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和鴯鶓,您更喜歡哪個?

2020-12-04 洛陽網

  鴯鶓

  鴕鳥

  最近,王城公園動物園裡兩隻身穿灰褐色「羽衣」、形似鴕鳥的萌物,引起不少市民關注。大家曬照說,園裡添了「鴕鳥寶寶」。飼養員們卻說,它們是獨產於澳大利亞的鴯鶓(ér miáo)。鴯鶓與鴕鳥有何區別?

  日前,《洛陽晚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還精心製作了鳥兒表情包。

  長得像卻性格不合,鴯鶓和鴕鳥從不住在同一「屋簷下」

  同是「高個子」「大長腿」,鴯鶓和鴕鳥站在一起,的確很難讓人分清楚,但若您仔細對比兩個萌物的照片,還是能發現:鴕鳥要比鴯鶓大得多,成年鴕鳥的「身高」為2.5米,而成年鴯鶓的「身高」在1.5米至1.85米;鴕鳥身上深色羽毛的顏色更接近黑色,而鴯鶓則渾身是灰褐色;鴕鳥脖子較長、形態舒展,而鴯鶓脖子較短,有羽毛。

  二者還有其他辨別特徵嗎?「有。」王城公園動物園副園長劉兆陽說,二者嘴的形狀也不一樣,鴕鳥的嘴有些像鴨子,扁平,而鴯鶓的嘴更像鳥類,尖尖的。另外,鴕鳥有兩個腳趾,而鴯鶓有三個腳趾。

  「因為外形相似,鴯鶓也被稱作『澳大利亞鴕鳥』,但真正的鴕鳥不肯和它們住在同一『屋簷下』。」劉兆陽說,可能性格不合吧,只要在同一個籠舍中,鴕鳥就要追得鴯鶓到處跑,而鴯鶓們也會發揮自身靈活的優勢,四處閃避。

  鴕鳥愛洗「沙浴」,情緒好時還喜歡跑「S」形

  王城公園動物園裡的鴕鳥家族,由6隻雄鴕鳥和1隻雌鴕鳥組成,它們來動物園可有不少年頭了。劉兆陽說,鴕鳥愛乾淨,天氣好的時候,喜歡在沙地上打滾,跟洗澡一樣。

  鴕鳥還有一個喜好:跑圈。情緒好的時候,它們會圍著院子不知疲憊地跑圈,不過,它們跑步的線路很特別,是「S」形。

  劉兆陽說,鴕鳥還是動物界的「大胃王」,以動物園的幾隻鴕鳥為例,一隻成年鴕鳥一天的口糧是近20斤精料和蔬菜。

  吃得多,自然身體倍兒棒。於是,鴕鳥也仗著身高體壯,喜愛爭強好鬥,一般動物都不放在眼裡。鮮為人知的是,鴕鳥皮皮質柔軟,富含膠原蛋白,據說比牛皮的韌度還高5倍呢。

  雄鴯鶓天生是「好爸爸」,倆月幾乎不吃不喝來孵小寶寶

  鴯鶓是澳大利亞的國鳥,也是目前世界上僅次於鴕鳥的第二大鳥類。劉兆陽說,相較於鴕鳥,鴯鶓的性格更溫順些,對人很友善。在野外,當鴯鶓看到附近有汽車停下來時,還會大搖大擺地踱步而來,把頭伸進車窗表示親近,順帶著希望討點兒好東西吃。

  在鳥類中,雄鴯鶓是難得一見的「好爸爸」。在鴯鶓家族,雌鳥只負責生蛋,孵蛋的責任則由雄鳥來承擔。整個孵化期,雄性鴯鶓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不吃不喝,完全靠消耗體內的脂肪來維持生命,直到小鴯鶓脫殼而出。(洛陽晚報記者 李雨璐 特約通訊員 喬麗娜/文 記者 張斌/圖)

