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咱們能不能別總背條文了,有些內容我們還不太明白呢。」一個二年級的小同學向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沉思。是呀,我們為了落實上級的要求,把「八榮八恥」的相關內容張貼到教室,也讓老師組織孩子們理解、背誦了相關的條文,難道這就叫做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了嗎?
不是的,小學階段的榮辱觀教育絕不能只簡單地停留在這個階段上,我們應該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孩子們能夠接受的「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教育。於是,我們就與學校組織觀看集體主義教育影片《四一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了「看電影、談感想、知榮辱」的集體主義教育。
我們首先組織全校的師生觀看了電影《四一班》。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有許多非常有個性的學生的班級,因為大家個性比較強,在班級發展中遇到了較多的問題。在新來的班主任幫助、感化下,學生發生了巨大變化,班級形成了團結向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場面動人,感人肺腑,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看完電影後,我們組織各班開展了「談感想、知榮辱」的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知道了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我們應該學會和同學相處;一個好的集體是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的……
通過這件事,我深刻體會到:要使「八榮八恥」教育深入到每一個孩子的心中,不能停留在簡單地組織學生背誦「八榮八恥」上,而是要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在活動中我們要注重體驗教育實效,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八榮八恥」的具體要求;注重實踐環節和參與過程,突出情與理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使榮辱觀教育成為少年兒童快樂接受、積極實踐、長期堅持的過程。
我們要充分照顧小學生年齡特點,引導他們在榮辱觀教育活動中把「八榮八恥」的具體要求與自身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明確自身在榮辱觀教育中的努力目標和落實措施。發揮學生自我教育機制,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更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以激勵為主,著力激發少年兒童內在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情感,逐漸提高少年兒童自覺堅持並積極實踐「八榮八恥」的能力,從而使社會主義榮辱觀人眼、入耳、入腦、人心,並轉化為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王強,現任北京市平谷區第七小學德育處主任)
——摘自4月19日《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