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鴯鶓

2021-01-15 動物世界

鴯鶓,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為鴯鶓屬唯一的物種,雖然它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僅分布於澳大利亞,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也譯作澳洲鴕鳥。




中文名:鴯鶓(ér miáo)

英文名:Emu

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鶴鴕目 Casuariiformes

科: 鴯鶓科 Dromaiidae

屬: 鴯鶓屬 Dromaius

種: 鴯鶓 D. novaehollandiae



鴯鶓身高由1.5-1.9米,體重30-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為細小。



鴯鶓與鴕鳥的對比。



鴯鶓雖然它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鴯鶓的羽毛很柔軟,毛色通常都是啡色。


頭、頸有羽毛、無肉垂,頸部裸露的皮膚呈藍色,喙為灰色。



天熱時,鴯鶓會伸出舌頭喘氣,急促地呼吸,通過肺部蒸發水分來降溫。它們能整天不停喘氣,而不會受血二氧化碳含量過低影響,但必須每天飲水以補充體液。


不過,鴯鶓不會浪費水分:它們在天氣清涼時正常呼吸,鼻腔通道的多重大皺摺令吸入的清涼空氣變暖,同時把鼻部的熱力帶走;呼氣時,較涼的鼻甲骨會令水分凝結,以供吸收再用。




鴯鶓有三根腳趾,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例如鴇和鵪鶉。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以快速和省力的小跑走很遠的路,衝刺時最快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50公裡,每跨步可達3米。被困時用三趾的大腳進行攻擊,它們有強壯的腿肌和鋒利的爪子,足以令人肚破腸流。



鴯鶓通常居住於人口稀少的地方,但不包括密林和沙漠。鴯鶓基本上是獨居動物。


它們在到處尋找食物,鴯鶓或出雙入對,或三五成群,


西澳的鴯鶓遷徙根據季節而定:夏季向北走,冬季向南走;但東部的鴯鶓遷移郤隨意得多。鴯鶓每天正常走10至25公裡,所以每季遷徙1000公裡也是等閒。



它們逐水草而棲息,愛追隨雨水,鴯鶓還是遊泳健將,能夠橫渡河流-這只是它們每日浪蕩四方的一部份。一般而言,鴯鶓寧願在水中嬉戲而不願渡河,如果在日間遇到溪流,它們會倒臥在水中,洗滌一下羽毛。



鴯鶓日常的食物有榖類、花朵、果實、嫩芽、昆蟲、幼蟲或任何可食用的東西。為幫助消化,他們還會吞下小石頭。雖然鴯鶓經常都會吃掉農夫的農作物,但由於它們亦愛吃農作物的昆蟲,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好,澳洲的農民對他們又愛又恨。



成年雌鳥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產蛋,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責任由雄鳥來承擔。雛鳥出殼後,仍由父親照料近2個月。 雖然有雄鴯鶓堅守鳥巢,但鴯鶓蛋仍然常被偷去,其中以巨蜥為甚。



鴯鶓幼鳥有縱向條紋,能幫助他們偽裝,鴯鶓是早成雛,新孵出的小鳥很活躍,幾天之後就可以離開巢。開始大約25釐米高,身上有棕黃色的條紋,3個月之後條紋淡化消失。鴯鶓父親至少撫養它們6個月。

雄鴯鶓往往會收養任何流浪的雛鳥,只要這些小鳥不會大於雄鴯鶓自己的孩子。小鴯鶓長起來非常快(一周最多可以長一公斤),12到14個月之後就長成大鳥。它們很多和父母繼續一起生活6個月,之後分家開始撫育第二代。野生鴯鶓可以活10年,家養的可以活20多年。



鴯鶓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



鴯鶓目前在澳洲大陸人煙較少之處仍然普遍,數量則因雨量多寡而常有改變,低至20萬,高至100萬,但通常也有50萬之數。

19世紀初,歐洲人用獵槍把兩個種和一個亞種的鴯鶓滅絕,而且還竭力要把剩下來的也消滅掉。不過鴯鶓能在荒蕪廣寬的平原上隱藏起來,從而躲過了劫難。畜牧業認為鴯鶓與牲口爭奪食物和水源;當然這指控也是真確,但卻忽視了鴯鶓作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對土壤的幫助、和吃掉大量蝗蟲和毛蟲等害蟲的貢獻。


