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還沒上任就飄了,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

2020-11-26 健康界

本文特約作者:Jobe

歡迎向健康界投稿,百萬讀者、優渥稿酬!詳情請添加微信lubinxun2727。


你可能覺得標題很傻白甜,因為你已經了解「癌症登月計劃」。 對多數不了解的人來說,第一次聽到「癌症登月計劃」後的反應往往是「難道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嗎?」

實際上,人類要攻克癌症難關,比登月還難!


美國大選與癌症登月計劃

2020年美國大選,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美國多家媒體都說"拜登贏得了2020總統大選",其他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公開發表聲明,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 科學界同樣十分關注這次大選。 當美聯社宣布統計結果後,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第一時間發表文章:拜登贏得選舉,科學家們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了!

圖源:nature官網

因為,相較川普,拜登對新冠疫情的關注與重視度高,對新冠疫情政策的制定更為積極。

其實,在拜登參選伊始,就得到了美國廣大醫學專家的公開表態支持。相較川普對醫療政策的消極作為,在醫學專家眼中,他們更願意相信,拜登成功當選總統後,將會對醫療政策做出積極的改變。

這其中,不僅包括其宣稱的就任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的新冠疫情,還將包括科學界所期待的「癌症登月計劃」。
對此,很多人就有疑惑了:拜登贏得了大選就這麼囂張嗎,要讓人類到月球上治療癌症?還是說,通過火箭承載將癌症放逐到月球,從此遠離人類?

這些痴人說夢、無釐頭的疑惑,當然不是「癌症登月計劃」。

總的來說,「癌症登月計劃」是一項由歐巴馬在2016年1月發起的尋找癌症療法的大型計劃,將其比作「登月計劃」。由美國癌症專家組成的「藍絲帶顧問諮詢委員會」9月7日建議,應在免疫療法、數據共享和建立患者網絡等十大領域重點投資,從而達到加快癌症研究的目的。


拜登跟「癌症登月計劃」什麼關係?

我們都在說,今年78歲的拜登正在創造歷史,等到明年1月份,拜登正式入主白宮時,他將會是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

拜登從二十多歲開始從政,在他44年的從政生涯中,有一個與其生活以及事業繞不開的名詞——癌症。翻開拜登以前的生活記錄,我們發現拜登是一位腦動脈瘤患者、腦癌家屬以及美國抗癌的領袖人物。

1987年,拜登公開宣布參與美國總統競選。

轉年二月份,拜登完成羅切斯特大學的演講後,返回酒店休息時,被隨行人員發現昏迷在酒店,昏迷時間長達5個多小時。隨後,在聖弗朗西斯醫院被確診患有腦動脈瘤,手術是其生存下去的最好治療方法。

接受手術的同時,也退出了當年的總統大選。

拜登腦瘤手術在華盛頓特區的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執行,這是一種顯微外科開顱手術,當時醫學專家評估手術的成功率只有50%,就算手術成功,也很有可能伴隨大腦損傷,留下無法治癒的後遺症。同年的5月份,拜登接受了第二次開顱手術,手術非常成功。

在拜登2007年版的回憶錄《守住諾言》中提到,「患病的經歷,給了我一個重要的教訓:與生死相關的事,才是真正緊急的事。」

兩次腦動脈瘤開顱手術,死裡逃生,讓拜登對人生有了更多感悟,也對美國的醫療事業更加關注。

可上天似乎在有意捉弄拜登,讓他經歷中年重疾之後,又讓他經歷了晚年喪子。

在拜登連任第二屆副總統時,他的長子博·拜登被確診Ⅳ級腦膠質母細胞瘤,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腦部腫瘤之一,並且預後極差,以現有的醫療水平,兩年內的存活率不超過30%。

作為拜登的長子,博·拜登具有非凡的從政才能,一度被認為他很可能追隨其父親的步伐,走上國家政治舞臺,成為角逐德拉瓦州州長位置的有力人選,被外界視為拜登的繼承人。

2013年8月,博·拜登在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了手術和放化療等治療。安德森癌症中心是世界頂級的癌症治療與研究中心,可是,世界頂級的醫療團隊依舊無法治癒博·拜登所患的癌症。

