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談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對抄襲侵權作品堅決說不

2021-01-09 齊魯壹點

9月29日,山東美術館館長、省美協主席張望在山東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辦講座。

他圍繞「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展出作品整體風貌、特點,以及作品背後隱含的學術問題、社會背景、時代因素等,進行了暢談與解讀。

張望分析說,「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在山東展出,有以下幾個鮮明特徵:

一是本次展覽聚焦了空前的關注度。

山東歷來是美術大省,特別是中國畫大省,美術事業的群眾基礎廣泛,山東美術高考生源歷年位居全國之首,每年向全國輸送數以萬計的美術人才。

不僅如此,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山東繪畫同樣佔據全國半壁江山。

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深厚的美術群體作為支撐,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區的落地,自然吸引了省內外業界人士的關注,藝術家參展熱情空前高漲。

開展後,展廳內搭建的直播間每天都會有新聞報導第一時間傳送到千萬人面前。如此高的關注度,大大增加了全國美展的影響力。

二是選作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展評審之初,評審專家就發現,參展的大多數創作者集中在中青年一代,其中不乏年輕的院校畢業生,全國美展越來越成為中青年畫家的角力場。

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美術教育的成果,越來越多的年輕創作者能夠創新思維、功底不俗,確實令人欣慰。

另一方面,全國美展是我國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對青年人才的扶持和推介作用不言而喻、意義深遠。

悉數歷屆全國美展,許多家喻戶曉的藝術名家,比如徐悲鴻、周思聰等,就是從全國美展大放異彩,進而享譽全國。

周思聰《人民和總理》(第五屆全國美展)

三是題材反映國家大政方針和意志追求。今年,越來越多關注現實生活、回應人民需求、發掘社會現象的主題湧現,如表現建設成就的有王顧宇、王藝的《匠心築夢——建設中的天眼》等。

表現新時代的軍人方面有王珂的《都是熱血兒郎》、李玉旺的《使命》等。

王珂《都是熱血兒郎》

還有的反應社會和諧、新舊動能轉換、扶貧、科技......

不僅選題緊扣時代主題,而且表達方式不是口號式的宣講,是深入人心的、深入社會生活細節之處娓娓道來的。

比如孫娟娟的《對話》,就是選取了遊客觀賞青銅器的小場景,迎合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大潮流。

孫娟娟《對話》

陳治和武欣的《尖峰食刻》,同樣是小中見大,可以從平常的生活情景中引申到食品安全問題......

陳治、武欣《尖峰食刻》

四是語言形式創新。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體現出的創新性,反映出近年來中國畫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成就。

新工筆、新水墨、新現實主義......找尋出奇制勝的新穎角度,才能起到脫穎而出的效果。

比如獲獎入選作者李恩成的《芳華》,沒有炫技術,只有清新自然,打破傳統的套路,讓人眼前一亮。

李恩成《芳華》

把自我情懷與國家情懷相結合,個人情懷與集體情懷相結合,是全國美展旨在引領的方向。

張望還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很多有關「入選作品『抄襲』照片」的質疑聲分享了自己的個人見解。

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藝術家們只能用繪本記錄場景,隨著攝像機、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選擇用設備代替手記,可以說是一種素材積累的方式,有助於提高效率、還原場景。

在許多國內外知名的繪畫作品、雕塑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是通過先拍照、再創作的方式完成的。

