詠自曝與哈文婚後想當「丁克家族」,誰知是上天賜給他的天使!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主持人是誰吧!他關愛了別人卻忘記了關愛自己,他奉獻青春於央視,他堅強抗擊癌症。然而這位主持人卻在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李詠因癌症治療無效在美國去世,享年50歲。也許是太累了,2013年3月李詠從央視辭職,自此之後再也沒有見過他主持的春晚!李詠的妻子叫哈文,也許你對他的名字很陌生,但是她曾是央視春晚的幕後大領導,歷任3屆總導演。既是李詠工作上的領導,又是李詠家庭上的「領導」,李詠曾笑言,老婆是老闆,自己的工資由老婆發。他們兩個本人大學同學,為了將哈文追到手,李詠每天為哈文畫畫,畫著畫著,兩個人就畫到了一起。
  • 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李詠的去世讓人心痛,而她死後都不能安息
    癌症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病情,但我們的生活中又經常出現,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增加,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很年輕的人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令讓絕望的是很多人知道得病之後已經是晚期了,那種煎熬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吧,其實娛樂圈也有很多明星是因為癌症去世的,今天小編就帶你盤點下那些因為癌症去世的明星
  • 50歲李詠癌症去世,23歲女讀者罹患淋巴瘤:我們都是帶瘤存活的戰士
    她,今年23歲,剛剛畢業工作兩年。就在我還沉浸在這意外和難以置信中時,各大新聞app都開始推送一條消息, 央視前著名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這個消息,真是太「驟然」了。 此前不知他罹患癌症,也許久未曾聽到他消息,如今,再有消息,卻是這樣的消息。他才剛50歲。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教師。因為太突然,很多網友留言,表示不敢相信…相對而言,接近體表部位的癌症,如乳腺癌、皮膚癌等,由於其容易被發現,治療效果就要好一些。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的時候,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10萬人有大約40個腫瘤發病,2013年的數字變成了70個,數據漲了80%。
  • 李詠因癌症去世後,哈文首發朋友圈,15個字讓人心疼
    10月29日,李詠的老婆哈文在網上公布了一條令人難過的消息,10月25日李詠因癌症去世。消息傳出之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為李詠才50歲。隨著女兒法圖麥已經慢慢長大,再加上李詠在主持人行業中已經功成名就,本來正是很好享受餘生的時候,結果李詠卻因癌症永遠離開了人世,讓人忍不住唏噓。
  • 曾心安處自仕強: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 享年84歲
    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生於1934年的他,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做出了卓越成就。這個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還已經擴散,無從開刀起。他又八十幾歲了,經不起化療的折騰。那怎麼辦呢?那隻好快快樂樂地面對它。所以每個人來看我的時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沒有什麼,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裡叫苦連天。」上個月在他得知年僅50歲的李詠因癌症去世後,他還發文稱"逝者已矣,生者珍重!
  • 繼李詠癌症去世之後,又一央視主持人因癌去世:趙忠祥走好!
    2018年10月25日,李詠因癌去世,今天又一央視主持去世,實在讓人惋惜。 2020年1月16日,趙忠祥的兒子通過頭條帳號發布消息說,趙忠祥於今天早上7:30因癌症在京去世,看到消息很震驚
  • 留下2億遺產與世長辭,為什麼李詠將錢財留給她,而不是自己妻子
    曾任央視主持人的李詠主理的「非常6+1」「幸運59」等節目深受觀眾喜愛,李詠還多次主理央視春晚,是觀眾喜愛的央視男主持人之一,但遺憾的是,在2018年10月,李詠去世,享年50歲。而且對於他的拜拜,他的家人應該會很痛心。而哈文那一句:「吾愛永失」,感動了大多數人。此時,朋友們才知道,原來李詠之前曾遠赴美國,只是為了治病而已。
  • 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癌症cancer和巨蟹座的英文一樣?
    今天上午,主持人李詠因癌症(cancer)
  • 主持人李詠18歲女兒近況:才貌雙修氣質佳,已被世界名校錄取
    前段時間,我國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李詠在美國因癌症去世的消息讓全國上下為之震驚。他所主持的《非常六加一》紅極一時,成為多少人心中的經典。而李詠本身能力出眾,主持水平更是難以超越。他為觀眾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成為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因此,他的去世也讓不少人悲痛欲絕。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的學生陳侯忠也表示,謝謝大家以來對教授的關心,而且陳侯忠也接受了電話採訪,他在電話中透露,在曾士強先生去世的時候,他一直陪伴在左右。他表示老師走得很安詳,而且是在睡夢中離開的,也沒有什麼交代,陳侯忠是在2006年就跟著曾仕強教授了,而且老師也是很幫助他的。在媒體問曾仕強是因為患什麼癌症而去世的時候,陳侯忠表示自己不是家人,所以不能透露太多,他也幫著曾仕強家裡人處理了後事。
  • 李詠患的是這樣癌症,被質疑錯過早期治療,網友:令人惋惜
    李詠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歡的一名主持人,他所主持的節目非常有特點,而且他的主持風格也非常幽默搞笑吸引了很多觀眾,但就在前幾天傳出他去世的消息讓人悲痛不已,在哈文的微博中得知李詠去世的原因是癌症。其實有不少的藝術家都是患癌症去世的,這樣的魔爪也向李詠伸了過來,我們很難接受曾經滿臉笑容的李詠就這樣離開了大家,還有很多網友好奇的是年紀才50歲的他到底得的是什麼癌症?
  •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小的時候覺得所有主持人裡只有兩個人最親切。一個何炅,一個李詠。李詠非常有自己的舞台風格,給人的感覺特別親切。從小就看《幸運52》和《非常6+1》,後來李詠的主持生涯一帆風順,連續主持過很多屆的春晚,可惜在2018年10月25日他因患鼻咽癌去世了。為了治療這個病李詠赴美治療17個月,花費500萬元,最後撒手而去。作為知名人物的李詠是富有的,但依舊無法戰勝癌症。
  • 李詠去世兩年後,女兒法圖麥改回原名,用電影表達內心脆弱和孤獨
    2021-01-09 22:43:04 來源: 八姐論八卦 舉報   央視主持人李詠已經去世兩年了
  • 年僅50歲便英年早逝的李詠給了奮鬥的人們一個生命的警示
    2018年著名的主持人李詠走了,僅僅在不久前他還站在舞臺上揮灑自己的才華,如同往常一樣,他身著一身貼滿亮片的華麗服裝,一個有些誇張的領帶,以及標誌性的尖頭皮鞋。他和身邊其他兩位主持人一起插科打諢,現場的發揮完全是他的正常水平,只是從他的臉上我們多少還是能看出他的疲憊。
  • 李詠去世2年,哈文疑似曬照「新戀情」?多少有點曖昧了
    李詠著名央視主持人,《非常6+1》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喜歡,18年因癌症去世。近日,李詠妻子哈文更新社交平臺 「給時光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李詠在哈文的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因此她才會發出生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但是過去美好的時光卻是長久存在的。
  • 今日神吐槽: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
    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8792,截止目前參與評論數已達到1934
  • 李詠死因不是癌症?高曉松揭露其真實死因?本人發12字憤怒回應
    而今天我們來說的這位,也是他們曾經的前輩——李詠,能夠在央視手握兩檔王牌綜藝的主持人,除了李詠找不到第二個人。    01.1968年,李詠出生在新疆,19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這片大草原上,站在清澈的湖邊,看著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十分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