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真的以浪費糧食為恥?(金臺視線·倡導綠色生活 反對鋪張...

2020-12-02 人民網

  「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但從口號到行動,其間的距離卻很長。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真的在內心中以浪費糧食為恥、對浪費糧食之行為側目而視?平心而論,不多。

  倘若一個人買件新衣服,試一下不喜歡便隨手扔了,可能會令人瞠目,但一個人若將所買的、所點的食品扔了或剩下不要了,則少有人吃驚或憤怒,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並未將其視為可恥之事,這也是浪費糧食行為比比皆是、屢禁不止的內在原因。不以為恥,甚至在某種場合反以為榮,食品浪費現象怎能遏制得住?!

  恥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知恥是傳統道德的底線、基礎,從孔子的「行己有恥」、孟子的「羞恥之心,義也」,「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到朱子的「恥者,吾所固有羞惡之心也。有之則進於聖賢,失之則入於禽獸,故所系甚大」,均強調了恥感之於人、之於行為的重要性。無恥之徒是被人鄙視唾棄的。貧窮年代,在眾人眼中,浪費糧食的行為不僅是可恥的,甚至是種罪惡,那時的孩子若有此舉,大都會被家長訓斥乃至責罰。現如今,生活富裕了,物質豐富了,食品豐盛了,人不會因浪費糧食而餓肚子、受責怪了,於是許多人便對食品以及其它物品、資源的浪費行為不以為意、麻木不仁。沒有了路人側目、「人人喊打」的社會環境,喪失了羞恥之心,浪費起來也就心安理得了。

  從今天刊登的記者調查看,人們對於自己浪費食品的行為能說出許多理由:高校食堂就餐學生的理由有:飯菜不可口、吃不慣、吃膩了、分量太大、想多吃幾樣菜;商務宴請、宴請朋友者的理由是:若菜點少了,面子不好看;婚宴主人的理由是:父母要講排場、講面子;自助餐就餐者的理由是:這麼多美食,都想嘗嘗;花了這麼多錢,只有吃得越多越划算;自己犯懶,不想來回取餐,就一次多拿點;以為自己能吃完;嘗一口後感覺不是自己喜歡吃的……

  諸如此類的浪費理由,有共同特點,即皆從自我出發,我吃不慣了、我吃膩了、我想多吃幾樣菜、我面子不好看、我懶得來回走,我想把花的錢賺回來……至於浪費的食品,少有人顧及。說起這些理由,有人理直氣壯,有人不太好意思,但卻沒有感到無地自容、羞愧難當的。即使是標明浪費罰款的餐廳,也往往從自身利益考慮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怕惹麻煩、怕失顧客。

  如今,浪費糧食在許多國家都會為人所不齒、會遭人側目或怒目,但在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們卻常視若無睹,漠然處之。

  古人云,「知恥知畏知止」。其實,只有知恥知畏,才會知止。只有「浪費糧食可恥」之理念真正深入人心且成為社會共識,人人懂得敬畏自然、愛護環境,人們對待食品消費的態度才會不那麼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13日 20 版)

(責編:帥筠、邱燁)

