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李詠癌症去世,23歲女讀者罹患淋巴瘤:我們都是帶瘤存活的戰士

2020-12-05 吃魚不多餘

非姐說

不論早晚,死亡,都是我們所有人遲早要面對的終極難題。

01

這兩天的心情很複雜。

昨晚我先是興高採烈地買了喜歡的紅色衛衣、紅色襪子和牛仔褲,剛回來曬在朋友圈,一位在武漢大學讀研究生的讀者朋友給我發來一連串「複雜」的消息——先是她興高採烈地在他們學校博物館看到國寶級的藝術大展,很熱切地想要分享給我,接著,是她同門師姐身患淋巴瘤在水滴籌想申請發到我們讀者群的消息。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分裂時刻。

這個水滴籌的連結,我轉發到了朋友圈。然後今早,一位性格很活潑樂觀的年輕老讀者A,在我朋友圈下留言,「一周前,我查出了淋巴瘤。非姐提醒下年輕讀者們吧,記得體檢和買大病意外險。」

她,今年23歲,剛剛畢業工作兩年。

就在我還沉浸在這意外和難以置信中時,各大新聞app都開始推送一條消息, 央視前著名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這個消息,真是太「驟然」了。 此前不知他罹患癌症,也許久未曾聽到他消息,如今,再有消息,卻是這樣的消息。他才剛50歲。

他的妻子哈文發微博,看到這句「永失我愛」,頓時淚目。

讀者群裡,大家都在說李詠去世的消息,紛紛慨嘆生命的無常,以及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健康、更開心。

有位讀者朋友說,今天她所有的群裡都在談這事兒。是啊,在生死這樣的事情面前,其它可不都是小事。

02

在讀者A的微信籤名上,我看到她寫: 「曾經有很多夢想,現在只想身體健康。」

她也轉發了李詠逝世的消息,分享的話是: 能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幸運的。

她至今還沒把患病的消息告訴在農村的父母。怕他們,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在確診之前,她病痛難忍,但沒敢告訴任何家人,確診之後,瞞不住了,她告訴了表哥表姐。因為,她的淋巴瘤分型,是無法治癒的那種,她將終生帶瘤存活,即使穩定住了,也不能再受勞累。

她還告訴我,患了這種瘤的人,目前的醫療水平下,平均存活期15年,長的23年。當然,也有個別活很長的。

突然,我就很感恩自己好好活到了40歲。雖然,我不知道我的生命進度條會在何時終止。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向死而生。本質上而言,我們這一生所擁有的,不過就是長短不一的生命時間。

沒有疾病和死亡提醒時,年輕的我們,或者人到中年的我們,不會明確感知那個生命進度條,可疾病和死亡一旦在不遠處敲門,生命的倒計時感就如一個巨大的陰影,罩得人透不過氣來。

但其實,不論早晚,死亡,都是我們所有人遲早要面對的終極難題。

因為死亡這個「腫瘤」的存在,我們誰不是帶瘤存活呢?某種程度上,我也感恩死亡的存在,它其實是個很好的提醒。

因為它的存在,才讓我們不斷地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我們到底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03

我們到底該怎麼過好這一生?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每個人,也必然有每個人自己的答案和尋找。這裡,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思考和感受吧。

首先,我想我們要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我前面說了,人本質上擁有的,不過就是自己的生命時間。我們用生命時間去經歷各種美好的體驗,讓自己覺得幸福、不負此生,可前提是,我們要有生命時間去體驗美好。

所以,要敬畏自己的身體,敬畏生命規律,讓身體這架機器走得更長一點。

小A和我說,她其實兩年前就發現自己長了淋巴結,但一直沒重視,因為當時沒有什麼異樣感受。她總覺得自己很年輕,從來不重視體檢,沒有查體的習慣。去年,她臉色開始不好,家裡人說她,她也沒有在意 ,今年以來,她身體開始變差,可直到前陣子腹脹疼痛難忍,她這才熬不住去了醫院。如今,她的淋巴瘤已經長到頸部、腋下、鎖骨、腹腔和腹股溝裡。

她其實本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

她認識的很多病友都是在體檢的時候發現病情的。所以,她才特別留言給我,讓我提醒我們的年輕讀者,不要以為大病離自己很遠,要定期體檢,要買大病保險。

規律作息、飲食健康、合理鍛鍊,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刻在腦子裡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其次,要讓自己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每天有良好平和的情緒。很多癌症的引發、身體免疫力下降,都與情緒有極大關係。

心態豁達、樂觀,這其實不僅僅是一種人生修為,更該是一項生命任務。

有讀者在讀者群裡問: 道理都知道,可做到很難。 怎麼讓自己一直心情愉快,有個好心態?

