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什麼是限制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原因

2021-02-08 國際電力網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

韓國

高麗大學的研究人員用組裝在棉纖維上的金納米顆粒製造了高導電性電極,提高了生物

燃料電池

的效率,將葡萄糖氧化酶與電極連接起來,解決了限制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主要挑戰之一。這種電池提供的能量是傳統生物燃料電池的兩倍,可以與電池或超級電容器搭配使用,為心臟起搏器和傳感器等可植入醫療設備提供動力。這項研究的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我們可以把這個裝置作為一個連續的能量源,將體內葡萄糖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用於製造金電極的逐層沉積技術精確地控制了金納米顆粒和酶的沉積,極大地提高了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可達3.7毫瓦每平方釐米。」喬治亞理工學院伍德拉夫機械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Seung Woo Lee說。

 

  棉纖維由多條親水性微纖維(含有羥基的纖維素纖維)組成,研究人員將直徑約8nm的金納米顆粒用有機連結材料組裝到了多孔的棉纖維上,用葡萄糖氧化酶與胺功能化小分子TREN交替進行分層形成氧化葡萄糖的陽極,用具有電催化能力的鍍金電極形成發生氧還原反應的負極。「我們精確地控制了酶的含量,製造了一個非常薄的疊層,從而改善了導電底物和酶之間的電荷傳輸。我們已經在材料之間建立了非常緊密的聯繫,所以電子的傳輸會更容易。」Lee說。

 

  與尼龍纖維相比,棉花的孔隙率可以增加金層的數量。「棉花有許多孔隙,可以支持電化學設備的活性,而且棉纖維是親水的,這意味著電解液很容易浸溼表面。」客座教授、論文的作者之一Yongmin Ko解釋說。除了提高電極的導電性外,棉纖維還可以提高裝置的生物相容性。該裝置的設計初衷是在低溫下工作,以便在體內使用。

 

  可植入的生物燃料電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退化,而由美國和韓國團隊開發的新電池提高了長期使用的穩定性。Lee說:「有了創記錄的高功率性能,起搏器等生物醫學設備的壽命應該會得到改善。」心臟起搏器和其他植入式設備現在使用的是電池,這些電池可以使用數年,但在手術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更換。Lee補充說,新的生物燃料電池可以為這些電池提供持續的電力,有可能在不更換電池的情況下延長設備的運行時間。

 

  此外,為了定時釋放藥物,臨床上經常會植入一些臨時設備,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生物降解,無需手術移除。而新型生物燃料電池可以為這些不包含電池的醫療設備提供所需的有限電力。

 

  未來的研究目標包括演示生物燃料電池與能量儲存裝置的運作,並開發一種功能性的可植入電源。「我們希望開發其他的生物設備,並在包含電池和高性能存儲的其他設備上做更進一步的研究。」Lee說。

