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悖論:以懶為榮,以笨為恥

2020-12-05 武大師財經

1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大部分人,對別人說他「懶」並不太介意,他不認這是個丟人的事兒,會大大方方的承認。

但如果你說他「苯」,那就妥了,不管是真笨還是假笨的,都認為你戳穿了他的自尊心,你這是在侮辱他,他肯定很惱火,弄不好就要吵起來,打起來。

這就是人性,人們對「懶」這個缺點視之不見,甚至還會以此為榮。言外之意,我都這麼懶了,還能做成這個樣子,那豈不能證明我的能力很強?

如果我全力以赴的去做,超越第一名也未可知!

看看,「懶惰」也可以秒變「驕傲」。

但對於「苯」這個缺點。99%的人都會超級敏感。智商,好像是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基礎。

不僅對於個人如此,對於一個國家,也有相同的心理建設。

有這樣一個段子,廣為流傳。

說1984年,一群俄羅斯專家來華傳播「巡迴展覽畫派」的繪畫藝術,我國負責接待的同志熱情的用「勤勞,智慧」等詞語來稱讚俄羅斯民族,但俄羅斯專家們卻搖頭笑了,並毫無掩飾的說:「俄羅斯民族是智慧的,但他有些懶惰。」

這也難怪,提起俄羅斯,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大概是「酷寒」,「風雪」,「伏特加」,「「酗酒」,「戰鬥民族」等關鍵詞。

俄羅斯人,的確沒有世所公認的勤勞。如猶太人,如中國人。

2

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懶」不介意。很多人,像躲避瘟神一樣躲避「懶」,因為他們知道,真正有殺傷力的其實是這個看起來溫吞吞的「懶」字。

當然,只有極端自律的人才能意識到這一點。

我喜歡的作家連嶽,就是這類人。

如他所言,「聰明是天分,而勤勞和可以信任,卻是後天可以習得的。」

確實如此,智商這東西,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都是已經確定過的,別人說你苯或者說你聰明,並不能讓你的智商增減。

而勤勞這種素質,卻是隨時可以改變的。想變勤勞,現在就可以試著做一做手頭的事情。一件件做下來,就不會懶了。

正所謂「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懶癌,並非不治之症。

我們的精力,應該專注於改變能改變的事情上,而不是別人說你智商高低,你就高興或沮喪。

而對真正應該警惕的「懶」卻無動於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真是個怪現象。

3

不懶惰的人,雖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成就,但過得肯定不會特別差。天分好的,運氣好的,基於此扶搖直上,變成人中龍鳳,也未可知。

曾國藩說過:天下之庸人,多敗於惰。天下之能人,多敗於傲。

富蘭克林說: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所謂的命運擊垮的。

的確如此,沒有資源,沒有背景,只有天賦,勤奮——使我們和命運戰鬥的最後的底牌。

要不然,大家都是人。你憑什麼比別人做的更好。

請問,憑什麼?你有哪些優勢?

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勤奮,自律,才能一點點的改變劣勢,一點點的積累成績,一點點的在勝利的天平上添加砝碼,直到變被動為主動,變優勢為勝勢,直到石破天驚,一鳴驚人!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實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寫過這首詩,初中時就會背,但一直不好做到。

4

在演藝界,有句話叫:一年一偶像,百年劉德華。

劉德華,從我還沒出生時就開始紅,現在我女兒都出生了,他還在紅。

這就是偶像屆的常青樹。

之所以如此能紅這麼久,劉德華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品質,那就是——勤奮。

王家衛說:劉德華就是「勤奮」的代名詞。

張學友說:「每當我很累的時候就想休息,但看到劉德華還在我前面,我就要不停的追了。」

王晶說:「當今娛樂圈,如果有人有劉德華一半的努力還不紅,那就是老天無眼。」

這就是劉德華,他朋友們眼中的劉德華。

一個人,自己認為自己是勤奮的肯定不行,不是硬性標準,只有大家都認為你勤奮,你才是真勤奮。

而真勤奮的人,運氣差不到哪裡去,成就也差不到哪裡去。

5

當然,我說的這種勤奮,並不是低質量的勤奮,而是積極的,高效率的勤奮。

上學時,就有兩類同學特別引人注目。

一種是特別勤奮,特別能吃苦,但每次考試,成績都不會太好的人。

另一種是貌似很貪玩,吊兒郎當,有事沒事和前後桌說個悄悄話,從沒見過他們特別苦逼過。

但一到考試,他們的成績就是好,還能排前幾名。不由得懷疑,這傢伙是不是回家偷偷用功了。

這很讓正常人受挫,覺得努力也不過如此,還不一定能拿到好成績。不努力也沒事,拿到好成績也是有可能的。

但你要知道,這畢竟是極端事件,對大部分智商普通的人說,選擇努力,就等於選擇了最靠譜的路徑。

聖人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笨的人不可改變。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塑造的。「導之東則東,導之西則西。」