我當時回答:

先學會從小事情中尋找快樂開始吧,比方,從一束花的開放中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生死面前,其它都是小事,這是要讓我們對待生命豁達,但生命其實本身是無限的小事構成,我們平凡人,若能學會在無限的小事中感受美好,生命便會多出很多愉悅來。

比方,我自己很愛花,看它們美好的樣子,心裡也生出許多美好來。可有一段時間,我卻忙到連嫌插花、清洗花瓶都覺得煩,於是我乾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買花了。看似我省去了一些瑣碎的工作,也節省了一些時間,可如今我幾乎每隔三五天就要收到新花, 我這才意識到,我過去損失了多少喜悅。

美,從來都是奢侈的,因為美是一項慢的藝術,它需要你有慢下來的心情和心境,去欣賞它。

同時,美,又是極其便宜的。小到一束花,或者是你買的,或者就是你在路邊看到的,它都能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前提是,你有一顆願意感受美好的心,一顆感恩的心。

今天晚上,我給自己煮了酒釀雞蛋元宵,我在朋友圈發了條moment,寫下了「感恩」兩個字。是啊,還能好好地活著,能生活在出門就能便利買到新鮮酒釀的地方,該感恩。

04

我們的生命時間有限,我希望用它來體驗更多的美好、有趣。

生了病、殘了身、患了癌,可除卻病痛之外,我們依然要在活著的每一天,儘可能去感受生命美好,做一些讓自己喜悅的事情,不是嗎?

我們熬過病痛,不僅僅是為了簡單地存活下來,更要用這有限的生命時間,去儘可能感受更多的美好,不是嗎。儘管,這過程中的痛,當然不那麼好熬過去。

前一陣子,我去南京出席南京長江大橋記憶展的開幕式,乘道去看望了冷晨豔,我們那位23歲因車禍而截肢的女讀者。

她如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正在康復治療中。

我至今記得她剛車禍不久時,我去醫院看她,她說 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好好地活下去 。三四個月過去,她的確活下來了,而她此後要面臨的人生也必然艱難。

她頑強的生命力和樂觀,曾經讓我十分驚嘆,每次見她、和她在微信上講話,我也總是能被她感染到。可我也相信,總是再樂觀的姑娘,面對這樣的現狀,也必然會有些時刻很難熬。

但是,再艱難再疼痛,既然幸運地活下來,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更好過,不是嗎?她笑著和我說,等她裝了假肢之後,她想工作,最好是那種坐在家裡就可以上班的工作。

我很欣慰,她還在計劃未來,對未來還有憧憬。

這種生命力和樂觀,感染了我,也更教我學會感恩和珍惜。

佛家說, 人生來就是含辛茹苦。 是的,我們的確生來就有很多的不如意,生老病死之外,我們夢想的職業未必會眷顧我們,我們愛的人未必愛我們,我們的工作環境可能不好,我們的長相身材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處,縱然幸運地天生麗質了,可衰老面前,哪一張臉龐又能永遠年輕……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得不到」與「失去」的過程。健康、生命力、愛、親情、友情、財富,所有的一切。可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得到」。失去之前,我們都曾經「得到過」,不是嗎?

學會接納得不到和失去的,懂得感恩我們得到的、或者得到過的,我們會更有幸福感,我們「得到的」就會越來越多。那種知足感,也會幫我們熬過那些失去時刻的痛苦。

得到,從來都是一個動態性過程。不念失去,不懼失去,得到時的快樂更純粹,「失去」也通常會來得晚一點。

時常被失去感壓迫和驅趕的人,會太容易陷入焦慮,不容易快樂。

的確,我們在人間,都終將面臨一場大失去,可在這大失去到來之前,我們還是要多給自己找點小快樂。

來這人間一趟,我們都是帶瘤存活,可這不意味著我們就此要被死亡的恐嚇給打倒。

我們還是要做有信念的戰士,在屬於自己的生命時間配額裡,儘可能地活得興興頭頭。哪怕是那種來自一束盛放的鮮花、一對紅色襪子的快樂,也是美好的。

哦,身患淋巴瘤的小A和我說,她和她的病友們都相信,一定會有藥出來能治好她們的病。我也相信。

非姐寫在後面:

今天的話題很沉重。我一直是個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歸根結底講,生命的底色是蒼涼的,從這個層面講,我很悲觀,可在這層悲觀之上,我也一直也是樂觀的。我給自己的生命尋找意義,也尋找快樂。

