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熊頓因淋巴瘤不幸去世,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能被治癒嗎?

2020-12-06 騰訊網

近日,電視劇《向陽而生》正在熱播,它由已故青年漫畫家熊頓與癌症抗爭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2011年,30歲的熊頓被檢查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雖然她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但她樂觀向上的態度影響了很多人。

那麼,非霍奇金淋巴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淋巴瘤能被治癒嗎?

1.淋巴瘤到底是怎麼回事?

淋巴瘤是一種血液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由髓細胞系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淋巴系統組成。

當淋巴系統的細胞發生惡變,就有可能導致淋巴瘤。

淋巴系統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系統,我們可以將它想像為防禦系統。

如果將人體比作一個國家,國家中需要有軍隊、警察、公檢法系統,而淋巴系統就類似於人體中的公檢法系統,主要作用為維護我們人體內部穩定,抵禦外界的細菌等微生物的侵入,以及隨時清除體內有毛病的細胞。

如果淋巴系統遭到了破壞,比如發生淋巴瘤,就會沒有辦法抵禦外來攻擊,以及維持內部平衡。

臨床中,淋巴瘤可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兩大類。

其中,根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同組織來源,可分為:

根據霍奇金淋巴瘤的不同病理類型,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2.淋巴瘤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淋巴瘤是一種淋巴增殖性疾病,換句話說,淋巴瘤是淋巴系統過度增生導致的一種疾病。

它通常有兩大方面的表現:

體內淋巴結器官浸潤增生

包括胸水、腹水、皮疹,淋巴結腫大及淋巴器官的腫大等症狀。

比如腫瘤如果侵犯到心包、胸膜、或腹膜,就有可能出現心包積液、胸腔積液、還有腹水;如果出現皮膚浸潤,則會出現皮疹、皮膚結節,或者潰爛的情況。

炎症表現

淋巴瘤是最常見的發熱性腫瘤,可以出現盜汗(晚上睡覺出汗較多),體重下降、乏力等消耗症狀。

除了不同淋巴瘤的表現各異,淋巴瘤的發生部位也是非常廣泛的,甚至可以說,除了頭髮和指甲不得淋巴瘤以外,其他器官都有可能出現原發性的淋巴瘤。

3.淋巴瘤能治癒嗎?

雖然淋巴瘤是一個惡性的疾病,但有些淋巴瘤是可以治癒的。

比如惰性淋巴瘤或者低度惡性的淋巴瘤,患者經過治療之後,能夠獲得很長的生存期。

當然,這種情況下的淋巴瘤,不能稱為根治,而是屬於帶瘤生存。

就像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慢病一樣,雖然這個疾病伴隨著我們,但是我們依舊能健康生活。

還有一種侵襲度較高的淋巴瘤,它的疾病進展很快,但從另一方面講,它對化療比較敏感,越是增殖旺盛的細胞,越容易被化療所殺傷,這種疾病患者就有可能通過化療達到治癒的效果。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被淋巴瘤嚇壞,淋巴瘤不代表就沒有希望,惡性腫瘤也不代表沒有希望。

臨床中,有很多淋巴瘤患者雖然得了惡性程度較高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但跟醫生很好的進行配合和治療,依然能獲得長久的生存。

請對生命保持信心!

專業知識來源於:

