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癌症|...

2020-11-25 健康界

今年的美國大選可能是史上最跌宕起伏,雖然這個瓜還沒有完全落地,但拜登基本上已經勝券在握了。

 

仔細翻看拜登的經歷,會發現他對於癌症治療異常的執著,這份執著的背後深藏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

 

首先,拜登本人在1988年被確診患有腦動脈瘤,經歷了兩次開顱手術,才最終成功戰勝了病魔。

 

然而對拜登觸動更大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經歷。2015年,拜登年僅46歲的大兒子博伊因膠質母細胞瘤去世。次子不學無術,被寄予厚望的長子卻不幸英年早逝,這對拜登打擊很大,但這也讓拜登努力要攻克癌症。



臨終前,大兒子對拜登說:「爸爸,答應我,繼續前進,不要停歇。」這句話深深刻在了拜登心裡,成為了人生的一種信念。

 

那麼,當選總統後,保持「繼續前進,不要停歇」的拜登必然會拾起四年前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為自己也為至親的人信守一生的誓言。

 

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癌症登月計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2016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開始領導美國的「癌症登月計劃」,拜登表示,醫學界在基因組學、癌症免疫療法、病毒療法和聯合療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驚人進步,現在需要的是要打破數據屏障,盡一切努力推進癌症研究的進展速度。

 

該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計劃10年取得的進步成果。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



目前癌症登月計劃集合了四大研究方向:

 

一是分子診斷,其中基因實驗負責尋找癌細胞的突變位點和治療靶點;蛋白質研究負責篩選癌細胞上的蛋白標誌物以用於診斷、靶標、免疫治療等研究;免疫治療實驗則專門研究免疫細胞活動和免疫應答以用於治療癌症。

 

二是防控教育,致力於普及預防、早篩等教育工作。

 

三是集合數據,助力研究,其中大數據分析負責收集患者數據,進行調研;應用大數據分析結果,為醫生決策提供參考和幫助。

 

四是研發新藥,其中臨床實驗中心負責選擇患者參與實驗,加速藥物研發;科學應用研究所則集合了最好的藥物開發團隊,並結合最好的醫生意見,制定以患者為導向的計劃。

 

登月計劃旨在「消滅」12種癌症:

 

「癌症登月計劃」最早選擇了6種難治癌症作為攻克目標,包括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三陰性乳腺癌、白血病(包括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

 

近來,安德森癌症中心又在登月計劃中新增了6種難治癌症,其中包括胰腺癌、結直腸癌、B細胞淋巴瘤、HPV相關癌症、膠質母細胞瘤以及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

 

其中胰腺癌、B細胞淋巴瘤和膠質母細胞瘤都是5年生存率不到10%,而且多年來在治療上幾乎沒有有效進展的癌症,癌症登月計劃希望藉助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基因工程T細胞療法攻克這些難關。

 

主要的成就是兩個:癌症疫苗的研究和CAR-T療法。

 

癌症疫苗是屬於癌症免疫療法中最新的一種治療方式,是免疫治療的一張王牌。癌症疫苗使用改造的基因或新抗原來增強更強的免疫反應,識別特定癌細胞上存在的蛋白質,阻止癌細胞生長,防止癌症復發,清除治療後殘留的癌細胞。  
與化療和放療相比,癌症疫苗通常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在過去的30年中,已經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對癌症疫苗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  
人類寄希望於疫苗來預防和攻克包括癌症在內的各類疾病,因為無論是用於預防傳染病還是預防和治療癌症,疫苗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機制發揮作用:它們教導免疫系統將傳染性病原體或癌細胞識別為需要消除的外來物質。  
癌細胞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質(抗原),通過靶向這些蛋白質,免疫系統可以特異性地消除癌細胞,同時不傷害正常的細胞。  

