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美展的權威還在嗎?

2021-01-09 聞是藝術

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區開幕前,網絡上流傳的入選作品和獲獎提名作品就被網友提出質疑,用原作與網絡照片進行對比。如:

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

網絡照片

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

網絡照片

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入選作品

網絡照片

這些作品被網友戲稱「照片畫」,網友評論:

@龐雲平

中國畫未來的風向標就是畫照片,慢慢製作,最好加上各種各樣技術,和照片一模一樣。

@張傳君

現在美術高考素描、色彩、速寫都畫照片,說什麼寫生!

@林子欣lam

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縱眼望去,皆是匠人之畫,我是沒有看到中國魂,看得有點審美疲勞,到底什麼是好畫,是不是畫的像就可以擠入藝術殿堂。

@人生如戲/老徐

中國畫向何處去如何發展?靠照片去畫中國畫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悲哀!宋元時中國畫那麼精彩輝煌靠什麼?我們的組辦方值得深思。

@建師

這樣的畫風,就是大一美術生也能搞定,因為不需要筆墨功夫,只要有西畫基礎就可以勝任了。

@WXXUMlNG

反而攝影界現在時尚搞畫意攝影,模仿中國畫,謂之創新。比較反感!藝術相互借鑑是可以的,但一味模仿,畫像攝影,攝影像畫,不可取,畫的再像也不能超過攝影,拍的再好也不會有用筆墨在宣紙上的效果。

有網友甚至調侃到——全國美展作品製作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找一張高清美圖照片!

第二步:在電腦上按電腦設計模式美化!

第三步:按美展標準尺寸放大噴繪原大圖片!

第四步:逐步描形上色!

第五步:請人題款鈐印,完成作品(油畫可跳過此步)

第六步:交稿,等評委通過即可!

另外一部分為網友持不同的觀點:

@西門大官人遠

畫照片和現成品挪用,這都是西方一百多年前討論過的東西,這樣的創作手段早已經不存在什麼道德問題了,今天還在爭論這個實在是太落後了,如果按這麼說的話,裡希特、杜尚、安迪沃霍爾的作品都是不符合這個道德尺度的,你們真的不覺得自己落後嗎,回到十八世紀算了!

@士桐

我畫了五十多年寫生,一直畫到七十多歲,才畫到省級美協。每當展覽時有觀眾在我作品面前駐足,我就感到很幸福,因為我所帶給他們的作品都是真實的,和他們心有靈犀的。所以我也從不妄想進國展。所以我也不煩惱,高興時帶著畫具去寫生,聽著背後一大幫觀眾的讚賞,就很幸福快樂,所以也就不用去想這個會那個會。

@A-A工作室(油畫、國畫)

你們為什麼不看最終結果,畫的是不是好,色彩和構圖怎樣,反而先看資料怎麼來的?你們畫航母也要站到跟前畫嗎?還是飛到天上去畫寫生?科技發展了眼界和思想都要提高,不是畫什麼的問題了,是要怎麼畫的問題,照片只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與繪畫裡的一種手段,不是唯一的,但是畫家也要與時俱進利用它為自己服務,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它,對繪畫有好處的就要利用,為什麼不用呢?寫生也是一種手段,但不是唯一的。

@糰子

關於照片和素材的關係兩者之間本身是相輔相成的,繪畫的呈現的不是技法的高超而是對於繪畫語言的把握,每個繪畫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的作品是為了表達出啥來,就像以前的詩句一樣,可以相互借鑑相互學習,但最終表達出來語言肯定是不一樣的才對是對語言更深層次的把控。

@樸雄

照片做為素材,與最後的繪畫作品之間是有差距的,同一幅照片,不同的畫家處理不同。但運用網絡照片有一個是否侵權的問題,最好是自己照相,這樣運用自己的照片應該沒問題。對於照片的運用可以不採用全部,可與模特寫生一起運用在畫作中,要做到雖然運用照片了,卻讓網友發現不了有網絡照片的原圖。

還有一部分網友說:

@孫小寶夫斯基

自己拍的照片沒有任何問題,但你未經許可使用其他人拍攝的照片,並且還畫成畫,參加了展覽,就是另一種說法了。中國繪畫不僅在技法上落後,在思維觀念,創作形式上都落後。看看國展,每一屆是多麼的雷同,難有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聞松短評

