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衛視等 2005-09-10 00:31
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謝長廷今天南下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分享基因轉殖複製羊研發成果,由於分娩自臺灣第一頭基因轉殖複製羊「寶鈺」的小公羊至今還未命名,因小羊帶有非常重要的人類第八凝血因子,謝揆即興為這頭小公羊取了「寶貝」的名字。
農委會結合臺灣大學、中興大學和屏東科技大學的研發團隊,繼91年連續傳出成功產制複製牛和羊後,又在92年產下複製羊「寶祥」,已經順利成長並透過自然交配方式在今年2月17日產下兩隻健康小羊;另一項重大成就則是利用基因轉殖與體細胞複製技術,在93年3月成功產制臺灣第一頭基因轉殖複製羊「寶鈺」。
「寶鈺」在今年4月25日自然分娩產下帶有人類第八凝血因子的小羊,農委會主委李金龍今天在成果發表會致詞時表示,人類第八凝血因子是人類A型血友病所需,在國際間一公克價格約290萬美元,全球一年也只有300公克的消耗量,產值約八到九億美元,顯見「寶鈺」的小羊身上所帶有的基因有多寶貴。
謝揆致詞時盛讚研究團隊拋棄主位主義,團結一致研發出臺灣領先的生物科技,而且比英國桃莉羊的團隊速度快得多,值得嘉獎。
謝長廷隨後前往羊欄了解「寶鈺」和它的小朋友生長情形,並且拿著牧草餵它們,他在致詞時對小羊身上帶著如此貴重的基因,因此徵詢在場的意見,希望大家為小羊命名,結果謝長廷決定採用「寶貝」,現場立即響起一片掌聲。
臺灣的動物克隆科技有重大突破,「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產制的克隆羊「寶祥」與轉基因克隆羊「寶鈺」,雙雙繁衍出下一代,而且仔公羊也傳承克隆母羊的外源基因「人類第八凝血因子」,可以作為治療人類A型血友病之用。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從5年前開始就陸續有了克隆牛與克隆羊,但是克隆動物能否正常繁殖一直有疑慮,如今研究團隊得出答案。「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產制的克隆羊「寶祥」,以及島內第一頭攜帶人類第八凝血因子的基因轉直克隆羊「寶鈺」,都通過自然交配的方式,在今年順利產下第二代。
據報導,3頭仔羊健康良好,跟正常的山羊沒有什麼不同。
「農委會」主委李金龍指出,第八凝血因子可以對抗人類遺傳性血友病,藉由轉基因克隆羊泌乳,可以生產醫藥蛋白,1公克的凝血因子價值290萬美金,這將是臺灣生技產業的利基。
臺北消息:臺灣「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和相關單位經嘗試,全部由臺灣的技術一手自然繁殖出「克隆羊」的下一代,帶有第八凝血因子外源基因的克隆羊也有了下一代,寫下臺灣克隆動物科技重要的一章。
據「中央社」報導,「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聯合臺灣大學畜產系、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和畜產系,八日在臺南畜產試驗所發表「動物克隆科技新突破」記者會。
畜產所表示,二00二年七月五日取自一頭高泌乳量母羊的體細胞成功克隆了兩頭羊,分別命名為「寶吉」和「寶祥」,出生至今生長一切正常,二00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寶祥」經由自然交配懷孕,在今年二月十七日分娩,產下一公一母兩隻小羊,這兩隻小羊至今生長和一般乳山羊無異。
還有一隻克隆羊與除了「寶祥」來自同一個母羊的體細胞,還外加了供治療人類A型血友病用的「第八凝血因子」的外源基因,在二00四年三月十日也成功克隆,成為臺灣第一隻確定帶有外源基因的克隆羊,取名「寶鈺」,也就是「寶吉」、「寶祥」的妹妹。
「寶鈺」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配種懷孕,今年四月二十五日分娩,產下一隻小公羊,如今已長大到二十三點五公斤,而這隻小公羊的體內已檢測出確定含有人類第八凝血因子的外源基因,成功證明轉基因的克隆動物也可以順利成長、交配、懷孕、分娩。
畜產所分子生物組長陳立人表示,「轉基因克隆動物」可以順利成長並正常懷孕分娩,且外源基因藉由繁殖傳給下一代,對於各方所期待的「分子牧場」的建立有重大影響,雖然距生技醫藥產品問世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已經實驗成功,跨出重大的第一步。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