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2020-11-30 前瞻網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10臺巨型發動機的震耳轟鳴中,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未來十幾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完成全人類44年未曾嘗試的壯舉——在月球上挖土,並且帶回來。

這一成就除了讓不遠處觀景臺上的人群歡呼雀躍之外,恐怕還會讓大洋彼岸的一部分美國人感到陣陣地發冷。

不過,他們發冷倒並不全是因為中國的航天成就,更大的原因是,剛剛結束(或者說還沒結束)的總統選舉,出現了一個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好的兆頭:

在漸趨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美國似乎有「禍起蕭牆」跡象。

野心勃勃川普

眾所周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對太空競賽非常熱衷。

和前任歐巴馬對航天項目漫不經心不同,他在2016年競選時就承諾,將重返月球。

上任半年,他就做出了大動作:重組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名存實亡的冷戰機構「國家太空委員會」,並任命副總統彭斯擔任副局長,統籌調配全國的航天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當年的預算案上,他大筆一揮,幾乎復活了歐巴馬時代砍掉或暫停的所有航天項目。

2018年初,他再度做出重磅決定,推出美國航天歷史上首份戰略級別的文件——《國家航天戰略》,明確提出要保持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地位。

在整個任期內,從確定登陸月球、登陸火星到組建太空軍,他出臺了4份「航天政策指令」。

力度之大,為近幾任總統所罕有。

川普對太空的關注,對中國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他的目標不是探索與發現,而是競爭和搶奪。

他的《國家航天戰略》從始至終透露著「美國優先」的理念,主要項目中「抗毀性」「防禦」「重建」「威懾手段」「作戰」等字眼明確體現了其對抗性。

他的「1號航天政策指令」在宣布重新登月和登陸火星的同時,也終止了歐巴馬的「載人登陸小行星」計劃。

這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其他人,他對探索新東西不感興趣,他的目標就是要搶在對手之前在月球或火星建基地,然後殖民和搶資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還公然違背全球科學合作的原則,多次幹涉中國航天科學家參加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會議。

川普的以上種種手筆加在一起,就成了2019年發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新時代的「阿波羅」?

阿爾忒彌斯是古代希臘神話中的月神,正好和冷戰時「阿波羅計劃」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相對應。

以「阿爾忒彌斯」為名,無疑也顯露出了美國人重現冷戰榮光的野心。

「阿爾忒彌斯計劃」包括3個階段:

第1階段(Artemis 1):原計劃於2020年下半年,由SLS重型火箭送「獵戶座」飛船不載人繞月飛行3周後返回;

第2階段(Artemis 2):在2023年完成載人飛行試驗,並完成「深空之門」月球軌道空間站的組建;

第3階段(Artemis 3):在2024年,將一男一女2名太空人送月球。

更長期階段,美國將在2028年之前建立月球基地,作為下一步登陸火星的起點。

在硬體設備上,「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核心包括4塊,分別是「獵戶座」飛船、SLS火箭、「深空之門」空間站和月面著陸系統。

「獵戶座」飛船直徑5米,重量33.5噸,由2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乘員艙和空客製造的服務艙,可以攜帶4-6名太空人。

飛船採用可回收設計,其尾部配備燒蝕隔熱層,可以最多修復使用10次。飛船上配備的氣囊和降落傘,使其在陸上和海上皆可降落回收。

今年9月,NASA發布消息稱,「獵戶座」太空飛行器已經通過了最後一個關鍵的正式測試,可以進行第1階段測試。

SLS(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火箭是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運載火箭,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史上最強火箭。

這款火箭採用兩級半架構,芯級採用4臺從太空梭上拿下了、堪稱無敵的RS-25氫氧發動機,真空推力230噸,真空比衝452秒,完全是黑科技。

它搭配的2根固體助推器每根輸出推力1250噸,同樣的喪心病狂。

在如此強大的發動機推動下,SLS火箭最初版本低地球軌道(LEO)運力可以達到95噸,是運力排名第2的火箭——重型獵鷹(63.8噸)的1.5倍。

而在未來,SLS Block2的貨運版本LEO運力將達到130噸,超過傳奇火箭土星五號,最終甚至有可能達到165噸。

「深空之門」空間站也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看點之一,也是影響航天員登陸月球表面的關鍵。

