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鶓是鴯鶓科的鳥屬動物,原產於澳大利亞,不過現在也有了一定的養殖面積。鴯鶓是非常適合農戶養殖的,因為鴯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並且鴯鶓基本上全身都是寶,肉質鮮美,脂肪等高熱量物質含量低,皮有著良好的透氣,柔韌美感。蛋還可以雕刻成工藝品進行收藏。許多農民看到前景,想要養殖鴯鶓。那麼鴯鶓還如何養殖呢?下面小編就帶來了鴯鶓的養殖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1、場地建設
鴯鶓的運動能力非常強,跟鴕鳥一樣是一種比較喜歡運動的鳥類。因此在建設養殖場的時候保證有充足的空間讓鴯鶓運動,且要有良好的排灌措施,保證不會積水。在養殖場周圍種植一些樹形較大的樹木與花草,適當遮陰,提高空氣品質。並且還要保證養殖的通透性,鴯鶓的身形是比較大,因此養殖密度不能過密,要讓每隻鴯鶓足夠的生長空間,避免過於擁擠,相互影響生長。
2、飼養管理
鴯鶓的飼料需求是會隨著生長階段的改變而改變的,例如在7-10月的青年鴯鶓,飼料主要以玉米等青飼為主。飼餵時要定時定量,每天至少要飼餵三次,青飼的要切的比較碎小,防止鴯鶓消化不良。控制好飲水,不能飼餵變質汙染飲用水,並且也不能飼餵被太陽直射過的水源。否則鴯鶓容易消化不良,出現一些腸胃道疾病。夏季高溫乾旱,鴯鶓的需水量會大大增加,因此這個時候要保證充足且乾淨的飲水。
3、孵化管理
鴯鶓的交配是比較重要的,首先一隻公鴯鶓可以與多隻母鴯鶓進行配種。在繁殖期的時候,會出現為求偶而打架的現象,因此我們要著重注意,最好是及時分欄。人工養殖的鴯鶓大概在2年左右才會到達性成熟期,母鴯鶓產蛋後會立即孵化,孵化期大概在50天左右。孵化期要將溫度控制在35度,溼度控制在45%左右,保證養殖舍通風透氣,提高空氣品質。剛破殼的鴯鶓是需要進行人工保溫的,當兩個月左右時便可脫溫。
4、防疫滅菌
雖然鴯鶓的抗病能力比較強,但是依然不能放鬆防疫滅菌工作。首先我們在飼餵青飼,將青飼切碎之前,要先將其消毒8-10分鐘,然後用清水將消毒液清洗乾淨。每次在飼餵前也要對室內及飼養用具進行打掃,然後定期對鴯鶓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工作,大概半個月左右一次。儘量避免外來人員參觀,飼養人員在進入舍內前也要進行消毒。隔絕一切病菌攜帶者,切斷病菌傳染源,控制疾病的發病率。
以上就是鴯鶓養殖技術的簡單介紹了,鴯鶓的經濟價值是非常高的,不僅僅只有前面說的那些。例如還有鴯鶓的身體內是有一個脂肪帶的,脂肪帶中的含油量較高。並且鴯鶓油的滲透性非常強,現在被廣泛用於化妝品及藥用行業。
最後要告訴農民朋友的是,各種養殖業,都會有一定的風險,農民朋友一定要看好之後,再去進入一個行業。決心養殖之後,一定要吃透養殖技術,認真耐心的去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