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治療癌症,怎麼辦?還有四條路要走,請抓住機會

2020-12-05 選調生

「醫生,你開最好的藥給他,救救他,錢的方面不用考慮,他養大我不易,還沒有享過福呢!」醫院的住院部的病房裡,老趙看著病床上骨瘦如柴、昏睡著的父親,低聲地與醫生商量著。

「哎,這樣子,那就試下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目前治療肺癌晚期還是有不錯的效果。」醫生於心不忍。

但老趙的父親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後,情況不僅沒有緩解,還被告知時日所剩無幾,老趙這時候極其後悔聽從醫生的建議,開始質疑醫生的醫術。

「你不是說免疫效果不錯的嗎?為什麼現在我爸都快不行了,明知治療無用,為何還要建議我用藥,導致他那麼痛苦,你就是想賺錢的吧!」診室裡,老趙憤怒地斥責著。

在醫院的腫瘤科裡,常見有幾種現象:

一種是絕大部分癌症患者因為不舍親人離去,苦苦哀求醫生一定要救,即使醫生告知治療已無意義,還不理解的質疑醫生醫術不行;

而另一種患者家屬,是覺得醫生明知無希望還是建議家屬治療,最後人財兩空,從而質疑醫生把患者當「唐僧肉」

還有些患者質疑醫生故意做那麼多不必要的檢查以及昂貴藥物等種種現象,這些都反映出了現在社會醫患關係緊張的問題。

一、醫患關係有多緊張?47起殺醫事件,50位醫護殞命!

近年來,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01-2018年底,共發生47起暴力殺醫案,有50位醫護人員因此殞命。在這些案件中,大部分行兇者是患者本人或者患者的家屬,起因基本是醫患糾紛。

為何醫患關係會如此緊張呢?

根據調查,23.39%的網友認為是醫療資源缺乏20.93%的網友認為是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高,還有18.33%的網友認為原因是醫護人員態度差

有兩成的人認為和患者家屬有關,包括15.96%網友認為是患者家屬缺乏醫學知識,對醫護人員有誤解,8.42%網友認為是患者家屬有不合理訴求

還有9.03%的人認為問題是職業醫鬧火上澆油。

這些調查數據顯示出網友對於醫患關係緊張原因的判斷呈現多元化。

二、從患者角度,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於醫患關係的緊張,作為患者的一方,也需要作出一些努力去改變現狀。

多理解醫生工作的不易很多人覺得醫生態度不好,面無表情。這背後原因是醫生工作量繁重,面對超出負荷的就診患者,其甚至連洗手間的時間都騰不出來。在繁重的工作量和超長的工作時間之下,有些身心疲累的醫生,難以維持微笑。

這個時候,患者要理解醫生並非聖賢,也有普通人的疲憊不堪。至於患者埋怨排隊時間長就診時間短,那是因為時間有限,需要顧及更多就診患者,因此沒有辦法與患者細心暢聊,只能言簡意賅。因此作為患者,除了自身立場,也要多理解醫生的工作不易。

信任醫生的專業水平有些患者因為治療效果不明顯或檢查的項目多,從而質疑醫生的專業水平,這顯然對醫生來說是不尊重的。

雖然醫生的水平有差異,但不管怎樣,總比一個普通人更加懂醫學知識。況且培養一個醫生要20多年,並不能因為某次治療效果不明顯而否定一個醫生。因此,作為患者,要相信醫生的醫術;如果真的療效不佳,可以更換醫院以及醫生。

患者理性與醫生共同解決分歧患者在和醫生出現對治療手段的分歧的時候,可以多到幾家醫院就診,選擇一個自己信任的醫生,或者是進行多家醫院的會診,出現分歧的時候應當理性的解決。

而且要明白,醫生不是神,無法「起死回生」,而且現代醫學具有局限性,疾病治療存在不確定因素,患者要理性看待治療情況,積極與醫生協商處理

不知從何時開始,醫生這個職業開始被人們「嫌棄」,以至於出現醫生從「香餑餑」變成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現象。

《柳葉刀》發布的報告中顯示,中國在10年中培養了470萬的醫學生但醫生的數量只增加了75萬

據調查顯示,有超過7成的醫護人員表示重來一次不會選擇這個行業,並且不會讓自己的子女選擇當醫生。這些現象和數據,值得我們深思並改進。

三、確診癌症,無錢就醫,該如何自救?