《射鵰英雄傳》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小說的前半部分,基本圍繞這郭靖和楊康二人的成長對比來展開的,只不過郭靖是明寫,楊康是暗寫。

智商很一般的郭靖,面對智商很高的楊康,靠著自己的勤學苦練,他們第一次見面打鬥時,並沒有落下風。

發展到後來,努力的複利效應越來越大,楊康的小聰明逐漸用盡,他們的個人成就,能力,人生境界,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個時候,小說的主線已經從兩人的成長發展到對「五絕」的描寫了。楊康已經領盒飯了。

6

所以,不要在意別人說你笨不笨,那個不可改變,也不必苦惱。

要警惕別人說你懶不懶,這個才是溫水煮青蛙的存在。

而且,這個可以改變,也能改變。

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能接受的。

以上。

相關焦點

  • ::「八榮八恥」是非明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八榮八恥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為了祖國要出勁;你拍三,我拍三,鋪張浪費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顧自。
  • 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悟「八榮八恥」
    是呀,我們為了落實上級的要求,把「八榮八恥」的相關內容張貼到教室,也讓老師組織孩子們理解、背誦了相關的條文,難道這就叫做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了嗎?  不是的,小學階段的榮辱觀教育絕不能只簡單地停留在這個階段上,我們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孩子們能夠接受的「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教育。
  • 涼州區佛教界學習聖輝法師提出的佛教「八榮八恥」
    南京棲霞山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理海法師主講    區宗教局王軍副局長在座談會上發言    座談會現場佛教在線8月7日消息  鳩摩羅什寺報導:今年3月,胡錦濤主席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後
  • 領導幹部要做踐行「八榮八恥」的表率
    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從思想上、行為規範上進一步劃清了榮恥界限。這一重要論述對於我們特別是我們領導幹部分清榮辱,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領導幹部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關鍵在於領導幹部首先要從自己做起。
  • 解放軍總醫院舉行「八榮八恥」主題歌詠比賽
    泉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黃餘紅  5月26日下午,解放軍總醫院的全體官兵和醫護人員歡聚一堂,用嘹亮的歌聲抒發崇尚「八榮」的自豪之情,用堅定的誓言表達抵禦「八恥」的自律之志,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八榮八恥」主題歌詠比賽。
  • 有多少人真的以浪費糧食為恥?(金臺視線·倡導綠色生活 反對鋪張...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在內心中以浪費糧食為恥、對浪費糧食之行為側目而視?平心而論,不多。   倘若一個人買件新衣服,試一下不喜歡便隨手扔了,可能會令人瞠目,但一個人若將所買的、所點的食品扔了或剩下不要了,則少有人吃驚或憤怒,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並未將其視為可恥之事,這也是浪費糧食行為比比皆是、屢禁不止的內在原因。不以為恥,甚至在某種場合反以為榮,食品浪費現象怎能遏制得住?!
  • 新時代時評: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在全社會蔚成風尚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食為政首,糧安天下」的說法,雖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物質日漸豐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勤儉節約的傳家寶不能丟,糧食生產的鐵飯碗不能丟!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解決老百姓的口糧是天大的事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否則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 人性的悖論——《人民的名義》的隱喻美學
    這個情節怎麼也讓人分不清,他到底是反擊腐敗伸張正義,還是以反腐敗的名義為同學報私仇?沒有人懷疑候亮平對腐敗份子的嫉惡如仇,但人們不禁要問,如果不是因為陳海是他的至親同學,尤其陳海又是漢東老幹部陳巖石的兒子,他會不會主動出擊?偉大的公德似乎隱藏不了個人的私情。