相關焦點

  • 鴕鳥、鴯鶓——我們不一樣喲!
    其實,它們只是長得略有相似,實際上並不是同一個種類的「鴕鳥」哦!」,專門指的是「非洲鴕鳥」,是生活在「非洲地區」的鴕鳥,在這個基礎上,接下來我們就能更好的認識「鴯鶓」啦。「鴯鶓」(ér miáo)與「非洲鴕鳥」長得非常相似,都是屬於兩條腿走路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鴯鶓」是生活在「澳洲」的,也稱為「澳洲鴕鳥」,是澳大利亞的國鳥。
  • 鴯鶓和鴕鳥不是長得一樣嗎?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鴯鶓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的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地區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也被稱作尤加利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 科普:別在指著動物園的「鴯鶓」說是鴕鳥了,因為那真的不是鴕鳥
    近期有網友反應,自己在動物園看到的動物不是鴕鳥,而是鴯鶓,而旁邊的小孩問大人那時什麼動物?大人也都說是鴕鳥,鬧了很大的尷尬。那麼搞了一次究竟鴕鳥和鴯鶓怎樣辨別呢?我們常說的鴕鳥一般是指非洲鴕鳥,它們一般生活在非洲南部的沙漠草地等地區。通常以肥美的青草為食。
  • 洛陽動物園也有澳大利亞國徽上那隻「大長腿」,不是鴕鳥而是鴯鶓
    如果鴯鶓一定要攀親戚的話,其實和另外一種澳洲特有的動物——食火雞的親戚關係還要更近一些。鴯鶓和食火雞都屬於平胸總目下鶴鴕目(Struthioniformes)。不過比起同目下人丁尚算興旺的鶴駝科(Casuariidae),鴯鶓所在的鴯鶓科(Dromaiidae)只有一屬一種,也就是鴯鶓。
  • 鴯鶓鴕鳥傻傻分不清?你可能得了動物臉盲症
    繪圖:翼狼Elang 因為它們都符合上面這張模式圖中的特徵,所以這三種動物都被冠以「鴕鳥」之名。然而這三種「鴕鳥」在分類學上只能夠說是遠親,而且是遠到連「目」都不一樣的那種。比如說今天的主角——「澳洲鴕鳥」——鴯鶓,如果一定要攀親戚的話,其實和另外一種澳洲特有的動物——食火雞的親戚關係還要更近一些。 顯然這倆更像……不是麼?左鴯鶓,右食火雞(南方鶴鴕)。
  • 別想著騎鴕鳥了,鴯鶓才是差點統治人類的小霸王
    鴯鶓就是澳洲當地的鴕鳥。然而為什麼那麼多人費勁心思地想騎鴕鳥,卻沒人翻身壓鴯鶓?因為它們混蛋起來簡直六親不認,當年還差點統治了澳洲。當時澳洲大地上的鴯鶓泛濫成災,四處遊走吃光了小麥,導致嚴重的糧食短缺喝淡水危機。澳洲皇家炮兵團第七炮兵連的GPW Meredith少校帶著兩名士兵和一萬發子彈,開始了鴯鶓戰爭。然而他們5天用掉2500發子彈,卻只消滅掉300隻鴯鶓。
  • 只認識雞蛋鴨蛋鴕鳥蛋?立夏,拿出鴯鶓蛋才夠666!寧波這裡有鴯鶓,長...
    淡索索;鴕鳥蛋?可以有;偶爾,還能在關於立夏的新聞裡聽到「鴯鶓[ér miáo]蛋」的名字。(資料圖)提起其他蛋,腦海中總能浮現出相對應的動物的樣子。只是這鴯鶓的形象,是不是有點恍恍惚惚?「除了白菜和每天固定投餵的配料,它們也會自己在場地裡找一些草或樹葉吃。」寧波雅戈爾動物園動管部工作人員說。鴯鶓是一種看起來有些「木訥」的動物,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就是呆呆杵在那裡「想心事」,又或者看起來漫無目的地在場地內晃來晃去。
  • 清新鴯鶓
    清新鴯鶓--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  新華鴯鶓文化生態園坐落在廣東清遠市清新縣太和鎮五星村,
  • 一隻鴯鶓受不了同伴欺負「越獄」 老闆為找它急得直上火
    李女士說,鴯鶓身高1米多,大長腿,彈跳力驚人,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可能選擇出逃。  9日一大早,李女士便到山上尋找,找了一上午也沒發現鴯鶓的蹤跡。當日下午2點多,她突然接到民警電話,對方稱附近一工地內進來一隻鴕鳥,很可能是她要找的。她帶上饅頭和繩子趕過去一看,果真是那隻出逃的鴯鶓!原來,在工地幹活的趙師傅和工友看到一隻大鳥狂奔到工地,有人指著說是天鵝。「天鵝哪有這麼大?是鴕鳥!」
  • 食火雞,體型和速度都比鴯鶓鴕鳥弱,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鴯鶓,不僅敢和軍隊開戰,而且打了兩次,每次都是勝利者這是一場罕見的人類戰敗的戰爭,故事發生在一點不讓人驚訝的澳大利亞。儘管軍隊配備了重型武器,但是由於鴯鶓奔跑速度快,且非常狡猾,軍隊圍剿鴯鶓時,一隻都沒打中,鴯鶓高高興興回家去了。居然敗給一隻鳥,心有不甘,軍隊又發動第二次鴯鶓戰爭,這一次準備充分,打死了不少鴯鶓,但是每死一隻需要耗費至少10發子彈,成本實在太高了,最後軍隊不得不放棄,鴯鶓再次勝利。
  • 除了鴕鳥和企鵝,還有哪些鳥不會飛?