這個問題,其實是每個有覺知的人都會思考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期待與大家交流。

另外, 我今天在小號也會發一篇關於生命意義尋找的文章,是一篇舊文,但這樣的話題,卻是永恆的。如果有興趣,別忘了來小號找我。

非非馬日記:feifeimadiary

文章連結:《 李詠癌症去世,再談生命的意義 》

最後,感謝送我花的讀者朋友(文中花的照片就是了),感謝惦記我送我柚子、蘑菇和木耳、枸杞的朋友,感謝信任我一直和我交流分享的朋友,感恩遇見!有位自己聽力不好,時常苦惱的朋友,在遇到有需要幫助的讀者朋友時,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這種熱忱和善良,也給予了我很多能量,謝謝!

相關焦點

  • 太突然了,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享年50歲
    ▲【追悼】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病治療無效去世 李詠,1968年5月3日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 近70%的癌症可治癒和補硒預防,不要因為恐懼錯過黃金生命時間! 人人都談癌色變,心存恐懼,然而避而不談是一個相當錯誤的舉動。奉勸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其實2/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我們必須了解它才能避開它、攻克它。
  • 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李詠的去世讓人心痛,而她死後都不能安息
    癌症是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病情,但我們的生活中又經常出現,隨著現在生活壓力的增加,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一些很年輕的人就因為癌症去世了,令讓絕望的是很多人知道得病之後已經是晚期了,那種煎熬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吧,其實娛樂圈也有很多明星是因為癌症去世的,今天小編就帶你盤點下那些因為癌症去世的明星
  • 30歲的熊頓因淋巴瘤不幸去世,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能被治癒嗎?
    2011年,30歲的熊頓被檢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雖然她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但她樂觀向上的態度影響了很多人。 那麼,非霍奇金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淋巴瘤能被治癒嗎? 1.淋巴瘤到底是怎麼回事?
  • 李詠最突然,而她離開時只有44歲!
    李詠最突然,而她離開時只有44歲!  世人忙忙碌碌,不過圖四銀幾兩,但疾病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突然,尤其是癌症,要是有很多優秀的主持人,近幾年一直都有主持大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因癌症離開我們的主持人。
  • 李詠去世兩周年,十八歲女兒終於談戀愛了?生前支持女兒早戀
    李詠去世兩周年,十八歲女兒終於談戀愛了?生前支持女兒早戀在李詠老師去世以後,很多曾經喜歡他的觀眾們依然關注著他的妻子和女兒。在社交平臺上,她們經常會回憶起他,每當這時網友們也會想起他在舞臺上的音容笑貌,唯一不同的是他卻永遠看不見這一切了。
  • 李詠因癌症去世後,哈文首發朋友圈,15個字讓人心疼
    10月29日,李詠的老婆哈文在網上公布了一條令人難過的消息,10月25日李詠因癌症去世。消息傳出之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為李詠才50歲。隨著女兒法圖麥已經慢慢長大,再加上李詠在主持人行業中已經功成名就,本來正是很好享受餘生的時候,結果李詠卻因癌症永遠離開了人世,讓人忍不住唏噓。
  • 淋巴瘤患者能活多久?標準治療5年生存率超50%
    人們印象中,常常感覺淋巴瘤不是個好惹的主,現實生活中,之前央視主播羅京、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內地演員李珏、臺灣歌手阿桑,都是死於淋巴瘤;而影視劇中的男女主角也常常被設定為淋巴瘤而命不久矣。斯巴達克斯安迪·懷特菲爾德患淋巴癌去世,終年39歲;香港作詞人林振強因淋巴癌去逝;漫畫家熊頓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時年30歲;臺灣歌手阿桑因癌症去世,去世兩年前查出患有淋巴癌;開拓者老闆、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因患淋巴癌逝世;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擴散去世
  • 三歲女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3年前自體臍血成了「救命稻草」
    15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病房裡,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的三歲女童欣欣躺在病床上熟睡。3天前,她在香港瑪麗醫院接受了自體臍帶血的移植治療,目前已進入觀察期,情況穩定。欣欣一家人沒想到,3年前保存的臍帶血還真成了今天能救欣欣的救命稻草。
  • 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癌症cancer和巨蟹座的英文一樣?
    在美國去世。李詠的妻子哈文@法圖麥的媽媽 宣布李詠去世:「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對李詠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非常6+1》中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熠熠閃光的高大身影...
