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50歲的他抗癌兩年卻人財兩空

2020-11-27 騰訊網

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經常接診到晚期癌症的患者,對於患者來說,確診癌症已經極為不幸,而分期屬於晚期,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那麼,確診晚期癌症,究竟該怎麼辦?

50歲的老賀兩年前被確診為晚期肝癌,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一名B肝患者,早在16歲的時候就發現了B肝,但他並沒有重視,兩年前因為肝區疼痛到醫院檢查,一發現就是肝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

不想死。這是老賀兩年來堅持治療下去的信念,自己確診肝癌的時候才48歲,對於死亡的恐懼,讓他在兩年的時間裡,幾乎是往返於全國各大腫瘤醫院,一直想尋找更好的治療,老賀邊說邊拿出自己的病歷資料,他有兩個文件袋,全部是厚厚的,這都是每個醫院就診的資料,老賀將它們整理好,告訴醫生,這很重要,因為詳細記錄著自己治療的經過,對於醫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認真查看了老賀的資料後,發現他幾乎接受了所有治療晚期肝癌的方式,介入化療,靶向藥物治療,放療,中藥治療,免疫治療等等,形形色色的治療,也讓老賀花費不菲,他告訴醫生,兩年的時間裡,為了治病,他花了四十萬,幾乎已經傾家蕩產。

沒辦法,沒有錢了,家裡畢竟還有老人和孩子,孩子還沒結婚,老賀說他等不到孩子結婚那一天了,作為父親,沒給孩子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他覺得愧疚不已。

如今,老賀的身體每況愈下,複查顯示,他的肝癌情況很不樂觀,該做的治療都做了,現在再做下去意義也不大了,兩年的時間,老賀從抗爭到最終放棄,他平靜地說,人總歸是要死的,醫生,我別的要求沒有,現在什麼治療對我都沒用了,你能讓我不痛就行了。

老賀家人為他辦了一張腫瘤科,定期到醫院拿止痛藥物,但他再也不願意到醫院來了,兩個月後,老賀在家中去世,抗癌兩年,最終還是人財兩空。

對於晚期癌症患者,醫生往往也是無可奈何,如果早期癌症能夠手術治癒,那麼晚期癌症就意味著病入膏肓,大多數晚期癌症,無論怎樣治療,最終可能都會面臨人財兩空。

來自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92.9萬例,死亡估計約233.8萬人;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

電影《我是藥神》裡,有這麼一句話,我得了這個病,幾萬塊錢一瓶的進口藥把房子吃沒了,把家人拖垮了,可是我真的不想死……

確診了晚期癌症,有的人說要放棄治療,有的人說要繼續治療,但是面對死亡,放棄一切治療需要極大的勇氣,作為腫瘤科醫生,看了太多的生死離別,無可奈何,也更知道生命的可貴。

