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有多可怕?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攻克癌症呢?

2021-01-12 李藥師談健康

癌症可怕嗎?癌症到底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被攻克?對於癌症,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應該了解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攻克和治癒。堅持合理均衡的健康飲食,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適度的加強體育運動,戒菸限酒,戒除焦慮,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的生活,提高身體的免疫系統防禦力,減少身體出現癌變「錯誤」的可能性,定期進行體檢,儘量做到能夠早發性,早治療,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才是面對癌症這個問題,更正確的選擇。

今天得到了一個震驚且痛心的消息,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在經歷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10月25日清晨,在美國去世,終年僅50歲。詠哥主持的非常6+1還在我的記憶深處,但如今詠哥卻已離開了人間,心痛惋惜的同時,也給大家探討癌症的相關知識吧。

癌症到底有多可怕?

人體的細胞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就是新陳代謝的一環之一,在細胞的分裂生長過程中,而每一次細胞的分裂,大約會產生30億組核苷酸序列,在這些大批量的複製和分裂生長過程中,難免以後錯誤的出現,這種錯誤可能導致的是細胞還未生成就以凋亡,但也有可能導致的就是變異細胞的產生,如果這個變異細胞不幸的又沒有被免疫細胞殺滅或吞噬,那麼就可能發展成為「癌症」。

因此,癌症細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只是人體出現了變異而且存活下來的變異細胞而已,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症細胞增殖速度快,而且會造成人體相關部位的癌變,這就是癌症細胞的本質。因此,對於「癌症」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疾病,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非正常的身體狀態,或者說免疫失敗的身體狀態。

癌症可以攻克或者根治嗎?

這個基本上很難。曾經有這樣一則選擇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個經過癌症篩查身體沒有任何問題的40歲成年男子,他身體中每天產生的癌細胞數量是:A,5個,B,500個 C,5000個。各位讀者,您選哪一個呢?肯定有很多人會問,難道不應該是0個嗎?然而真正的答案是C,研究發現,人體大約會產生5000個癌症細胞,而幸運的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每天也會殺滅這5000個癌症細胞,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免疫系統稍微出現了一點偏差,出現了4999勝1敗的情況,那麼就為身體的癌變奠定了基礎,因此,從癌症的發病機理來說,癌症細胞本身就是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產生的,並不是外來的微生物或者病原體引發的,因此,徹底治癒癌症,必須要做到能夠完全控制細胞的分化才有可能,有人說,人類如果能夠控制和治癒癌症,那麼就等於控制了衰老。

雖然現在的醫學水平不斷發展,對於癌症的篩查水平和治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於某些癌症早發現,早治療的情況下,應用特異性的藥物,確實有將早發性癌症「治癒」的可能和病例,但對於癌症,從根本上來說,目前還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攻克」和治癒。