醫學微視官網-韓冰《淋巴瘤》

相關焦點

  • 淋巴瘤患者能活多久?標準治療5年生存率超50%
    斯巴達克斯安迪·懷特菲爾德患淋巴癌去世,終年39歲;香港作詞人林振強因淋巴癌去逝;漫畫家熊頓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時年30歲;臺灣歌手阿桑因癌症去世,去世兩年前查出患有淋巴癌;開拓者老闆、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因患淋巴癌逝世;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擴散去世
  • 最強大腦參賽選手淋巴瘤去世 淋巴瘤早期症狀有哪些
    8月19日,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組透露,節目第一季選手楊萬裡,因患淋巴瘤於8月7日去世,年僅31歲。在《最強大腦》中,楊萬裡曾因在五天之內清楚記憶101隻外形相似的斑點狗而聞名。楊萬裡曾在節目中說過,希望能夠證明自己來過這世界,卻在一年後因為淋巴瘤而離開人世。而最近上映的電影《滾蛋吧!
  • 多位明星因淋巴癌去世 壓力大易誘發淋巴瘤
    9月7日下午,90後女演員徐婷因淋巴瘤醫治無效離世。因淋巴癌去世除了這位90後演員之外還有阿桑、高倉健、李鈺……高倉健哪些人是淋巴瘤高發人群?任何人都是高發人群!
  • 淋巴瘤難治?專家闢謠:五年生存率超四成
    核心提示:羅京、李鈺、熊頓等名人都因患淋巴瘤而英年早逝,也導致不少人認為患上淋巴瘤是對生命終結的宣布,但事實並非如此,「淋巴瘤並不可怕,五年生存率平均可達到40%以上,規範化與人體化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的淋巴瘤義診活動上,內科主任姜文奇教授說道。
  • 早期不痛不癢 當心會偽裝的淋巴瘤
    我們知道「國嗓」羅京、影星李鈺等名人都是因為患淋巴瘤去世。今年高考前期,湖南永州江華二中的高三學生陳薇薇,同樣是因淋巴瘤不幸去世。她的媽媽在朋友圈寫道:兒來一程,母念一生。看哭了無數人。這個家庭的不幸也再次喚醒公眾對危險的淋巴瘤的認識,也提醒大家及早發現潛藏在我們身上的危險淋巴結。
  • 高考前,她因淋巴瘤去世,你對這個「奪命殺手」了解嗎?
    感動無數網友 (女孩媽媽朋友圈) 女孩18歲 湖南江華縣的一名高三學生 7月7日,她本應參加高考 但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去世 在生命彌留之際,她委託父母將遺體捐獻出去 到底啥是淋巴瘤?
  • 淋巴瘤真的可以治癒嗎?得了淋巴瘤,不痛不癢就不用管嗎?
    淋巴瘤真的可以治癒嗎?得了淋巴瘤,不痛不癢就不用管嗎?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其目的是幫助人們識別惡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狀,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國淋巴瘤患者正日益增加,但是與嚴峻的防控形勢相比,大眾對淋巴瘤的認知是不足的。就比如,很多人都不一定能答對下面這些問題,不信你試試?以上問題你都答對了嗎?
  • 淋巴瘤早期可以治癒嗎
    早期淋巴瘤能否治好,與患者的病理類型等因素有關。例如,早期淋巴瘤病理類型為預後良好的亞型,則一般可以治癒;如果為高侵襲性淋巴瘤,那麼患者的預後則不是很好。總體來說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治癒率相對較好。
  • 2019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不難打敗,晚期仍有可能治癒
    2019年9月15日,正值世界淋巴瘤日之際,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淋巴瘤之家共同主辦、羅氏製藥中國支持的第二屆「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眾宣教活動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成功舉辦。
  • 淋巴瘤是導致狗狗死亡的一大原因,這種病能治好嗎?
    淋巴瘤在動物體內又稱為淋巴細胞球,它會在動物體內增殖並成為惡性腫瘤(癌症),而這種細胞會形成的就是「淋巴瘤」。所有淋巴瘤都是「惡性的」嗎?是否有「良性腫瘤」的病例?淋巴瘤出現後,能夠看到腫瘤嗎?如果發生部位是體表淋巴結,則可以通過觸摸去注意到。不過,在狗狗的內臟等體內形成了的淋巴瘤,只能夠通過診斷來判斷,基本體外是發現不了的。
  • 50歲李詠癌症去世,23歲女讀者罹患淋巴瘤:我們都是帶瘤存活的戰士
    然後今早,一位性格很活潑樂觀的年輕老讀者A,在我朋友圈下留言,「一周前,我查出了淋巴瘤。非姐提醒下年輕讀者們吧,記得體檢和買大病意外險。」她,今年23歲,剛剛畢業工作兩年。就在我還沉浸在這意外和難以置信中時,各大新聞app都開始推送一條消息, 央視前著名主持人李詠癌症去世。這個消息,真是太「驟然」了。
  • 濱州市人民醫院專家:淋巴瘤早發現規範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治癒
