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姐說
不論早晚,死亡,都是我們所有人遲早要面對的終極難題。
01
這兩天的心情很複雜。
昨晚我先是興高採烈地買了喜歡的紅色衛衣、紅色襪子和牛仔褲,剛回來曬在朋友圈,一位在武漢大學讀研究生的讀者朋友給我發來一連串「複雜」的消息——先是她興高採烈地在他們學校博物館看到國寶級的藝術大展,很熱切地想要分享給我,接著,是她同門師姐身患淋巴瘤在水滴籌想申請發到我們讀者群的消息。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分裂時刻。
這個水滴籌的連結,我轉發到了朋友圈。然後今早,一位性格很活潑樂觀的年輕老讀者A,在我朋友圈下留言,「一周前,我查出了淋巴瘤。非姐提醒下年輕讀者們吧,記得體檢和買大病意外險。」
她,今年23歲,剛剛畢業工作兩年。
就在我還沉浸在這意外和難以置信中時,各大新聞app都開始推送一條消息, 央視前著名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這個消息,真是太「驟然」了。 此前不知他罹患癌症,也許久未曾聽到他消息,如今,再有消息,卻是這樣的消息。他才剛50歲。
他的妻子哈文發微博,看到這句「永失我愛」,頓時淚目。
讀者群裡,大家都在說李詠去世的消息,紛紛慨嘆生命的無常,以及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開心。
有位讀者朋友說,今天她所有的群裡都在談這事兒。是啊,在生死這樣的事情面前,其它可不都是小事。
02
在讀者A的微信籤名上,我看到她寫: 「曾經有很多夢想,現在只想身體健康。」
她也轉發了李詠逝世的消息,分享的話是: 能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幸運的。
她至今還沒把患病的消息告訴在農村的父母。怕他們,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在確診之前,她病痛難忍,但沒敢告訴任何家人,確診之後,瞞不住了,她告訴了表哥表姐。因為,她的淋巴瘤分型,是無法治癒的那種,她將終生帶瘤存活,即使穩定住了,也不能再受勞累。
她還告訴我,患了這種瘤的人,目前的醫療水平下,平均存活期15年,長的23年。當然,也有個別活很長的。
突然,我就很感恩自己好好活到了40歲。雖然,我不知道我的生命進度條會在何時終止。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向死而生。本質上而言,我們這一生所擁有的,不過就是長短不一的生命時間。
沒有疾病和死亡提醒時,年輕的我們,或者人到中年的我們,不會明確感知那個生命進度條,可疾病和死亡一旦在不遠處敲門,生命的倒計時感就如一個巨大的陰影,罩得人透不過氣來。
但其實,不論早晚,死亡,都是我們所有人遲早要面對的終極難題。
因為死亡這個「腫瘤」的存在,我們誰不是帶瘤存活呢?某種程度上,我也感恩死亡的存在,它其實是個很好的提醒。
因為它的存在,才讓我們不斷地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我們到底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03
我們到底該怎麼過好這一生?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每個人,也必然有每個人自己的答案和尋找。這裡,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思考和感受吧。
首先,我想我們要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前面說了,人本質上擁有的,不過就是自己的生命時間。我們用生命時間去經歷各種美好的體驗,讓自己覺得幸福、不負此生,可前提是,我們要有生命時間去體驗美好。
所以,要敬畏自己的身體,敬畏生命規律,讓身體這架機器走得更長一點。
小A和我說,她其實兩年前就發現自己長了淋巴結,但一直沒重視,因為當時沒有什麼異樣感受。她總覺得自己很年輕,從來不重視體檢,沒有查體的習慣。去年,她臉色開始不好,家裡人說她,她也沒有在意 ,今年以來,她身體開始變差,可直到前陣子腹脹疼痛難忍,她這才熬不住去了醫院。如今,她的淋巴瘤已經長到頸部、腋下、鎖骨、腹腔和腹股溝裡。
她其實本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
她認識的很多病友都是在體檢的時候發現病情的。所以,她才特別留言給我,讓我提醒我們的年輕讀者,不要以為大病離自己很遠,要定期體檢,要買大病保險。
規律作息、飲食健康、合理鍛鍊,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刻在腦子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其次,要讓自己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每天有良好平和的情緒。很多癌症的引發、身體免疫力下降,都與情緒有極大關係。
心態豁達、樂觀,這其實不僅僅是一種人生修為,更該是一項生命任務。
有讀者在讀者群裡問: 道理都知道,可做到很難。 怎麼讓自己一直心情愉快,有個好心態?
