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頸龍化石上驚現鯊魚牙齒 曾遭七頭大白鯊圍攻

2021-01-18 搜狐網

  【搜狐科學消息】美國科學家日前在一具擁有8500萬年歷史的蛇頸龍骨頭化石上發現了鯊魚的牙齒,經過仔細分析研究後證明,這頭巨大的蛇頸龍曾遭到七頭Cretalamna appendiculata(現代大白鯊的早期親屬)鯊魚的圍攻,這一重大研究成果將發表在下周召開的第69屆古脊椎動物學年會上。

  這具被鯊魚攻擊的蛇頸龍化石從日本中部出土,並被安放在東京的日本自然科學國家博物館內。美國芝加哥市德保羅大學大學副教授Kenshu Shimada表示:「這是鯊魚吞噬古脊椎動物的一項無可非議的證據。

  Kenshu Shimada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五顆Cretalamna appendiculata鯊魚的牙齒鑲嵌在蛇頸龍四塊不同的骨頭上,同時出土的還有同種鯊魚的80個相關牙齒。牙齒的大小和形狀表明,這些圍攻蛇頸龍的鯊魚都是年輕或者年壯的鯊魚。

  Kenshu Shimada依據出土現場留下的各種材料推測出了8500萬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血腥事件的部分過程:「這頭蛇頸龍原本居住在淺海區域,後來由於某種原因死亡了,它的屍體漂浮到深海區域,沉入了海洋的底部並形成了今天的化石。它死亡的情形很可能是這樣的:至少有六到七頭5至14英尺長的Cretalamna appendiculata鯊魚發現了蛇頸龍,並發起了圍捕,吞噬它的肉。但現在還不能確定,這頭蛇頸龍是立即被吃掉的,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才被吃掉。蛇頸龍如果真如猜測所言受到了攻擊,那麼這一來自Cretalamna appendiculata鯊魚的攻擊肯定是致命的,因為蛇頸龍骨頭化石上顯示,其骨頭傷口沒有任何痊癒的痕跡。」

  Kenshu Shimada自幼喜歡查閱和了解有關蛇頸龍和鯊魚牙齒的資料,在此期間增長了很多的知識。他說:「我感到很有趣,同時充滿自豪,這一30年後的發現賜給了我了解遠古鯊魚的牙齒的機會。」

  新墨西哥州自然歷史科學博物館館長託馬斯·威廉士(Thomas Williamson)說:「這不是一件關於鯊魚吞噬蛇頸龍的普通證據,而是Cretalamna appendiculata鯊魚吞噬蛇頸龍的證據。真正讓人感興趣的是如此多的Cretalamna appendiculata鯊魚一起合作攻擊或分享蛇頸龍。這種捕食方法和現代鯊魚獵食很相近。」對於蛇頸龍在遭到攻擊後的結果,威廉士館長表示不能排除蛇頸龍成功逃離圍堵的可能。(尚力)

