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影響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
然而,1972 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考察隊到曲靖考察,將在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發現的古生物化石分別命名為「曲靖巨犀」 、 「似雲南巨犀」卻讓古生物界和曲靖人為之興奮。 仔細觀察巨犀復原圖, 許多人一定會有種驚奇的感覺,咋看咋覺得「曲靖巨犀」 、 「似雲南巨犀」就是曲靖傳說的「麒麟」瑞獸現身人間。
據資料顯示:巨犀是亞洲土著犀類,最早於始新世出現,一直延續到早中新世才滅絕,生存時間長達 1800 萬年,是犀類家族裡相當成功的一個分支。古生物學家根據對發現的化石研究,認為最大的巨犀肩高在 4—4.5 米左右,體長 7—8 米,體重估算在 25 噸左右,是迄今陸地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哺乳動物。 許多朋友不是很明白古生物的演化歷程,會產生疑問,因為多數人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應該是恐龍嘛?朋友們的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錯,只是時空發生了混淆。恐龍是生活在侏羅紀的大型生物,所處的年代和巨犀不是一個時代。另外,多數恐龍是卵生動物,因此,我們說巨犀是迄今陸地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哺乳動物 ,這也是正確的 。
曲靖發現的巨犀是屬於生存在晚始新世的小額爾登巨犀,最早在 1961 年發現於雲南石林地區,後來陸續在雲南曲靖、師宗、羅平、宣威及內蒙古二連等地也有發現。根據化石所反映的特徵,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小額爾登巨犀的肩高可能已經接近3—3.5米左右,體重估算在 15 噸左右。
巨犀這種「麒麟瑞獸」體型如此龐大,讓我們今天的人很是訝異。 我們把巨犀與現代陸地之王大象及其祖先做個比較:古代象類,特別是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的各種大象,如猛獁象、乳齒象、柱齒象、哥倫比亞象、帝王象,體型僅有 2.7 米,平均體重約 6—7 噸。生活在 4700 萬年前的始祖象,是最早的長鼻類動物 , 體高也只有 2米左右。現代非洲象體重大都在 4—7 噸左右,最重的有的能達到10 噸。把巨犀再與現代犀牛相比,現代犀牛這種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奇踢目動物,也是目前僅次於大象的體型巨大的陸地動物。但它的體長僅 2.2—4.5 米,肩高 1.2—2 米 , 體重大約只有 2—3 噸。
發現「曲靖巨犀」 、 「似雲南巨犀」這種「麒麟瑞獸」的地方是在麒麟區茨營鄉的楊家和蔡家村的一條溝裡。在茨營鄉的楊家和蔡家村公路兩旁,到處有大面積的白色土壤,千百年來,當地人把這種白色的土稱之為「羊毛石」。
羊毛石是一層厚厚的被加熱過的緻密灰燼,這種凝灰巖是火山大爆發的產物。 「麒麟瑞獸」也許在某一時刻,就是這樣湮滅於時空交錯的羊毛石滾滾灰塵之中,成為永久的歷史。
註:如需轉載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