鑑於這些特徵,癌症疫苗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種更有針對性、更溫和的癌症治療方法,這種方法對身體的危害要小得多,並且患者有希望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  
而最火的研究莫過於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上,美國梅奧診所(美國US news最佳醫院排名第一)報告了一款新型的結直腸癌疫苗研究數據非常振奮人心。  
這項實驗的代號為OBERTO,是在梅奧診所進行的,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將新型的癌症疫苗PolyPEPI1018用於一線化療後作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結果顯示:在11名接種疫苗的患者中,5名病情穩定,3名患者部分腫瘤緩解,其中兩名的腫瘤已縮小到可以接受手術的範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患者在手術後的原發腫瘤中發現已經沒有存活的腫瘤細胞,這說明,癌症疫苗已經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滅。  
PolyPEPI1018是一種現成的多肽疫苗,由六個合成蛋白片段組成,含有12種免疫原性表位,這些表位基於對2931次活檢組織的分析而得自7種在結直腸癌中經常表達的保守癌抗原。疫苗可誘導針對結直腸癌細胞中常見的七種癌抗原的免疫反應,從而產生針對癌細胞的持久應答,同時對健康細胞沒有損傷。  

說到CAR-T細胞,首先得介紹一下幫助人體抵禦外敵的T細胞,T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主力軍,負責攻擊清除癌細胞細胞,維護人體健康。  

但是很多癌細胞會通過不斷變異去獲得一層層的偽裝,讓T細胞認為它是正常的細胞,導致癌細胞不斷繁殖擴散,身體也日漸虛弱。  
如果能讓T細胞練就火眼金睛,看破癌細胞的偽裝,重新識別並將其清除,不就得到了治療目的了嗎?在這一思路下,CAR-T細胞免疫療法應運而生。  
首先研究人員會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分析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信息特徵,之後採集血液從中提取出T細胞。  
接下來,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技術給T細胞裝上定位導航裝置CAR,也就是嵌合抗原受體,將T細胞升級成為「超級免疫戰士」CAR-T細胞。  

由於CAR T細胞療法迅速發展,已成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最有希望的療法之一,最近在美國和歐洲批准了兩種CAR T產品,用於治療25歲以下復發或難治性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或成人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  
面對實體瘤,儘管目前 CAR-T 治療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其抗腫瘤的功效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尋找不同的策略來提升 CAR-T 細胞面對實體瘤的有效性,比如,在靶點的選擇上,多靶點 CAR-T 聯用可以確保殺滅更多的腫瘤細胞,但是,與此同時,高靶點覆蓋也同時會導致更多的脫靶細胞毒性。更多新 CAR-T 的選擇有待基礎研究和臨床前的開發。  
根據權威雜誌《自然評論藥物發現》發表的數據,截止2020年3月,全球有1438個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管線正在進行中,同比去年增加了472中,其中CAR-T免疫細胞療法增幅最大。CAR-T細胞治療正在為許多難治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挽救生命的新選擇。  

癌症是一種基因組疾病,其特徵是基因組不穩定,在腫瘤進展過程中有大量的點突變積累和結構改變。這種基因組變異可能會產生腫瘤抗原,這種抗原可能被免疫系統識別為非自身抗原並引發細胞免疫應答。

 

不同癌症不同患者存在著不同的抗原,只有找出這些特異的抗原,針對性地開發出相關免疫療法,才能有的放矢的激活患者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無論是癌症疫苗,還是CAR-T療法,抑或是其他免疫療法,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識別出癌症細胞。然而,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腫瘤特異性抗原很難精準定位。

 

腫瘤特異性抗原總體上也可以分為兩類:共有的和獨有的。共有的是指某些類型癌症和不同患者間共同存在的突變抗原,而在正常基因組中並不存在。免疫原性高的共有特異性抗原有可能篩選用作廣譜的治療性癌症疫苗,用於那些有相同突變基因的患者。

 

大多數特異性抗原都是獨特的突變抗原,在患者與患者之間、腫瘤與腫瘤之間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獨有免疫療法制定只能特異性地、一對一地針對每個個體患者或腫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真正的、純粹的個體化治療。

 

由於相同類型腫瘤的基因突變可以有廣泛的不同,這就構成癌症個體化免疫治療必要性的重要基礎。個性化免疫療法也是確保使每個癌症患者產生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最佳方法。