相關焦點

  •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每日科技網】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採用廚餘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廢水時的產電性能研究
    試驗主要考察了 電池系統在不同的電極材料及不同COD濃度下的產電性能及廢水處理效率。結果表明,該電池在初始COD為1000mg/L,以石墨為電極 的運行條件下產電性能最好,最大電流密度為 4.4mA/m2。在不同的COD濃度下,該系統對廢水中COD的去處率都穩定在70%。另外實驗 還考察了好氧汙泥代替空氣作為電子受體後電池系統的產電性能及廢水處理效率。
  • 乙醇燃料電池影響溫度的原因是什麼
    乙醇燃料電池影響溫度的原因是什麼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乙醇燃料電池,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燃料電池電堆正常啟動的原因是什麼
    燃料電池電堆正常啟動的原因是什麼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燃料電池電堆,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長春應化所摺紙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進展
    董紹俊課題組多年來致力於生物燃料電池的微型化與便攜性研究。近期發展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將摺紙技術與微型化的生物燃料電池結合起來,將軟飲料中的葡萄糖催化轉化從而直接獲取能量。他們針對如鉑、金等貴金屬陰極價格昂貴、易中毒、高度依賴溶液中氧含量濃度等缺點,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以二氧化錳作為陰極材料的消耗型陰極。
  •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Jung等的研究表明,在點型或平行流場都會出現一定的液態水積聚現象,從而降低電池的輸出性能。Yang 等發現普遍使用的圓孔式自呼吸陰極結構無法有效排除生成水。Chen等和 Arisetty等發現在空氣自呼吸式陰極中,支撐脊下對應的擴散層區域生成水含量最多,是導致陰極「水淹」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另外,相關研究表明不同的擴散層結構和參數同樣會對氧氣和水分子的輸運產生一定的影響。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影響的分析
    相對於內燃機而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它的工作特點是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因此效率更高。又因為它是以氫氣為燃料,最後作用的產生物是水,沒有生成任何有害氣體釋放到空氣中,是我們所需要的環保新能源。並且它的輸出功率更高,無需充電。正是因為它具有這麼突出的優點,所以燃料電池技術被認為是21 世紀首選的潔淨、高效的發電技術,被世界認為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新能源。
  • 科學網—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新聞—科學網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微重力燃料電池內氣液兩相流動與電性能研究獲進展
    但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中,燃料電池內部伴有電化學反應的兩相流動將呈現出和地面常重力環境迥然不同的特性,不僅對燃料電池氣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而且還直接影響到燃料電池的電性能及其穩定運行,成為航天用燃料電池技術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即使對於地面常重力環境中的燃料電池應用而言,重力同樣對其內部兩相流特徵並進而對其電性能有重要影響。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1 引言  鎂燃料電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來源豐富、成本低、燃料易於貯運、可使用溫度範圍寬(–20℃~80℃)及汙染小等特點[1]。作為一種高能化學電源,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很多研究學者與單位對其進行了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E公司就對中性鹽鎂燃料電池進行了研究[2]。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3 電極的研究3.1正極鎂燃料電池正極是空氣中的O2等氧化劑,其參加反應需要一定的催化劑,這些催化劑能夠加速氧化劑在溶液中的電還原反應速率,因此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是影響電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針對氧化劑在中性溶液中的催化。
  • Catal.等最新頂刊發文看生物燃料電池研究進展
    長期以來,生物燃料電池以其原料來源廣泛、對環境更友好等優點而受到科學研究的高度關注。因此,我們匯總了近期發表在頂刊的生物燃料研究,梳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Nat. Mater.:生物燃料賦能體液葡萄糖檢測n型半導體聚合物可以通過電子轉移產生信號,在檢測器件等應用方向上被認為極具發展前景。
  •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未來在哪?
    酶和微生物生物燃料電池在體積大小(cm3到m3),功率密度輸出(μW到mW)和目標應用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生物催化劑的成本,由於諸如所需的大量MFC和長期維護成本等限制,這種方法仍處於學術研究水平。然而,MFC構成了用於產生電能的原始且環保的系統。另一方面,EFC由於其優異的功率密度和緊湊性而更適合於小型化並且用作可穿戴和可植入電子設備的可攜式電源。
  • 【文字實錄】芬蘭留學 研究生物燃料電池
    為了在事業上獲得更好的發展,他於1989年自費赴芬蘭留學,在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攻讀化工博士學位,並開始研究生物燃料電池。博士畢業後,他繼續留校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為了推廣生物燃料電池,張霞昌和他的芬蘭同事創辦了芬蘭電池公司。2006年12月4日,芬蘭電池公司研製的超薄型紙質電池獲得世界經濟論壇頒發的「2007技術先鋒獎」。
  • 長春應化所摺紙生物燃料電池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摺紙生物燃料電池工作原理和樣品。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酶替代貴金屬催化劑的能量裝置。
  • 進氣溼度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燃料電池雖然名叫「電池」,但實際和電池是有區別的,電池屬於儲能器範疇,而燃料電池不儲能,本質上只是一個能量轉換器,更像是一臺「發電機」。 與傳統發電方式相比,燃料電池有其特殊之處:在反應過程中,燃料電池能量轉換過程無明火燃燒活動,所以能量轉換效率不受「卡諾循環」限制。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高鹽廢水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一種基於產電微生物催化氧化有機物獲得電能的裝置,應用MFC 處理廢水可實現在處理廢水的同時回收廢水中能量,從而降低廢水處理成本。近年來,應用MFC 處理高鹽廢水來降低處理成本的研究逐漸開展並成為一個研究熱點。
  • 清華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究
    會上,主講嘉賓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裴普成教授就燃料電池技術及燃料電池應用問題與大家展開探討。作為清華大學教授,裴普成還為現場嘉賓展示了學校在燃料電池研究領域的科技成果。清華大學燃料電池汽車研究概況據裴普成教授介紹,清華大學對燃料電池車的研究從1999年就已經開始。當時,清華大學曾安裝了一個5千瓦的電堆在一個小平臺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