    作為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瘤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血液腫瘤。在我國居各類癌症發病的第8位,且近幾年呈增長趨勢。王立盼介紹,淋巴瘤致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多種病毒可引起淋巴瘤的發生,已被明確證實與淋巴瘤有關的是EB病毒和人類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
  • 套細胞淋巴瘤患者到底能活多久?
    套細胞淋巴瘤在當前,仍然是一個不可治癒的淋巴瘤。但是,已開始成為可以長期帶瘤生存的腫瘤了。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世界最大的私立癌症中心)大規模統計404名套細胞淋巴瘤患者的總體生存期(時間為2000~2014年),發現:一線方案治療後,中位的總體生存期為9.7年;復發一次後,二線方案治療後
  • 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 淋巴瘤患者指南
    1.淋巴瘤不是絕症在人類已經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的惡性腫瘤中,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是較為理想的,其中尤以B細胞性的較為顯著。淋巴瘤診療專家們想告訴我們的患者,大量臨床研究證實,50%~60%的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以被治癒。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是首次治療是否成功。
  • 女演員患淋巴瘤去世,不當治療惡化病情
    通過查詢資料得知,這位姑娘罹患的是淋巴瘤,確診已有兩月餘。但當界哥仍然疑惑為何病情發展如此迅速時,噩耗傳來,女孩下午還是不治去世了。界哥懷著惋惜的心情繼續了解細節後發現了更讓人震驚的事情。可以說,這位姑娘是因為自己的無知,採取了不當的治療,加速了自己通往天堂的步伐。短短兩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 首位愛滋病治癒者因癌症去世,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 世界愛滋病
    正當人們被愛滋病實現「治癒」而感到歡欣鼓舞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今年9月29日,世界上第一例愛滋病痊癒者——54歲的「柏林病人」布朗,因為白血病復發而去世。成功掙脫了「愛滋病」的魔爪,卻沒能脫離「癌症」的攻擊。癌症是愛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會是今後愛滋病治療時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與普通人群相比,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愛滋病患者的常見癌症發病率更高。
  • 愛滋病能被「治癒」了?這個人的治療經歷難以複製!
    而 2020 年 3 月的新研究,為我們帶來了他「已經被證明治癒」的後續報導。那麼,這對於廣大愛滋病患者而言,是不是一個重磅的好消息呢?人類離戰勝愛滋病已經很近了嗎?先別激動,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治療過程到底是怎麼回事。
  • 淋巴瘤不見了,仍要按計劃化療
    近年來,淋巴瘤對大眾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方瑜」李鈺,《滾蛋吧!腫瘤君》作者、漫畫家熊頓……眾多名人都因為淋巴瘤而離開了人世,引發社會關注。
  • 第一位愛滋病治癒者因癌症去世,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 世界愛滋病日
    這位英國倫敦的愛滋病患者,同時患有霍奇金淋巴瘤,與布朗情況類似的他於2016年接受了CCR5基因缺失突變的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不僅霍奇金淋巴瘤康復了,體內也檢測不到HIV病毒了。2020年,治療團隊把對他的病情改善的評估從「長期緩解」改為了「治癒」,正式認定他為世界上第二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
  • 深圳醫院用CAR-T法同時治癒淋巴瘤和紅斑狼瘡,患者重獲新生
    40歲王女士,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已有20年,每天都需要服用激素等藥物控制病情,而且不能停藥,她嘗試過停藥,但每次換來的只是病情加重天不如人願,去年6月因右腿疼痛無法行走,甚至需要依靠輪椅。在當地醫院檢查給出的診斷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