相關焦點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45歲的他抗癌一年卻拒絕搶救
    但現實常常事與願違,正如45歲的楊哥。 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我在一年前接診了楊哥,因為咳嗽,痰中帶血入院,檢查提示他所罹患的是右肺癌,更糟糕的是,隨後的檢查提示,癌細胞已經發生了肝臟轉移和骨轉移。
  • 58歲肝癌晚期,他選擇放棄治療,背後原因讓人無奈
    網上也有很多治不好的例子,我不想治了,把錢省下來,別讓你們娘倆人財兩空。」 上周,58歲的老劉確診肝癌晚期,考慮到自己的家庭條件,老劉打算放棄治療。 雖然家人都表示支持老劉治療,妻子吳阿姨說:「錢沒了可以再掙,人沒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大寶才剛上初中,以後日子長著嘞,你別想不開。」
  • 確診癌症晚期,繼續化療還是放棄一切治療?腫瘤專家揭開化療真相
    癌症治療的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如果癌症在很早的時候就能被發現,那麼治療後五年以上的生存率,幾乎可以達到100%,但遺憾的是,很多癌症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晚期。
  •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治?說的很直白,可能略難受
    與癌症晚期家庭來說,他們要面臨一個難抉擇的分岔路:治療還是放棄! 其實在醫生看來,有的癌症即便是進入晚期後,仍然存在治癒的可能,不能一概而論晚期治療或不知。就拿我國高發的腸胃癌、肺癌來說,都是晚期治癒率較低的癌症,特別是鱗癌以及小細胞肺癌,生存期基本都在1年左右,治癒率幾乎等於0!
  •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做手術?想明白3件事,答案自然有
    有一些兒童惡性的腫瘤晚期還有可能會治癒,例如一些兒童神經母細胞瘤。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經過針對性化療治療,大概能夠到達50%到80%的治癒率而腎母細胞瘤經過化療能夠達到70%到90%的治癒率。有一些惡性的生殖細胞腫瘤也是可以治癒的,比如一些妊娠性絨毛膜細胞癌,這種癌症在晚期經過化療之後仍然存在有80%到90%的治癒率,長期生存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其實自己患上了癌症,也要去學會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自己的治癒率。
  • 癌症晚期,治療花錢又受罪,和醫生商量放棄治療,為何子女不同意?
    查出來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並不是患者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也根本不存在患者與醫生約定好,不治療,想舒服的走這回事。 吳爺爺,95歲了,因為癌症晚期,全身很多慢性疾病,畢竟年齡不饒人;在醫院常年住院,
  • 癌症晚期,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回家?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點擊查看 癌症是常見病多發病,民眾普遍談癌色變,而癌症之所以可怕,最主要在於:很多人的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癌症晚期,在很多人的心裡就等同於是「不治之症」。癌症晚期,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回家?放棄於心不忍,堅持治療卻很可能人財兩空。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B站「肺癌晚期」up主賣慘翻車,治療癌症到底需要多少錢?
    點擊查看 最近,B站上一位抗癌賣慘up主「虎子的後半生」翻車了,他因視頻《36歲患肺癌崩潰,山窮水盡,母親照顧百病纏身的父親突然又中風》走紅。
  • 5歲兒子癌症晚期,年輕父親要幫他實現50個願望
    在上海的一家大型三甲醫院,醫生的一句「還是放棄吧」擊潰了這名退伍軍人的心弦。「在那邊我們經過了十天檢查,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4期高危,也就是晚期了。」牟聰說,醫生讓放棄,但他和愛人還是態度堅決,得堅持。多番打聽後,2019年6月29日,一家三口來到了山東省腫瘤醫院。
  • 癌到了晚期如何「與癌共存」?建議做好3件事,別放棄
    由於多數癌症早期症狀隱匿,導致多數病人首次確診時,癌症分期已是晚期,這無疑是一大打擊。但即使到了癌症晚期,病人們更應懂得如何「與癌共存」,爭取壽命的延續。癌症晚期患者如何做到「與癌共存」?一、科學的治療癌症晚期並不等於「死刑」,仍有方法可治。如今醫療技術高速發展,癌症治療方法不再向以前一樣,只能手術、放化療,目前生物靶向治療、微創治療等均可用於癌症晚期的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長病患的壽命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 你不要害了親人,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該死,癌症晚期到底治不治?
    看著老父親生不如死的樣子,女兒瀟瀟追悔莫及:「早知這樣,還不如讓他好好在家裡休養,白挨這手術刀了。」 老人晚期癌症還有必要大費周章治療嗎? 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來說,癌症是不能根治的,早期確診的癌症只是相對而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機率,而晚期的癌症,存活率則更低。
  • 闢謠:明明知道癌症治不好,為什麼醫院還要治呢?
    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攻克了傷寒、瘧疾、結核病,但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又成為限制人類壽命的兩大主因,尤其是很多惡性腫瘤,花費高、治癒率低,甚至有時要面臨人財兩空的局面……在與癌細胞的長期鬥爭中,大家都發現:早期癌症可以治癒,不可怕!糾結的是晚期癌症缺乏根治手段。
  • 12歲孫子抗血癌兩年,別人勸放棄,但我們再苦再難也要堅持
    12歲孫子抗血癌兩年,別人勸放棄,但我們再苦再難也要堅持 2020-12-01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肺癌多處轉移 抗癌十三年決不放棄!兩位「抗癌英雄」 用自己的故事...
    本報記者採訪了兩名與癌症鬥爭10年以上的患者,或許他們的抗癌經歷,對於奮戰在抗癌路上的人有所啟迪。曾被判定只有10個月生存期 堅持科學治療如今已經撐過13年今年63歲的王林(化名)已經與肺癌抗爭13年了。
  • 晚期肺癌可以活10年嗎?見證了一位高齡老人的抗癌奇蹟,看他是如何...
    今天分享的故事帶我們見證了一位高齡老人的抗癌奇蹟,也許是他的用藥嘗試加快了科學研究的進程,鋪墊了肺癌患者的新希望。Wakelee教授在權威學術雜誌上公開發表了一個75歲老人抗癌10年的案例,截止案例發表時,老人已經85歲了,依然能生活自理。 這位老人在75歲時,因咳嗽檢查出左上肺有3.6*2.7釐米的腫塊,左下肺有一個2.6釐米的結節。穿刺後取得組織,病理結果為IV期肺腺癌。75歲的老人抗拒化療,在沒有做基因檢測的情況下盲試了靶向藥厄洛替尼。
  • 拜登還沒上任就飄了,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
    你可能覺得標題很傻白甜,因為你已經了解「癌症登月計劃」。 對多數不了解的人來說,第一次聽到「癌症登月計劃」後的反應往往是「難道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嗎?」實際上,人類要攻克癌症難關,比登月還難!這其中,不僅包括其宣稱的就任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的新冠疫情,還將包括科學界所期待的「癌症登月計劃」。對此,很多人就有疑惑了:拜登贏得了大選就這麼囂張嗎,要讓人類到月球上治療癌症?還是說,通過火箭承載將癌症放逐到月球,從此遠離人類?這些痴人說夢、無釐頭的疑惑,當然不是「癌症登月計劃」。
  • 海報深度丨5歲兒子癌症晚期,年輕父親要幫他實現50個願望
    那是在2019年,當時3歲4個月的小牟熠反覆發燒,最終在3歲半時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這是一種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的疾病。統計數據顯示,神經母細胞瘤約佔6-10%的兒童腫瘤,15%的兒童腫瘤死亡率。  從此,牟聰和愛人踏上了求醫問診之路。  在上海的一家大型三甲醫院,醫生的一句「還是放棄吧」擊潰了這名退伍軍人的心弦。
  • 沒錢治療癌症,怎麼辦?還有四條路要走,請抓住機會
    「醫生,你開最好的藥給他,救救他,錢的方面不用考慮,他養大我不易,還沒有享過福呢!」醫院的住院部的病房裡,老趙看著病床上骨瘦如柴、昏睡著的父親,低聲地與醫生商量著。「哎,這樣子,那就試下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目前治療肺癌晚期還是有不錯的效果。」醫生於心不忍。
  • 兩個癌症晚期病人,用偏方的加重了,化療的好轉了
    最近有兩個關於抗癌治療病例的報導,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討論。 病例一:來自農村的49歲的患者,被確診為肝癌肺轉移晚期。病人本身患有慢性B肝,如果平時關注身體健康,固定體檢,也許可以早一日發現癌症,確診癌症時,病人的腫瘤已經超過九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