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人民醫院專家:淋巴瘤早發現規範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治癒

2020-12-0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郭慶花 記者 郗運紅

9月15日是第十七個世界淋巴瘤日,今年的主題為「致敬醫者,為您服務」。濱州市人民醫院血液科醫生王立盼為大家講解淋巴瘤那些事。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它的職責就是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及惡變的細胞,維護著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它的天性就是永無休止的戰鬥,幾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就是它們的主戰場。因此,從人體出生到生命終老,這兩大主戰場上就充斥著激烈的廝殺。

受環境、壓力等因素影響,淋巴細胞發生質變也就不足為奇了。作為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淋巴瘤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血液腫瘤。在我國居各類癌症發病的第8位,且近幾年呈增長趨勢。

王立盼介紹,淋巴瘤致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多種病毒可引起淋巴瘤的發生,已被明確證實與淋巴瘤有關的是EB病毒和人類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HTLV-1)。除了病毒感染外,免疫力低下、遺傳因素、接受物理輻射、化學毒物等也可能與淋巴瘤的發病有一定關係。臨床上以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最為典型,亦可存在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症狀。

淋巴瘤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兩大類。雖有「惡性」之名,但淋巴瘤並非我們所想的是無可救藥的絕症,它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幸運」的腫瘤。

早期發現,正確診斷,規範治療,半數以上的患者有可能治癒,而霍奇金淋巴瘤高達90%以上的患者能被治癒。

目前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化療。

淋巴瘤具有高度異質性,治療效果差別很大,不同病理類型和分期的淋巴瘤無論從治療強度和預後上都存在很大差別,淋巴瘤早期可以單純放療,放療還可用於化療後鞏固治療及移植時輔助治療,淋巴瘤化療多採用聯合化療,可以結合靶向治療藥物和生物製劑,對60歲以下患者,可考慮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部分復發或骨髓侵犯的年輕患者還可考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和新藥的不斷研發,目前淋巴瘤治癒率越來越高。

濱州市人民血液科是濱州市成立最早的血液病專業,市重點專科,是濱州市血液病專業重要的臨床、教學基地之一。科室每年都派醫生和護士赴北京等醫院學習深造。是一支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團隊。

