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鄰國,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總是拿中國與其作對比,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印度總想著超越中國。就在此前的一次年會上,印度總理莫迪甚至豪言,要把印度打造成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近日,有美媒發文毫不客氣的「拆穿」真相。
據環球網11月25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爭奪影響力」的文章稱,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已經引起印度的不安。印度將這一地區視為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現在卻可能要被「拉攏」走。尤其「印度在馬爾地夫無法影響中國的安全,但中國在馬爾地夫可以有很多辦法來影響印度的安全」。為了「挽回」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馬爾地夫,印度頻頻示好,甚至要跟中國比「建橋」,還想在規模上壓中國一頭,但印度本國專家立馬潑了盆冷水。
文章以2018年竣工完成的馬爾地夫中馬友誼大橋舉例稱,多年來,由於馬爾地夫往返市中心馬累與國際機場以及胡魯馬累島只能搭乘輪渡,有時在通勤高峰期,排隊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於是在2008年,馬爾地夫前總統加堯姆首次宣布在馬累和機場島之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而此次建橋的承接方就是中國。2018年中馬友誼大橋開通後,馬爾地夫前總統亞明甚至將其譽為兩國雙邊關係的裡程碑。
與此同時,印度方面卻急了,於是在今年8月份,印度宣布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用於在馬爾地夫修建自己的大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然而截至目前,印度工地已停工半年有餘。在文章最後,CNN甚至質問稱,印度8月份承諾要在馬爾地夫建的那座橋呢?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力日益增長,經濟飛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更是成為一大亮點,中國企業甚至被許多媒體稱為「基建狂魔」。儘管有人認為,近年來印度的經濟保持著高增長狀態,但要想在「建橋」上超越中國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