2015年,博·拜登腦癌復發,入院治療兩周後不幸病逝,年僅46歲。 

拜登當選後為罹患腦癌去世的長子掃墓圖源:澎湃新聞

長子的病逝,對拜登的打擊非常大。

拜登在回憶錄中寫道:「博死後,我覺得我不會再笑了。」

也正是長子在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療這段時間裡,讓拜登第一次了解到安德森癌症中心提出的「癌症登月計劃」,並且一直記在心上。


「癌症登月計劃」從誕生到擱淺

拜登自身患過腦動脈瘤以及長子死於腦膠質母細胞瘤的痛苦經歷,使得「癌症」一直是拜登生命中最悲慘卻又一直在勇敢面對的東西,也使得拜登成為先進醫療技術的堅定支持者,尤其是癌症治療技術的突破。

2016年,歐巴馬執政期間,設立了「白宮抗癌登月計劃特別小組」,這個小組的領導人正是「癌症登月計劃」的倡導者、時任副總統的拜登。隨即,拜登也正式宣布由自己親自領導「癌症登月計劃」,意在整合美國的醫療資源,用12年時間完成攻克癌症的目標。

在拜登的聲明中,他談到,過去十年時間裡,醫學界已經在癌症基因組學、免疫療法、病毒療法以及聯合療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要打破數據屏障,使得癌症研究的進展速度呈倍速加快,「癌症登月計劃」的總體目標是使癌症的研究進展速度加快一倍,在五年內取得原本需要十年才能取得的進展突破。

這個計劃要的不是穩穩噹噹的逐漸進步,而是要在通往攻克癌症道路上的巨大躍進!

可惜,目標宏大的「癌症登月計劃」在歐巴馬2017年卸任、川普上臺後被束之高閣,並沒有被川普政府好好延續下去。

雖然自己牽頭的「癌症登月計劃」並沒有被川普政府延續下去,但是拜登並沒有停止過對於這個計劃的付出。

卸任副總統後,拜登以個人名義成立一個名為「拜登癌症倡導會」的慈善組織,繼續著「癌症登月計劃」幾個重點領域的研究。其中包括數據共享、數據標準化、癌症預防、患者就診機會以及臨床試驗等方面。

攻克癌症是全人類重任

「癌症登月計劃」有6大主攻方向:

1、免疫療法

2、癌症疫苗

3、治療兒童癌症的新療法

4、高靈敏度癌症早期檢測

5、癌細胞和腫瘤微環境細胞的單細胞基因組分析

6、加強數據共享

一、免疫療法

腫瘤免疫治療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腫瘤最有潛力的治療方法,被醫學界予以眾望,被譽為抗癌最有效的「武器」。

然而,腫瘤治療一直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腫瘤細胞具有特異性,每種腫瘤有著自身的特點,導致沒有哪一種方法能治療所有腫瘤,腫瘤細胞的特異性決定了治療的難度。

作為「癌症登月計劃」主攻方向之一的免疫療法,旨在應用人體免疫細胞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治療腫瘤,如有突破,腫瘤治療將往前跨越一大步。

二、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跟我們平時所理解的疫苗(如HPV預防疫苗、流感預防疫苗等)不一樣,癌症疫苗目的不在於預防癌症,而是治療、消滅機體內的癌症細胞。

癌症疫苗繞過了傳統識別腫瘤特異性免疫靶標的需求,達到直接對癌變部位精準治療的效果,比放療更加高效而且能顯著降低對人體的副作用。。

三、治療兒童癌症的新療法

兒童癌症屬於罕見病,全球對於兒童癌症的研究非常有限,一方面是由於樣本來源較少,另一方面是缺乏政府和社會公益基金的資助。

「癌症登月計劃」把兒童癌症納入主攻方向之一,使得更多政府以及社會資助進入兒童癌症研究領域。計劃旨在分析兒童癌症基因組,免疫組,代謝組等方面信息,進行針對性的藥物篩選。