科室對淋巴瘤的治療除了經典RCHOP方案化療,單克隆抗體,免疫調節劑,CART等技術等精準特色治療更是造福廣大淋巴瘤患者,目前緩解率和治癒率高達80%。

相關焦點

  • 濱州市兩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義獻血漿
    2月22日上午,濱州市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張女士與賈先生,分別從惠民縣、鄒平市出發,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的山東省血液中心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血漿捐獻點,兩人均成功捐獻恢復期血漿400毫升。賈先生為濱州市首例,全省第五例捐獻者;張女士為濱州市第二例,全省第六例捐獻者。
  • 疾病科普與規範治療雙管齊下 2020「世界淋巴瘤日」患者關愛活動在...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時逢第17個「世界淋巴瘤日」之際,旨在推動患者乃至全社會增強對淋巴瘤的認知,為患者改善獲益與生存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國淋巴瘤診療規範化,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簡稱「中國慢淋工作組」)、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慢淋中心
  • 腫瘤醫院曹軍寧教授談"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
    在我國,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位於惡性腫瘤的第9-10位。根據病理學分類,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後者還可細分為約60種病理亞型。惡性淋巴瘤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和放療,但根據不同的病理亞型有不同的治療原則。不同的病理亞型,其腫瘤的惡性程度也明顯不同。如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疾病,發病緩慢,某些情況下可以定期隨訪,暫不治療。
  • 深圳醫院用CAR-T法同時治癒淋巴瘤和紅斑狼瘡,患者重獲新生
    在當地醫院檢查給出的診斷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腫瘤有十幾釐米,就在右腿關節處,並且入侵到了股骨、左側腹股溝淋巴結以及骨髓。這對離不開藥物的王女士更是雪上加霜。王女士剛40歲出頭,接受不了「不治療就只能一直坐輪椅」,醫生建議她化療,但她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就試過化療,那種藥物的副作用讓她不敢再次重複,所以她拒絕了。
  • 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 淋巴瘤患者指南
    1.淋巴瘤不是絕症在人類已經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的惡性腫瘤中,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是較為理想的,其中尤以B細胞性的較為顯著。淋巴瘤診療專家們想告訴我們的患者,大量臨床研究證實,50%~60%的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以被治癒。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是首次治療是否成功。
  • 淋巴結沒腫大也可能患上淋巴瘤 早診早治很關鍵
    醫患交流會現場,專家為患者答疑。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昨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舉辦主題為「淋危不懼可愈可及」的世界淋巴瘤日醫患交流會,線上線下共約千人參會。會上,專家指出,淋巴瘤是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但其治癒率比較高,早診早治及規範化治療很關鍵。
  • 這家醫院用CAR-T治療一名惡性淋巴瘤患者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一名MALT惡性淋巴瘤患者張先生從鄞州人民醫院出院了。這是寧波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細胞治療惡性淋巴瘤。22年前,張先生不幸患上了一種名為MALT的惡性淋巴瘤,這種淋巴瘤相比於侵襲性淋巴瘤惡性度較低,卻容易復發。
  • 淋巴瘤早期可以治癒嗎
    早期淋巴瘤能否治好,與患者的病理類型等因素有關。例如,早期淋巴瘤病理類型為預後良好的亞型,則一般可以治癒;如果為高侵襲性淋巴瘤,那麼患者的預後則不是很好。總體來說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治癒率相對較好。
  • 淋巴瘤很會偽裝,一旦發現可能就是晚期!出現這些症狀別大意
    小婷想到平時看的防癌文章,趕緊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了,腹部CT報告顯示:縱隔、腹膜後、腸繫膜根部等多處都有腫大的淋巴結,可能是淋巴系統疾病,也可能是癌症轉移所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小婷懵了,顫抖著問醫生:「癌症?怎麼可能呢?醫生你會不會搞錯了?」