相關焦點

  • 武林街道開展 「倡導節約型飲食,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活動
    武林街道開展 「倡導節約型飲食,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活動 2020-11-30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體乾飯人:以後浪費糧食會被罰款的
    @全體乾飯人:以後浪費糧食會被罰款的 2020-12-25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糧食公開課】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
    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溫飽已經不是問題的今天,如果請每個人捫心自問:我有沒有浪費過糧食?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你會認為,自己浪費一點不算什麼。
  • 制止浪費 節約糧食!看看楊柳街道怎麼做?
    為使轄區居民對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有危機意識,進一步規範就餐行為,杜絕餐桌浪費,培養尊重勞動者,愛惜糧食、厲行節約的意識,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鐘山區楊柳街道開展了「樹時代文明新風,制止餐飲浪費」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召開專題會,安排部署具體工作。
  • 2020年9月時政熱點分析: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早在2013年1月,習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導「光碟行動」,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得到從中央到民眾的支持。2020年8月11日,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珍惜糧食、反對浪費調研報告指出 影響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依然...
    12月23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武維華作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關於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武維華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提出新的糧食安全觀,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應充裕,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但我國糧食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目前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影響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依然存在。
  • 你知道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嗎?!
    你知道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嗎?! 你知道每年浪費的食物 折合成糧食能滿足多少人的口糧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
  • 以法立行:中國探索珍惜糧食、反對浪費長遠之道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題:以法立行:中國探索珍惜糧食、反對浪費長遠之道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啟動為期一個多月的珍惜糧食、反對浪費專題調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長效機制,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物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以法治方式對浪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
  • 【文明從我做起】「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倡議書
    節約糧食是美德,是素質,更是責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上饒市婦聯向全市廣大家庭、婦女兒童發起「珍惜糧食 拒絕浪費」的倡議:01爭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 俞村中心學校開展「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主題系列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傳承中華民族敬天惜糧、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俞村中心學校多舉措積極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師生培養節約習慣,用實際行動踐行「光碟行動」。「節約為榮」多方宣傳。
  • 你猜,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可養多少人?
    要理解這些話,我們需要了解國內國際兩個現狀:連年豐收、倉廩殷實的背後,是我國糧食產需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近期疫情、汛情的挑戰讓形勢更為緊張;受疫情影響,已有多國發布了糧食出口禁令,據聯合國此前發布的2020年糧食安全報告,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1年中增加了一千萬人。
  • 生活中拒絕餐飲浪費 你是怎麼做的
    奶奶姥姥們每到吃飯時也都會說「好好吃飯,別浪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能做到每一餐都厲行節儉、拒絕浪費嗎?    日前,記者就「生活中拒絕餐飲浪費,你是怎麼做的」為題,進行了隨機採訪,大多數人的回答都集中在「把沒吃完的飯菜打包回家」這個答案上。劉女士說,在飯店吃飯把沒吃完的打包回家已經成為習慣了,還有一些人的回答是「儘量『光碟』,不浪費糧食。」
  • 中南電力設計院開展"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活動
    摘要:近日,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為響應中央關於「制止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在全公司開展「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系列活動,推動全公司節約糧食文明風尚。
  • 堅決杜絕糧食浪費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的設立旨在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一粒菜籽,要經歷多少道工序,才能精煉成油?一隻小豬苗如何從長成出欄的模樣到宰殺完畢後成為桌上的美味?又有多少糧食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我們的糧食安全默默的奉獻著……其實,中國不僅僅是在這個時候,提倡節約糧食,事實上,我們一直在提倡節約糧食,我們所熟知的「光碟行動」就是一個老詞兒,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得到從中央到民眾的支持,成為2013年十大新聞熱詞、網絡熱度詞彙,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
  •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據歷史學家說,歷史上的甲子年地球上就會出現瘟疫、水災旱災、地震海嘯等,地球人口有上千萬會非正常死亡。今年我國年初疫情,春夏南方洪水泛濫。農莊農田被淹沒,糧食等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今年是疫情之年,大部分國家經濟負增長,全球糧食麵臨減產,加上美國全面發動對我國封鎖對抗,糧食安全更應提到日常議程。假如我國不能從國際市場進口到足夠的糧食,我國部分地區、部分人口就面臨挨餓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出現糧荒,豬食米糠很多人都搶著吃,還餓死上千萬人。可當下我國餐食消費現狀,觸目驚心、浪費驚人,各餐館、食堂、酒樓普遍存在浪費。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使節約糧食成為自覺行動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治國理政需要解決的首要民生問題。餐飲浪費現象直接危及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我們必須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把節約糧食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民以食為天。
  • 為節約糧食杜絕浪費,江蘇高速服務區這樣做
    也是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陣地。國慶中秋小長假即將到來,預計江蘇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日均接待人數超過百萬人次,為了更好地踐行「文明就餐」理念,近期,江蘇多家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展創新活動,向司乘人員倡導以光碟為榮浪費可恥的精神。
  • 濟寧嘉祥縣捧好「文明折射鏡」 用實際行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餐桌雖小,卻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人的素質,見證社會文明程度。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濟寧嘉祥縣踐行政府倡導、部門引導、企業實行、群眾自覺,用實際行動唱響節儉文明之歌。 記者來到縣委食堂,工作人員正在籌備著當天的午餐,蔬菜、佐料在炒鍋中翻滾,炒瓢與炒鍋碰撞出動人的旋律。
  • 新時代時評: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在全社會蔚成風尚
    (11月2日,人民日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事在全民、人人有責。」近日來,公共場所的電子屏、海報上隨處可見「節約」「光碟」等字樣,半份菜、單人套餐、「光碟」兌換獎勵等新型餐飲模式在很多餐廳和機關食堂也悄然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