四、高靈敏度癌症早期檢測

世衛組織提倡癌症「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但是由於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病人發現時已是晚期,給病人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

目前,對於多種癌症,我們有很多早期篩查手段,如腫瘤早期生物標誌物等,但是仍存在很高的假陰性率,對於普通健康人群癌症早期篩查效果有限。「癌症登月計劃」旨在研發高靈敏度癌症早期篩查手段,高靈敏度篩查早期癌症,很大程度減輕患者個人以及社會醫療負擔。

五、癌細胞和腫瘤微環境細胞的單細胞基因組分析

每一種癌症產生的基因突變不一樣,就算是同一個患者身上的癌症細胞,也是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分析出癌症細胞以及所處微環境之間的差異,對於研究癌症的異質性以及侵襲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近些年,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其高解析度的特點,使得分析癌症細胞個體之間的差異成為現實。「癌症登月計劃」應用最新的單細胞轉錄組技術,使人類對於癌症細胞的異質性有更多的了解。

六、加強數據共享

癌症的類型很多,而且一個癌症病人機體內可能存在多種多部位的腫瘤,一個團隊的科研能力是有限的,大數據時代,數據共享的概念很重要。

「癌症登月計劃」通過構建一個癌症研究的共享平臺,整合世界範圍內的癌症研究,打破信息壁壘,加速癌症研究。
癌症登月計劃致力於攻克12種癌症:白血病、肺癌、黑色素瘤、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B細胞淋巴瘤、結直腸癌、胰腺癌、膠質母細胞瘤、HPV相關癌症和高風險多發新骨髓瘤。

以上12種癌症,要不是過去幾十年沒有任何突破性的研究進展,要不就是癌症生存率非常低,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

癌症登月計劃從抗癌的各個方面出發,大到抗癌治療技術方法的突破,如免疫療法及組合治療、癌症疫苗、癌症的早期篩查,小到抗癌的護理、倡導加強數據共享等等,從癌症的發生到終極治療整個預防治療流程都做了周密考慮。

近些年來,被醫學界看好的精準醫學也在癌症登月計劃中體現地淋漓盡致,依據癌症患者機體內的生物信息以及臨床體徵,給患者提供量身定製的臨床治療方案,可以說精準醫學是癌症登月計劃最核心的醫學理論基礎。

人類與癌症鬥爭歷時久遠,儘管醫學發展到今天,我們依舊對很多癌症束手無策,現代社會依舊瀰漫著對癌症的焦慮和恐懼。鑑於拜登的經歷以及他給向世人展示的抗癌決心,當選總統後很大可能會彌補當年的遺憾——重啟「癌症登月計劃」。

如果「癌症登月計劃」能夠在拜登任上得到很好地落地執行,那麼不僅對美國的癌症患者利好,更會是全人類的福音。

來源:健康界

特約作者:Jobe

投稿 請添加微信:lubinxun2727

一經採用  即奉酬勞 50-5000 元小健說: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推送,可以進入公眾號,查看以往的文章列表;如果有一天沒有收到我們的推送,那可能因為微信改變了推薦方式,不是我們沒有更新喲;你可以在搜索框搜索「健康界」,進入公眾號,閱讀往期文章。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歡迎點個「贊」或者看完點個「收藏」