相關焦點

  • 遠古鯊魚兇猛異常 集體撕咬海洋霸主蛇頸龍(圖)
    遠古鯊魚兇猛異常 集體撕咬海洋霸主蛇頸龍(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30日報導,美國古生物學家日前在一個8米多長的蛇頸龍化石上,發現了80多顆巨大的鯊魚牙齒。
  • 鯊魚牙齒化石也有收藏價值,沙灘上就能找到
    鯊魚在地球上生活已4億多年,當它們死亡後屍體會沉入海底,軟骨溶化,牙齒脫落到海底,並在牙齒上覆蓋沙質沉積物,能夠有效阻止氧氣和有害細菌侵入牙齒,並在大約1萬年的過程中形成化石。圖中是一顆具有收藏價值的巨齒鯊牙齒化石。為什麼人們如此熱衷於收藏鯊魚化石呢?鯊魚牙齒真相:鯊魚牙齒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 人們為啥收藏鯊魚牙齒?巨齒鯊牙齒化石可值數千美元
    鯊魚的牙齒由一種叫做齒質和硬牙釉質的鈣化組織構成,這些牙齒沉入海底,最後會被衝到海灘上,有些收集者會專門尋找這些牙齒並珍藏起來。一些海域的鯊魚牙齒數量和質量「更勝一籌」,例如:佛羅裡達州尼斯海域,該海域自稱是「世界鯊魚牙齒之都」,數百萬年以來,墨西哥灣一直生活著鯊魚,尼斯海域則成為挖掘發現鯊魚牙齒的熱點區域。
  • 化石顯示蛇頸龍可能是「胎生」
    Abramowicz; both images ©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蛇頸龍是統治著侏羅紀和白堊紀海洋的大型爬行動物,以其長頸而著稱。它在海中如何繁育後代一直是個謎。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蛇頸龍的繁殖方式與多數爬行動物產卵孵化不同,很可能是「胎生」,而且「只生一個好」。
  • 巨大的鯊魚牙齒化石,暴露了它們的這些秘密
    在秘魯這個地方,人們發現過很多大大小小的史前鯊魚牙齒,包括史前大白鯊牙齒,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發現了一種大型鯊魚牙齒,其大小遠超大白鯊的牙齒。圖註:法國發現的斜高19釐米的巨齒鯊牙齒化石圖註:2007年在秘魯發現的斜高約20釐米的大牙化石目前科學家認定的巨齒鯊牙齒最大為20釐米這樣,因為人們發現並證實了這個尺寸,毫無疑問,這顆牙齒的主人已經是非常巨型的鯊魚了,然而有一些其他的消息稱發現21釐米甚至更大的牙齒化石,體型推測甚至達
  • 白堊紀的鯊魚「金廚鯊」
    在白堊紀晚期,刺甲鯊是海洋中體積最大的鯊魚,也是最令對手生畏的捕食者之一。它的暱稱為「金廚鯊」,能用象廚房刀具一樣的滿嘴利齒,將獵物切成薄片或小塊。另有證據表明,刺甲鯊還可獵食滄龍、蛇頸龍,甚至本身也屬兇狠食肉魚的劍射魚。從發現所知 , 白堊刺甲鯊生活於全球的遠洋及海岸 , 包括當時中生代北美的西部內海。
  • 化石上鋸狀的牙齒,旋齒鯊令人不寒而慄,專家更被它牙齒位置困擾
    在古生物世界裡,有形形色色的奇特生物,為了探索古生物,人類更多的只能從化石上研究它們,有些古生物的外形,是人們想像不到的,從有限的化石中,根本猜測不到這些古生物
  • 盤點地球上史前十大奇異生物
    古生物學家日前在蛇頸龍化石上發現了鯊魚的牙齒,表明蛇頸龍可能遭到鯊群的圍攻。蛇頸龍2.氣腔龍氣腔龍生活在距今8500萬年前,根據對氣腔龍化石的最新分析,食肉恐龍的呼吸系統與當今的鳥類有諸多類似之處,進一步強化了恐龍和現代鳥類在進化上存在聯繫的理論
  • 鯊魚界的「電鋸狂魔」!俄羅斯發現巨型魚類化石,長著螺旋狀牙齒
    那麼這種工具究竟是誰發明的,它是否借鑑了一些地球上存在的相似物體呢?大約2.7億年前,地球上存在一種最大的掠食者,它的名字叫做旋齒鯊(Helicoprion),它有許多顆鋒利的牙齒,從大到小螺旋狀向內排列。它的牙齒就像銑刀一樣鋒利,甚至讓人覺得它就是鯊魚界的「電鋸狂魔」。
  • 鯊魚牙齒的起源
    上一期《鯊魚的牙齒——為什麼都是尖的呢?》,我們僅僅是引出了一個問題:「鯊魚牙,為什麼必須是尖的?」
  • 二疊系的奇特古鯊魚,螺旋形鋸狀牙齒化石,讓2億年後人不寒而慄
    在動物世界中,不管是遠古時代,還是現代的動物,尖牙利齒都是動物們最有力的攻擊武器,特別是遠古生物的尖牙利齒更為人類所畏懼,例如鄧氏魚、巨齒鯊等牙齒,但在二疊系和三疊系中還有一種奇特的遠古鯊魚,它的牙齒令人不寒而慄,又讓人們充滿好奇,因為它們種群的牙齒是螺旋形鏈鋸狀的,所以它們又被命名為——旋齒鯊
  • 重慶嘉陵江鵝卵石驚現罕見動物肋骨化石 專家推測或來自蛇頸龍
    不僅發現不少藏在鵝卵石中的珊瑚、貝殼、海百合化石,還曾發現過蟲跡化石、恐龍化石、遠古滅絕植物新蘆木化石等。此外,北碚施家梁鎮大型木化石群及北碚屋基村石壁所遺留的長約上百米的海洋波痕遺蹟,其發現者均為伍定金。今年春節前,這個熱衷於探索自然的北碚人,在北碚施家梁鎮三勝河灘又有了新發現。
