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八碗」是織金縣最為有名的特色美食。「水八碗」,顧名思義,就是八個湯菜。在織金,每逢紅、白喜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水八碗」,是織金縣最具鄉土風情的傳統宴席。
據說,「水八碗」源於民間傳說。相傳呂洞賓、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藍採和、曹國舅、韓湘子、漢鍾離「八仙」雲遊四海時,駕祥雲一路從北向南,經過織金地界,見織金河谷地帶綠意盎然,雲煙氤氳,一改黔地之荒涼景象,便按下雲頭,遂化作百姓走進茅屋草舍。但見百姓生活清苦單調,飲食極為粗疏。八仙於是分工在四周山上採來可食的竹蓀、木耳、香菇等山珍,創造性地把各種葷素菜相互搭配,煎、煮、烹、燉、炒、調,做出了一桌桌豐盛的宴席來大宴四鄉八鄰百姓。
八仙走後,織金老百姓學會了八仙製作宴席的方法,每逢重大節日、祭祀活動等都用這種宴席來招待四方來賓。為紀念八仙授藝,特取名「水八碗」,於是形成了今天流行於織金的八大碗菜系。
織金「水八碗」,實際上主要是採用本地黑豬肉、本地土雞及雞蛋、薏仁米、竹蓀、野味山珍等製作組成。當時的宴席比較講究上八仙桌,能上桌的都是當地德高望重之士,而且每桌只能坐八個人,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上八道菜,蘊含著「八碗菜,八人吃,人人平安,四面八方,一年四季,萬事如意」的喻義,充分表達了宴客的高雅氛圍。
經過數百年時間的淬鍊,織金人在重溫老輩子經典的同時,結合傳統的基礎上對「水八碗」進行了創新,將「水八碗」做得更精細、更符合中國人大快朵頤的口味。現在的織金「水八碗」不僅僅只是八大碗了,內容已經發展到幾十大碗,特定的主菜都是從幾十大碗中選定出「八大碗」,只要有「八」或「四平八穩」即可,而涼菜、配菜及主食不計在「水八碗」之內,有時另以小菜名義增加炒熱菜等。長期以來,人們還是習慣維持織金「水八碗」的這個大稱呼。
若感興趣的朋友,請點點關注、收藏、評論、分享。下節將繼續與大家分享織金「水八碗」指哪八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