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清退碩博研究生,公開通報撤銷論文抄襲者的研究生學位。不僅論文檢查越來越嚴: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更重要的是,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追責之風也越來越大。「嚴進嚴出」,對抄襲零容忍,實行追責制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口號,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你我身邊。
近期,華東師大研究生院發布《華東師範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關於撤銷王姓法學博士學位的公告》,該校一名畢業生博士學位論文被人舉報有抄襲行為,經認定屬實,學校作出撤銷博士學位決定。
近年來,各所大學為了強化弘揚科學精神,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促進和保障學校學術活動的健康發展,紛紛設立學術倫理與法律委員會,作為學校學術倫理、智慧財產權等相關事務決策的諮詢和審議機構,在校學術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自身職能開展工作,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博士,各校也是一律從嚴處理。
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選擇公開通報撤銷抄襲者學位,對抄襲均持零容忍的態度。而且畢業論文跟隨你一輩子並不是停留在老師口中的一句空話。不論你畢業多久,都會進行追責。同樣的,如果高校等單位對於學術不端行為查處不力,教育部也曾發布規定對其予以問責,不過變化也並非一朝一夕,教育部對於學術論文的審查正在逐年強化。
有些省份,還明確將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或者捏造、篡改研究成果、實驗數據等學術不端的做法列入失信行為。畢業論文是一個大學生血汗和智慧的凝結,如果任由大學校園裡的抄襲之風蔓延,無疑將玷汙大學教育的光輝形象,也影響到學術創新。顯然,我們應毫不猶豫、旗幟鮮明地反對論文抄襲,對抄襲行為「零容忍」,而不能態度曖昧,或者有袒護的心態;否則,何以震懾蠢蠢欲動者?又怎能淨化高校環境?
從表面上來看,原因在於學生。因為他們是學士論文寫作的主體,從表象上看,他們論文抄襲主要是「寫不出來」和「不願意寫」。當然,也確實與學生本身對論文的不重視、研究和寫作能力不夠等有很大關係。
但就深層次來說,學士學位論文是對本科階段教育成果的綜合檢測,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體現。因此,將學生論文抄襲簡單歸咎於學生無疑是推卸高校教學、管理之責。學生抄襲背後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原因,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管理、教師能力等多重問題。
希望同學們都能夠重視起來,不要拿自己的未來做賭注,這樣不僅讓自己多年學習毀於一旦,等重要的是會記錄於誠信檔案,成為一生揮之不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