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爾地夫,印度想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結果印度項目爛尾半年

2020-11-30 騰訊網

11月25日美國媒體CNN發表文章,將中國在馬爾地夫修建的中馬友誼大橋跟印度修建的大橋進行對比,然而該篇文章的重點是,中國跟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該文章認為印度在過去一直都將馬爾地夫視為自己的領土範圍,但是隨著中國在馬爾地夫影響力逐漸增強,也導致馬爾地夫逐漸脫離了印度的治理軌道。

中馬友誼大橋

該篇文章所提到的中美友誼大橋是由中國跟馬爾地夫兩國共同建造的, 建造該橋計劃於2008年提出,並且於2018年完工。中國出資了1.16億美元跟7200萬美元貸款,其餘所需要的資金由馬爾地夫政府出資。

根據環球網報導,過去連接首都馬累跟胡累民眾之間的唯一方式是輪渡,每次往返都需要到20分鐘左右,在高峰時期還遠遠不止於這個時間,在該橋建造完成之後,兩地通行時間將大大縮小。歷經十年建造這座橋,也見證了中國跟馬爾地夫友誼的發展。

提及印度建橋

中國在馬代夫建造的中馬友誼大橋之後,中國在馬爾地夫的影響力也積極提高。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印度也宣布在馬爾地夫建橋,在今年8月份印度公布的一項高達5億美元的建橋計劃。

印度所要打造的這座大橋長達6.7公裡,會將馬累附近的三個島嶼連接起來。不過根據美國媒體爆料,雖然印度口口聲聲說要在馬爾地夫建橋,但是這項工程已經被擱置了半年已久,印度所謂的基建確實不太靠譜。

拉攏馬爾地夫

現如今可以看出印度對馬爾地夫十分重視。馬爾地夫目前國內人口僅僅只有50萬,但是其卻有2000多個島嶼,並且2000多個島嶼都散布在印度洋重要的航線上。也就是說,馬爾地夫實際上掌握了印度洋貨輪往返的重要命脈,這便是為何印度會如此緊張的想要在馬爾地夫提高自身影響力,但是就今年來看馬爾地夫的經濟局勢並不樂觀。

今年馬爾地夫全年經濟萎縮19%左右,經濟一直在不斷下滑。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當地開展的各種基建項目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工作機會,也拉動了經濟增長,所以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日益提高,並且中國更多的是出於幫扶,在馬爾地夫開展各個項目也深受馬爾地夫民眾的歡迎。印度政府如今疫情如此嚴重,還是先想想怎麼將國內疫情控制下來,再來跟中國對抗吧。

