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按拍攝類型來分別說一下設定方式。
室外人像攝影設定
室外人像攝影一般情況下使用中長焦距加大光圈的拍攝手法。就是使用中長焦距的鏡頭,比如85mm定焦,在拍攝的時候把光圈開大,比如使用f1.8的大光圈進行拍攝。
使用中長焦和大光圈都可以提升照片的前景、背景虛化效果,讓景深保持在一個較小範圍內,可以突出人像主體,讓照片看上去層次感分明,引導人們把目光聚焦在人像主體本身。
那麼在使用中長焦和大光圈的時候,快門速度需要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如果是隨著人物進行抓拍,那麼顯然快門速度要設定快一些,比如1/500秒以上,如果是擺拍,快門速度也要保持在安全快門之上,鏡頭假設沒有防抖的話,需要把快門速度設定在快於安全快門速度之上,也就是小於焦距倒數的數值之上,確保不會因手抖發生糊片。
感光度儘可能設定在較低檔。如果是白天天氣晴朗的情況,最好把感光度設定在最低檔。如果天氣多雲或陰天,為了確保快門速度可以適當提升感光度,但最好不要超過iso400。夜間人像攝影則另當別論,感光度需要比白天設定得更高,即使使用全畫幅相機,最好也不要超過iso3200的設定,否則畫面噪點會增加太多,後期也不好降噪處理。
在室外人像攝影的時候,相機的參數一般都是會隨時根據情況變換而進行調整的,並非一成不變的。當天氣由晴變陰、由白天轉為傍晚、場景進行了改變等等情況下,都需要相應地調整曝光參數。最好把照片存儲格式改為RAW,可以給後期留下更多修改空間,白平衡之類的也不用在相機內刻意設定了。
當然,這個參數只是一般拍攝人像寫真的情況下用到的,如果拍攝合影、會議、留念等人像照片,光圈要適當縮小,讓人物、背景都有比較清晰地呈現。
閃光燈人像攝影設定
在閃光燈布光環境下拍攝人像則與室外拍攝人像的參數設定完全不同。室內棚拍光線完全依靠人造光源來打造,重點控制的是閃光燈的功率、布設位置、燈前裝置,重點並不在相機參數設定上。
如果閃光燈布光到位,相機參數只要相對固定就可以。那就是這樣的設定:感光度設定在最低,保持畫面純淨度,一般是iso100;快門速度設定在閃光燈的最高同步速度以內,比如常見的1/160秒;光圈設定在一個較小的值,比如f/8到f/11,在這個光圈範圍內相機可以把相對最好的畫質呈現出來;鏡頭焦距一般在50mm至135mm之間,保持人像不會發生畸變。只要把相機參數設定在這樣大致範疇就不用理會調整變換了,剩下的完全交給閃光燈。光線強度不夠,閃光燈加大功率;需要製造更明顯的光比,調整不同閃光燈功率,使之輸出功率有較大區別;光線偏硬給閃光燈增加柔光裝置;想要把光線匯攏,給閃光燈增加束光裝置等等。
其實無論使用什麼相機拍人像,技術都是通的,與是不是尼康沒有什麼關係。每種相機的曝光、對焦、焦距等原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操控上略有不同。比如佳能設定感光度只用右手單手分兩步完成設定,尼康需要左手按住iso的同時右手撥轉轉輪,需要兩隻手配合但可以一次性設定完成,孰優孰劣,習慣了都可以適應。但基本的攝影參數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什麼差別。
1、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最接近人眼視覺的鏡頭焦段,視場角適中,涵蓋的景物範圍與人眼接近,成像效果也最接近人的視覺習慣,因此標準鏡頭使用廣泛。
標準鏡頭適合所有的拍攝類型和拍攝題材,最適用性最強的鏡頭焦段,同時標準鏡頭也是成像質量最好的鏡頭。
2、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涵蓋的景物範圍大、廣角越大,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也越大,背景範圍越廣,景深越大。
廣角鏡頭適合拍攝風光建築等題材,適合表現廣闊的環境和遠處的景物,前景和背景之間的距離會被拉大,透視關係會被誇張地呈現。
3、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的視角範圍能夠達到或接近180°,涵蓋景物範圍極廣,其成像效果接近魚的眼睛,因此被稱為魚眼鏡頭。
魚眼鏡頭畸變巨大,能形成極為誇張的視覺效果, 但並不是所有的題材都能夠用此鏡頭進行拍攝。
4、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涵蓋景物的範圍較小,尤其是背景的範圍十分有限,容易形成畸變。焦距越長,景物範圍越小,背景範圍也越小,景深越淺。
長焦鏡頭畫面的成像均勻性好,但總體畫質一般,適合拍攝人物、花卉、動物等。
5、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由於拍攝距離進,所以景深較淺,是唯一能夠實現前後景深範圍相等的鏡頭。微距鏡頭的放大倍率可以達到甚至超過1,適合拍攝花卉、昆蟲、首飾等小物體。
6、折返鏡頭
折返鏡頭有著較為特殊的鏡頭結構,進入鏡頭的光線被兩次反射之後才能進入相機產生光,主要用於長焦和超長焦鏡頭的製作,為的是減輕鏡頭的體積和重量。折返鏡頭全是定焦鏡頭,並且光圈不可調節。
在畫面效果上,折返鏡頭的光斑是環形的,也就是眾多小圓環,這也是折返鏡頭標誌性的成像特徵。
小白到初級到精通。
1:背景層位於圖層面板的最下方。如下圖。
2:在這個模板中有很多的圖層,除了背景層還有普通層。如下圖。
這些都是普通層。
3:帶有T形的的圖層是文字圖層。如下圖。
4:文字圖層中帶有感嘆號的圖層是電腦中沒有該字體。如下圖。
5:如果我們去更改這種缺失字體的文字圖層,系統會自動更改為系統中的宋體字體。如下圖。
6:選中文字在圖層面板上點擊滑鼠右鍵選擇」柵格化」即可將文字層轉變為普通層。如下圖。
7:在設計時我們也可以將文字層轉換為形狀層來進行設計,如下圖。
8:按住鍵盤上的ctrl鍵對文字可以藝術化處理。如下圖。
9:形狀圖層中會有一個小的矩形,這樣的就是形狀圖層。如下圖。
修改顏色時雙擊圖層就會跳出拾色器,修改適合的顏色即可。
10:填充與調整層的位置在Photoshop中右下角的位置。如下圖。
這裡添加新的調整圖層。
11:在圖層面板的最頂部有不同類型的過濾器;像素圖層過濾器,調整圖層過濾器,文字圖層過濾器,形狀圖層過濾器,智能對象過濾器。當我們設計的圖層過多在圖層面板無法全部顯示時,我們就可以點擊不同的過濾器,找到需要更改的如圖層進行更改,方便快捷。如下圖。
背景層,文字層,形狀層都可以轉化為普通圖層。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有沒看明白的小夥伴可以再我們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