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壞人,其實只有一個字,懶!

2020-12-05 儀圓理源

李達源文

一旦發現周圍人有懶的特性,馬上拉黑!晚了都不行,因為所謂的壞人,其實只有一個字,懶!實力不夠的人去完成任何一件事,就是壞人,因為把事搞砸了,所以就是壞人。之所以把事搞砸了,就是實力不夠,之所以實力不夠就是因為懶。懶得出眾就不會承認自己是廢物,就不會承認自己不足的地方。所以這就是所有壞人的心理軌跡,其實就是懶,對於低級動物,懶並不可怕,對於人來說,懶十分可怕。

所以承認自己能力不行的人就是承認了別人對自己的定義,而不承認自己不足耽誤大家事的人,就是懶與壞人的狀態。答應別人的事沒有辦到,就是要擔責任的,否則就被扣上了不守信壞人的帽子。所以很多人之所以生活沒有起色,甚至生活質量倒退,就是懶,不夠勤奮,不守信,更不知彌補自己的過失。所以,當一個人被人看透的時候,就已經輕如鴻毛了。

而當一個人的信譽輕如鴻毛的時候,別人就沒有再相信你的藉口了,他沒有相信你的藉口,你照樣也沒有再說下去的藉口。所以看似做壞事的人,他們都可以在一開始囂張跋扈,就是欠別人的都在可控範圍內,而越來越心虛膽小時,他就已經不敢正視面對自己,所以就用虛張聲勢的語氣來壓倒你。而紙老虎終究是紙老虎,沒有殺傷力的狀態也怕別人討伐自己而已。