你的鼓勵是我們堅持每天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
    這個登月,肯定不是指登上月球就能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指的是,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癌症的治療亦如此。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癌症|...
    今年的美國大選可能是史上最跌宕起伏,雖然這個瓜還沒有完全落地,但拜登基本上已經勝券在握了。 仔細翻看拜登的經歷,會發現他對於癌症治療異常的執著,這份執著的背後深藏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膠質母細胞瘤放療的兩年存活率是10.4%,放療+Temozolomide化療的兩年存活率是26.5%。 因為昂貴的治療費用,拜登曾想把房子賣掉給兒子看病。當時的總統歐巴馬借錢給他,才得以渡過難關。 美國副總統都因為兒子癌症賣房治療,何況普通家庭?
  • 拜登力推的「癌症登月計劃」會實現嗎,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嗎?
    原創 編輯部 Tiger 常笑健康今年的美國大選可能是史上最跌宕起伏,雖然這個瓜還沒有完全落地,但拜登基本上已經勝券在握了。仔細翻看拜登的經歷,會發現他對於癌症治療異常的執著,這份執著的背後深藏著撕心裂肺般的痛楚。
  • 拜登宣誓當選將攻克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是否會成功?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膠質母細胞瘤放療的兩年存活率是10.4%,放療+Temozolomide化療的兩年存活率是26.5%。因為昂貴的治療費用,拜登曾想把房子賣掉給兒子看病。當時的總統歐巴馬借錢給他,才得以度過難關。美國副總統都因為兒子癌症賣房治療,何況普通家庭?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生命科學將迎來大發展!
    該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計劃10年取得的進步成果。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相比川普,拜登對於科研的態度要積極得多。最期待拜登上臺的,恐怕要算癌症領域的研究者了:拜登當選總統後,生命科學會迎來大發展!
  • 森林大火燒到拜登了?沒上任就叫囂制裁,巴西:我想用核武器自保
    這次可不一樣,這次美國有些讓人"費解"表態卻來自於美國的"準總統"拜登先生。亞馬遜大火「點著了」拜登此時此刻,巴西著名的亞馬遜雨林正在燃燒著大火,向巴西這種國家應對這種大型災難性事件時候能力很有限,能把附近居民撤出來就不錯了。結果呢還沒等巴西人家自己議會上開始時對現任政府口誅筆伐呢,美國那邊先"炸鍋了"。
  • 拜登還沒上任就敢對俄發難?普京落下一記重錘:最強核武對準美國
    ,俄羅斯是美國的「心腹大患」,這似乎昭示著拜登執政期間,兩國關係可能會更加惡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引爆輿論的《新戰略核武器削減條約》將在明年2月到期,而拜登與川普將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時完成權力交接,時至今日白宮與克宮尚未對續籤條件達成共識。從白宮兩任掌門人的態度看來,這份條約很大可能會無疾而終。
  • 拜登剛剛上任 香港又有人跪了?
    11月10號,香港男子凌晨發布視頻「兌現承諾」 據悉,這名香港男子名叫林作,他曾說若拜登勝出美國大選,他將會在尖沙咀廣東道上裸奔。 拜登才剛剛上任,已經有人開始跪了,悲哀!
  • 拜登新內閣,還沒上任就被掀了帳本……
    外媒報導稱,拜登提名的財長珍妮特·耶倫曾收超700萬美元演講費。據美國《紐約時報》1月1日消息,當選總統拜登提名的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在過去兩年間收取了超過700萬美元的演講費。此消息令一些活動人士感到驚愕,他們本就擔憂拜登身邊特殊利益集團的影響力。耶倫(資料圖)除耶倫以外,《紐約時報》披露,拜登提名的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也曾收取一家諮詢公司付給他的120萬美元。布林肯協助創辦這家公司,並曾為臉書、波音等大公司提供過諮詢服務。
  • 拜登上任,美國太陽能或取消關稅
    打開APP 拜登上任,美國太陽能或取消關稅 能源輿情微信公眾 發表於 2020-12-03 16:53:33 比起川普,拜登政府更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因此該行業正翹首以盼,希望在新一屆政府任期內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然而,參議院選舉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喬治亞州的兩輪選舉依舊難分勝負,這使得參議院的主導權懸而未決。因此,拜登能否順利推進其環保政策猶未可知。 但也不必過分悲觀。
  • 拜登請福奇幫他防疫 稱上任100天就能控制疫情 民眾必須戴口罩
    12月3日,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表示,他已邀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在他上任時擔任他的首席醫療顧問 拜登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說,他和福奇的對話發生在周四下午。「我要求他繼續擔任他在過去幾任總統任期內所擔任的職務,我還要求他同時擔任我的首席醫療顧問,並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團隊的一員。」 拜登補充說,他即將上任的幕僚長羅恩·克萊恩與福奇很熟,一直在與他交談。