對於絕大部分家庭而言,一旦家人患上癌症猶如「晴天霹靂」,不僅癌症的惡性程度讓人心驚膽戰,而且高昂的醫療費用足以壓垮一個家庭。那麼沒錢治病就得等死嗎?當然不是,可以考慮4個的途徑。

醫保:目前有不少癌症的治療和抗癌藥物納入了醫保的範圍,最新的PD-1藥物也在醫保報銷的範圍,惡性腫瘤患者可以諮詢一下醫保局,看有哪些治療費用可以用醫保報銷。

眾籌:相信不少人在朋友圈中看過患病的眾籌消息,如果醫保無法解決困境,可以嘗試眾籌。如果可以引起愛心人士和媒體的注意,很有可能可以籌到一筆救命錢,也算是無路可走之下的選擇。

公益性組織:現今有不少專門針對癌症患者的慈善、公益性組織,不僅會想辦法給貧困的癌症患者減輕經濟上的壓力。還會和病友們一起交流,相互打氣,鼓勵患者積極面對,讓更多的患者一起重獲新生。

參加臨床試驗:最走投無路的辦法,就是臨床試驗,只要是新藥或者新療法,包括已經在國外上市的新藥新療法,在我國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選擇臨床試驗的患者可以接受到新藥或新療法,就算是標準療法組,也能接受到現在的療法,除了一些住院費和路費外,其他的基本上是免費的

不過,作為新藥和新療法,存在一定的風險,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現實中,雖然是可能是存在一些醫德不佳的醫生,但絕大部分的醫生是為患者盡心盡力,因此患者在就醫治療的過程中也要多理解醫生,理性的對待一切,換位思路,才能讓醫患關係更加和諧。#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癌症防治手冊#