根本不是畫不畫照片這種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全國美展是個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展覽,或者說是一幫美術界的權貴操縱藝術話語權人為決定藝術創作方向的問題。其次才能談到藝術創作方法論的問題。這些新型醬缸型文藝意識不改變,縱然寫生也解決不了真正藝術問題。全國美展某種程度上釋放了藝術從業者對名利的赤裸裸的貪婪之欲。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陳履生也在十三屆美展的研討會上指出:「網上現在有很多質疑的言論,例如照片跟作品雷同的問題,我們應該正面回應,因為這些社會的關切和質疑,都是專業的人發現的。發現的問題畢竟是冰山一角,我們有沒有章法來杜絕這樣的問題發生?這樣才有益於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否則下一屆什麼狀況,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預料到。」

今天回顧,發現「照片畫」觀點聲音雖大卻不是一邊倒,我們當然允許不同的聲音發生,也期待更多的人加入藝術的討論當中來,其中也沒有最準確的標準答案,而美育普及任重道遠。

來自:美術報

相關焦點

  • 在線「實景」看美展!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全景展廳上線
    觀眾可以在線從中國美術館大門開始看展覽2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中國美術家協會獲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和13個分展區的全景展廳正式上線,觀眾可以通過在線展廳足不出戶地欣賞到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所有入選、進京、提名和獲獎作品。
  • 歷屆全國美展入選的作品,都具備時代意義!
    全國美展,是由文化部、中國文聯與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每五年一次的全國性、綜合性美術大展。它始於1949年7月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藝術展覽會」。參展作品豐富,牽涉的行為各方——重要機構、群團組織、學術團體、藝術家、受眾——更複雜,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全國美展可謂「解讀中國當代美術的百科全書」,也「基本上可以構成20世紀後半葉的中國美術史」。現在以全國美展為載體分析新中國主流美術的發展史,將每屆入選作品作為新中國主流美術發展進程中的歷史節點,進行相互比照,希望以下作品能讓大家對國畫有更多的認識。
  • 籌備六年之久的民國第一屆全國美展
    然而,中華教育改進社畢竟不是政府官方機構,熱誠為國效勞的本意雖好,卻無力承擔實施舉辦全國美展。為此,劉海粟一再呼籲強調,舉辦全國美展系國家大事,必須由政府來操辦才能完成。1927年4月,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大學院(後改名教育部),6月任命蔡元培為大學院院長(即教育部長)。他主持的大學院成立了藝術教育委員會,專事國家藝術教育事項,自然將舉辦第一屆全國美展納入工作範圍。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雲展廳」上線
    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於春節前結束,這是我國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據廣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王永介紹,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共計4202件。作為傳統美術大省,廣東共有383件作品入選,一舉奪得了入選作品數量首位的佳績。因此,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李勁堃,復盤本屆全國美展中廣東美術界的表現。
  • 回顧風雲70年,歷屆全國美展文獻展來了
    作為「三大國展」之一「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的配套展覽,「溯源——歷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獻展」於國慶前夕在山東美術館隆重亮相。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中國美術界的一大盛事,也是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新面貌,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社會變遷的深意
    中國畫的這種現代性轉型,更深刻地體現在新中國這70年間,而這70年又是通過全國美展的舉辦而形成階段性的變化。也可以說,每屆全國美展的舉辦都似乎相應提出了不盡相同的時代命題,從而促進了中國畫在這70年間的藝術變革。講座中,尚輝用200餘幅歷屆全國美展中的獲獎作品和頗具代表性的入選作品,解析了中國畫現代性變革的藝術風貌和學術路徑。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學術交流會在淮安市美術館...
    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美協主席周京新先生,全國美展獲獎作者、江蘇省美協副主席陸慶龍先生,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所長劉毅先生,江蘇省國畫院山水畫研究所所長徐鋼先生,來自全國參展畫家代表,江蘇省新金陵畫派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第一期)培訓班全體學員,淮安市美協主席團成員,淮安市入展十三屆美展作者,淮安書畫院全體書畫家參加了本次學術交流會。
  • 熱烈祝賀藝術學院教師王海濤 榮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
    近日,我院視覺傳達系教師王海濤設計作品《以白文化品牌形象設計》經過層層角逐,從6872件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是本屆全國美展平面設計最高獎,全國18人獲此殊榮,山東省僅2人。
  • 13屆全國美展,這件優秀獎國畫作品,根本不是國畫
    在全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上,張靜的國畫作品《中國速度》入展,並被選為進京展出作品。按照慣例,能夠進京展出,就屬於優秀獎作品。張靜13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中國速度》01個人風格突出的《中國速度》國畫《中國速度》是一幅建設題材作品
  • 張望談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作品展,對抄襲侵權作品堅決說不