種麥的農民則比較擔心了:因為鴯鶓既喜歡吃柔軟的麥芽,也愛吃成熟的麥子。更壞的是很難用欄柵阻擋鴯鶓,即使它們不是為吃麥子而來,也會把它們沿途的成熟麥子踏平。1901年,西澳洲的農民築起了一道1,100公裡長的高圍牆以阻擋鴯鶓。雖然這道牆保護了麥子,但郤同時影響了遷移路線;在情況最壞年份,多達5萬隻鴯鶓撞在牆上,活活餓死。


鴯鶓跟袋鼠都是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原生物種,但是他們在建國初期都沒有受到保護。




鴯鶓的郵票


1988年,鴯鶓早已受法律保護了,而西澳在對待鴯鶓方面不再愚昧無知,西澳政府向Willuna Station的土著發出了許可證,允許他們購買鴯鶓鶵鳥。


各州的土著和歐洲地主於是紛紛學習養殖鴯鶓,鴯鶓商品的市場亦迅速發展。雖然最初的熱潮隨即冷卻,但今天澳洲仍有約250個鴯鶓農場,海外則更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相關焦點

  • 鴯鶓:徒步鳥王,引發戰爭的動物
    鴯鶓:徒步鳥王,引發戰爭的動物文/張濤拉罕除了鴕鳥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不能飛行的鳥類,鴯鶓(er二聲miao二聲)就是其中之一。它們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是鴯鶓屬下的唯一種,僅分布於澳大利亞,且是該國國徽上的「守護神獸」之一,因神似鴕鳥,所以又被稱為「澳洲鴕鳥」。
  • 鴯鶓戰爭:士兵與鴯鶓的戰爭,為何是以鴯鶓的勝利告終
    士兵們來到這裡開始開荒後,發現這裡的氣候非常好,而且這裡的動植物的種類繁盛,性情溫和,因此沒過多久士兵們就和這群動物打成一片。其中就包括鴯鶓,在當時鴯鶓看起來非常的傻,而且因為沒有見過人類,所以有時候也會傻傻地跑過來打招呼。士兵們在這裡的生活一開始還很不錯,因為這裡的食材非常豐富,所以他們也並沒有開荒時那種悽涼的氣憤。
  • 鴯鶓 澳洲特產
    鴯鶓(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  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
  • 鴯鶓:娶媳婦、做爸爸真的太難了......丨動物蝌學
    它就是——鴯鶓。在北京動物園東區北側,也就是豳風堂北面的澳洲動物展區,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與非洲鴕鳥十分相似的大型鳥類,它就是鴯鶓[ér miáo]。鴯鶓與袋鼠一樣,也是澳大利亞的著名特產動物,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左邊是一隻直立的袋鼠,右邊是一隻伸著長脖子的鴯鶓。由此可見鴯鶓在當地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鴯鶓油是什麼?鴯鶓油的功效及作用
    鴯鶓油提取加工過程是:從這種鳥皮膚下方的脂肪中收集提取,然後通過各種過濾器和加工流程,直到產生純油,一種亮黃色的液體,根據不同級別的過濾和加工產出不同類型的鴯鶓油。 鴯鶓油將經過全面處理,以減少細菌和汙染物。 一些鴯鶓油更精煉提純,以產生更高含量脂肪酸的鴯鶓油。美國鴯鶓油協會等組織的品級認證,以確保鴯鶓油用戶購買純淨的鴯鶓油產品以享受最好的生活。
  • 立夏,拿出鴯鶓蛋才夠666!寧波這裡有鴯鶓,長...