相關焦點

  • 冬天養龍骨花 秘訣只有一個:懶
    冬天養龍骨,要領就在一個「懶」字,越勤快的人反而越養不好。澆水懶一點很多人看到龍骨花外形,會以為是仙人掌類的植物。其實龍骨花屬於大戟科的植物,不過它的習性與仙人掌類似,都十分耐旱。龍骨花很容易種植,如果有人連它都能養死,那十有八九是沒管住自己的手,澆水太多了。
  • 封神三大散仙,一個實力強,一個運氣好,另一個很懶,但人人皆知
    打個比喻,就說那些買彩票的人,有人無意中就能中了大獎,而輪到我們去買了就壓根沒中過,這就是運氣,讓我們對那些中了大獎的人心中只有羨慕,心痒痒的份。而在封神中也有這麼一位運氣極好之人,他就是雲中子,此人是元始天尊的一名記名弟子,算是一名散修吧,但他能一眼看穿朝歌城中的狐狸精,隨手用松木削了一把松木劍送去皇宮就差點要了蘇妲己的命。
  • 人性悖論:以懶為榮,以笨為恥
    不僅對於個人如此,對於一個國家,也有相同的心理建設。有這樣一個段子,廣為流傳。2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懶」不介意。很多人,像躲避瘟神一樣躲避「懶」,因為他們知道,真正有殺傷力的其實是這個看起來溫吞吞的「懶」字。當然,只有極端自律的人才能意識到這一點。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為什麼這麼一個才貌雙全的美女會寫下最懶的一首詞呢,而且詞中「花」字居然重複17次呢?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少女,趕清早起來好玩「蕩鞦韆」,可是當她蕩完鞦韆,還未來得及整理整理自己的衣著髮飾,卻突然連襪子都未穿,頭上金釵滑落都沒有撿,就慌慌張張赤著腳跑進裡屋,一個貪玩好動的少女為什麼會這樣慌張了,原來是她看到有一個風流倜儻的年輕帥哥走過來了,跑回閨房前還假裝在嗅青梅,實際上是想多看看這個帥哥。
  • 史上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9字有36個重複,卻成千古絕唱
    詩歌是一種寄託情懷的文學載體,尤其是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擅長用古詩去抒發心中所想,這種抒情言志的表達方式,最容易被人接受,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文人的文學素養,像李白、杜甫等詩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生創作了不少古詩,當我們在閱讀這些古詩的時候,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詩之人的心情,不過在歷史上卻出現了一首
  • 黑羊效應:受攻擊的那個就是壞人?屠夫是壞人?或許未必
    ,而所謂的黑羊效應是指:在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對新加入的個體沒有理由的排斥和攻擊的現象,而且這其中的每一個並不是壞人。首先我們在看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應該是要想到底好人和壞人之間是有怎麼樣的一個界限呢,在生活當中這樣的現象也是經常發生的,好壞之間好像從來也沒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在任何的一個群體當中,那些個受到排斥和攻擊的人就稱之為是黑羊,其中發起這些攻擊的人群就將其是稱之為屠夫。
  • 所謂的高檔白酒,其實就是一個騙局
    因此,不管是10年陳、30年陳、50年陳或者500年陳的白酒,其實成分不會有絲毫改變。  白酒存放中會發生所謂酯化反應的宣傳,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相信對這個結論,許多喝酒的人會相當不以為然,而更相信自己平時喝酒的味覺、嗅覺差別,我在文末會做詳細的補充說明。  相信直覺,拒絕科學,這正是絕大多數國人同胞區別於世界各民族的思維缺陷。
  • 人類的本質其實就是懶
    畢竟,「人之初性本懶」,懶惰就像是手機的原廠設置,潛伏在每個人的本性與欲望裡,而當今社會提供的各種便利,更讓當代青年有了「懶」的條件。所以,當代年輕人可以有多懶?智慧客廳就能做到足不出戶也能把KTV搬回家,智能語音音箱與客廳中的設備聯動,只需你發號施令喚醒「K歌模式」,家就變得一個自由自在的高級KTV包廂。燈光變暗、窗簾關上、大屏幕平板電視打開、功放和環繞立體音響開啟,你和家人朋友就可以一展歌喉觸發「觀影模式」時,家又成了一個帶感的私人影院。
  • 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不僅名字裡面有懶字,還被自己「懶死」
    說起懶惰大家想到的能有多懶?早上不起床,懶得做飯,懶得吃飯等等,這些都是當代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然後和這種動物比起來大家都弱爆了,它們能懶到什麼程度,上個廁所把自己懶死!
  • 人為什麼會懶?懶癌晚期,如何自救?
    所謂懶癌,就是形容一個人懶到了極致。懶癌分早、中、晚期,其中,懶癌晚期是懶到極致中的極致,也是人們對懶人常用的形容詞。據科學家研究,懶癌晚期患者,其實是因為基因突變所導致的。本文[懶癌]目錄1、懶癌是什麼意思2、懶癌的症狀3、懶癌的病因4、懶是什麼?
  • 如何識別壞人,壞人是天生的嗎?從心理學家的黑暗性格理論來分析
    其實,人性之複雜,並非單純的用「好人」和「壞人」就可把認分類貼標公示。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在《白夜行》裡寫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當做了這些基礎「測試」後,確信她真的變成了一個木偶活體。人們便開始變得「瘋狂」起來。
  • 大懶傳說——爪踏美洲的地懶家族
    大地懶生活在200多萬年前到1萬多年前的更新世,是南美洲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哺乳類。它們從頭到尾體長5—6米,可能重達3—5噸。大地懶的頭骨像樹懶,脊椎和四肢骨骼像食蟻獸,不過個頭足足大了上百倍。其口中只有18顆牙,是名副其實的「貧齒」,牙齒不太耐磨但能終生生長;頭骨結構表明它們的嘴唇和舌頭又長又靈活,便於攫取食物。
  • 老子《道德經》:好人和壞人一樣,都是我們的老師
    老子的這種辯證思想,也是非常符合《易經》中所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任何時候都有正反兩個面,人也不例外,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好人也有壞人。其實,當我們讀懂了老子道德經第27章,明白了善人於不善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懂得人生真諦,也算是開悟了。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也讀錯了
    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文化的國家,中國也同樣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尤其是時間進入現代化社會之後,我國就更加推崇包容開放,只有不斷的借鑑其他國家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保持一種開放共享的態度,國家才能夠發展得更好。這一點在古代也同樣如此,我們經常感慨於古人的智慧,關於開放與包容這個方面,古人做得並不比今天的人差多少。
  • 養龍骨花,要謹記一個「懶」字,越懶長得越壯,勤快容易出問題
    10個人養龍骨花,9個人都能養得很好,而唯一養不好的那個人也不是犯了什麼大錯誤,就是沒有管住自己的雙手,澆水過多導致葉片發黃,龍骨花生長受阻,所以我們在養龍骨花的時候澆水一定要懶一點,懶一點,再懶一點。
  • 「懶螞蟻效應」給英語學習帶來的啟示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有些時候,勤奮的人未必能夠成功。而放下高速行進的腳步、多觀察,多思考,多去嘗試新事物的人,看是懶惰的背後,反而採用的是一種更高效的處事方式。「懶螞蟻效應」的啟示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一群黑螞蟻進行了研究:他們把螞蟻分為三個小組,每組30隻,觀察他們的行為。
  • 生樹上、死樹上,懶到極點的樹懶,只有一件事是積極的:交配
    要是問樹懶為什麼這麼懶,估計也沒人知道此後的一個月內,它會倒掛在樹上吸收樹葉的養分,吸收到一點不剩的程度,至於體內的排洩物可以存放好重,重到堪比自己體重的30%,但它們的排洩物也堪比石頭,但要說到這麼懶的物種為何沒有滅絕呢?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生命的好壞?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如何去定義好人和壞人?如果我們說別人是壞人,說明我們也不是好人,對彼此都不是好事。如果我們說別人是好人,對雙方也可能造成不好的結果。我們應該如何的定義這個好壞?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嗎?為什麼我看不見世界上,有好人和壞人?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
  • 打敗婚姻的,就是這一個字
    因為戀愛開始的殷勤很容易,漫長婚姻裡的持久熱情很難,一不小心就被一個「懶」字打敗。美其名曰老夫老妻來拒絕儀式感,不過是偷懶的藉口。因為懶的後果是,婚姻變得日漸陳舊,感情不得不生鏽,日子索然無味,婚姻食之無味。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一直談戀愛,而不踏入婚姻?因為婚姻太容易使人變得懶惰,懶的背後是你心裡越來越沒有對方的證明。
  • 《三體》葉文潔:她不是一個壞人,可她是一個好人嗎?
    她不是一個壞人,可她是一個好人嗎?是的,葉文潔不是一個壞人。她經歷文革,目睹父親慘死,多次被人陷害,這一切都使她堅信人性是邪惡的。人類社會已經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也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抑制自己的瘋狂;所以,應該請主降臨世界,藉助它的力量.對人類社會進行強制性的監督和改造.以創造一個全新的、光明完善的人類文明。人性善?還是人性惡?葉文潔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她甚至堅信:凡是文明皆比人類文明,人類文明中的惡只有藉助其他文明才能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