它起到過去「阿波羅計劃」中軌道艙的作用,停留在月球軌道上和「獵戶座」飛船對接。不同的是,作為空間站,它比軌道艙大得多,也複雜得多。

「深空之門」自重50噸,內部增壓空間125立方米,裡面可以部署大量科研器材,也可以存放物資。因此,航天員可以長期「住」在裡面,它最多支持4位航天員進行30-90天的中期駐留。

為了探訪月球表面,「深空之門」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將乘坐月面著陸系統到達月面。

去年,這個空間站已經完成地面測試,今年8月建材開始進廠。

除了傳統登月器上的著陸、上升兩大塊以外,「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月面著陸系統還要求具有移動能力,並且能夠進行燃料加注。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個著陸系統是可重複使用的。

中國這邊呢?

從時間上說,雖然之前有過2028年登月的傳聞,但是目前,中國航天界已經非常務實地把登月計劃排到了「本世紀30年代」。2024年的時間那真是拍馬也趕不上。

從硬體技術上看,中國同樣落後。

首先在載人飛船上,中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直徑4.5米,重20多噸,比「獵戶座」小一圈,能帶的東西就要少一點。

在火箭方面,雖然計劃中的長徵九號是LEO運力130噸、和SLS同級別的火箭,但至今沒有立項。

現行規劃中的登月火箭將是「新一代運載火箭」,也就是傳說中的921火箭,只是和SpaceX重型獵鷹同級別的存在。

至於說月球軌道空間站和月面著陸系統,中國目前將要挑戰的是比20年前的國際空間站稍小一些的地球軌道空間站,能夠登陸、離開月球的著陸器還在等嫦娥五號試驗,短期內肯定無法追趕美國。

而川普這個登月計劃的時間實際上是提前了的,從2028年提前到2024年任期內,就是為了「功成必須在我」,避免煩人的民主黨人橫生事端。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川普的任期只有短短4年。

計劃沒有變化快

從拜登宣布勝選的那一刻,上述美國人就感覺到了寒意。

按照慣例,基本上歷任新總統都會對前任的航天計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

比如歐巴馬上任就砍掉了布希政府的「星座計劃」以及後續許多項目,川普上任後又一股腦恢復了,還砍掉了歐巴馬的登陸小行星計劃。

有意思的是,「阿爾忒彌斯計劃」中不少內容實際上是繼承自「星座計劃」(比如SLS火箭),而拜登正好是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

歷史兜兜轉轉4年,又回到了原點。

更何況,和川普的態度完全不同,拜登在競選時就表現出了對太空競賽的「冷漠」,幾乎沒有談及任何和航天有關的計劃。

雖然民主黨的政綱中積極肯定了NASA的成就,並且支持「NASA讓美國人重返月球並登陸火星的工作」,但他們並沒有明確表達對前任政府2024年重返月球最後期限的支持。

相反,人們更關心黨綱中的另一段話:「民主黨人還支持加強美國宇航局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地球觀測任務,以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我們的家園。」

很多人將此視為拜登政府太空計劃轉向的信號——從太空競爭轉向為地球科學服務。

這和拜登的競選綱領不謀而合。

根據拜登公布的過渡計劃,他的新政府有4個優先事項:新冠肺炎、經濟復甦、種族平等和氣候變化。

這下子,和中國進行太空競賽,從川普政府的重中之重變成了末項計劃中的配套工作,優先級一落千丈。

另一個信號是,川普任命的現任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已經宣布將會辭職,因為他認為自己「不會是領導拜登政府下NASA的合適人選」。

而布裡登斯汀正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直接策劃人。

如果真是這樣,「阿爾忒彌斯計劃」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至少2024年的登月期限可能不得不延遲。

拜登甚至不用做太多東西,只需要沿用目前民主黨的做法就可以。

NASA在2021財年預算提案中要求提供32億美元開發月面著陸系統,結果被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砍了8成,只批了約6億美元。