當然,照片作為素材,是有前提、有條件、有原則的。

照搬別人攝影作品、完全描摹、毫無體現自己創作理念的作品,是不該得到接受和認可的。

中國美協已經作出措施,對抄襲侵權作品堅決說不,這是對創作環境最好的維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相關焦點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新面貌,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社會變遷的深意
    正值「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在山東濟南舉辦,近日,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主編尚輝,在山東美術館學術報告廳為廣大觀眾帶來了一場專題講座,論述「中國畫的當代之維——13屆全國美展推動的藝術變革」。講座伊始,尚輝拋出了「什麼是繪畫的當代性問題」。他認為,當代性便是藝術針對每個歷史階段社會不同變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而呈現的時代風貌。
  • 「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正在進行
    5月19日起,「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亮相山東美術館。國展餘熱點燃炎炎盛夏,「風華」中有時代和眾生,時代和眾生也正風華。「我是在山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展覽消息。我認為帶著孩子們到展覽現場觀摩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一種體驗。」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學術交流會在淮安市美術館...
    活動視頻 2020年8月8日上午10:30,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淮安)巡展」在淮安市美術館開幕。
  • 美術觀察丨徐翎:聚八方賓朋 展時代風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
    內容摘要:本文回顧了2019年9月7日開幕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總結該畫展表現出的面貌特點及可觀之處,分析比較其中的創作傾向和藝術追求,提出反映時代巨變、描繪時代精神圖譜的當代藝術創作要有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家的參與,因為無論出自血脈情感,還是歷史情懷,抑或是當下觀照,他們在各自的立足點上提供了自己的應答,都是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雲展廳」上線
    「雲展廳」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地欣賞「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全部展出作品。  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於春節前結束,這是我國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據廣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王永介紹,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共計4202件。作為傳統美術大省,廣東共有383件作品入選,一舉奪得了入選作品數量首位的佳績。因此,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李勁堃,復盤本屆全國美展中廣東美術界的表現。
  • 聚焦時代發展 274件陶藝作品亮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9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陶藝作品展在「瓷都」景德鎮開幕。 李韻涵 攝中新網景德鎮9月20日電 (李韻涵)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陶藝作品展在「瓷都」景德鎮開幕。274件新時代陶藝作品在此次展覽上亮相,用「藝術語言」述說了當代中國陶瓷藝術領域的發展與變革。
  • 在線「實景」看美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全景展廳上線
    觀眾可以在線從中國美術館大門開始看展覽2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中國美術家協會獲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和13個分展區的全景展廳正式上線,觀眾可以通過在線展廳足不出戶地欣賞到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所有入選、進京、提名和獲獎作品。
  • 回顧風雲70年,歷屆全國美展文獻展來了
    作為「三大國展」之一「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的配套展覽,「溯源——歷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獻展」於國慶前夕在山東美術館隆重亮相。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中國美術界的一大盛事,也是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
  • 熱烈祝賀藝術學院教師王海濤 榮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
    近日,我院視覺傳達系教師王海濤設計作品《以白文化品牌形象設計》經過層層角逐,從6872件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是本屆全國美展平面設計最高獎,全國18人獲此殊榮,山東省僅2人。
  • 13屆全國美展,這件優秀獎國畫作品,根本不是國畫
    在全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上,張靜的國畫作品《中國速度》入展,並被選為進京展出作品。按照慣例,能夠進京展出,就屬於優秀獎作品。張靜13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中國速度》01個人風格突出的《中國速度》國畫《中國速度》是一幅建設題材作品
  •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
    華聲在線6月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劉瀚璐)今天上午,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湖南省文聯、湖南省美協、湖南美術館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巡展開幕式在湖南美術館舉行。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將分別於9月22日和25日在重慶開幕
    王比 《好消息》上遊新聞記者 孔令強昨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重慶展區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展覽將於9月22日在位於沙坪垻區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歷屆全國美展入選的作品,都具備時代意義!
    全國美展,是由文化部、中國文聯與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每五年一次的全國性、綜合性美術大展。它始於1949年7月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藝術展覽會」。參展作品豐富,牽涉的行為各方——重要機構、群團組織、學術團體、藝術家、受眾——更複雜,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全國美展可謂「解讀中國當代美術的百科全書」,也「基本上可以構成20世紀後半葉的中國美術史」。現在以全國美展為載體分析新中國主流美術的發展史,將每屆入選作品作為新中國主流美術發展進程中的歷史節點,進行相互比照,希望以下作品能讓大家對國畫有更多的認識。
  • 全國美展的權威還在嗎?
    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區開幕前,網絡上流傳的入選作品和獲獎提名作品就被網友提出質疑,用原作與網絡照片進行對比。如: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網絡照片這些作品被網友戲稱「照片畫」,網友評論:@龐雲平中國畫未來的風向標就是畫照片,慢慢製作,最好加上各種各樣技術,和照片一模一樣。
  • 山東90後畫家,國畫入13屆全國美展,畫出漁民的滄桑
    在全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上,山東青年畫家李金軒的國畫作品不僅入展,而且還被評為進京展出的作品。李金軒出生於1990年,作為一個在全國美展上入展的作者,可以說是相當年輕了。青年畫家李金軒李金軒本科和研究生均是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可以說是科班出身,所以他年紀輕輕能夠在畫壇嶄露頭角並不奇怪。除了在美展上入展,他其實早在之前就曾兩次獲得山東青年美展的最高獎。
  • 鄧黨雄《金色湘江》壁畫捧回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孫友平)11月26日,邵陽學院黨委書記鄧黨雄創作的《金色湘江》壁畫捧回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作品銀獎。這是該作品在參加全國第十三屆美展後,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聯合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迎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作品」的評審結果。
  • 且看且陶醉於第13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和第3屆中國美術獎巡展作品
    這是近日筆者來到湖南美術館,參觀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美術館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巡展時的感覺。對美術,筆者是門外漢,對藝術,我只是看熱鬧的。多年來,工作所在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處有什麼畫展、美術展之類的,我總是儘量抽時間去參觀學習。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入評選階段 將產生「中國美術獎·創作獎」40件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周瑋)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自2018年底全面啟動以來,目前已進入作品評選階段。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織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獲悉,本屆全國美展將產生「中國美術獎·創作獎」40件,包括10件金獎、14件銀獎、16件銅獎。獎項數量比以往大大減少,但是含金量也將大大提升。  據介紹,8月至10月,展覽組委會辦公室將組織協調13個分展區入選作品的備展、展區作品集的出版、開幕式等工作。
  • 「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開展
    呂思明作品  2016年10月25日,「百猴獻瑞——呂思明中國畫作品展」將在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展出,這是我國著名的「美猴王」畫家呂思明先生以「美猴」為主題,獻瑞猴年金秋的個人畫展作品表現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畫面中雖未突出人物的單個形象,但整體人物神情超然、相貌高古、骨骼清俊,山石般的人物造型結構,寧重樸野的線面語言與滄桑專注的人物形象,側三角擴張的造型、隆起的脊梁、揚起的手臂、動感的姿態、高仰低曲的頭顱、飄舞的鼓綢、遊動的雲氣交相輝映,構成了自強不息的浩然之氣,散發著遙通天地的大氣象,好似壺口黃河水一瀉千裡。
  • 繪時代風採 鑄中國精神——寫在「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
    70年間,全國美展作品所積累的不僅是一部印記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曲折坎坷、奮進抗爭、革新發展的視覺簡史,更以其厚重的圖像譜系和獨特的藝術語言彰顯著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自覺與自信。我的烏蘭牧騎(油畫)張可揚  2019年,值此新中國70周年華誕之際,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在全國各大展區相繼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