    可以有;偶爾,還能在關於立夏的新聞裡聽到「鴯鶓[ér miáo]蛋」的名字。(資料圖)提起其他蛋,腦海中總能浮現出相對應的動物的樣子。只是這鴯鶓的形象,是不是有點恍恍惚惚?說實話,披著一身灰褐色羽毛的鴯鶓,從外形上看很像鴕鳥,但身形比鴕鳥小一圈,也不像鴕鳥那樣擁有裸露的「天鵝頸」,樣貌只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並不具備成為明星動物的潛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以貌取鳥」。鴯鶓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
  • 鴯鶓鴕鳥傻傻分不清?你可能得了動物臉盲症
    如果要問鴯鶓這種動物除了名字難寫之外還有什麼特點,我會告訴你:它也是一種會給動物臉盲症患者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的動物。原因是什麼?請看下圖: 它們是一種鳥麼?拼圖:翼狼Elang 能夠看出來這是三種不同動物的親,恭喜你,你絕對沒有上述的那種叫做「動物臉盲症」的疾病。
  • 你們知道鴯鶓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它們的人工養殖又是怎樣的呢
    本期主題:你們知道鴯鶓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它們的人工養殖又是怎樣的呢三農導語:說起來鴯鶓,大家可能都會充滿了疑惑,也總是有人把鴯鶓錯當成了鴕鳥,而實際上它們是除了鴕鳥之外陸地上最大型的一類鳥類。成年的鴯鶓們往往體重可以超過45千克之上,它們也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最喜歡吃一些青草還有小型的昆蟲,隨遇而安,對於疾病也有著不錯的抵抗能力,是十分適合一些當地的農戶進行養殖的。同時鴯鶓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肉質細嫩鮮美,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是非常健康態的肉質產品。它們的皮質透氣能力出色,柔韌程度高,質地柔軟,表層觸感也非常的出眾,也因此得到了許多人們的追捧。
  • 王小帥親自督陣 子義與澳洲鴯鶓對戲
    日前,在重慶野生動物世界,子義就與鴯鶓演起了對手戲,導演王小帥也親自在旁督陣,這幕戲著實讓人有些雲裡霧裡。  當日,《日照重慶》在重慶野生動物世界裡「安營紮寨」準備拍攝一場關鍵戲,而這場戲的出場人物便是子義和一群鴯鶓。鴯鶓是世界上僅次於鴕鳥的最大鳥,高約1.5米,這身形龐大、腿長善走的動物讓現場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子義卻「身先士卒」地走進了柵欄裡,與鴯鶓開始「培養感情」。
  • 清新鴯鶓
    清新鴯鶓--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  新華鴯鶓文化生態園坐落在廣東清遠市清新縣太和鎮五星村,
  • 鴕鳥、鴯鶓——我們不一樣喲!
    在柳州市動物園遊玩的時候,路過草食動物區,這邊是兩條腿走路的「鴕鳥」,那邊也是兩條腿走路的「鴕鳥」,咦,這可真是奇怪,為什麼「鴕鳥」要分開位置放呢?在傳統觀念中,我們認為的「鴕鳥」,專門指的是「非洲鴕鳥」,是生活在「非洲地區」的鴕鳥,在這個基礎上,接下來我們就能更好的認識「鴯鶓
  • 食火雞,體型和速度都比鴯鶓鴕鳥弱,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儘管軍隊配備了重型武器,但是由於鴯鶓奔跑速度快,且非常狡猾,軍隊圍剿鴯鶓時,一隻都沒打中,鴯鶓高高興興回家去了。居然敗給一隻鳥,心有不甘,軍隊又發動第二次鴯鶓戰爭,這一次準備充分,打死了不少鴯鶓,但是每死一隻需要耗費至少10發子彈,成本實在太高了,最後軍隊不得不放棄,鴯鶓再次勝利。
  • 鴯鶓養殖很簡單,你掌握養殖技術了嗎?養殖鴯鶓的注意事項告訴你
