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動物VS其他動物
1、爬行動物的鱗片
絕大多數爬行動物的身上都覆蓋著鱗片,鱗片的結構類似於人類的指甲,是由一種堅硬的物質甲蛋白形成。雖然鱗片形狀、大小、顏色、紋理各異,但是這些鱗片無疑都會經歷一個定期脫落的過程(除了部分龜鱉類以外),無法定期剝落鱗片的個體則不排除是存在有健康方面的問題。
2、爬行動物的皮膚
爬行動物的皮膚與哺乳動物不同,哺乳動物往往具有較厚的皮革狀真皮層,但爬行動物的皮膚通常薄而脆弱,故才更需要鱗片的保護。
3、爬行動物的卵
絕大多數爬行動物(部分品種可為卵胎生)都會產下帶硬質鈣質層的卵,內層為緻密的而輕薄的卵殼,這種卵又稱為羊膜卵。羊膜卵的出現是爬行動物形成的標誌,這一特殊的結構保證了爬行動物得以不依賴水生環境而在陸地上正常地繁衍生息。
爬行動物與生態系統
1、一些爬行動物對於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可謂是稱職的的「清道夫」,它們常以死去的動物屍體為食。這種看似懶惰的生活方式,不僅清理了自然環境,更為其他生物創造了舒適的生活空間。
2、在大多數生態系統中,同時作為捕食者和獵物的爬行動物也是食物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消滅了很多損害農業的害蟲,減緩了攜帶疾病的齧齒動物的繁殖速率,還被作為其他動物品種的食物來源,保持食物鏈的平衡(儘管在食物不充足的時候,也能見到它們捕食家禽)。
3、部分爬行動物還有利於維繫水生生態系統的平衡與良性運轉。如鱷魚的存在,不僅有效阻止了魚類種群的過量增加,另外,生活在沼澤環境中的美洲短吻鱷也會挖掘出棲息的洞穴;這些洞穴在旱季時常常會有積水存留,自然就給許多魚類、龜類和其他水生物種提供了良好的庇護所,同時也給一些鳥類與陸生動物提供了可供飲用的臨時水坑。
4、還有些食草類的爬行動物品種可能是花粉或種子的重要傳播途徑。例如,我們曾在之前的推文中多次陸龜們在邊走邊食各類植物的時候,會沿路排洩出未消化完全的種子,等同於順便將它們帶到其他地方播種;又例如在模里西斯島上的藍尾日行守宮現已成為島上稀有植物黃色花蜜(Trochetia blackburniana)的唯一傳粉媒介。
爬行動物與人類
提及爬行動物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不知怎的,我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幕幕悲傷的鏡頭…無論是人類毫無節制地肆意捕食,或是獵捕它們再做成各類野生動物製品,還是那些在非法的跨國寵物貿易中苟延殘喘的小生靈…可是,我們人類與爬行動物之間,一定非要是如此的悲情結局嗎?
我們應當支持所有有利於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舉措,我們應當支持在全球範圍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我們應當支持諸如國際瀕危物種保護的組織和動物保育的項目計劃,我們應當支持在各地建立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誠然,以上這些措施,更需要全世界、全社會的力量。那麼,渺小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拒絕購買野生動物製品,杜絕抓捕或食用野生動物,減少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其實,這些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