如何尋找這些獨特的突變抗原是登月計劃能否完成的關鍵,而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成為了癌症登月計劃的「武器」,被戲稱為「月球探測器」。

 

正因為如此,登月計劃的四大方向中特意強調了「集合數據,助理研究」,現在需要的就是打破數據屏障,盡一切努力推進癌症研究的進展速度。

 

雖然現在只攻克了少數類型的癌症,但前方終究是光明的。隨著尋找突變抗原預測算法的推陳出新(包括機器學習算法的引入),也隨著生產技術的革新,精準化個體化癌症治療方法正逐步浮出水面。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高高在上的癌症,如同月球一般也被人類徵服,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儘早到來!

相關焦點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
    臨終前,大兒子對拜登說:「爸爸,答應我,繼續前進,不要停歇。」這句話深深刻在了拜登心裡,成為了人生的一種信念。那麼,當選總統後,保持「繼續前進,不要停歇」的拜登必然會拾起四年前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為自己也為至親的人信守一生的誓言。
  • 拜登宣誓當選將攻克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是否會成功?
    命運對人,不總是公平的……只是,有的人會被打倒,有的人會更加堅強。拜登在長子去世後,執著於支持癌症治療事業。「癌症登月計劃」沒有人知道長子的去世給拜登內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從此拜登一直奔走在呼籲癌症治療的路上。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癌症登月計劃」 沒有人知道長子的去世給拜登內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從此拜登一直奔走在呼籲癌症治療的路上。他呼籲「打破孤島,讓所有癌症鬥士團結在一起——並肩作戰,共享信息,結束癌症」。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
    這個登月,肯定不是指登上月球就能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指的是,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癌症的治療亦如此。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 他的「癌症登月計劃」會繼續嗎?
    「癌症登月計劃」是在2016年歐巴馬和拜登啟動的,曾受萬人擁戴,但後來因種種原因被擱淺,此次拜登贏得大選,他還會繼續這個「願望」麼?「登月計劃」到底是什麼?拜登又為何對此「耿耿於懷」?02癌症登月計劃,匯聚一切力量抗癌博死後的2015年,拜登在白宮玫瑰園的演講中再一次提到「癌症登月計劃」,並給出了自己對此的理解:「雖然攻克癌症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任務,但就像人類最終還是能夠登上月球一樣,人類最終也會攻克癌症」。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生命科學將迎來大發展!
    該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計劃10年取得的進步成果。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相比川普,拜登對於科研的態度要積極得多。最期待拜登上臺的,恐怕要算癌症領域的研究者了:拜登當選總統後,生命科學會迎來大發展!
  • 美國「癌症登月計劃」峰會推動癌症研究
    峰會期間,美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提高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水平,儘早攻克癌症這個威脅人類健康的堡壘。此次峰會是美國政府推出「癌症登月計劃」後的首次大規模研討會,超過6000名專家學者、醫生、癌症病人以及企業家聚集在全美各地270餘個分會場,討論癌症研究及治療問題。
  • 歐巴馬提出癌症「登月計劃」
    歐巴馬提出癌症「登月計劃」
  • 拜登還沒上任就飄了,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
    你可能覺得標題很傻白甜,因為你已經了解「癌症登月計劃」。 對多數不了解的人來說,第一次聽到「癌症登月計劃」後的反應往往是「難道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嗎?」實際上,人類要攻克癌症難關,比登月還難!其實,在拜登參選伊始,就得到了美國廣大醫學專家的公開表態支持。相較川普對醫療政策的消極作為,在醫學專家眼中,他們更願意相信,拜登成功當選總統後,將會對醫療政策做出積極的改變。這其中,不僅包括其宣稱的就任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的新冠疫情,還將包括科學界所期待的「癌症登月計劃」。對此,很多人就有疑惑了:拜登贏得了大選就這麼囂張嗎,要讓人類到月球上治療癌症?
  • 【癌症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症研究