    小編覺得鴯鶓的養殖是比較簡單的,只要了解了正確的養殖技術就可以輕鬆的養殖鴯鶓。鴯鶓你是不是都沒有聽說過?阿豆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鴯鶓,它是現存的第二大鳥類,鴯鶓算是比較特殊的鳥類了,因為在動物學科它自己單獨佔了一個鴯鶓科。因為鴯鶓這兩個字比較繞口,所以養殖戶通常管它叫澳洲鴕鳥。大家不要看鴯鶓那麼特殊,它可是比較容易養殖的呢!
  • 「越獄」的鴯鶓找回來了!
    日前,《洛陽晚報》就郭新紅為尋找從養殖場出逃的一隻鴯鶓而發愁一事兒刊發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不少讀者對鴯鶓的命運感到擔憂,畢竟鴯鶓肉質似牛肉,而洛陽遍地是吃貨……  令人高興的是,從龍門東山千畝高山牡丹園傳來好消息——工作人員看到相關報導後,稱那隻出逃的鴯鶓在其所在的園中,他們正好吃好喝地伺候著,等待鴯鶓的主人前來認領。
  • 廣東中山拍賣鴯鶓孔雀 鴯鶓每天吃草700斤(圖)
    記者在現場看到,鴯鶓形似鴕鳥,體高約1.5米,重達100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鴯鶓的形象還成為了澳大利亞國徽的圖案。  據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和地區,適合原生鴯鶓種群的繁殖,此次拍賣的鴯鶓就是從澳大利亞「移民」過來的。
  • 鴕鳥和鴯鶓,您更喜歡哪個?
    飼養員們卻說,它們是獨產於澳大利亞的鴯鶓(ér miáo)。鴯鶓與鴕鳥有何區別?  日前,《洛陽晚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還精心製作了鳥兒表情包。  長得像卻性格不合,鴯鶓和鴕鳥從不住在同一「屋簷下」  同是「高個子」「大長腿」,鴯鶓和鴕鳥站在一起,的確很難讓人分清楚,但若您仔細對比兩個萌物的照片,還是能發現:鴕鳥要比鴯鶓大得多,成年鴕鳥的「身高」為2.5米,而成年鴯鶓的「身高」在1.5米至1.85米;鴕鳥身上深色羽毛的顏色更接近黑色,而鴯鶓則渾身是灰褐色
  • 科普:別在指著動物園的「鴯鶓」說是鴕鳥了,因為那真的不是鴕鳥
    但是動物園裡有很多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的動物,有沒有把你矇混過關呢。近期有網友反應,自己在動物園看到的動物不是鴕鳥,而是鴯鶓,而旁邊的小孩問大人那時什麼動物?大人也都說是鴕鳥,鬧了很大的尷尬。那麼搞了一次究竟鴕鳥和鴯鶓怎樣辨別呢?
  • 別想著騎鴕鳥了,鴯鶓才是差點統治人類的小霸王
    有人說鴯鶓是世界第二大鳥,我揪緊了褲子,開始研究起這種傳說中的遠古神獸。
  • 「鴯鶓蛋」是什麼?蓮都這個人竟賣到200元一個!
    十多年前,她在報紙上第一次看見澳洲鴯鶓,心中對這種動物充滿了好奇和好感。三年前,機緣巧合,她再次接觸到這種來自南半球的動物,當即決定在自家地裡嘗試養殖。經過不斷的嘗試,現在她的養殖場裡遍地都是澳洲鴯鶓、孔雀、山雞等珍禽,麗水多處休閒旅遊山莊都向她拿貨。用李蘭枝的話說,現在初步完成了她的「三年計劃」。鴯鶓是什麼動物?
  • 鴯鶓也能當寵物
    英格蘭名叫貝基的寵物鴯鶓跟很多青少年一樣,也喜歡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而且會吃掉眼前任何能吃的東西。除此以外,它還喜歡泡澡。事實上這隻兩歲的大鳥幾乎還跟紐比一家的6個孩子一樣,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鴯鶓是世界第二大鳥,體型僅次於鴕鳥。儘管貝基的個頭很大,但是很溫順,喜歡與孩子們一起到處亂跑,喜歡玩玩具,孩子們感覺貝基就是他們的一個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