NASA前局長加弗(Lori Garver)對此很悲觀,他表示:「我認識的人沒有人認為我們能在2024年前到達那裡(月球),不管誰贏了,這都是一個不可能的目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川普登月計劃被拜登拋棄?中美太空競賽或迎來關鍵轉機
    野心勃勃川普  眾所周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對太空競賽非常熱衷。  和前任歐巴馬對航天項目漫不經心不同,他在2016年競選時就承諾,將重返月球。  而川普這個登月計劃的時間實際上是提前了的,從2028年提前到2024年任期內,就是為了「功成必須在我」,避免煩人的民主黨人橫生事端。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川普的任期只有短短4年。  計劃沒有變化快  從拜登宣布勝選的那一刻,上述美國人就感覺到了寒意。
  • 川普對華政策將被摒棄!拜登釋放三大信號,中美關係或迎來轉機
    2020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此前有人調侃稱,在座的各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現在眼看2021年即將到來,在國際關係方面,中美關係是否會迎來轉機?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什麼變化?擺在中美面前的現實性難題又有哪些呢?對此,美國兩位國際政治學界大咖約瑟夫·奈和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拜登顧問敦促中美太空合作,但「堅冰」短時難以融化
    日前,據外媒報導,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報導指出,拜登的這些高級顧問認為,美中在有限空間內合作可以緩解兩國間緊張局勢,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那麼,拜登一些顧問的呼籲能推動中美太空合作嗎?
  • 「深度」美專家:太空競賽,中國資金投入超過美國!登月成關鍵
    他們已經宣稱,中美之間的太空競賽只會進一步加劇。因為美國在川普時期已經宣布要重新開啟登月計劃,而這個登月計劃於幾十年前的阿波羅登月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人現在提出的登月主要是想在月球建立長期駐紮的基地,而這種基地將成為美國控制月球資源基礎。最需要警惕的是,美國還將以這個月球基地,作為排斥其他國家(主要是中俄)的跳板。我們要以自己的發展節奏,快速紮實的推進我們自己的登月計劃。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生命科學將迎來大發展!
    該計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是,要使癌症研究的相關進展速度翻一番,在5年內取得原本計劃10年取得的進步成果。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相比川普,拜登對於科研的態度要積極得多。最期待拜登上臺的,恐怕要算癌症領域的研究者了:拜登當選總統後,生命科學會迎來大發展!
  • 美媒:中美應聯合登月!
    而美國的太空新聞網站則專門發表文章稱。美國應該放棄冷戰思維,和中方接觸,共同進行月球、火星等深空探索。文章稱當中國嫦娥四號的月球車已經月球背面工作第二年,現在嫦娥五號的樣品的回收工作正在進行中。同時有兩個智慧機器人在月球工作,這也是美國從未做過的事情。另一個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計劃於明年2月份在那裡著陸。2021年中方計劃發射空間站的第一個部件。
  • 美媒:中美應聯合登月!
    而美國的太空新聞網站則專門發表文章稱。美國應該放棄冷戰思維,和中方接觸,共同進行月球、火星等深空探索。文章稱當中國嫦娥四號的月球車已經月球背面工作第二年,現在嫦娥五號的樣品的回收工作正在進行中。同時有兩個智慧機器人在月球工作,這也是美國從未做過的事情。另一個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計劃於明年2月份在那裡著陸。2021年中方計劃發射空間站的第一個部件。
  • 美媒:中美應聯合登月
    他們可能會有載人登月的目標,但要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會實現。他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人類太空飛行,重點放在一個空間站上,而不是在通往月球。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發射太空機器人來探索太陽系。為什麼?當然不是為了任何軍國主義或經濟目標。文章稱那些具有通信、遙感和其他功能的全自動化智能太空飛行器,才是航天強國的標誌。
  •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太空競賽的新時代」文章開篇就直入主題地指出,中國或許是登月的後來者,但當載有月壤、月巖的太空艙返回地球後,這就為未來幾十年的「新一輪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文章稱,在美國政府的眼裡,太空已經變成中美「可能發生衝突的領域」。川普政府以此為藉口推動組建「太空軍」,副總統彭斯去年也曾聲稱中國在「搶佔月球戰略制高點」,「希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卓越的航天國家。」 這種對抗心理也滲透到了科學領域。文章指出,美國有一些人希望中美能由競爭轉為合作,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就已經變成了競爭中的一環。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