    但是有一些鳥卻放棄了飛行能力,只為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裡的生活,比如鴕鳥和企鵝。除了它倆,鳥類中還有不少叛逆者,也選擇了逃離藍天的生活,你知道都有誰嗎?但鶴鴕比鴕鳥更好看,它們渾身長滿漆黑的羽毛,頭頂上有一個高高的角質冠狀物,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卻長著又紅又長的流蘇狀皮膚,有點像火雞。
  • 動物世界-鴯鶓
  • 鴯鶓 澳洲特產
    鴯鶓(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  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
  • 鴯鶓也能當寵物
    英格蘭名叫貝基的寵物鴯鶓跟很多青少年一樣,也喜歡在電視機前消磨時間,而且會吃掉眼前任何能吃的東西。除此以外,它還喜歡泡澡。事實上這隻兩歲的大鳥幾乎還跟紐比一家的6個孩子一樣,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鴯鶓是世界第二大鳥,體型僅次於鴕鳥。儘管貝基的個頭很大,但是很溫順,喜歡與孩子們一起到處亂跑,喜歡玩玩具,孩子們感覺貝基就是他們的一個小姐妹。
  • 大荔縣鴕鳥園的鴕鳥 人稱「蛋堅強」
    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如此和鴕鳥親近,站在護欄旁伸手就摸到了鴕鳥,鴕鳥的背摸起來手感很是絲滑,而脖子摸起來則有點像泡泡針的毛衣,凹凸不平卻又非常順滑。11月5日,記者在大荔縣英考鴕鳥遊樂園與鴕鳥經歷了一次難忘的邂逅。
  • 紅食材 鴯鶓,風靡澳洲的頂級食材
    鴯鶓蛋殼有三層顏色,分別為墨綠色、天藍色和白色,這種顏色在所有蛋中是獨一無二的,不用雕鑿就可以成為天然工藝品。鴯鶓和鴕鳥很相似,經常有朋友把它們混淆,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他們還蠻容易區分的。產地:鴯鶓原產於澳洲,鴕鳥原產於非洲國家體型:非洲鴕鳥最大可以達到160公斤,鴯鶓40公斤左右羽毛:鴕鳥羽毛較長,大腿、脖子沒羽毛,雄性為黑色,雌性為灰色;鴯鶓全身都有羽毛,雌雄性均呈灰色
  • 印度鴯鶓養殖業泡沫破滅 農民損失慘重
    >   美國《商業周刊》網站9月26日文章稱,過去5年來,在暴利的驅動下,印度農民跟風養殖澳大利亞鴕鳥—鴯鶓,導致了供嚴重大於求,養殖業泡沫破滅,農民損失慘重。  《商業周刊》表示,在印度的鄉村,貧困的農民不僅要應對旱澇等災害,還面臨著一種新的災禍,即鴯鶓養殖失敗。鴯鶓是澳大利亞的特產,又稱澳大利亞鴕鳥,是一種體型碩大,只能在地上行走的鳥,與非洲鴕鳥十分相近。據說,鴯鶓的肉嘗起來像牛肉。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飼養這種鳥以獲得它們的肉、蛋以及從它們脂肪中獲取油。  大約5年前,印度農民開始將飼養這種澳大利亞鴕鳥看成是發家致富之道。
  • 「越獄」的鴯鶓找回來了!
    日前,《洛陽晚報》就郭新紅為尋找從養殖場出逃的一隻鴯鶓而發愁一事兒刊發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不少讀者對鴯鶓的命運感到擔憂,畢竟鴯鶓肉質似牛肉,而洛陽遍地是吃貨……  令人高興的是,從龍門東山千畝高山牡丹園傳來好消息——工作人員看到相關報導後,稱那隻出逃的鴯鶓在其所在的園中,他們正好吃好喝地伺候著,等待鴯鶓的主人前來認領。
  • 為什麼養殖鴯鶓,需要注意場地建設,主要原因農戶需要注意
    【本文由「農村小黃花」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在養殖鴯鶓之前,很多農戶可能都不太了解這種動物,有一部分農戶只知道鴯鶓看上去長得很像鴕鳥,這可能是農戶對鴯鶓唯一的了解途徑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其實鴯鶓並不是鴕鳥,它們還是有著極大區別的,當然這個問題對於沒有養殖的農戶來說,關注度自然是不太高的。不過作為一種特禽養殖,養殖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農戶們也覺得非常頭疼。那麼關於這個問題,小編個人建議大家在養殖之前,一定要建設好場地,為什麼說養只鴯鶓需要建設場地呢?
  • 鴯鶓:娶媳婦、做爸爸真的太難了......丨動物蝌學
    它就是——鴯鶓。在北京動物園東區北側,也就是豳風堂北面的澳洲動物展區,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與非洲鴕鳥十分相似的大型鳥類,它就是鴯鶓[ér miáo]。鴯鶓與袋鼠一樣,也是澳大利亞的著名特產動物,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左邊是一隻直立的袋鼠,右邊是一隻伸著長脖子的鴯鶓。由此可見鴯鶓在當地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