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兩所大學,很多人在年少時候都曾把它們當作夢想高校,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考入這兩所大學其中的一所,似乎要去最好的院校,做最厲害的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變得越來越知道自己與這兩所大學的差距,最終也只有那種超級學霸才有機會去到這樣的頂尖大學。
說到清華大學,有一個人是非常有名的,他曾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也是我國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他就是施一公。施一公的厲害除了在於他在科研領域的成就,35歲便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更厲害的是在面對國外優厚的待遇卻毅然決然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
施一公的學生當中,可能屬顏寧最為有名,她不僅是高顏值,而且也在生物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在前不久更是獲得了「求是傑出科學家獎」,這可是一個很有分量的獎項,也充分說明了顏寧的厲害。
其實除了顏寧,施一公門下的另一位學生同樣很厲害,而且還是一名90後,她就是白蕊。
白蕊從高中時候產生了對生物的濃厚興趣,同時她也是一名學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武漢大學的生命學院,但是她一直有一個清華夢。在本科階段的她學習成績優異,有幸加入了清華大學的暑期夏令營,而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表現優秀是可以直接獲得進入清華大學的機會的,白蕊很珍惜這次機會,也儘可能地表現出色,可是最後還是因為太過緊張而沒能通過面試。
清華大學暑期夏令營失敗後,收到一些其他院校的錄取機會,也有一些比較知名的院校,但是都被她婉拒了,性格倔強的她就是想要去到清華大學。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之後進行清華大學的直博面試中,她表現出色,順利通過,最後進入到了著名的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
然後,讀博期間的她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剛進入清華大學的第一個期末,由於趕課程,連續熬夜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去到醫院檢查之後說是免疫性功能疾病,這個時候的她突然間產生了退學的念頭。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知道她的這一想法後,第一時間對她進行開導,在大家的關懷下,也可能是內心對科研的喜愛,使得她打消了這一念頭,在之後儘管她依然在學習上、實驗上很努力,但是卻也會注意自己的身體。
她把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教室和實驗室之間,也從實驗室的一個小幫手很快變成了骨幹成員,經過不斷地努力和探索,她在博士第一年的時候便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了兩篇論文,而且還是第一作者,這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而在後面的幾年她繼續發力,沒有為之前取得的成績沾沾自喜,也沒有絲毫的鬆懈,於是在4年的讀博時間裡一共發表了8篇國際高水平的論文,成為了整個學校的風雲人物。
因為優秀,她在2018年獲得了清華大學的特等獎學金,也入選了中國科協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現如今的她去到了西湖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後,年紀輕輕的她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也必然會大放光彩。
有人認為白蕊有望比肩顏寧,你認為呢?歡迎評論,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