  • 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不過,他們發冷倒並不全是因為中國的航天成就,更大的原因是,剛剛結束(或者說還沒結束)的總統選舉,出現了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好的兆頭:  在漸趨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美國似乎有「禍起蕭牆」跡象。  2018年初,他再度做出重磅決定,推出美國航天歷史上首份戰略級別的文件――《國家航天戰略》,明確提出要保持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地位。  在整個任期內,從確定登陸月球、登陸火星到組建太空軍,他出臺了4份「航天政策指令」。  力度之大,為近幾任總統所罕有。
  • 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和前任歐巴馬對航天項目漫不經心不同,他在2016年競選時就承諾,將重返月球。上任半年,他就做出了大動作:重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名存實亡的冷戰機構「國家太空委員會」,並任命副總統彭斯擔任副局長,統籌調配全國的航天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當年的預算案上,他大筆一揮,幾乎復活了歐巴馬時代砍掉或暫停的所有航天項目。
  • 他的「癌症登月計劃」會繼續嗎?
    據多家外媒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以超過當選總統的270票戰勝了現任總統川普,贏得此次大選。美國多家媒體全都在最醒目的位置發出了「BREAKING NEWS」,表示拜登獲勝。最大的左媒CNN,更是把「BIDEN WINS」打上了頭條,同時還放上了人民歡呼雀躍上街慶祝的各種新聞。
  • 死後沒有葬在地球的5個人,一個還飄在外太空,一個在月球上永眠
    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歷史上就有這5個人,他們死後不僅沒有落葉歸根,就連遺體也沒安葬在地球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蘇聯太空人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這也標誌著人類向宇宙探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當時的科技並不是很發達,技術也存在隱患,在某次的交接過程中就出現了故障,導致3名太空人葬身於太空中,據說他們至今還在茫茫的宇宙中飄著,向英雄致敬!
  • 傳拜登上任將籤行政命令推翻現行決策
    外傳拜登將在上任後,立即發布一系列行政命令,推翻川普政府現行政策。此一消息是在拜登宣布勝選的同日刊出。 美國民主黨總統當選人拜登。(圖/路透) 華盛頓郵報指出,拜登陣營傾向立即廢除針對穆斯林國家為主的移民禁令,恢復保護移民的"追夢人"(Dreamers)政策,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逆轉川普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決定。經過多名拜登團隊的顧問花費數月時間研究,如今他的競選承諾已被編輯統整成冊,作為政府早期施政管理的依據。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50歲的他抗癌兩年卻人財兩空
    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經常接診到晚期癌症的患者,對於患者來說,確診癌症已經極為不幸 沒辦法,沒有錢了,家裡畢竟還有老人和孩子,孩子還沒結婚,老賀說他等不到孩子結婚那一天了,作為父親,沒給孩子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
  • 癌症患者不治比治療後壽命還長,是什麼原因?癌症到底要不要治?
    癌症是一種對人的身體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在患上癌症之後,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就是一定要及時治療,而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患上癌症之後就會放棄治療。但大家也要注意的就是,在患上癌症之後,需要明確癌症的病情狀況,若本身就是良性的腫瘤,或者是癌症發展速度較慢,還在癌症早期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建議大家不需要那麼早採取措施進行治療。可以在生活中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同時保持隨時隨訪的習慣,對自己的病情發展有充分的了解,等到真的出現了病情嚴重的情況再進行治療會比較好。
  • 拜登正式交接總統大權,川普最終還是選擇認輸
    此前,美國總務管理局一直以結果未定,拒絕啟動過渡程序,而最終令其改變態度的便是密西根州競選委員會做出了最終裁定,宣布拜登擊敗川普。與此同時,賓夕法尼亞州的結果也基本確定。毫無疑問,這一刻美國大選連最後的懸念也失去了,川普再也沒機會翻盤。 而川普政府雖然正式通知拜登可以開始進行權力交接,但是在推特上可不是這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