  • 鯊魚遭虎鯨追趕跳上岸獲救 虎鯨vs大白鯊誰更強
    近日,有攝製組拍下鯊魚遭虎鯨追趕的壯麗畫面。當時一群鯊魚被一群虎鯨圍攻,一隻七鰓鯊情急之下,跳出水面,落在海邊巖石躲過一劫。不過它的同伴就沒那麼幸運,被虎鯨吃掉了。作為海洋霸主,虎鯨戰鬥力可謂強大。即便是大白鯊在虎鯨面前也只是個小個子。媒體也曾報導虎鯨襲擊大白鯊的新聞。更令人驚訝的是,虎鯨是一種喜歡團體活動的動物,一群虎鯨集體出動時,戰鬥力爆表。
  • 科學家發現遠古蛇頸龍化石
    蛇頸龍的藝術概念圖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科學家已經發現目前已知最為古老的南極「海怪」化石。他們發現一具已有8500萬年歷史的蛇頸龍化石,這比以前認為的海洋爬行動物在南極出現的時間早1500萬年。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家博物館的亞歷山大-克爾納說:「我們發現的這些化石碎片並不屬於以前知道的生活在該洲的任何動物,這表明南極蛇頸龍的多樣性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加豐富。」
  • 盤點地球上史前十大奇異生物_科學探索_資訊中心_驅動中國
    古生物學家日前在蛇頸龍化石上發現了鯊魚的牙齒,表明蛇頸龍可能遭到鯊群的圍攻。,進一步強化了恐龍和現代鳥類在進化上存在聯繫的理論。它們在大約1萬年前的冰河時代末期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尚未確定究竟是氣候變化,還是人類獵殺活動是導致猛獁象滅絕的罪魁禍首。有人還認為,彗星撞擊地球使得猛獁象從地球上消失。
  • 侏羅紀海洋霸主 墨驚現最大肉食動物完整化石
    據英國《泰晤士報》昨天報導,德國古生物學家日前在墨西哥阿拉蒙布裡地區挖掘出了一具可說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肉食動物的完整化石。科學家經過鑑別,認為它可能正是1億5千萬年前統治著海洋的最可怖的食肉動物———綽號為「深海怪物」、「海洋霸主」的「裡奧普魯頓·菲洛克斯」。
  • 美國暴雨衝刷出遠古鯊魚牙齒
    遠古鯊魚牙齒化石  前些天,在美國馬裡蘭州卡爾弗特縣,陰雨天氣一直持續不斷。強降雨天氣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麻煩,卻也帶來了一個意外驚喜——暴雨衝刷出了一些遠古時代鯊魚的牙齒化石。  這些化石被馬裡蘭州自然資源部的工作人員稱為「很酷的發現」,他們將兩張化石照片發在推特上,留言稱「這是最近的大暴雨從亨廷頓灣中衝刷出的珍寶」。「這些牙齒的個頭好大!」「這個發現真是棒極了!」看到消息後,不少網友紛紛轉發評論。  亨廷頓灣位於馬裡蘭州卡爾弗特縣。據報導,該地那幾天的降雨量大約為20釐米,雨水混入了亨廷頓灣的溪流之中。
  • 我省學者認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蛇頸龍化石在中國
    浙江日報8月18日訊 今天,筆者從浙江自然博物館獲悉,該館研究員趙麗君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李淳等,在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地質學報》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ACA》)2008年第2期上發表論文稱,在我國雲南東北部中三疊世晚期地層中發現了長4.2米的早期蛇頸龍化石。
  • 滄龍和蛇頸龍都已經滅絕,為什麼鯊魚卻不滅絕?
    翻開地球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地球上出現過一種種強悍而兇猛的動物,但最終也離開舞臺,就拿恐龍來說,就曾在2.4億年稱霸地球陸地,即使是現在,也是當之無愧的陸地生物霸主,而對於海洋領域來說,其中產生的霸主更多,有滄龍、蛇頸龍等,後面又出現了巨齒鯊,到了現代,又有虎鯨、大白鯊等兇猛動物
  • 尼斯湖水怪很像蛇頸龍?蛇頸龍的頸其實並不靈活,甚至不能抬頭
    蛇頸龍是恐龍的一種,屬於調孔亞綱鰭龍目蛇頸龍屬,通常認為蛇頸龍出現在三疊紀晚期,在侏羅紀早期的時候已經達到了繁盛時代。蛇頸龍屬於海生爬行類動物,從體型上來看,並不是一種特別巨大的恐龍。蛇頸龍雖然以「蛇頸」來命明,但它脖子的靈活性完全不能夠和蛇相比,原因就在於蛇頸龍的脊椎骨太過緊密了。從蛇頸龍化石可以看出,蛇頸龍的每一節脊椎都以十分緊密的方式相連。這就必然導致它的脖子很不靈活,甚至是幾乎無法做出什麼太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