參考資料:[1]《兩會調查:網友對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判斷呈現多元化》.人民網.2016-02-25.[2]《甘肅42歲女醫生被患者殺害!傷害一位醫生,等於幾萬人受傷》.健康時報.2019-10-25.[3]《在中國,治療癌症到底要花多少錢?醫學內刊》.2020-1-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作者/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癌細胞擴散前,會給癌友3個機會,抓住機會,或能阻止癌症回頭
    癌症患者的癌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對很多的患者來說,這個過程是艱辛的。癌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癌症的轉移,當癌症出現轉移的時候,通常會給患者3個機會,抓住機會,或能阻止癌症的發生。癌症的轉移主要分為兩大塊,首先就是局部的轉移,然後就是全身轉移,有3種現象,仔細觀察。
  • 中國細胞治療領域藍海乍現 距全球領先還有哪些路要走
    繼抗癌靶向藥之後,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我國也將會對癌症細胞治療推出相應的便利政策。雖然這只是趨勢,但相信這一天到來之後,對我國相關企業又將是一次巨大的震動。近年來,細胞治療研發如火如荼,據新藥研發監測資料庫(CPM)顯示,截止目前,我國幹細胞治療研究項目佔全球約10%,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研究佔全球約1/3,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 局部晚期癌症還有救嗎?局部晚期並不等於癌症晚期,還有機會救治
    老李因為大便帶血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是局部晚期直腸癌,老李聽後被嚇到了,局部晚期是不是就是癌症晚期?還能治療嗎?其實,局部晚期,並不等於晚期癌症,癌症的分期有很多種方法,經常讓很多患者和家屬頭痛,搞不明白,今天曾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
    中國能否成為超級大國,中國離超級大國還有多少路要走?首先,什麼是超級大國呢,超級大國是指極端強大的國家,其特點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別的國家。目前的英國僅剩下24.4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即便是這樣蘇格蘭還時不時地要脫離英國。在鼎盛時期的英國,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在七大洲和四大洋都有英國統治的區域,總面積高達3400萬平方公裡。
  • 有人說晚期癌症幾乎治不好,可為啥還有那麼多人要去治療?
    其實部分癌症即便晚期也仍有治癒的機會,比如某些類型的淋巴瘤,白血病,某些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等,通過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有一定的治癒率,而且治好的病人也不少見。當然,多數確實治不好,那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去嘗試化療、放療?
  • 有了免疫治療,我們離「攻克癌症」還有多遠?
    今年 4 月 15 - 21 日是第 26 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為「癌症防治共同行動」。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中寫道「規範化治療是長期臨床治療工作的科學總結,根據癌症種類和疾病分期來決定綜合治療方案,是治癒癌症的基本保障」。
  • 癌症治療中的量子糾結:放棄 還是不放棄?
    電影《藏龍臥虎》,有這樣一句話:很多時候我們都應該懂得捨棄,緊握雙手,肯定是什麼也沒有,打開雙手,至少還有希望。這句話太有哲理,但是一般人都不會這麼想。比如說對癌症的治療,有的人看到癌症免疫治療很火,PD-1,PD-L1抗體效果不錯,便覺得什麼樣的癌症都可以去試一試。對他們來說,要緊緊抓在手裡,才有希望。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50歲的他抗癌兩年卻人財兩空
    ,而分期屬於晚期,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那麼,確診晚期癌症,究竟該怎麼辦? 50歲的老賀兩年前被確診為晚期肝癌,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一名B肝患者,早在16歲的時候就發現了B肝,但他並沒有重視,兩年前因為肝區疼痛到醫院檢查,一發現就是肝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 不想死。
  • 每7分鐘就有人得癌症,腫瘤治療市場這三條賽道蘊含多少機會|創業藥...
    目前,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已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每年約1800萬新增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這意味著,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也就是說,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
  • 偏方能治療癌症?真的有效?
    前兩天我們小編就看到了一條新聞:有一些癌症晚期患者在吃一種給狗驅蟲的藥,用來治療癌症。   看完這篇報導後,覺得很荒謬,為什麼他們會相信這種不靠譜的方式呢?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 第一,病急亂投醫。
  • 赴美治癌病人自述:我為什麼決定不在國內治療癌症
    騰訊《稜鏡》近日訪談多位赴美治療癌症的病人及其親人,以及醫院方面、跨境醫療的中介機構、醫療產業專家等,推出《赴美治療癌症人群調查》系列報導,此為第二篇。第一篇報導請點擊《赴美治癌人群調查:一線城市至少兩套房產、百萬支出打底》他們攜帶前半生辛苦賺來的家當遠赴重洋,來到一個語言不通的陌生之地,不過是想給自己或至親續命。
  • 大麻醫療這條路,有多少人在走?
    大麻醫療這條路,有多少人在走?美國medicalmarijuanainc網站,上面記錄了115種大麻可緩解或治療的疾病,均是各國醫療大麻實驗成果或正在展開的實驗。● 英國GW製藥公司承認大麻素可殺死癌細胞,用於治療多種腦瘤。
  • 癌症轉移是否就無法治療了,還有治好的可能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那麼問題來了,癌症轉移是否意味著患者已經沒救了,需要放棄治療呢?錯! 所謂廣泛轉移,就是患者全身多個器官都出現了轉移,比如肝臟、肺、大網膜、盆腔等器官都是腫瘤,患者出現了其他併發症,包括感染、胸水、腹水等,基本就已經失去了根治的機會。 即便是能手術切除病灶,但考慮到患者的身體情況,也已經不再適合手術治療了。
  • 癌症治療內幕:醫院如何榨取高額費用
    核心提示:許多癌症病人其實早早死於過度醫療!能夠真正得到合理治療的是很幸運的,因為癌症治療很花錢,醫院由此獲得很客觀的收入。但是癌症只能在醫院治療,求生心切的病人只能一切聽醫生的,醫院叫怎樣就怎樣,儘量配合醫生的一切治療手段。眼巴巴的患者家屬也在此時不再計較花多少錢,在生命面前,就算傾家蕩產,債臺高築也在所不辭!
  • 這款失敗的鎮痛藥卻給癌症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近日,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的一項研究表明,疼痛調節因子BH4可以調控T細胞的活動水平,為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治療產生深遠影響。有趣的是,研究團隊歷時多年發現的這條「免疫溫控器」調節通路,卻得益於一款曾經失敗的鎮痛藥。
  • 胃酸過多怎麼辦?醫生:給你指出這4條「明路」,你得願意走才行
    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怎麼辦?下面這4點小竅門,大家一定要記牢。第一、多吃鹼性食物中和胃酸如果胃酸分泌過多,就應該多吃一些鹼性食物讓酸鹼中和。比如多吃菠菜、油菜以及空心菜;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葡萄、柚子、橘子、檸檬等,酸性食物一定要少吃、如豆制類食物,還有花生、醋及油脂食物等。第二、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胃酸過多避免吃辛辣食物,這些食物都會刺激腸胃功能,太甜的食物也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
  • 教育隨筆 面對洪水來臨時——抓住機會自救
    當時是下午第二節課,四年級一班教室裡一位女教師正在上語文課。看到外邊雨很大,就讓學生早點回家。然而學生背著書包剛出門,女教師突然發現操場湧進大股水流。女教師心頭一顫,已經知道將要發生什麼,可是她卻鎮定地對孩子們說:快回來,老師有事情安排。因為她知道學校處於全鎮的低洼處,校門正對著河岸,孩子們無路可逃。學生們似乎明白了一點兒什麼,紛紛跑回教室。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選好醫院要走的路
    「選好自己要走的路,是醫院首要考慮的問題。」
  • 還有機會嗎?70%癌症患者需要接受這個治療
    現在全面認識一下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治療手段。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通過放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來殺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手段。手術、放療、藥物治療,是惡性腫瘤的三大核心治療手段。約7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其整個多學科綜合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接受放療。
  • 確診癌症晚期,繼續化療還是放棄一切治療?腫瘤專家揭開化療真相
    癌症治療的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如果癌症在很早的時候就能被發現,那麼治療後五年以上的生存率,幾乎可以達到100%,但遺憾的是,很多癌症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