相關焦點

  •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逆天病毒M1專殺癌細胞 人類攻克癌症還要多久  衝鋒耗 • 2014-10-14 10:18:00 來源:前瞻網 E12708G3
  • 人類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攻克癌症,達到完全治癒癌症?
    有人問,在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人們奇怪為什麼癌症依然難以攻克?完全治癒癌症呢?疾病是人類難以迴避的生存危機,人類5000年的文明史中就是與疾病的抗爭的歷史。天花、鼠疫、瘧疾、肺結核等烈性傳染病曾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人類終於依靠智慧,成功地控制了一輪又一輪傳染病的流行。
  • 下一個十年,人類會攻克癌症嗎?
    十年後會攻克某些癌症,只是不同的癌症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無論是細胞編程還是基因修復等新方法,都不可能一舉攻克所有癌症。 周念利:不會。從投入來看,攻克癌症不僅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更需要大量科研人員的長期實驗,具有不確定性。從產出來看,新的治療方法需要大量臨床實驗,並且由於前期巨額投入,高昂的治療成本註定短期無法用於大多數人。
  • 即便有一天人類真的能夠攻克癌症,最終也還是逃不過自然選擇
    無論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即便癌症現在每年讓幾百上千萬人承受巨大的痛苦,即便病魔會使親情,友情,愛情面臨各種摧殘,但我們也不得不意識到,無論是災難還是疾病,都是大自然給地球生命的一種選擇,就像給予萬物生命一樣不可能消失。
  • 人類腫瘤中發現大量細菌,人類攻克癌症不遠了?
    癌症一直以來就是全人類所困擾的問題,有的晚期的癌症甚至都已經沒有治癒的希望。而治療癌症花費的錢就更多了,尤其在無論花多錢都治癒不了的情況下更加令人絕望。但近來,就有一項關於癌症方面研究的突破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被公布出來:人類的腫瘤中有細菌的存在,而且不同的腫瘤中,細菌的種類也不一樣。
  • 美國推出癌症「登月計劃」,很快就能攻克癌症,自信來自何處呢?
    癌症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2012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高達820萬。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於癌症的人數將高達1300萬人。為了攻克癌症,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夜以繼日的研究,希望在本世紀,我們可以戰勝癌症。近兩年,全球最大的癌症項目來源於美國。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癌症|...
    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癌症登月計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人類寄希望於疫苗來預防和攻克包括癌症在內的各類疾病,因為無論是用於預防傳染病還是預防和治療癌症,疫苗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機制發揮作用:它們教導免疫系統將傳染性病原體或癌細胞識別為需要消除的外來物質。
  • 拜登宣誓當選將攻克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是否會成功?
    川普依舊發著推特,而拜登(Joe Biden)則做出大膽承諾,稱如果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將會「治癒癌症」。和癌症死磕沒有哪個美國總統像拜登一樣,如此迫切地想要攻克癌症。拜登與癌症事業拜登本人因為腦動脈瘤做過兩次開顱手術,雖然他並不是一名癌症患者,但這一經歷使得他對生死有了自己的感悟。拜登說:「也許我本來應該對此感到恐懼,但我那時挺鎮定的」,「事實上,我感到淡然,覺得自己像在廣闊的大海中輕輕漂浮。這讓我感到驚訝,但我沒有真正的死亡恐懼。」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
    什麼是「癌症登月計劃」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癌症登月計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 細胞免疫療法:2021快到了,你以為癌症還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癌症,很多人覺得離我們很遠,我曾經也這麼認為,後來才慢慢體會到它比想像的要近得多。  事實上,我們大可以不用那麼悲觀,癌症確實是人類還未攻克的疾病,但我們已經有了很多辦法。美國癌症學會發布的《2019年美國癌症生存統計報告》顯示,美國有1690萬癌症患者存活,除肺癌外,多數癌種中超過60%存活時間超過5年,18%存活時間超過20年。
  • 癌症早期到晚期要多久?不化療可以嗎
    面對化療的副作用人們在癌症面前往往會問不化療可以嗎?這關鍵得看是早期還是晚期,對於晚期來說多數不建議化療,但是對於早期化療還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呢?那麼早期到晚期需要多久的時間?針對不同時期需要怎樣的治療呢?不同的病種發展的速度不同,即使相同的病症發展的速度也會不同。
  • ...大學聯合多國組織攻克癌症難題,有望抑制癌症轉移! 藥物作用機制
    說到癌症,我們都知道,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了,那麼治療起來的難度就變得非常大。所以對於攻克癌症的研究上,科學家們有的需要考慮如何將癌細胞消滅,而有的則需要考慮如何抑制癌細胞的「轉移」,對其遷移能力進行抑制,削弱癌細胞的轉移能力。
  • 這些動物已「攻克」癌症,人類正在向它們學習
    同時,許多純種狗的遺傳變異受限,降低了研究者找出癌症相關基因的難度。而且狗的壽命較短,生理機能也和人類相似。因此,想要評估針對癌症預防及治療的新研究方法是否有效,以狗為實驗對象效率更高。杜克大學專攻癌症生物學的Michael Kastan教授告訴The ASCO Post :「寵物(主要是狗)會因衰老患上腫瘤。近年來,學術界再次對此產生了興趣,因為這類癌症與人類癌症有很多共性。」
  • 【雙語】「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
    而選擇告知病情的網友則認為患者知道病情才能從容應對,做好準備。 2019年上映的電影《別告訴她》也講述了一個「告訴」和「不告訴」的故事:家人害怕奶奶得知病情後崩潰集體說著「善意的謊言」,但孫女堅持認為奶奶有知情權應該知道實情。
  • 腫瘤院長寫給癌症患者的一封信:得了癌症別自責,真的不是你的錯
    作為一名醫生,我想和你談談癌症康復問題,我希望我能幫助你。第一不要自責你很好,你很善良,你沒有做任何壞事,得了腫瘤完全不是因為這些問題,不是你自己的錯,你不必氣憤,不必責怪自己,不要嫉妒和後悔,因為這些與你的條件無關,事實上,得癌症和你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眾所周知,它是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壞人也有很健康的,好人當然也會生病,這都是正常的。
  • 【雙語閱讀】「我們的親人得了癌症」
    2019年上映的電影《別告訴她》也講述了一個「告訴」和「不告訴」的故事:家人害怕奶奶得知病情後崩潰集體說著「善意的謊言」,但孫女堅持認為奶奶有知情權應該知道實情。不管是現實生活還是電影作品,或許都折射出一個問題:癌症患者「內心世界」也需要被重點守護。"Should we tell the truth to the patient?"
  • 腫瘤和癌症的區別 到底什麼是「癌症」
    癌症一聽到這個詞我們可能就會頭皮發麻,為什麼呢?因為害怕每個人都害怕得癌,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症呢?癌症與腫瘤的區別是什麼呢?如果真的問起來可能大家都是一知半解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惡性腫瘤。我們覺得癌症那麼可怕說到底是因為我們並不了解,缺乏客觀的認識,所以才會害怕,所以想要不懼怕就必須要詳細的了解。因為害怕所以才恐懼,一點都不誇張。
  • 人類抗癌新希望!科學家發現鯊魚少得癌的原因,癌症有望被攻克?
    先前,小艾寫過一篇「動物患癌」的文章,裡面說到——癌症並非是人類的「特權」,動物其實也會得癌症。 但之後,也有很多人留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個粉絲稱,鯊魚不得癌症。
  • 得了腫瘤就一定是癌嗎?癌症為什麼難治?終於有答案了!
    提到腫瘤,大家就會想到癌症,甚至將腫瘤和癌症劃上等號,很多人在查出自己有腫瘤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被下了死亡通牒,其實,腫瘤不一定是癌症。得了腫瘤一定是癌嗎?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是什麼?腫瘤不一定是癌。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可以治癒,被稱為「腫瘤」;而惡性腫瘤治療難度比較大,而且後效果比較差,所以被承認「癌症」。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BNCT對於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混合在一起、並且惡性程度高的腦腫瘤為首的癌症特別有效,能夠相對保證其術中及術後生活質量。採用BNCT治療時會先給病人注射一種含硼的藥物,這種藥物與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會迅速聚集於癌細胞內,相當於給癌細胞做「標記」。隨後對病人進行中子照射,當照射的中子被癌細胞內的硼俘獲,產生高殺傷力的α粒子和鋰離子,便可精準「殺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