    根據選舉規則,拜登將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 對於科學界而言,川普下臺,拜登上臺,顯然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自然》雜誌第一時間發表文章稱,拜登贏得總統選舉,科學家們鬆了一口氣。 拜登當選總統後,生命科學會迎來大發展!
  • 「太空大戰」激化?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家電網HEA.CN 10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一則消息傳出,拜登即將做出重要決定,中美關係或迎來巨大變化
    自從拜登在大選中獲得了勝利之後,很多人都在想中美之間的關係相比之前而言會有什麼改變呢12月10日美國一家媒體報導,拜登將要做出重要決定,提名由貿易律師戴琦擔任貿易代表,很多人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表示,中美關係或許要迎來重大變化了,據悉,一直以來戴琦對中國的態度都不太友好,還曾經對中國提出過批評。
  • 川普、中美關係、疫情下撕裂的美國,拜登面臨的「三座大山」
    拜登在這屆被稱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大選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面對不肯善罷甘休的川普,已經徹底撕裂的美國民眾及輿論場,百年未有之變局中的最大變局—中美關係?78歲終攀高峰的拜登又該如何翻越這"三座大山"。北京時間11月8日上午9:40,美國時間7日晚,拜登在他的家鄉德拉瓦州發表了他的勝選演說。他說:"現在是給美國療傷的時候了","我將成為一位尋求團結而不是分裂的總統"。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毋庸置疑,中美俄堪稱世界航天俱樂部三大巨頭。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神舟系列飛船已經進行過多次載人飛行,這證明它非常穩定。就拿神舟六號來說,它是一款多功能任務型飛船。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毋庸置疑,中美俄堪稱世界航天俱樂部三大巨頭。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神舟系列飛船已經進行過多次載人飛行,這證明它非常穩定。就拿神舟六號來說,它是一款多功能任務型飛船。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川普依舊發著推特,而拜登(Joe Biden)則做出大膽承諾,稱如果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將會「治癒癌症」。 「癌症登月計劃」 沒有人知道長子的去世給拜登內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從此拜登一直奔走在呼籲癌症治療的路上。他呼籲「打破孤島,讓所有癌症鬥士團結在一起——並肩作戰,共享信息,結束癌症」。
  • 新一輪太空競賽開始,中美俄或同臺競技?俄: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
    我軍這次的太空計劃就一個任務實現三個小目標,火星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這也預示著大國之間的太空競爭大幕即將拉開。與此同時美國也一直在開發自己的雄心勃勃的阿爾忒彌斯項目,美國人現在正以懷疑和明顯不滿的眼光看待不斷發展的中俄登月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也一直在緊盯中俄在太空的動向,並且言辭比美國還激烈。英國的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英國將採取必要手段保護自己,謹防中美俄在太空帶來的「軍事威脅」,為此英國將準備大幅修改《反叛國法》。
  • 中國太空成就在美國引發一種偏執的心態,彭斯對登月計劃下死命令
    彭斯26日說,美國將在五年之內實現登月。他說,美國要展開一場21世紀的「太空競賽」,在2024年前將美國太空人再次送上月球。這比美國航天局現有登月計劃提前4年。彭斯當天在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第5次會議上說,在5年內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是「本屆政府的既定政策」。
  • 拜登宣誓當選將攻克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是否會成功?
    川普依舊發著推特,而拜登(Joe Biden)則做出大膽承諾,稱如果他在2020年當選總統,將會「治癒癌症」。和癌症死磕沒有哪個美國總統像拜登一樣,如此迫切地想要攻克癌症。2016年歐巴馬政府時期,時任副總統的拜登領導了「癌症登月計劃」特別工作小組,希望集結所有力量,最終戰勝癌症。
  • 從登月的邏輯看中美登月
    人類最早的「登月」是中國的嫦娥。嫦娥的「登月」體現的是人類對宇宙外太空星球的好奇。這是人類登月的初心,是第一層基本邏輯。人類真正開展的登月行動,始於美蘇冷戰時期。二戰以後,人類的火箭技術發展迅速。航天領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為了展示國家的科技實力,美蘇都不惜投入巨資發展航天技術,從衛星到飛船再到載人航天,太空競賽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