  • 曾心安處自仕強: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 享年84歲
    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生於1934年的他,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做出了卓越成就。我們要欣賞那個過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這個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還已經擴散,無從開刀起。他又八十幾歲了,經不起化療的折騰。那怎麼辦呢?那隻好快快樂樂地面對它。所以每個人來看我的時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沒有什麼,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裡叫苦連天。」上個月在他得知年僅50歲的李詠因癌症去世後,他還發文稱"逝者已矣,生者珍重!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 66歲的安倍沒事? 根據調查顯示, 醫生在半數以上(51.6%)的年輕人腸癌患者中, 都發現了晚期疾病的跡象, 而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 這一比例為40%。 43歲的查德維克正是在這個範圍內。
  • 病人隱私HIPAA:為什麼大家不知道李詠死於什麼癌症
    李詠的離別讓我們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惋惜,而且他選擇了靜靜地離開。關於李詠的離去,我們知道多少醫學信息?我們知道的信息莫過於以下微博裡的信息。李詠得的是癌症,經過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50歲去世。這就是我們知道的所有信息了。
  • 李詠姚貝娜癌症去世,今又一明星已經患癌晚期,僅僅能活2個月
    娛樂圈中有很多因癌症去世的明星,我們深深為這些明星感到惋惜,還那麼年輕就離開人世,希望他們下輩子能如願以償。  大家都知道,李詠和姚貝娜都是因癌症去世,李詠的意外去世讓大家悲痛萬分,同時也讓大家再一次領略到了病痛的可怕,一個人飽受病痛折磨,又渴望求生,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 罹患兩種癌症後存活65年,揭秘宋美齡的抗癌「奇蹟」
    10月24日,是宋美齡去世17周年。2003年,這位跨越三個世紀的傳奇女性,在美國寓所以105歲的高齡逝世。她的離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落幕。甚至她60多歲時仍然肌膚白淨、柔軟潤澤,身材適中,體重始終保持50公斤左右,牙齒一直都很健康,最多只補了幾顆。因此回溯宋美齡的疾病史,尤其是當她去世後,解密其曾是一位癌症患者的歷史,更是相當令人矚目的一個課題,她看來神採飛揚、極具活力,但實際上,宋美齡從年輕開始大小病痛不斷,外傷內症並具,包括自年輕時就發作的蕁麻疹,甚至發生多次嚴重車禍傷及脊椎或膝骨,可謂多災多難。
  • 主持人李詠18歲女兒近況:才貌雙修氣質佳,已被世界名校錄取
    前段時間,我國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李詠在美國因癌症去世的消息讓全國上下為之震驚。他所主持的《非常六加一》紅極一時,成為多少人心中的經典。而李詠本身能力出眾,主持水平更是難以超越。他為觀眾帶來了不少歡聲笑語,成為人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因此,他的去世也讓不少人悲痛欲絕。
  • 年僅50歲便英年早逝的李詠給了奮鬥的人們一個生命的警示
    然而李詠的瘦並不是天然的,他對自己身材的控制極為苛刻,儘管頻繁錄製節目已經讓李詠有些心力交瘁,但他仍然會在每天工作完畢之後堅持鍛鍊身體。年輕時大夥都瘦過,別看飯量一個比一個大,但就是不長肉,小時候大人總說光吃不胖的人都是「白眼狼」。而人到中年,身體的代謝水平降低,這個時候情況就發生巨大變化,用我們俗話講:喝涼水都長肉。如果不選用節食的方法,光靠鍛鍊效果並不明顯。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 從李詠到吉喆,那些患癌後去美國治療的人,後來為什麼都「走」了?
    但2019年後病情出現反覆,在距離其去世前幾個月,癌細胞在腦部大量擴散,吉喆一度出現腦血栓等併發症並因此出現癱瘓症狀。33歲、年輕、籃球運動員……這些詞,似乎怎麼都無法和肺癌掛上鉤。看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年10月25日,「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李詠去世,享年50歲!
  • 繼李詠癌症去世之後,又一央視主持人因癌去世:趙忠祥走好!
    2018年10月25日,李詠因癌去世,今天又一央視主持去世,實在讓人惋惜。 2020年1月16日,趙忠祥的兒子通過頭條帳號發布消息說,趙忠祥於今天早上7:30因癌症在京去世,看到消息很震驚
  • 得了癌症有多可怕?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攻克癌症呢?
    癌症可怕嗎?癌症到底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被攻克?對於癌症,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應該了解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攻克和治癒。今天得到了一個震驚且痛心的消息,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在經歷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10月25日清晨,在美國去世,終年僅50歲。詠哥主持的非常6+1還在我的記憶深處,但如今詠哥卻已離開了人間,心痛惋惜的同時,也給大家探討癌症的相關知識吧。癌症到底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