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鶓屬鳥綱、鶴鴕目、鴯鶓科的一種形似鴕鳥的大型鳥類,原產於澳大利亞。成年鴯鶓身高1.5~2.0 米,身長約1.5 米,體重約45 公斤,腳大、三趾,羽毛為暗灰棕色。鴯鶓和鴕鳥一樣,不能飛,但善於疾走,時速非常快,可達50 千米/時,壽命為30~50年。鴯鶓產蛋高峰可持續 20 年,每個繁殖季能產 30~50 枚蛋。
市場前景
鴯鶓全身都有很高的價值,肉質鮮嫩味美,鴯鶓肉中含有豐富的肌酸,且脂肪、膽固醇的含量較低,是健康綠色食品。鴯鶓皮透氣性好、韌度高、手感柔軟,毛孔的突出增加了美感,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歡迎。鴯鶓蛋殼呈天然的墨綠色,在鳥類中獨一無二,用鴯鶓蛋殼雕刻成的工藝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鴯鶓的毛不形成羽毛片,所以不含靜電,常被用於製作高精密度儀器的防塵掃帚。鴯鶓油內含有大量的DHA不飽和脂肪酸,且鴯鶓油中的油酸對人體皮膚的滲透力和攜藥能力均較強,可以用來生產高檔保健品和化妝品。
鴯鶓在食品、美容、保健和醫藥等多個領域,都是高價值的原材料。鴯鶓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因而形成近年來鴯鶓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因此,養殖鴯鶓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鴯鶓養殖項目優勢
1.以飼草為主,耐粗飼。經過人工馴化養殖後,仍保持了其草食習性,具有較強的粗纖維消化能力(盲腸特別發達),對優質的籽實類飼料需求量少。
2.繁殖性能強,適於集約化生產。人工馴養的鴯鶓一般在12~18月齡達到性成熟,壽命可達50年,有效繁殖時間為30年。
3.適應性廣,抗病力強。僅雛鴯鶓(小於3個月齡)需要一定的保溫措施,3個月齡後的鴯鶓對氣溫的適應性極強,成年母鴯鶓除產蛋時進屋外,其餘時間均在露天生活。颳風、下雨、冷熱天氣對其均無不良影響。
4.肉質鮮美,適合人類健康需要。鴯鶓肉在外觀上與牛肉相似,屬純紅肌。而且鴯鶓肉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21種胺基酸,其中維生素C和鐵的含量高於牛、羊、豬、雞等肉類,膽固醇含量極少,是人們理想的保健食品,符合現代人們的膳食潮流。
鴯鶓養殖成本及效益分析
鴯鶓的生長期為12個月。12個月後一般能達到45公斤的體重。
成本投入:(1)鴯鶓幼雛的價格一般每隻500元。(2)一年的飼料費用一般每隻500元。(3)相應的土地投資、固定設備投資、人工投資等費用每隻600元。成本合計1600元,即一般一隻鴯鶓出欄成本為1600元。
收入分析:目前一隻45公斤左右的商品鴯鶓,可出肉20公斤,鴯鶓肉每公斤售價在40元上下,鴯鶓肉可賣800元。一般成年鴯鶓皮可賣 800 元/張(鴯鶓皮是目前唯一不帶靜電的皮類,因此鴯鶓皮被稱為皮革「軟黃金」)。鴯鶓油目前的市場價格在每公斤400元以上,每隻成年鴯鶓可產油(提煉)2.5公斤,鴯鶓油可賣1000元。鴯鶓毛、掌、內臟(腎、肝、心、腸)等副產品共值400元。一隻商品鴯鶓總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除去總成本(一隻鴯鶓的出欄成本)1600元,粗略算下來,一隻商品鴯鶓純收入為1400元,即一隻鴯鶓可為農戶增收至少 1400 元,效益十分可觀。
如果是母鴯鶓,一隻母鴯鶓一年的產蛋量為30~35枚。每枚鴯鶓蛋的批發價為40元,效益還可增加1200~1400元,即一隻母鴯鶓的純收入為2600~2800元,效益更佳。
專家建議
鴯鶓對溫度的適應範圍非常廣。只要氣候條件在-10℃以上,鴯鶓都能很好地生長。但是人工飼養鴯鶓,飼養者必須做好場地的衛生以及進出場區的消毒工作,這樣才可以杜絕鴯鶓疾病的發生。鴯鶓善奔跑,喜群居,喜歡在寬闊的場地上起舞、打滾,這就要求人工飼養條件下需要提供足夠的運動場所,同時要求場地排水良好、不積水。鴯鶓比較適宜在山區、荒坡地發展,這樣既不會佔用耕地又能較好地利用閒置土地。
編後記:目前市場上雖然對鴯鶓有一定的需求,但是鴯鶓養殖地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等地。在我國其他地方鴯鶓養殖規模不大、深加工能力不夠強、消費產業鏈仍然不是特別成熟。在此提醒廣大養殖戶在發展鴯鶓養殖前,一定要找到合適的銷路,這樣才能降低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