  • 淋巴瘤真的可以治癒嗎?得了淋巴瘤,不痛不癢就不用管嗎?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其目的是幫助人們識別惡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狀,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國淋巴瘤患者正日益增加,但是與嚴峻的防控形勢相比,大眾對淋巴瘤的認知是不足的。就比如,很多人都不一定能答對下面這些問題,不信你試試?以上問題你都答對了嗎?
  • 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一次治癒兩種難治性疾病去年 8 月,王芳芳在親戚的推薦下來到北大深圳醫院治療。據該院血液內科醫生張文麗介紹,患者入院後全身一般情況較差,疾病較廣泛,已侵犯骨髓。血液內科團隊按照診療規範給予了減低劑量的化療,但她因為合併有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持續的粒細胞缺乏、持續發熱和全身骨痛等多種併發症。因不耐受化療,考慮到患者同時患有侵襲性淋巴瘤和紅斑狼瘡,經多學科討論及醫院嚴格規範的倫理審查和醫學評估後,王芳芳入組參加 CAR-T 細胞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
  • 關注|世界淋巴瘤日: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淋巴瘤規範化診療...
    9月15日是第17個世界淋巴瘤日。當天,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感謝有你」世界淋巴瘤日患教活動,為淋巴瘤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並發放了科普折頁。現場,該院啟動了淋巴瘤全程化管理項目,旨在對患者進行全程化人文管理,提高治療依從性,建立並推行淋巴瘤規範化診療,使患者最大程度獲益。
  • 濱州市人民醫院蘇全志:護理工作要貼近臨床、貼近患者
    有一位直腸癌患者,因為是搶救中,來不及找紗布希麼的,她與同事們就口對口做人工呼吸,都沒有嫌髒。雖然最終這位患者沒能救回,但其家人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患者離去一個月後,其家人又專程返回醫院表示了感謝。  可以說住進醫院的患者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和緊張,去發現患者的心理變化並給予心理支持是蘇全志的工作之一。
  • 專家:未來5年B肝或可治癒 需進行規範抗病毒治療
    中國網新聞7月26日訊(記者 張豔玲)「C肝完全可治癒,B肝也是可以治療和控制的,但需長期規範抗病毒治療。未來5到10年,B肝或能治癒。」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教授,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賈繼東25日在衛生計生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2019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不難打敗,晚期仍有可能治癒
    活動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位淋巴瘤領域專家學者、醫護人員、淋巴瘤患者、家屬及各界愛心人士匯聚一堂,共同紀念今年的世界淋巴瘤日,同時,也致敬即將到來的新中國70周年華誕。淋巴瘤之家創始人洪飛致辭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此次演出更精心設立了特别致敬環節,向崢嶸歲月中,為我國淋巴瘤事業進步不懈努力的專家學者及醫護人員致敬,向廣大與淋巴瘤戰鬥的患者致敬,同時,也向給予淋巴瘤患者更多更好治療選擇與生存希望的偉大時代致敬
  • 世界淋巴瘤日:每2分鐘新增1患者 每年死亡超20萬
    比如,淋巴瘤患者的發熱通常在38度左右,經常在每日的午後或是下午發燒,不像普通的發燒會一直燒下去,可能喝點熱水患者的體溫就能自動恢復正常了。對於消瘦,主要是指體重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一般是六個月內下降原來體重的10%;有的患者還會出皮膚瘙癢,局灶痛癢多發於病變的淋巴結引流的區域,全身性痛癢大多發生於縱隔或腹部有病變的病例,這些症狀都沒有特異性。
  • 梅毒免疫檢測試劑獲準在中國上市 患者早期規範治療可治癒
    東方網12月15日消息:「通過檢測梅毒螺旋體總抗體,不僅能降低在常規臨床篩查中發現感染病毒患者的漏檢可能性,還可有效檢測出不同分期的梅毒感染,為臨床醫生對梅毒感染者的早期診斷、鑑別診斷、治療監測提供保障。  上周五羅氏診斷在滬向媒體宣布了一種全新梅毒免疫檢測試劑獲準中國上市的消息。
  • 全球首例:CAR-T治療一次治癒腫瘤和紅斑狼瘡
    雪上加霜的是,從2019年6月開始,她的右腿出現疼痛,只能坐輪椅,當地醫院發現她全身多處骨骼和淋巴結病變,經確診為一種侵襲性很強的腫瘤——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後一個月複查,她體內的淋巴瘤完全消失;治療後2個月,她不用再坐輪椅,可以自主行走;治療後9個月(2020年6月)複查,除了原來淋巴瘤完全清除乾淨,她體內多年的頑固性紅斑狼瘡抗體也全部轉陰,這意味著她的紅斑狼瘡已經臨床治癒。
  • 從青絲到白髮 王利軍在濱州市人民醫院的35年
    濱州市人民醫院西院區效果圖正在工作的王利軍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磊磊 王衛 濱州報導1985年夏,王利軍正式踏入這座庭院,那年他22歲,風塵僕僕、躊躇滿志,終於實現了當一名白衣天使的夢想,下定決心為守護人民健康大幹一場。
  • 深圳醫院用細胞免疫療法同時治好淋巴瘤和紅斑狼瘡
    一次治癒兩種難治性疾病王芳芳的主治醫生、北大深圳醫院血液內科張文麗醫生介紹,患者入院後全身一般情況較差,疾病較廣泛,已侵犯骨髓。血液內科團隊按照診療規範給予了王芳芳減低劑量的化療,但她因為合併有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持續的粒細胞缺乏、持續發熱和全身骨痛等多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