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總共有兩副牙齒:乳牙和恆牙。乳牙有20顆。從出生後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3歲時基本長齊。6歲左右乳牙就開始逐漸脫落,恆牙開始萌出。恆牙共32顆,是人的最後一副牙齒,恆牙脫落後,脫落的部位將不再有牙齒萌生。鯊魚卻不一樣,它們的牙齒終身都不停的脫落、不停地更換。
鯊魚的牙齒事實上是頜緣的楯鱗加大彎向口內而成,因此與楯鱗是同源器官,平常有規律地鬆散地嵌在肌肉纖維裡,這種肌肉纖維相當於牙床。只要前排的牙齒脫落或磨碎,後排便會補上。
牙齒數量最多的鯊魚很可能是鯨鯊,它的口腔裡有幾千顆細小的、鉤狀的牙齒,這些牙齒至少一年更換兩次。倘若鯨鯊的壽命和人類相等的話,它真的稱得上是牙齒最多的動物了。
鯊魚牙齒的形狀跟人類也有很大的區別,人類的牙齒分為:左/右中切牙,左/右側切牙,左/右尖牙,左/右第一雙尖牙,左/右第二雙尖牙,左/右第一磨牙,左/右第二磨牙,左/右第三磨牙 (一般稱智齒),不同形狀的牙齒,功能不同,切牙的功能是咬斷食物、磨牙的功能是研磨食物。而鯊魚的牙齒,只要是同一種類,形狀是一樣的;只是不同種類因為食物不同,牙齒的形狀不同。例如噬人鯊的牙齒邊緣具有細鋸齒,呈三角形;大青鯊的牙齒則大而尖利;而鯨鯊雖軀體龐大,它的牙齒卻短細如針;錐齒鯊的牙齒是錐狀,長而尖;長尾鯊的牙齒則是扁平的角狀;姥鯊的牙齒既細小而又多似米粒;虎鯊的牙齒寬大呈臼狀等等。因此鯊魚的牙齒形狀與其食性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