    早在2012年9月,美國最大的癌症中心、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推出了癌症「登月計劃」,目的是用5年~10年的時間,顯著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016年1月28日,歐巴馬於籤署總統備忘錄,設立以副總統拜登為首的「白宮抗癌登月計劃特別小組」,引起醫學界廣泛關注。目標是破除阻礙研究人員合作的界限,加快癌症診療研究,在未來5年讓抗癌研究進展速度翻倍。
  • 美國推出癌症「登月計劃」,很快就能攻克癌症,自信來自何處呢?
    癌症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2012年死於癌症的人數高達820萬。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死於癌症的人數將高達1300萬人。為了攻克癌症,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夜以繼日的研究,希望在本世紀,我們可以戰勝癌症。近兩年,全球最大的癌症項目來源於美國。
  • 深度解讀:拜登贏了!他發起的「抗癌登月計劃」能實現嗎?
    最期待拜登上臺的,恐怕要算癌症領域的研究者了!由於個人原因,拜登對於癌症研究的興趣非常濃厚。他不僅是一位資深政客,還是一位腦動脈瘤患者、癌症家屬和美國抗癌精神領袖。2015年,拜登年僅46歲的大兒子因腦瘤去世。
  • 美國癌症「登月計劃」,你知道多少?
    芝加哥當地時間6月6日下午3點,美國副總統拜登受邀出席第52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現場,就白宮癌症「登月計劃」發表了重要講話。本期,編輯部就美國癌症「登月計劃」中所涉及的尖端研究以及2016年美國癌症協會發布的2016年腫瘤大數據進行梳理、分析。
  • 即將徵服癌症的男人:2020癌症「登月計劃」負責人黃馨祥專訪
    黃馨祥(Patrick Soon-Shiong)想要顛覆癌症治療。1月12日,黃馨祥與業界、政府和學術界組成的聯盟一起宣布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Cancer MoonShot 2020(2020癌症「登月計劃」),這一計劃的目的是用類似訓練人類自身免疫系統的方法替代長期以來生硬的試錯治療方式。
  • 即將徵服癌症的男人:2020癌症「登月計劃」負責人黃馨祥專訪-虎嗅網
    它只是一個細胞,但事實上它能看見它的周圍壞境,並能打開、關閉、激活、抑制。而且免疫系統最讓人驚奇的是其美到難以置信的組織方式。一旦你理解了這種組織方式,就會發現使用它來治療癌症是如此驚人地簡單。2020 癌症「登月計劃」是什麼?
  • 美成立癌症「登月計劃」藍帶小組
    原標題:美成立癌症「登月計劃」藍帶小組   副總統喬·拜登 圖片來源:Marc Nozell/Flicker   4月4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任命了一個由科學家和其他專家組成的藍帶小組,以幫助指導副總統喬·拜登雄心勃勃的10億美元癌症治療「登月計劃」。
  • 癌症登月計劃
    我們看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於癌症登月計劃的介紹:The Cancer Moonshot to accelerate cancer research aims to make more therapies available to more patients, while also improving our ability to prevent cancer
  • 下一個十年,人類會攻克癌症嗎?
    如果「攻克」指的是完全治癒,那肯定不可能的。只說一點,一種新藥從研發到臨床再到降低成本、可惠及大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不能在療效證明完全可治癒,那就談不上攻克。實際上,直至今天,我們連感冒這種病都不能說已經攻克。 張強:不會。
  • 得了癌症有多可怕?人類還需要多久才能攻克癌症呢?
    癌症可怕嗎?癌症到底是否能夠從根本上被攻克?對於癌症,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應該了解的是預防和控制,而不是攻克和治癒。因此,癌症細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只是人體出現了變異而且存活下來的變異細胞而已,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症細胞增殖速度快,而且會造成人體相關部位的癌變,這就是癌症細胞的本質。因此,對於「癌症」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疾病,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非正常的身體狀態,或者說免疫失敗的身體狀態。癌症可以攻克或者根治嗎?這個基本上很難。
  • Cell觀點文章|癌症登月計劃之人類腫瘤圖譜網絡的建立
    人類腫瘤圖譜網絡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癌症登月計劃的一部分,它將建立一個臨床、實驗、計算和組織框架,為各種不同的腫瘤類型生成信息豐富和可訪問的癌症轉移三維圖譜數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