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開最好的藥給他,救救他,錢的方面不用考慮,他養大我不易,還沒有享過福呢!」醫院的住院部的病房裡,老趙看著病床上骨瘦如柴、昏睡著的父親,低聲地與醫生商量著。
「哎,這樣子,那就試下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目前治療肺癌晚期還是有不錯的效果。」醫生於心不忍。
但老趙的父親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後,情況不僅沒有緩解,還被告知時日所剩無幾,老趙這時候極其後悔聽從醫生的建議,開始質疑醫生的醫術。
「你不是說免疫效果不錯的嗎?為什麼現在我爸都快不行了,明知治療無用,為何還要建議我用藥,導致他那麼痛苦,你就是想賺錢的吧!」診室裡,老趙憤怒地斥責著。
在醫院的腫瘤科裡,常見有幾種現象:
一種是絕大部分癌症患者因為不舍親人離去,苦苦哀求醫生一定要救,即使醫生告知治療已無意義,還不理解的質疑醫生醫術不行;
而另一種患者家屬,是覺得醫生明知無希望還是建議家屬治療,最後人財兩空,從而質疑醫生把患者當「唐僧肉」。
還有些患者質疑醫生故意做那麼多不必要的檢查以及昂貴藥物等種種現象,這些都反映出了現在社會醫患關係緊張的問題。
一、醫患關係有多緊張?47起殺醫事件,50位醫護殞命!
近年來,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01-2018年底,共發生47起暴力殺醫案,有50位醫護人員因此殞命。在這些案件中,大部分行兇者是患者本人或者患者的家屬,起因基本是醫患糾紛。
為何醫患關係會如此緊張呢?
根據調查,23.39%的網友認為是醫療資源缺乏,20.93%的網友認為是醫護人員專業水平不高,還有18.33%的網友認為原因是醫護人員態度差。
有兩成的人認為和患者家屬有關,包括15.96%網友認為是患者家屬缺乏醫學知識,對醫護人員有誤解,8.42%網友認為是患者家屬有不合理訴求。
還有9.03%的人認為問題是職業醫鬧火上澆油。
這些調查數據顯示出網友對於醫患關係緊張原因的判斷呈現多元化。
二、從患者角度,我們應該怎麼做?
對於醫患關係的緊張,作為患者的一方,也需要作出一些努力去改變現狀。
多理解醫生工作的不易很多人覺得醫生態度不好,面無表情。這背後原因是醫生工作量繁重,面對超出負荷的就診患者,其甚至連洗手間的時間都騰不出來。在繁重的工作量和超長的工作時間之下,有些身心疲累的醫生,難以維持微笑。
這個時候,患者要理解醫生並非聖賢,也有普通人的疲憊不堪。至於患者埋怨排隊時間長就診時間短,那是因為時間有限,需要顧及更多就診患者,因此沒有辦法與患者細心暢聊,只能言簡意賅。因此作為患者,除了自身立場,也要多理解醫生的工作不易。
信任醫生的專業水平有些患者因為治療效果不明顯或檢查的項目多,從而質疑醫生的專業水平,這顯然對醫生來說是不尊重的。
雖然醫生的水平有差異,但不管怎樣,總比一個普通人更加懂醫學知識。況且培養一個醫生要20多年,並不能因為某次治療效果不明顯而否定一個醫生。因此,作為患者,要相信醫生的醫術;如果真的療效不佳,可以更換醫院以及醫生。
患者理性與醫生共同解決分歧患者在和醫生出現對治療手段的分歧的時候,可以多到幾家醫院就診,選擇一個自己信任的醫生,或者是進行多家醫院的會診,出現分歧的時候應當理性的解決。
而且要明白,醫生不是神,無法「起死回生」,而且現代醫學具有局限性,疾病治療存在不確定因素,患者要理性看待治療情況,積極與醫生協商處理。
不知從何時開始,醫生這個職業開始被人們「嫌棄」,以至於出現醫生從「香餑餑」變成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現象。
《柳葉刀》發布的報告中顯示,中國在10年中培養了470萬的醫學生,但醫生的數量只增加了75萬。
據調查顯示,有超過7成的醫護人員表示重來一次不會選擇這個行業,並且不會讓自己的子女選擇當醫生。這些現象和數據,值得我們深思並改進。
三、確診癌症,無錢就醫,該如何自救?
對於絕大部分家庭而言,一旦家人患上癌症猶如「晴天霹靂」,不僅癌症的惡性程度讓人心驚膽戰,而且高昂的醫療費用足以壓垮一個家庭。那麼沒錢治病就得等死嗎?當然不是,可以考慮4個的途徑。
醫保:目前有不少癌症的治療和抗癌藥物納入了醫保的範圍,最新的PD-1藥物也在醫保報銷的範圍,惡性腫瘤患者可以諮詢一下醫保局,看有哪些治療費用可以用醫保報銷。
眾籌:相信不少人在朋友圈中看過患病的眾籌消息,如果醫保無法解決困境,可以嘗試眾籌。如果可以引起愛心人士和媒體的注意,很有可能可以籌到一筆救命錢,也算是無路可走之下的選擇。
公益性組織:現今有不少專門針對癌症患者的慈善、公益性組織,不僅會想辦法給貧困的癌症患者減輕經濟上的壓力。還會和病友們一起交流,相互打氣,鼓勵患者積極面對,讓更多的患者一起重獲新生。
參加臨床試驗:最走投無路的辦法,就是臨床試驗,只要是新藥或者新療法,包括已經在國外上市的新藥新療法,在我國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選擇臨床試驗的患者可以接受到新藥或新療法,就算是標準療法組,也能接受到現在的療法,除了一些住院費和路費外,其他的基本上是免費的。
不過,作為新藥和新療法,存在一定的風險,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現實中,雖然是可能是存在一些醫德不佳的醫生,但絕大部分的醫生是為患者盡心盡力,因此患者在就醫治療的過程中也要多理解醫生,理性的對待一切,換位思路,才能讓醫患關係更加和諧。#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癌症防治手冊#
參考資料:[1]《兩會調查:網友對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判斷呈現多元化》.人民網.2016-02-25.[2]《甘肅42歲女醫生被患者殺害!傷害一位醫生,等於幾萬人受傷》.健康時報.2019-10-25.[3]《在中國,治療癌症到底要花多少錢?醫學內刊》.2020-1-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作者/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