  • 張宏傑|《千年悖論:人性的歷史實驗記錄》出書記
    《千年悖論》是張宏傑老師的「處女作」。此次重裝再版,收錄了其寫作初期大部分優秀的歷史文化散文作品,及其早年關於歷史寫作的兩篇採訪,並配以精美插圖。他在歷史的劇場裡洞察人性浮沉,從「人性」角度觀察古人,揭示不同的人格結構在共同的歷史重壓下,如何抵抗、伸縮、變形、扭曲、斷裂。這本書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全金屬外殼》:人性悖論,毀滅人性的戰爭
    今天小影要給大家帶來一篇剖析人性的電影《全金屬外殼》,1987年上映,老而經典。導演則是大名鼎鼎拍攝了《2001太空漫遊》的庫布裡克,這也是他最後一部反戰電影。電影的開頭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敘述電影的劇情,這也是導演想通過講述越戰中的兩件事來表達了他對戰爭與人性的看法。
  • 勿為情節置悖論
    如果因為設情節而致悖論,形成了悖論情節或曰情節悖論,那就走入歧途了。遺憾的是,我國當今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群體,因為普遍貪大求長,情節問題真的成問題了。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讓現實來說話吧!  有一部大型電視連續劇,是寫冀中抗戰的。劇中一位抗戰幹部被日偽俘獲了。為營救他,其他的英雄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漢奸翻譯官的父親抓獲作為人質,交換被俘的抗日幹部。
  • 地懶:從巨獸演變為慵懶
    那麼大地懶是不是也像樹懶一樣「懶」呢?其實,樹懶並不懶,這只是人家的一種生存策略,少動、少吃、多睡,可以最大限度給地讓身體節能減排,同時依靠隱蔽偽裝來躲避敵害。不過這個策略在大地懶身上卻行不通,一是體格太大了沒地兒躲,而且還生活在較為開闊的環境中,自然不能當縮頭烏龜。
  • 槿花一日,自當為榮
    最近因為工作原因,我要搜集整理白居易的相關資料,偶然間看到「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只覺得心頭一動,而後感慨良久。
  • 這3個地方「以瘦為恥,以胖為美」,網友:真是吃貨的天堂!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肥胖或許成為了一種恥辱。但是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這三個地方卻是以胖為美,一些吃貨網友對於這三個地方也非常的嚮往,更是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吃貨的天堂。這3個地方「以瘦為恥,以胖為美」,網友:真是吃貨的天堂!
  • 毛姆《面紗》:人性的拷問,愛情的悖論,救贖在覺醒之後
    毛姆在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審視之後,繼而讓他們走向救贖之路。凱蒂精神的覺醒是自我救贖的前提。2、愛的悖論:文學作品中永恆不變的愛情主題,在這裡以鮮有的悖論形式存在著悖論,百度百科做如此講——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
  • 雀巢笨NANA染衣含有害物?為薑黃素
    實驗過程1 把笨NANA的外皮放在毛巾上,很快將毛巾染黃2 使用肥皂對黃色汙漬進行摩擦3 黃色汙漬變成了紅色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稱,雀巢笨NANA雪糕外皮將地板和衣服染上了螢光黃色,很難清洗,而且在使用肥皂清洗過程中,發現原本的雪糕痕跡變成了紅色。
  • 「電車悖論」:一場1:5的生死局,人性和道德的考驗,無人能倖免
    電車難題,亦稱電車悖論。最早由哲學家Philippa提出,具體內容為:五個無辜的人被犯罪分子綁在了電車軌道上,他們面對的是一輛即將而來失控的電車,當然充當「上帝」角色的你,有機會拉動轉撤器,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同時另一條軌道上也被綁了一個人,1:5的生死局,你會怎麼選擇?
  • 善復為妖的價值悖論:價值的二重性與強制性、正負價值的轉化
    老子發現,價值的二重性,正負價值之間的轉化,價值的強制性以及價值的異化,乃是導致價值悖論現象的內在根源,並且由此他又提出了一套消除和克服價值悖論的方案。今天我們就先來講一講老子價值的二重性、強制性與正負價值的轉化。任何價值都有其自身的「條件域」,從而構成自身的「價值域」。所謂價值域也就是由價值的條件性所規定的價值的界域。
  • 其實它不懶不髒不胖不笨,智力比狗還高
    但你知道嗎,其實豬並不像我們理解意義上的懶、髒、胖、笨,相比之下,豬在「圈養界」的智商地位一直是保持在NO.1的狀態,即便是一些貓狗的智商,豬也能把「它們」按在地上摩擦。而對於此類生物其他的「人類刻板印象」,筆者就為你詳解一番,讓您對豬這種生物有一個大體的改觀。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懶」這個話題。
  • 一個已婚男人說:娶個單純的「笨」老婆,更容易讓婚姻幸福
    有句話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同樣的道理,沒有笨女人,只有懶女人。所有那些看起來笨手笨腳的女人,要麼想法太簡單,不願意深入去想問題;要麼做事的時候付出太少,總是用一種笨手笨腳的方式去做。有些女人之所以會被貼上笨女人的標籤,其實是因為和聰明的女人做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