我當時回答:
先學會從小事情中尋找快樂開始吧,比方,從一束花的開放中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生死面前,其它都是小事,這是要讓我們對待生命豁達,但生命其實本身是無限的小事構成,我們平凡人,若能學會在無限的小事中感受美好,生命便會多出很多愉悅來。
比方,我自己很愛花,看它們美好的樣子,心裡也生出許多美好來。可有一段時間,我卻忙到連嫌插花、清洗花瓶都覺得煩,於是我乾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買花了。看似我省去了一些瑣碎的工作,也節省了一些時間,可如今我幾乎每隔三五天就要收到新花, 我這才意識到,我過去損失了多少喜悅。
美,從來都是奢侈的,因為美是一項慢的藝術,它需要你有慢下來的心情和心境,去欣賞它。
同時,美,又是極其便宜的。小到一束花,或者是你買的,或者就是你在路邊看到的,它都能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前提是,你有一顆願意感受美好的心,一顆感恩的心。
今天晚上,我給自己煮了酒釀雞蛋元宵,我在朋友圈發了條moment,寫下了「感恩」兩個字。是啊,還能好好地活著,能生活在出門就能便利買到新鮮酒釀的地方,該感恩。
04
我們的生命時間有限,我希望用它來體驗更多的美好、有趣。
生了病、殘了身、患了癌,可除卻病痛之外,我們依然要在活著的每一天,儘可能去感受生命美好,做一些讓自己喜悅的事情,不是嗎?
我們熬過病痛,不僅僅是為了簡單地存活下來,更要用這有限的生命時間,去儘可能感受更多的美好,不是嗎。儘管,這過程中的痛,當然不那麼好熬過去。
前一陣子,我去南京出席南京長江大橋記憶展的開幕式,乘道去看望了冷晨豔,我們那位23歲因車禍而截肢的女讀者。
她如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正在康復治療中。
我至今記得她剛車禍不久時,我去醫院看她,她說 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好好地活下去 。三四個月過去,她的確活下來了,而她此後要面臨的人生也必然艱難。
她頑強的生命力和樂觀,曾經讓我十分驚嘆,每次見她、和她在微信上講話,我也總是能被她感染到。可我也相信,總是再樂觀的姑娘,面對這樣的現狀,也必然會有些時刻很難熬。
但是,再艱難再疼痛,既然幸運地活下來,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更好過,不是嗎?她笑著和我說,等她裝了假肢之後,她想工作,最好是那種坐在家裡就可以上班的工作。
我很欣慰,她還在計劃未來,對未來還有憧憬。
這種生命力和樂觀,感染了我,也更教我學會感恩和珍惜。
佛家說, 人生來就是含辛茹苦。 是的,我們的確生來就有很多的不如意,生老病死之外,我們夢想的職業未必會眷顧我們,我們愛的人未必愛我們,我們的工作環境可能不好,我們的長相身材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處,縱然幸運地天生麗質了,可衰老面前,哪一張臉龐又能永遠年輕……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得不到」與「失去」的過程。健康、生命力、愛、親情、友情、財富,所有的一切。可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得到」。失去之前,我們都曾經「得到過」,不是嗎?
學會接納得不到和失去的,懂得感恩我們得到的、或者得到過的,我們會更有幸福感,我們「得到的」就會越來越多。那種知足感,也會幫我們熬過那些失去時刻的痛苦。
得到,從來都是一個動態性過程。不念失去,不懼失去,得到時的快樂更純粹,「失去」也通常會來得晚一點。
時常被失去感壓迫和驅趕的人,會太容易陷入焦慮,不容易快樂。
的確,我們在人間,都終將面臨一場大失去,可在這大失去到來之前,我們還是要多給自己找點小快樂。
來這人間一趟,我們都是帶瘤存活,可這不意味著我們就此要被死亡的恐嚇給打倒。
我們還是要做有信念的戰士,在屬於自己的生命時間配額裡,儘可能地活得興興頭頭。哪怕是那種來自一束盛放的鮮花、一對紅色襪子的快樂,也是美好的。
哦,身患淋巴瘤的小A和我說,她和她的病友們都相信,一定會有藥出來能治好她們的病。我也相信。
非姐寫在後面:
今天的話題很沉重。我一直是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歸根結底講,生命的底色是蒼涼的,從這個層面講,我很悲觀,可在這層悲觀之上,我也一直也是樂觀的。我給自己的生命尋找意義,也尋找快樂。
這個問題,其實是每個有覺知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期待與大家交流。
另外, 我今天在小號也會發一篇關於生命意義尋找的文章,是一篇舊文,但這樣的話題,卻是永恆的。如果有興趣,別忘了來小號找我。
非非馬日記:feifeimadiary
文章連結:《 李詠癌症去世,再談生命的意義 》
最後,感謝送我花的讀者朋友(文中花的照片就是了),感謝惦記我送我柚子、蘑菇和木耳、枸杞的朋友,感謝信任我一直和我交流分享的朋友,感恩遇見!有位自己聽力不好,時常苦惱的朋友,在遇到有需要幫助的讀者朋友時,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這種熱忱和善良,也給予了我很多能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