    山東歷來是美術大省,特別是中國畫大省,美術事業的群眾基礎廣泛,山東美術高考生源歷年位居全國之首,每年向全國輸送數以萬計的美術人才。不僅如此,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山東繪畫同樣佔據全國半壁江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深厚的美術群體作為支撐,全國美展中國畫展區的落地,自然吸引了省內外業界人士的關注,藝術家參展熱情空前高漲。
  • 「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正在進行
    5月19日起,「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亮相山東美術館。國展餘熱點燃炎炎盛夏,「風華」中有時代和眾生,時代和眾生也正風華。「我是在山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展覽消息。我認為帶著孩子們到展覽現場觀摩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一種體驗。」
  • 鄧黨雄《金色湘江》壁畫捧回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孫友平)11月26日,邵陽學院黨委書記鄧黨雄創作的《金色湘江》壁畫捧回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作品銀獎。這是該作品在參加全國第十三屆美展後,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聯合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迎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優秀美術作品」的評審結果。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入評選階段 將產生「中國美術獎·創作獎」40件
    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周瑋)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自2018年底全面啟動以來,目前已進入作品評選階段。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織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獲悉,本屆全國美展將產生「中國美術獎·創作獎」40件,包括10件金獎、14件銀獎、16件銅獎。獎項數量比以往大大減少,但是含金量也將大大提升。  據介紹,8月至10月,展覽組委會辦公室將組織協調13個分展區入選作品的備展、展區作品集的出版、開幕式等工作。
  • 山東90後畫家,國畫入13屆全國美展,畫出漁民的滄桑
    在全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上,山東青年畫家李金軒的國畫作品不僅入展,而且還被評為進京展出的作品。李金軒出生於1990年,作為一個在全國美展上入展的作者,可以說是相當年輕了。李金軒13屆美展作品《海潮有信》李金軒在全國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上入展的國畫作品,名叫《海潮有信》,是一幅典型的漁民題材畫作。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將分別於9月22日和25日在重慶開幕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國美展70年來第一次走進重慶,也是除北京外首次由同一省市同時承辦兩大畫種展區的展覽。全國美展首次來渝觀眾可以免費觀展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是國家級的權威性、綜合性美術大展,是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種類最多、影響最強的美術盛會,每五年舉辦一次,從中評選產生的「中國美術獎」創作獎是中國美術界的國家級最高獎。
  • 美術觀察丨徐翎:聚八方賓朋 展時代風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
    9月7日的這場盛事,仿佛又給它添了幾分熱度——「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港澳臺·海外華人畫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拉開帷幕。此次畫展從各方來稿中遴選了286幅〔1〕作品參展,並從中選出40件優秀作品參加進京展,其中香港9件,澳門4件,臺灣5件,海外華人22件。開幕式現場聚集了八方賓朋,共慶此刻。
  • 聚焦時代發展 274件陶藝作品亮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9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陶藝作品展在「瓷都」景德鎮開幕。 李韻涵 攝中新網景德鎮9月20日電 (李韻涵)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陶藝作品展在「瓷都」景德鎮開幕。274件新時代陶藝作品在此次展覽上亮相,用「藝術語言」述說了當代中國陶瓷藝術領域的發展與變革。
  • 且看且陶醉於第13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和第3屆中國美術獎巡展作品
    這是近日筆者來到湖南美術館,參觀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美術館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湖南)巡展時的感覺。對美術,筆者是門外漢,對藝術,我只是看熱鬧的。多年來,工作所在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處有什麼畫展、美術展之類的,我總是儘量抽時間去參觀學習。
  • 海南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油畫唯一進京作品,他表達了什麼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藝術界大家都正在經歷一場盛宴,那就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這個五年一屆國家級最高逼格的大展可謂是吸盡眼球,風頭一時無兩。在祖國的南端海南經過歲月的沉澱也湧現了不少佳作,其中就有恩師王家儒先生的大作,而且進京展覽真是可喜可賀,讓我激動不已。
  • 李永存,紅二代,71 歲,他把藝術歸結為紅二代的不甘平庸|「星星美展...
    泊,薄雲,第一屆「星星美展」長城,薄雲,第一屆「星星美展」集市,薄雲,第二屆「星星美展」「薄雲」的名字後來比「李永存」要出名。但假名沒能避開風險。還是有人找到了學校。「(老師)很謹慎的在樓道裡見著我說,在外頭幹嘛呢?小心點。就這麼一句話。他可能也是留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