相關焦點

  • 印度要跟中國比「建橋」?美媒毫不客氣「拆穿」真相,現實很殘酷
    就在此前的一次年會上,印度總理莫迪甚至豪言,要把印度打造成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近日,有美媒發文毫不客氣的「拆穿」真相。    據環球網11月25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雙橋記:印度和中國在馬爾地夫爭奪影響力」的文章稱,中國在馬爾地夫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 印度洋屬於印度?中國在當地攬下工程,印度不服來競爭結果輸太慘
    然而這種正常的合作往來,卻被印度視為中國在印度洋擴張影響力,於是新德裡也開始加大了對這些印度洋島國的投資,想以此與中國進行抗衡,以防這些國家面臨「被拉離正確軌道的風險」。中印兩國同臺競爭,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CNN,在25日專門介紹了中國在馬爾地夫的一個重點大橋項目。
  • 印媒:印度在雅魯藏布江建水電站試圖遏制中國項目
    參考消息網10月23日報導 印媒稱,2009年夏初,中國啟動有爭議的雅魯藏布江(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藏木水電站的建設工程。中國剛好用了6年時間設法在西藏自治區的雅魯藏布江拐彎處築起一道重力壩,就在雅魯藏布江經由阿魯納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本網注)進入印度前。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原標題: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印度蘇-30MKI機群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印度與中國:冷和平結束?   現在,中國和印度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接觸多於最近歷史的任何時期。最重要的是,兩國政府都願意緩解緊張關係。當危機發生時,他們冷靜耐心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簡言之,兩國政府與政府的關係是文明的。   不過,中印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兩者一前一後地平行前進。本世紀以來,合作的方面不斷加速,而戰略競爭也沒落下,在有些領域甚至發展更快。
  • 印度新APP用來識別中國製造,結果如何?印媒:處處難離中國製造
    圖為中國產品在印度受到歡迎  隨著痛苦的僵局迅速升級為人們公認的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爭端,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在印度越來越強烈。然而這些天來,在印度媒體的煽動下,印度國內民眾依然情緒激動,因此他們將怒氣撒到了中國製造上,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日益高漲。  顯然,印度民眾的對立情緒已被國內輿論環境推向極致,似乎什麼都聽不進了。但是,如果真的要完全抵制中國產品的話,請問印度人做好準備了嗎?這樣做又會對印度結果如何呢?
  • 中國頒布重要文件,美媒:將對印度使用氣候武器
    但是這項事關民生的重要文件卻引來了西方媒體的惡意解讀,英國《衛報》認為中國人工降雨計劃反映出自身存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指責中方不顧一切代價發展經濟,CNN則是藉機炒作「中國威脅」, 指責中國此舉會對鄰國產生不利影響,儼然是一副人工降雨也有錯的姿態。
  • 中國又火了!修了一座2.1公裡的大橋,卻成為印度的「心病」
    自古代起,中國就有大量的橋梁建設,如盧溝橋、廣濟橋、趙州橋等。這座橋橫跨山川,方便交通,裝點山川,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在中國的基礎上,「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成為了人們的目標,甚至連外國朋友也對中國的橋梁讚嘆不已,稱中國是「基建狂人」!
  • 美媒發布2020世界軍力排行,中國第三印度第四,用意耐人尋味
    近日,美國一家名叫「全球火力」的網站,發布了2020年世界軍力排行榜,美國排名第一,俄羅斯排名第二,中國排名第三,印度、日本、韓國分別排名第四、第五、第六,而英、法這種老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卻排在七位和八位。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爾地夫屬於哪個國家 馬爾地夫離中國多遠 馬爾地夫哪個島最好
    實際上,馬爾地夫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它的全稱是馬爾地夫共和國,首都是馬累。馬爾地夫位於南亞,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由1200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原名為馬爾地夫群島。馬爾地夫距離印度南部約600公裡,距離斯裡蘭卡西南部約750公裡。馬爾地夫有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分布在9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內,其中約200個島嶼有人居住。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圖 印媒相關報導截圖據環球時報12月4日轉載印媒《歐亞時報》的報導內容稱,印媒表示:曾計劃2020年發射的,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的印度航天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月船3號在太空領域已經被中國的嫦娥五號所擊敗。
  • 美媒, 印度花27億打造的衛星3天就隕落, 就這還敢叫板中國航天!
    ,在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就已經是完成了超越。    中國的科技實力就連美國也要重視,但是我們的鄰居印度卻並不這樣認為,印度覺得自己的科技是有能力和中國比拼一下的。這些年來,印度也是經常拿中國的科技和印度作比較。美媒:印度花27億打造的衛星3天就隕落,就這還敢叫板中國航天?
  • 中國的馬爾地夫——西沙群島
    2005 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了中國最美海島,其中第一的就是西沙群島。很多媒體也經常把西沙群島稱為中國的大堡礁、馬爾地夫。 首先是美國,美國在過去半年裡不斷在南海挑事,不到一周,展開兩場雙航母戰鬥群行動,連美媒都直呼:前所未有。7 月 13 日,美國國務院發了一份聲明,拒絕中國對於南海特定區域的主權聲索。
  • 被禁了半年的中國APP,印度警方還在用
    【文/觀察者網 龍玥】去年6月,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封禁59款中國手機應用。近日,印度德裡警方卻被發現,他們仍在使用被禁的中國應用「掃描全能王(CamScanner)」。印度警方回應稱,是「不經意」的行為。
  • 美媒:英語在印度佔有特殊地位 常激化社會矛盾
    美媒:英語在印度佔有特殊地位 常激化社會矛盾 2014-10-30 11:26: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葛雨帆
  • 印度隱瞞病情?美媒:數量少是因為沒來得及檢測,感染人數已過億
    其中,有一個國家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印度。要知道,過去無論是衛生情況,還是治療水平,印度一直都是外界吐槽的對象,但比較神奇的一點是,迄今為止按照印度官方公布出來的數據,所有邦郡的感染數,僅僅只有千例左右,死亡數也不過百,以這個人口超過13億的基數而言,可謂是相當優秀了。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中國是如何突破的?首先,相比於2011年中國發射「螢火一號」,需要跟俄羅斯合作,用俄羅斯的火箭,結果以失敗而告終,螢火一號成為太空垃圾。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中國是如何突破的?首先,相比於2011年中國發射「螢火一號」,需要跟俄羅斯合作,用俄羅斯的火箭,結果以失敗而告終,螢火一號成為太空垃圾。此次發射探測器的是我國自主開發的重型火箭:長徵五號遙四重型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